三大怪相 但斌:2000点危矣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三大怪相 但斌:2000点危矣

加入日期:2011-11-21 19:04:55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 读:
  龚方雄:唱衰中国的不是老外是A股
  谢国忠:中国不该救欧洲 股市应尽快启动国际板
  叶 檀:请把反圈钱落到实处
  李志林:高盛美银抛银行股对市场的警示
  巴曙松:宏观政策微调取决于内外部因素的叠加
  韩志国:怪异中国的三大怪相
  马光远:地方债已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鲁政委:利率市场化银行没有准备好
  皮海洲:100年后推出国际板不算晚
  水 皮:年底就是开发商的第一道坎
  但 斌:若上市抽血继续 2000点危矣
  但 斌:警惕创业板重走主板圈钱市的老路

  龚方雄:唱衰中国的不是老外是A股
  A股历史较短太年轻,由于心智不全造成了股市的长期低迷。国内A股的走势不能反映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势,国内经济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
  真正唱衰中国的其实不是老外,而是中国的A股。昨日,在由诺亚(中国)财富管理中心举行的2011诺亚财富房地产金融峰会上,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中国区投行副主席龚方雄抛出这一言论。他称,A股历史较短太年轻,由于心智不全造成了股市的长期低迷。国内A股的走势不能反映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势,国内经济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
  A股心智不全
  龚方雄称,A股近两年的跌幅,比很多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发源地还多。现在,通胀见顶的态势非常明显,A股的反弹却极其微弱。前一段时间,境外对中国金融板块的估值都比国内要高20%到30%。这也说明了,国外投资人更看好国内的经济和金融板块。
  龚方雄说,目前A股的估值是13~14倍,这比美国标准普尔的估值还低。相比之下,美国每年GDP的增长仅2%,中国经济增长虽然在放缓,但每年GDP的增长也有9%左右。
  中国经济不能只看A股,A股不能完全代表整个中国财富和经济的增长。龚方雄说,2001年,中国A股就过了2100点,10年过去了,中国的A股才升至2400点。而在这10年中,中国经济规模涨了6倍。在其他一些新兴国家,如巴西的股市涨了7倍,俄罗斯的股市涨了6倍,印度的股票市场涨了5倍,中国的A股只涨了10%。中国A股市场之所以这么低迷,其实经济并没有很大的系统性风险,而是因为A股太年轻,心智不全造成的。他如是说道。
  龚方雄称,确实很难理解中国资本市场的估值为什么会这么低。他说,目前中国国债占GDP的16%,即使将地方政府债务计算在内,所有债务加起来占GDP的比重也低于50%。而美国是100%,意大利是120%,希腊是140%,日本是200%。此外,中国有数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外汇储备就可以覆盖所有的债务,包括中央和地方。
  不用担心地方融资平台出现问题,中国政府有能力、也有决心把任何出现风险的问题扼杀在摇篮里。龚方雄称。
  房地产板块未现整体泡沫
  过去10年,中国确实有一类资产的涨幅和国内经济规模的升幅,和巴西、印度、俄罗斯的股票的增长是相似的,这类资产就是房地产。龚方雄称,中国未来住宅商品房的价格不会像过去10年那样辉煌地涨5到8倍,但也不会像A股那样悲观,这个产业仍有着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美国房价远低于中国房价,中国房价是否存在泡沫这一问题,龚方雄表示,中国的土地资源是稀缺资源。中国的可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只有40%,美国基本上都是可耕地。中国人口众多,人均可耕地在全球的排名是倒数第二,仅高于日本。而日本已完成了城市化进程。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持续下去,耕地还会流失。
  他说,中国不能仅仅关注房价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我们怎么在非常有限的土地资源上进行工业化和城市化,如何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中国房价和美国房价不可比,只有贸易品才有可比价格,土地是不可贸易的。
  龚方雄称,国内房地产板块不存在整体性泡沫,可能有一些周期性泡沫、区域性泡沫和暂时性泡沫。而且中国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城市化率只有47%,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才刚刚起步,中国是一个趋势性成长的国家,即使中国出现泡沫,其泡沫的本质和西方成熟国家出现的泡沫也不一样。今后,房地产仍然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
  住宅之外的房地产还不错
  整体来说,住宅之外的房地产,其实是非常好的。在昨日的论坛上,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仑说道。
  工业地产目前情况非常不错,今年整个工业地产增长在40%以上。冯仑称,由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淘宝、京东商城等企业都在投资物流,很多工业地产都在做仓库。
  冯仑称,目前商用不动产也涨得非常好,在北京CBD地区,换约租金增长都在30%到70%。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寿险公司10%的钱可以投入商用地产。社保资金也通过债券等方式进入商用地产。另外,信托等资金都介入了商用不动产。包括我们在上海、杭州开工的项目,最后的资金都和保险有关系。他透露。
  冯仑说,在住宅领域,未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机会主要在部分三、四线城市。在这些领域,企业不一定能牟取暴利,但可以维持发展。同时,在住宅领域可以创新,也可以考虑在老人公寓、单身公寓等细分市场上进行开拓。
  未来的欧元区可能解体
  龚方雄认为,美国面临着明年大选两党之争的问题,由于大选两党之争造成了很多宏观经济困惑,但是美国经济没有太大问题,美国的私人部门、家庭部门、企业层面的资产负债表基本修复好了。这也是上半年美国股市不断创新高的原因,有可能让美国经济二次探底的就是欧债危机。
  龚方雄说,欧洲的问题比美国要严重得多,其面临的是一个严重的体制性问题。历史上没有见过很多国家的联合体形成了共同货币和共同的货币政策,而财政政策却是分割和分离的,若欧洲在财政上不进行统一,未来的欧元只能解体。(中.国.新.闻.网)
  

  谢国忠:中国不该救欧洲 股市应尽快启动国际板
  我认为,参加任何欧洲的救市计划,皆不符合中国的利益。我这么说有五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财务回报不会好。中国在海外的金融冒险至今无果,投资百仕通、摩根士丹利、力拓皆未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国有金融体系不具备挑选并执行对外投资的能力。国有金融机构都是商业和政治的混合体,后面这个特点妨碍了它去挑选合适的人作决定。中国还不具备大规模涉入全球金融事务的能力。
  其次,欧洲不会对中国的帮助还以政治上的回报。欧洲对中国并不好。虽然宝马、奔驰、家乐福这样的欧洲大公司在中国赚了大钱,欧洲媒体和政客对中国的态度还是负面的,抱怨中国人抢走了工作机会。欧盟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即是消极态度的明证。随着欧洲危机日益加深,它对中国的不满似乎也在在加大。事实上,中国的援助反而可能引起它对中国更多的担心,强烈反对中国。
  第三,中国的援助将大大削弱了德国在欧洲的地位,且会在不经意间将自己拖入欧洲政治泥淖。中国尚不具备此能力。弱化德国对中国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中国会有影响欧洲事务的一天,但至少还得等十年。我坚信这一天会到,但不是现在。
  第四,援助欧洲对中国人民不公平。中国人比欧洲人工作辛苦的多,收入只有人家的十分之一。让中国人去援助这样的人,在道义上就是错误的。况且,这些人还不喜欢中国,所以根本行不通。
  第五,欧洲有足够的资源来解决它的问题。希腊的债务总额是3500亿欧元,而欧元区的GDP超过8万亿欧元。欧元区在国际贸易上大体平衡。这只是一个资金的内部分配问题。在财政赤字方面,以亚洲标准看,需要削减的量并不大。当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经济体当时削减的财政赤字是它的好几倍。在欧洲有能力自救时去救它,说不过去。
  中国把自己的事做好,就可以帮助世界和欧洲。首先,中国应该尽快启动国际板。这可以为全球性公司新建一个融资渠道,促进它们增加投资和创造就业。这是中国输出资本的相对安全的方式,因为可以在国内密切监控,而全球性公司有良好的资产负债表。
  其次,中国可减税以刺激消费。最近,中国宣布把服务业的营业税转为增值税,算是向前迈进了一步。中国可以减少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和物流费用。中国的增值税可从17%降至12%,最高个人所得税税率可从45%减至25%,此外,中国单位GDP的物流成本可能是其他国家的两倍。中国可以削减高速公路通行费,港口使用费等以刺激消费。当然,这些改革会削减政府的收入。但是,政府似乎花费太多且效率低下。这样的资源再分配对中国有利。
  从长远来看,中国必须把重点放在提高技术含量和工业部门的质量。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并不是那么重要。想在未来十年把人均收入从现在的5,000美元提高到15,000美元,关键是提高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在这方面,中国必须向德国和日本学习。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在中国的产业链上游,令他们的人均收入是中国的10倍。他们拥有的是专有技术和工艺,而不是知识产权。中国必须做德国和日本正在做的,让其人均收入增加两倍。
  中国的未来取决于提高生产率,而不是需求。世界需求疲软对中国而言不是太有所谓。重要的是,通过资本市场和技术投资,将全球性公司整合到中国经济中来。 (《新世纪》)


  叶 檀:请把反圈钱落到实处
  证监会的第一把火烧向分红,这是意在提高股市回报率的正确之举。第二把火烧向再融资细则。
  监管层透露出反圈钱意图。媒体披露,有多家投行人士透露,监管部门最近就上市公司进行配套融资征询业内意见,对于再融资审核标准趋于细化,审核标准也进行了调整。值得重视的是,借壳上市不允许进行配套融资。消息称,监管部门明确融资部分用于资产重组的资金将不得用于投资其他项目,而若以现金加资产认购非公开发行股份时将限制现金比例。
  分红要真正顾及普通投资者,必须将公众股与非流通股区分,否则普通投资者被分红获得虚幻的收益。深交所金融创新实验室完成的《中外分红水平比较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A股市场分红公司占比为61%,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为85%;同期美国标准普尔指数、英国金融时报指数、日经指数、中国台湾TAIEX指数和中国香港恒生指数分红公司占比为75%、88%、89%、71%和98%;而且,A股市场的分红远不如上述数据那么完美。另一个数据显示,A股上市公司在过去21年里融资4.3万亿元,普通股东累计分红仅0.54万亿元。去年,中石油A股分红557亿元,其中母公司中石油集团所得红利543亿元,公众股东所得红利不到14亿元,公众投资者的回报率仅为2.06%,低于银行存款利率。普通投资者是实实在在的被圈钱者。
  境内外的投资者所得不同。中石油兑现了每年分红率高达45%的承诺,2000年4月,中国石油分别在港交所、纽交所挂牌上市。截至2007年,该公司坚持每年两次分红,累计分红达3055亿元人民币。中石油在美国上市融资29亿美元,分红累计高达119亿美元。海外投资者之所以能够得到真金白银的回报,是因为基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占比过大,而在发行价格上向境外投资者折价发行。悲催的境内投资者,既不是大股东,也享受不到折价发行红利,被套上山岗。
  分红还可以成为利益分配的渠道。数据显示,次新股和上市未满一年的新股公司一直是分红大军主力,分红派现率达到25.15%。而2010年以前上市的公司,分红派现率仅15.08%,低于上市公司整体水平。2010年至2011年一季度上市的公司中,超八成选择在2010年度进行分红,这既是为了高价上市之后在联盟兄弟间实行利益均衡,也是为了尽快收回上市成本。如2009年在500多家派现公司中,30家公司为 迷你派现,迷你派现之余,狮子大开口列出再融资计划。仅6家拟发转债公司的转债金额就达到913亿元,24家公司的增发预案中,有10家公司提出的预案规模超过1亿股。
  可见,仅仅规定现金红利还不够,必须把普通投资者获利与非流通股股东相区分,把分红后进行的再融资量与分红相比较,这样我们才能看出,一些公司的分红其实是为了满足再圈钱的条件,而一些公司分红仅仅是为了满足大股东的私欲。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也是圈钱的重要来源。并购重组本义是为了降低社会成本,将资产有效整合,但并购重组向借壳上市异变的过程中,借壳成为实现壳资源溢价、现金圈钱的最佳途径。
  按照今年8月证监会 《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与配套融资相关规定的决定》,对重组方的规模和盈利进行了限制。持续经营时间三年以上、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正数且累计超过2000万元,接近IPO的标准把意图圈钱的借壳烂公司剔除在外。但与此同时,新规中的一站式审核简化了从并购重组到配套融资的程序,为企业的融资重组大开方便之门。这则表面限制的新规,实际上怂恿了企业的融资兼并。根据新规,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可以同时通过定向发行股份募集部分配套资金,并购重组申请与再融资申请实现一次受理,一次核准。
  根据最新信息,借壳上市不允许进行配套融资。监管部门明确融资部分用于资产重组的资金将不得用于投资其他项目,而若以现金加资产认购非公开发行股份时将限制现金比例。意见允许发行方可以向非关联方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但实际控制人不能发生变化。非关联方认购资金需要询价。此外,最近12个月内承诺未实现的,不能配股、公开增发;最近一期末有较大金额财务性投资的,不适合公开增发,可配股、定增。上述规定卡住了意图圈钱的并购重组者的咽喉,让上市者掏出真金白银,证明自己的能力。
  证监会的反圈钱行动抓到了实质,现在要做的是,区分利益输送与回报,审视信用糟糕的现状,为普通投资者踏踏实实地筛选出诚信、有前景的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