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怪相 但斌:2000点危矣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三大怪相 但斌:2000点危矣

加入日期:2011-11-21 19:04:55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李志林:高盛美银抛银行股对市场的警示
  正当股市在2500点上方收盘10天、市场热切期待新证监会主席能对扭转市场低迷有所作为的时候,本周,高盛、美银带领外资集体减持中国银行股,以及上交所副总经理关于国际板随时可以推出的越权表态,导致了A股连续暴跌,将反弹成果吞没大半。
  高盛、美银的抛股尤其让市场很受伤,再次给市场管理者敲响了警钟。
  1、中国的银行股的确是贱卖给了外国投资者。2006年4月,高盛用25.8亿美元买了工行7%的股份,每股仅1.04港元。但从2009年至今,3 次减持,获利31.2亿美元,盈利220%。目前还剩79亿股,价值50多亿美元,共计盈利81亿美元,5年盈利超过300%。再看美银,2005年6月至2008年11月四次出资119亿美元,以每股1.06元港元价格,买了建行8%的股份。但是,从2009年至今4次减持,获利75亿美元,还剩 24.5亿股,价值17亿美元,共计盈利92亿美元。宁可以不到1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外国机构,却让中国投资者以3.12元和6.45元人民币的高价认购。近期,又让汇金、社保以4.6元和5.6元的高价去承接高盛和美银的抛盘,这不是赤裸裸的、令人笑掉大牙的向外国人贱卖银行股的行为吗?
  2、对唯利是图、惯于出尔反尔、不讲信义的外国投资者不可轻信。美银以只相当于三分之一的净资产价格的超低价,买进建行股份时,与建行签署了战略协助协议,承诺5%的股权为长期持有。但是本次减持后,只剩0.86%的股份,简直是背信弃义。高盛在两周前唱多中国股市有20%-30%的上涨空间,工行有50%的上涨空间,目标价6.09元,着实让中国的投资者兴奋了一阵子。但是话音刚落,11月10日就以4.60元左右的价格大量抛售工行,只剩 2.2%的股份。面对如此欺诈、违背承诺、违规造势、自拉自唱、拔高出货的恶劣行为、我们的管理层非但不严厉追究,予以惩罚,反而以补充资金不足为由,表示可以理解。可见,中国的证券法规是内外有别、内紧外松,对外国投资者的违规行为束手无策,被打掉了牙还往肚子里吞。
  3、国际板是万万不可推出的。近期有人大谈推出国际板的四大意义,但是市场就是不买账。这半年来,市场每闻国际板消息就暴跌,继4月28日暴跌 4%、5月23日暴跌2.92%、6月9日暴跌1.8%、7月21日暴跌1.01%之后,11月16日再次暴跌3%,表明广大投资者比有关管理部门更看清外国投资者,借国际板掠夺中国人民财富的真面目。如果国际板强行推出,外国机构投资者完全可以利用他们的财务规定,虚增净资产和利润,炒高在国外股市的股价,然后在中国大造舆论,以高价发行,而以超低价格控有限售股的像高盛、美银那样的国际大机构,一旦解禁,就会像抛工行、建行那样,大抛特抛,巨额掠夺中国投资者的资产。在我看来,所谓的国际板四大意义,其实是毫无意义、有害无益。
  4、对大盘股尤其是大盘新股必须保持高度警惕。高盛、美银之所以敢在股市处于低迷时大抛股票,就是因为其持股成本在1元以下,与发行价和市价有着几倍的差价。因此,大盘股的市盈率再低,看起来再有投资价值,都挡不住大小非的抛售。尤其是成立不足三年、负债率高达80%--90%、靠行政部门超越《证券法》和《公司法》特批上市的大盘新股,其造假甚多,决不能碰。抑制大盘股的扩容,不能指望新证监会主席,只能靠市场自己。
  5、严峻的形势迫使市场只能到小盘股中寻找机会。明年的股市会好于今年,但是,由于美国经济疲软,欧洲经济衰退,欧债危机仍将发酵,明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压力很大,将从今年的9%以上调到明年的8%--8.5%,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小,而保增长又是与调结构相联系,政府已将明年经济的增长点放到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样,明年股市中的周期性行业和传统产业的股票不能指望,上证指数的高度不能奢望,市场的机会只能落到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倾斜的七大新兴产业的中小盘、高科技、高含权股上来,强制分红对他们来说,就意味着每年强制送股。本次反弹中,上证指数最大涨幅不到10%而创业板则高达24.4%,便是市场主力调仓换股、为明年行情做的热身准备。这是很多人不愿接受却又不得不接受的无情现实。
  暴跌是坏事,但暴跌快跌比阴跌好。我相信,当大盘探明第二个底部之后,机会仍然在科技型中小盘股身上。但对这些股,也要进行波段操作,高抛低吸,不断降低成本,以曲线延伸直线。
  

  巴曙松:宏观政策微调取决于内外部因素的叠加
  随着10月份CPI下降至5.5%、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放松以及信贷政策的放宽,关于宏观政策逐渐宽松的讨论日趋增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认为,从当前看,未来政策有多大的放松空间,是否可能从当前的边际改善转变为政策方向的调整,主要取决于外部市场动荡和内部调整的叠加影响程度。外部主要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的金融市场动荡以及实体经济回落,内部主要取决于房地产、出口等一些存在明显变数的领域。
  房地产投资和出口是主要影响因素
  中国经济时报:针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讲话中提到,宏观政策要有前瞻性,要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你对此怎么看,这是否意味着当前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会进行调整,宏观调控会趋于放松?
  巴曙松:2011年以来,CPI走势一直是影响宏观调控节奏和力度的关键指标之一。10月份的物价数据显示当前的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结构转型推进缓慢、房地产企业在压力下推高民间融资成本等,政策需要作出适度调整,以防止结构性、局部性的问题显著而影响经济软着陆。
  从当前指标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的回落都非常平稳,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的方向发展,但同时也必须注意经济中蕴含的不协调、不平衡现象,以及未来经济存在加速下滑的风险。外部主要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的金融市场动荡以及实体经济回落,内部主要取决于一些存在明显变数的领域: 一是房地产投资。1-10月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31.1%,较上月回落平缓,但是一些重要指标蕴含着未来加速下滑的风险,需要及早准备预案和对冲措施。第一,作为先行指标的新开工面积大幅下滑,同比增长率从8月份的32%、9月份的8.9%骤降至10月份的2.2%。第二,销售面积和价格下滑。10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单月同比负增长9.9%,销售额同比负增长11.1%,单月同比增速比9月份出现约20个百分点的大幅下滑,且2011年首次出现销售额增速小于面积增速,显示全国房价已开始出现下跌。第三,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累计同比增速20.2%,增速缩窄2.5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的下滑将影响到开发资金来源,并最终导致投资额持续下滑。综合来看,未来数月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幅度存在显著扩大的可能性。
  二是出口。10月份中国出口同比增长15.9%,而环比下降7.2%,连续第三个月环比负增长。如剔除季节性因素,这三个月环比增速均显著低于近10年的历史均值,外需萎缩状况未有丝毫转变。预计未来,欧洲由于债务危机引发的主动财政紧缩和被动信贷紧缩叠加,其经济再度陷入衰退的风险上升;美国中期财政收支平衡目标叠加私人部门去杠杆将导致其经济增长中枢下移,弱增长格局难以扭转;新兴国家受美欧经济拖累以及自身的紧缩措施,需求亦将回落。未来中国出口存在明显回落可能。
  还应当看到,在紧缩政策引导下,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正在周期性回落,与劳动力成本上升、产业结构升级等压力下推动的结构调整和潜在经济增速回落趋势相叠加,在经济软着陆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经济平稳回落。同时,也要充分意识到在经济结构因素出现明显变化的环境下,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速在经历持续的高速增长之后,已呈现平稳回落趋势,这个中长期的趋势与短期的周期性回落相叠加,可能导致经济增长短期内明显波动。
  中国经济时报:从当前的国际形势来看,欧美经济复苏的道路依然曲折,出口形势非常严峻。三驾马车当中的投资、出口都受到遏制,你认为到2011年年底或者2012年,这种态势会否好转,针对消费这一块,日前商务部牵头推出内贸十二五规划,你对此怎么看?
  巴曙松:事实上,2011年年初,IMF、美国官方、部分海外投行等不少研究机构对全球经济增长及财政、金融风险的估计均比较乐观。但事后看,特别是七八月份以来,全球经济及资本市场深陷对未知风险的恐惧之中:第一,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远低于预期,复苏节奏呈现缓慢而不确定的步伐,尽管内部再平衡即从财政刺激转向私人消费是发达国家实现稳健增长的必由之路,但家庭资产负债表的修复、房地产泡沫的后续持久冲击意味着这一转变举步维艰,欧美经济仍有较大概率呈现跨度更长、程度稍浅的温和二次衰退。第二,日益增加的财政和金融不稳定性风险。当债务风险从欧元区外围国家向核心国家漫延、从欧洲内部向欧洲外部(美国、日本,某种程度上也包括中国)扩散、从债务危机向银行业和实体经济传导,这一切意味着全球经济疲弱的增长与财政金融风险的交织恶化仍然是最大的风险点之一。
  因此, 在这种大的背景之下,下一阶段中国出口会持续受到海外增长疲弱的冲击,中国的增长从过去较多依赖出口的情况将不可避免地转向更多依赖国内消费。当然,扩大国内消费最终还是取决于收入分配、减税等一些结构性改革措施的推进,以及城市化的推进、服务业的发展等。
  及早对冲房地产下滑
  中国经济时报:当前中央对房地产调控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态绝不放松,这是否意味着房地产行业将出现深度调整,这对整体的经济形势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巴曙松:从10月份的最新数据来看,房地产市场的这种调整已经开始,而且调整的幅度有可能在未来几个月有所加大。从先行指标上判断房地产投资,信贷条件和销售回款速度是最强的领先指标,新开工率次之,施工面积为同步指标,通常每一轮地产投资的调整会演绎信贷调控、销售趋减、减少土地购置、控制新开工、放缓在建施工。目前来看,开发商信贷资金来源已降低至历史低谷,销售额单月同比增速从2011年10月份开始负增长,信贷资金与销售资金的同向负增长将明显加大开发商的资金压力。综合判断,未来一到两个季度将是房地产市场明显调整的时间窗口。
  如果这种调整发生,不仅会通过房地产自身及其上下游投资的下滑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一旦出现量价齐跌的情况,会对金融企业(包括商业银行以及信托公司)的资产质量形成压力。此外,房地产市场调整会对地方土地出让金、税收产生冲击。预征的土地增值税、营业税及附加、所得税加总之后占销售额的比例为10%以上,那么销售额每减少10个百分点,对税收的负面影响为1个百分点。
  从这个角度来看,较早对房地产市场的走向做出研判,面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出有效的政策对冲准备,应该是当前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特别是2011年的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将有效的财政资源运用在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性领域。未来的政策不能再简单以投资为主,应该在投资和消费之间取得平衡,以保障民生和推动消费为主线,包括保障房、水利设施和有助于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的城市基础设施,如污水处理、污染治理、教育、医疗等。投资方向应当注重于提高效率,注重资本存量的提高。(中.国.经.济时.报)
  

  韩志国:怪异中国的三大怪相
  著名经济学家韩志国11月21日在微.博与网友共享了怪异中国的三大怪相,其中涉及到房价、物价等热点问题。
  韩志国称:【怪异中国的三大怪相】1、房价涨了将近10倍,没房的人都在默默忍受;房价刚跌了一点点,有房的人就开始砸盘。2、物价不断攀升,发改委从未宣布进入严重通胀;物价跌了一点点,发改委就宣布通胀拐点已经出现。3、发展目标总是定为8%,但每次回落至9%左右,政府就开始紧张,然后就匆忙调整宏观政策。(证.券.时.报.网)
  

  马光远:地方债已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有报道称,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周其仁表示,不能排除地方债务对整个宏观经济产生更大的系统性影响的可能。对此,财经评论员马光远11月21日在微.博称,地方债务已经对宏观经济产生全局性的重大影响了。
  马光远认为:其仁的措辞还是谨慎,其实地方债务已经对宏观经济产生全局性的重大影响了。在缺乏约束机制的情况下,地方债务本身属于代理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只顾个人政绩,而不考虑经济的安危,是对委托人的最大的不忠。(证.券.时.报.网)
  

  鲁政委:利率市场化银行没有准备好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11月20日在微.博称,利率市场化银行没有准备好;利率市场化应与综合化经营协调推进。
  鲁政委称:利率市场化银行准备好了吗?当然没有!因为分业监管不是银行可以选择、可以决定、可以准备的,所以,银行没准备好!但中国的改革,从来都不是万事俱备后才推的,而是且战且走方式推的。当然,这也意味着,利率市场化应与综合化经营协调推进!(证.券.时.报.网)


  皮海洲:100年后推出国际板不算晚
  财经撰稿人皮海洲11月21日在微.博称,100年后推出国际板不算晚。
  皮海洲表示:给证监会的五点建言:一是完善分红制度,实行强制性分红;二是完善退市制度,重视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三是规范大小非套现行为,维护中国股市健康稳定发展;四是及快解决B股市场的遗留问题;五是国际板的推出不必急于一时,100年后推出国际板也不算晚。(证.券.时.报.网)


  水 皮:年底就是开发商的第一道坎
  《华.夏.时.报》总编辑、知名财经评论家水皮11月21日在微.博称,由于面向开发商的各种融资渠道都被卡死,对许多开发商而言,年底就是第一道坎。
  水皮认为:由于面向开发商的各种融资渠道都被卡死,对许多开发商而言,年底的临近就是工程款结算日期的临近,年底就是第一道坎。换句话讲,为农民工讨工资或许又会成为年底的一道风景线。(证.券.时.报.网)


  但 斌:若上市抽血继续 2000点危矣
  深圳东方港湾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但斌11月20日在微.博称,PE这几年获益最多,但是如果上市抽血的游戏继续下去,受苦的是二级市场的投资者,那么大盘2000点都很危险。
  但斌在微.博中写道:晚上吃饭的时候,聊起投资。这几年获益最多的是像伟鹤这样的PE基金。据说已经有500家中小企业等待上市,按5000万净利润30倍PE,每个企业融资15亿,要7500亿。据说现在至少有一万家PE机构,募资万亿,募投项目多多。如果这个游戏持续下去,最悲惨的就是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如此,估计2000点守不住!(证.券.时.报.网)


  但 斌:警惕创业板重走主板圈钱市的老路
  深圳东方港湾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但斌11月21日在微.博称,创业板高市盈率的背景下,启动创业板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债券工作值得商榷。
  但斌表示:2011年前3个季度,内地创业板的发行市盈率分别为66.90倍、44.18倍和39.91倍。如此高市盈率的背景下,启动创业板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债券工作,是否值得探讨?!是否会让创业板重走主板圈钱市的路?!(证.券.时.报.网)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