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言救市 罗杰斯:不会投资A股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慎言救市 罗杰斯:不会投资A股

加入日期:2011-11-17 18:55:24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 读:
  钮文新:山雨欲来的味道
  叶 檀:地方政府为资金荒不择路 出售资产是最好选择
  敖晓波:郭树清第二把火烧新股?
  李云峥:巴菲特投资IBM背后的三个原则
  鲁政委:年内不会降息和全面下调存准率
  曹中铭:今年股民损失惨重 警惕大小非疯狂套现
  谢国忠:破产不足惧 中国不需要2万家开发商
  杨遴杰:慎言救市
  罗杰斯:现阶段不会投资中国股市
  李开复:巴菲特买入英特尔是逆势而行
  朱大鸣:如货币超发 通货膨胀可能会失控


  钮文新:山雨欲来的味道
  最近注意到,在胡锦涛总书记两度在国际场合表明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问题与汇率无关之后,美国对中国的态度突然变得异常强硬。北京时间11月15日晚间消息,有外电报道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亚太峰会前后不断向中国施加了压力,甚至声称:中国必须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并应像成熟经济体那样行事。
  我的估计是:2012年将注定会有大麻烦。欧债危机不断深化,美国经济衰退基本已成定局。而越是这样,世界就会越乱。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目标十分明确,它们似乎已经铁定要把中国摆在对立的位置上,离间亚洲国家把中国当成假想敌,压缩中国经济、政治的张力。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明确声称:美国重返亚洲目的就是要在亚洲重新扮演领导者地位。不仅如此,而且要让亚洲统一在美国价值观之下。它们是不是可以做到?是与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乱,并借此加大钳制了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发展,至少可以用此当作筹码,向中国索要更多的经济利益。
  山雨欲来风满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出来帮忙,其所发表的中国金融部门评估报告采用了总体肯定,具体否定的方法,帮助美国推动人民币升值。比如,IMF货币与资本市场部副主任兼FSAP基金组织评估小组负责人说:尽管现有结构促成了高储蓄和高流动性,但它也带来了资本配置不当和产生泡沫的风险,特别是在房地产业。随时间推移,这种扭曲的成本只会不断上升,所以越早消除这种扭曲越好。
  这实际就是说,中国高储蓄和高流动性,使得中国利率过低,扭曲了资本价格,扭曲了资本配置,从而产生泡沫风险,特别是房地产风险。中国需要消除这种成本扭曲。如何消除?当然是加息,而加息必然导致人民币升值。这都是一套,是一个问题翻来覆去的不同说法而已。
  尽管我们看到中国央行出面客客气气地、腼腼腆腆地反驳了IMF的部分说法,但实在是没有抓住本质,看透人家的意图。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高盛、美银大幅减持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的股票,这到底是为什么?如果仅仅是为了舒缓自身的财务压力,那也无可厚非。但让人担心的是,舒缓自身财务压力仅仅是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而背后的实质是:为做空中国做准备。11月15日的新闻报道称:港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今日透露,预期香港市场中长期持续波动,政府维持最高警觉防范投机和炒家狙击。
  我当然不希望高盛、美银减持中资银行股与境外势力有可能狙击香港这两件事一定有着必然联系,但我们似乎不得不防?去年年底,索罗斯在香港开设办事处。从那时起,大量国际投资资本开始蜂拥香港,而且一系列做空中国的声音不绝于耳,甚至华尔街都在蠢蠢欲动。欧债危机发生之后,香港更有一种风雨飘摇之感,最近越来越明显的迹象表明,香港经济正在走向衰退。更重要的是:欧洲银行在债务危机下面对资金压力,有可能要向市场集资或收缩借贷,这类行动带来的连锁反应会影响香港市场。
  香港是中国的金融前哨,也是中国金融风险的风向标。要对中国金融下手,一定最先狙击香港,香港政府和金融监管当局提高警惕十分必要。
  按照IMF的说法:中国的金融部门目前仍面临一些短期风险,包括信贷快速扩张导致的贷款质量恶化、影子银行和表外敞口导致金融脱媒日益增加、房地产价格下滑、以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当然,可以变成狙击中国借口还有温州贷款风波。11月15日的消息称:温州老板跑路的风潮似乎并未停止,紧缩的贷款政策、以及高利贷事件似乎还在持续。
  彭博社经济学家开始接受微访谈,开始营造中国经济缺陷的舆论,而上述IMF的论调已经变成他们孜孜不倦的谈资。我可能太过敏感,但对中国政府而言,防微杜渐却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我们必须拥有懂得中国利益立场的舆论环境。(国.际.财.经.时.报)
  


  叶 檀:地方政府为资金荒不择路 出售资产是最好选择
  不登大雅之堂的小毛贼手段,无法解决债务风险,更无法弥补资金紧缩之后的半拉子工程成本。解决债务问题的办法有三,开源、节流以及出售资产。最好的办法是把项目出售给民资,或者将地方国资部分出售给企业,而后由政府退出利益链条,以守夜人的身份出面监管,无疑是盘活资产、防止烂尾的最好办法。
  地方债务风险已经浮出水面,一些地方政府为资金荒不择路。
  有三则新闻可以反映出地方财政的窘况。郑州市取缔停车位,按照郑州市城市管理水平提升整治活动的总体部署,郑州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从11月10日起至本月底,将逐步分3个阶段取消12条主干道、郑东新区所有道路和市区所有单行道的停车位,禁停时间为7时至21时。目前郑州市区车辆大约有85万辆,停车场共有2563个,停车位139066个,按照畅通工程一等评价标准缺口约20万个。按照《郑州晚报》的报道,警方在东区每天开出300张罚单治乱停。
  南方的柳州,从2010年6月开始,进城费按驻留时间征收。以48小时为一个单位。外地车通行一次的有效期,在柳州是72小时,此后每驻留超过48小时,必须再交一次通行费,不足48小时的,按48小时计算。
  而在长三角的湖州织里镇,镇政府对小微企业严加管理,其一是加强对工厂的消防检测,其二是税务局开始对加工厂严格征税,不管加工厂门面多大、人数多少,统一规定按缝纫机台数征收,此前一台一年300元,最近涨到600元,民间俗称机头税。
  上述行为被冠之以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整治交通,建立安全的社会环境;按小时征收进城费为还贷合理合法;规范发展地方产业,提升税收水平等等。硬币的背面恐怕是,地方政府为财政收入已经荒不择路,整治税收的直接效果是增加收入而危害社会:按小时征收进城费增加通行、物流成本,一刀切式取消停车位能否治堵暂且不论,有关方面的罚单收入大大增加则是明显收益。获取的小利以分割市场、增加市场成本为代价,粗暴撕毁此前协议,沉重打击当地小微企业与玷污政府信用,是典型的竭泽而渔。
  如果对上述行为不加以制止,随着偿债高峰期的到来,地方政府的各种敛财行为将变本加厉。他们不惜撕毁协议,不惜破坏统一的大市场,最终中国花巨资建设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反而助推中国制造高成本,是个强烈的讽刺。
  必须防止,随着偿债高峰期的到来,地方政府为小利而忘大利的怪异行为层出不穷。这并非危言耸听。
  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万亿,政府负有偿还和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总计是9.05万亿,占84.4%,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1.66万亿,占15.6%,而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政府性债务余额中,有80%是由政府负有偿还、担保责任,总计是3.95万亿左右。地方融资平台是本轮地方政府性债务的主要举债主体,占比约50%。由于2011、2012年将有大量过去的贷款到期,这两年地方政府还本压力最大。地方政府贷款中54%的期限在5年以上,2011年到2015年期间,大量地方债将进入还本付息期。
  考虑到房地产调控政策后土地出让金收入下降,假设地方债务增速为每年13%的债务,地方政府的资金缺口(地方可支配收入-地方支出-还本付息),2012 年后逐步增大,即使能够以低息借新还旧,部分资金缺口可由银行新增信贷进行弥补,2012 年依将出现1.18 万亿资金缺口,2012、2013年是债务负担最沉重的。
  为了缓解地方财政缺口,政府实行了税收改革,如推出资源税,营业税并入增值税试点,房产税试点、自行发行地方债试点等等。从2010年6月1日开始,石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率先在新疆实施,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定额改为从价定率,即按照应纳税资源产品的销售收入乘以规定的比例税率计征。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显示,今年前7个月,全国资源税收入为351.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8.8亿元,增幅为44.8%。广东、上海等四地试行自行发行地方债300亿元不到,与地方所欠债务相比不过九牛一毛,并且地方债三分之一用于保障住房建设,无法缓解迫在眉睫的债务偿还风险。
  不登大雅之堂的小毛贼手段,无法解决债务风险,更无法弥补资金紧缩之后的半拉子工程成本。解决债务问题的办法有三,开源、节流以及出售资产。最好的办法是把项目出售给民资,或者将地方国资部分出售给企业,而后由政府退出利益链条,以守夜人的身份出面监管,无疑是盘活资产、防止烂尾的最好办法。
  一些地方建设过于激进,显示这些地方平台企业无法控制资产负债表的稳定,此时最好的办法是让地方投融资平台由政府主导,变成企业家主导,而将公共财政纳入公众监管体系,如此才能纲举目张。(每.日.经.济.新.闻)
  


  敖晓波:郭树清第二把火烧新股?
  新官上任三把火。证监会新任掌门郭树清履新之后,星星之火开始蔓延。除了大抓上市公司分红之外,三把火还有烧向新股IPO公司的迹象。统计显示,进入11月以来,IPO过会率已由10月份的近八成降至五成。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一时间,关于监管层拉紧IPO之门的传言四起。
  过会率骤降
  来自证监会官方网站的最新公告显示,绿城水务、千禧之星的首发(IPO)申请于11月14日结伴上会,结果双双折翼,被证监会发审委否决。
  过会的公司皆大欢喜,没有过会的公司各有各的不幸。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被否的公司均有污点缠身--两家公司近日相继被媒体爆出负面新闻。
  对于绿城水务IPO因何折翼的揣测,都集中在了该公司递交招股说明书前的一桩突发交易之上。在IPO材料报会前夕,绿城水务收购南宁市生源供水有限公司20%的股权,使其成为绿城水务的控股子公司。有媒体质疑:在绿城水务上市背后,是两个资本运作高手上演的一场空手套白狼的资本腾挪大戏。此外,对于该公司流动比率远低于安全边际,资产负债率长期高达70%的状况,公司方面也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而另一家被否的公司千禧之星也在上会前夕被媒体爆出公司存在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风险,在募集资金到位后的一段时间内,利润增长幅度将难以与净资产的增长幅度相匹配,公司将面临短期内净资产收益率下降和每股收益被摊薄的风险。
  绿城水务和千禧之星只是最新倒在上市冲刺线之前的公司。根据记者的统计,截至11月15日,在11月份前半个月时间里,共有12家公司提交IPO申请,其中有6家被否,过会率只有五成。而在10月份,有18家公司提交IPO申请,其中仅有4家被否,过会率达77%。而今年上半年,IPO过会率则达八成。
  监管趋严?
  11月以来IPO过会率骤降,是一种巧合,还是释放了监管层审理趋严的信号?
  证监会曾经公开表示过,IPO上会速度并未减缓,被否决的公司都是自身盈利和发展前景存在隐忧,都是个案。话虽如此,但从近期的种种迹象来看,与以往相比,IPO审核确有趋紧的趋势。
  虽然11月才刚刚过半,但证监会发审委已两度痛下杀手,斩断了多家公司通往A股的发财之路。除了前面提到的绿城水务和千禧之星,在11月2日结伴上会的4家公司中,深圳市淑女屋时装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广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濮阳蔚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纷纷折翼,只有成都利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一家获得通过。当时,监管层拉紧IPO之门的传言便在市场上蔓延开来。
  事实上,这种严把审核关的迹象在10月份就已初露端倪,在国庆后的首个交易周,共有陕西红旗民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IPO闯关,结果有4家被否。在被否的企业中,不乏京客隆、武桥重工等券商十分看好的公司。
  市场低迷,再加上拟上市公司不断暴露出财务等相关问题,在舆论监督的压力之下,证监会发审委员严把审核关,加大审核力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对于11月以来出现的IPO过会率骤降现象,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利好股市?
  今年以来,A股一级市场高速扩容的热闹景象与二级市场持续低迷的凄惨现状形成了鲜明对比,有很多市场人士认为,A股之所以迟迟不能走出低谷,关键问题之一就是新股发行不断。
  在证监会新一任主席履新的背景下,IPO过会率不断创出新低,不免让人猜测:证监会新班子的工作思路是否有变?在尚福林领导证监会的时期,中国股市经历了最辉煌的牛市和最惨痛的熊市;郭树清接棒之后,第一把火烧向了现金分红制度,一时间引发市场热议,这第二把火会否烧向新股IPO?IPO过会率下降对股市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很正常,新官上任三把火,总要烧一烧,但投资者要把眼光放长远,不能只看短期,三把火烧过之后,市场将如何演绎才是关键。针对眼下IPO过会率屡创新低的局面,知名财经评论人士皮海洲表示,从投资者的愿望来看,当然期待证监会新班子能够严把各项审核关。审核趋严对市场来说固然有积极的意义,但过会率下降也暴露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包装上市的公司增多了,轻而易举就能斩下几个来,由此可见,目前拟上市公司的质量问题确实很多。
  武汉科技大学教授董登新也表示,不论郭树清上任之后烧几把火、火势如何,证监会对IPO审核趋严,起码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可以减少垃圾股,有助于改变圈钱市、高管忙套现等不良状况,对大盘形成更多的利好。
  针对新股密集发行导致股市持续走不出低谷的看法,董登新则认为,A股走势完全取决于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只有基本面好了,股市才会彻底转暖。皮海洲则认为,左右A股市场好坏的因素由三个方面组成,新股发行固然是重要一环,但再融资和大小非也是决定市场命运的关键,因此不能一概而论。(京.华.时.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