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经济跑赢全球股市跑输海外-A股怎么了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新华社:经济跑赢全球股市跑输海外-A股怎么了

加入日期:2011-11-16 17:54:54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新华社:经济跑赢全球股市跑输海外-A股怎么了
  上交所副总:国际板准备就绪 只待管理层批准
  上交所:欢迎中概股退市后回归A股或赴港上市
  新华人寿A股IPO获通过 或在17日赴港聆讯
  分红新政与抑制三高应同行
  高善文:未来三至五年不会出现单边牛市
  李大霄:增强股市吸引力 重塑股市形象为当务之急

  新华社:经济跑赢全球股市跑输海外-A股怎么了
  聚焦年终资本市场:经济跑赢全球 股市跑输海外--A股到底怎么了?
  新华网上海11月16日专电(记者 沈而默、桑彤、陈云富)截至11月15日,上证综指全年累计下跌接近10%,与全球各主要股指相比,名落孙山。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经济前三季度仍然保持着同比9%以上的增速,领先全球。但中国股市在2011年似乎并没有成为经济的晴雨表,反而在供需失衡、资金分流和预期恶化三重因素影响下,显得力不从心。
  两年来中国股市收益全球垫底
  财汇数据显示,自2009年11月中旬的两年以来,在全球25个主要指数中,沪深300、上证综指和深圳成指跌幅全都超过20%,位于跌幅榜前三位。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增速却领跑全球,即便是今年以来GDP同比增速呈回落态势,3季度增幅依然达到9.1%。
  瑞银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李说,就今年而言,中国A股面临四大负面因素,分别为欧债危机、国内流动性收紧、上市公司盈利下滑及房地产去库存化。
  然而,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经济增速下滑,企业盈利预期较差,非中国A股独有。但与一些经济基本面更糟糕的外围股市相比,A股的下跌有过之而无不及。
  实际上,A股跌幅冠居全球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从2007年10月份到2008年10月底的一年多时间里,上证综指跌幅一度接近70%,领跌全球股指。
  而在2008年到2009年之间,上证综指一度大幅反弹。华泰柏瑞投资总监汪晖表示,为应对危机,中国推出四万亿刺激计划,虽然作用是为了救助实体经济,但大量流动性的注入客观上造成了当时资金推动下股市的上涨。
  多方抽水势成重压
  之所以出现跑赢全球经济却跑输海外股市的现象,市场人士认为长期的供需失衡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股市犹如一个蓄水池,在2011年鲜见活水流入。基金规模缩水,基金客户锐减。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61家基金公司的基金存量客户总数仅有9160万户,同比减少近10%。
  被视为主要机构投资者的基金,近三年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不断下降,截至三季度末,不足12%,很难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然而股市的抽水机却开足马力,IPO、再融资、大小非套现不断从股市中抽水,市场信心也由此陷入一个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恐慌中。
  今年9月底中国水电的百亿元IPO计划,给当时已经疲弱的A股增添了巨大压力。虽说扩容和股市下跌没有绝对关联,但我国股市扩容过快、导致股票供需失衡却是不争的事实。
  即使在今年资金偏紧的情况下,A股的扩容步伐仍没有减缓。统计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A股IPO融资总额约2333亿元,同比减少约40%。但再融资额达到3513亿元,同比增长53%。合计下来,融资总量基本与去年持平。
  持续不断的扩容压力,成为悬挂在市场上方的一把利剑,也让部分投资人士对救市政策产生了不信任感。华泰联合证券一位策略研究员说,当中央汇金2亿元增持银行股的消息传出后,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此举是在为后续的大盘股发行保驾护航用两亿元的鱼饵撬动数百亿的融资额。
  资金分流雪上加霜
  由于A股持续低迷,对投资者吸引力下降,大量资金分流到其他市场,股市也由此进入一种恶性循环。
  从目前情况看,有大量的市场资金流向银行理财产品、黄金白银、玉石以及艺术品等另类投资渠道。虽说投资渠道的多元化是大势所趋,但这些市场的火爆还是与股市的萎靡不振形成了鲜明对比。
  财汇数据的统计显示,A股资金托管量排名前50的券商,其资金托管总额在2010年底时为22.4万亿元,而这一数字今年9月底仅有19.5万亿元。这些券商所托管的A股资金,在9个月的时间里流出了约2.9万亿元。
  与此同时,其他投资领域的流动性依然较为充裕。比如银行理财产品,根据普益财富的统计,仅今年三季度就有84家商业银行发行5000多款理财产品,发行数量环比增长15%,发行规模约4.8万亿元。而从存量的角度看,2010年底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余额为1.7万亿元,银监会的统计显示,到今年二季度末这一数字已上升到约2万亿元。
  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也热闹非凡。据大宗商品数据商--生意社的统计,目前国内开业的注册交易所保守估计超过300家,一些县级城市如湖南省永兴县都成立了稀贵金属交易所。再加上酝酿成立以及规模尚小的交易市场,全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的数量可能会达到500家左右。
  电子交易市场高速增长的背后是迅速扩张的资金参与规模。据生意社的统计,2010年全国电子交易市场的交易量已达到15万亿元,今年有望达到18-20万亿元左右,近几年的年均增幅超过20%。
  此外,还有大量的民间资金沉淀在高利贷领域,追逐20%以上的年收益水平,国金证券财富管理中心分析师孙翀说。虽然负利率导致居民储蓄搬家明显,但由于股市缺乏赚钱效应,使得搬家资金很难流入这个市场。
  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认为,A股市场异常来自于两个原因:一是证券市场信心极度脆弱,无法聚集人气,市场无论对于经济面还是政策面都缺乏良好的预期。二是A股的资金供应依然较为紧张,使得股市可能面临有心无力的局面。(.新.华.网 .沈.而.默,桑.彤,陈.云.富)

 

  上交所副总:国际板准备就绪 只待管理层批准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徐明表示,A股国际板目前已经基本准备就绪,并随时可能推出。
  徐明接受媒体采访时称,A股国际板目前已经基本准备就绪,推出国际板目前已经不存在任何技术上和政策上的问题,只要管理层批准随时可以推出。
  对于国际板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徐明表示,证券市场国际化将对整个中国带来极大的好处,同时对国外公司来说,也会很好地激励他们的斗志,为他们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中国和资本市场都不差钱。一旦这些公司公司上市,将会产生一个巨大的广告效应。对中国投资者来说,国际板的推出将给他们提供更多选择。
  有媒体随即对国际板上市事宜连线上交所,上交所总机工作人员称,一切以上交所公告为准,其他的不知情。
  今年以来,国际板的推出一直是市场热议的话题。市场此前预计,国际板最迟将于今年10月推出,然而,伴随着三季度中国证券市场的持续低迷,国际板也迟迟未能露面。虽然偶尔有推出国际板市场的消息传出,但均被证监会否认。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国际板上市的条件首先要求境外上市须满3年。该报道还称,其他上市条件还包括:发行前6个月月均总市值不低于300亿元人民币,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之和不低于30亿元,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不低于10亿元。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曹和平日前表示,国际板已经酝酿了很长时间,但从目前相关信息看,除非有重大决策,否则年内推出国际板几率不大。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表示,国际板迟迟未能推出的原因是中国股市仍有制度变革上的问题未能解决。尤其是中国的国际板是定位成一个全新的与国际接轨的市场,还是沿袭A股的老路。监管机构目前还没有就如何推出国际板给出明确的方向。
  国泰君安证券总经济师、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则分析称,这要看市场的需求。我们的股市制度与国际还有一些差距,公司法、会计法、信息披露规则、公司治理,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因此,现在推出可能性不大。
  有业界人士同时认为,目前监管部门的领导刚刚换届,国际板的推进工作也将花费时日。(中国网)

 

  上交所:欢迎中概股退市后回归A股或赴港上市
  据外媒报道,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周勤业在参加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圆桌论坛时表示,欢迎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在退市后,回到A股或者选择在香港上市。
  他坦言,近期爆发的中概股风波,一部分是因为企业自身存在问题,例如少数公司存在会计问题,或是不少公司对国际会计准则、法律环境、投资者文化等不解;另一部分则是部分美国机构存在政治化倾向,而且美国存在全面做空制度,一些机构已将做空中概股作为一种盈利模式。
  他建议,未来海外上市中资公司一定要建立诚信理念,充分了解海外的会计准则、法律制度及投资者文化;同时亦要遵守国外法律,控制风险,包括政治化的风险.
  中国企业近年的快速增长,赴美上市数量渐增,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在今年6月份,在一系列会计丑闻和财务造假指控曝光後,中国概念股在几周内遭到投资者大肆抛售,而后,中美双方试图修补双方跨境股市监管体系的漏洞。
  据工商联并购公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上周六,已有42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退市,包括七家私有化的公司.目前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已不到240家,去年高峰时曾接近270家。(.财.经.网)


  新华人寿A股IPO获通过 或在17日赴港聆讯
  消息人士称,今日上会审核的新华人寿IPO申请已获证监会通过。新华人寿成为第四家A股上市保险公司,也是保险股第二批上市开闸的首家。
  此前,媒体曾援引新华人寿某分公司总监称,公司高层在会议上称新华人寿将在12月实现A+H同步上市,目前正在做最后的冲刺。但考虑到尚有陕煤股份、中交股份等大盘股IPO都已箭在弦上,新华人寿在年内上市尚存悬疑。
  为了力保年内过会上市,新华人寿大力缩小A股的发行规模配合弱市力保发行。招股书显示,新华人寿拟登录上交所,发行A股不超过约15854万股;同时将发行约3.58亿H股。在H股的超额配售选择权获得全额行使的情况下,H股的发行规模则达到近4.12亿股,约占A+H股发行后总股本的13%,A股的发行规模则占A+H股发行后总股本的5%。
  证券分析师杨海称,新华人寿主动降低A股发行规模,原因是在二级市场行情不振的情况之下,超级大盘股的发行往往可能会导致市场,尤其是IPO市场更加低迷。
  香港经济日报援引消息人士称,若A股审批通过,新华人寿将在17日赴港聆讯,最快于12月首周招股,以免与随后的连串新股打对台,如海润影视以及海通证券等。(.财.经.网 .黎.钦)


  分红新政与抑制三高应同行
  利诱上市公司分红,从市场化的角度看,确实有些匪夷所思。就像一个公务员清正廉洁、勤勉尽职,本属职责所系,却还要受到表扬和鼓励一样,分红本属上市公司分内之事,如今却变成了需要外力推动的非自觉行为。这种利诱方法,记得几年前在解决股权分置时也曾用过:拒绝股改的公司,将失去再融资资格,只有完成股改的公司,才可以重新启动再融资。管理层以此来提高上市公司股改的积极性和紧迫性。那时候笔者就以再融资肥肉高高挂为题写了一系列文章,认为这种方法应为非常时期的做法,不应常用,以免变质,没想到后来还是变成了惯例。
  不过,这种惯例效果如何?虽然大家需要给点耐心,让上市公司慢慢将分红化作自觉行动,但就这几年的情况来看,笔者认为上市公司是以对策应付的多,真心实意的少。每年年报出炉之际,许多杯水车薪的分红方案之后,多是狮子开大口的再融资方案。笔者有时想,上市公司还真具有黑色幽默的天生气质:本来,既然现金分红,当然表示公司不缺钱;既然不缺钱,就不应该再融资。但上市公司愣是将这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且结合得理直气壮!作为投资者,除了亮出舌苔或者亮出脚底,还真没有别的办法。当然,看了管理层的分红和再融资相关联之规定,就会知道这种分红方案当属必然了。
  而管理层的无奈,竟然也跃然于规定之上。回顾历史上的分红,还真是铁公鸡成群,现金奶牛寥寥。不强制分红,上市公司不管有无能力,都会将此责任抛诸脑后,从而将投资者赶到二级市场去博差价,而不是博分红。
  早期对于再融资是很严格的,而且主要采用配股方式,规定是不超过总股本的30%,净资产收益率还必须超过10%等等,虽说这样会将大部分公司的再融资冲动给拒之门外,但对上市公司因管理跟不上而患上虚胖症的情况却有所控制。后来由于增发闸门大开,迅即将上市公司的圈钱欲望症和投资饥渴症病灶激发出来,至今仍未找到对症之药。而再融资时将项目吹得天花乱坠,分红时又顾左右而言他,也就慢慢变成上市公司不以为耻的忽悠手段。
  有识之士曾经有过恢复股市本色的提法,虽然过于理想化,但应该是A股努力的方向。确实,一个管理层像管理层、上市公司像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像中介机构、投资者像投资者,各就各位、各尽其责的市场,要是还不成熟,那就只能怪天了。
  分红新政出台之后,IPO公司开始在招股说明书上载明了分红政策,这应算是一大进步。但笔者觉得大多公司提出的10%分红比例实在过于保守,估计依然难以激发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因为杯水车薪状况难以改变是完全可以预见的。在三高发行未能有效改变之前,投资者依然只能靠差价投机来获取回报。(.信.息.时.报 .王.方)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