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基金血拼排名的大战已经悄然打响,争夺可谓“步步惊心”,老将新兵各显其能,难分高下。最新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公募“头牌”王亚伟管理的华夏策略基金与领头羊基金的业绩差距只剩下0.13个百分点,而同类基金中垫底产品亏损近30%。
排名大战打响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今年以来,外有欧美债务危机,内有通胀高企,资本市场复杂多变,A股更是在低位持续徘徊,“寻底不见底”形成了2011年股债“双煞”的尴尬,而这恰恰成为考验基金公司全面投资能力和综合实力的试金石。
进入11月,一年一度的基金排名大战已经悄然拉开战幕。从单只基金的业绩表现看,东方基金、华夏基金、鹏华基金、新华基金等公司旗下的基金产品今年表现较为稳健,尤其是东方策略、东方龙混合基金、鹏华价值、鹏华消费优选等,基本稳居前十之列。
Wind数据显示,于鑫管理的东方龙和东方策略抗跌性较为突出,成为年底攀升最快的基金。其中,基金6、7、8月份排名分别为第7、20、11位,而到了9、10、11月份快速跃居至第4、1、1位;东方龙在混合基金中亦几乎稳定在前十之列。鹏华价值同样不甘示弱,其业绩一度飙升到股票型基金中前三的位置。王亚伟管理的华夏策略与领头羊东方龙的业绩差距只剩下0.13个百分点。
有人抗跌、有人“坑爹”,例如今年一度排名靠前的等基金,如今不少已经垫底,业绩变脸比翻书还要快,可谓“坑爹”。
中小公司发力
从历年整体业绩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共性中不难看出,中小公司总是在年终排名中大放异彩,且往往显现出群体效应,例如2009年的新华基金、银华基金,2010年的华商基金。眼下,2011年度基金排名收官大战最大的看点,就是继2010年华商基金成功突围后,中小基金公司再次向老牌基金的江湖大佬地位发起冲击和挑战。不同的是,这一次的主角变成了处于百亿军团的东方基金。
今年因屡踩新股遭遇滑铁卢的华商基金也有后来居上的可能。华商基金前三季度表现平淡,但进入11月,华商系突然集体发力,在64家基金公司中的排名一度从倒数变成第一。此外,新华系基金今年也卷土重来,优势、同样位居目前排名的第一阵营。
■基金血拼排名揭秘
必杀技一:仓位调整胆大莫测
以东方基金、新华基金等为代表的中小基金公司,能否在年末冲刺期里书写基金行业的又一黑马传奇?答案或将取决于近期各家基金公司不同的仓位调整和投资策略。
记者发现,随着上周市场出现反弹趋势,主动性加仓的基金数量开始增多,基金公司动作频繁。海通证券(600837)报告显示,主动管理的股票与混合型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由10月20日的73.43%提升至11月3日的80.59%,大增7.16个百分点。但在此过程中,各家基金公司仓位调整态度较为分化。以新华、东方等代表的中小基金公司成为了本轮增仓主力,显现出积极求胜之心。季报公开数据显示,东方基金旗下4只基金上周集体加仓:东方策略成长加仓5.12%,东方龙加仓4.04%,加仓2.12%,东方核心加仓1.61%。两只股票型基金东方成长和东方核心股票仓位均超过85%,分别为87.90%和85.11%;东方龙仓位也逼近80%,整体变动幅度较大。与中小公司不同,大公司却保持低姿态,规模排名前五的基金公司中,仅有南方基金增仓1.24%,华夏、博时旗下基金增减不一。
必杀技二:投资策略出其不意
记者经深入调查分析发现,东方基金自年初以来的投资策略与主流市场观点明显不同,尤其是根据基金经理于鑫第三季度的持仓和配置情况,渐渐可以捋出一条清晰的个性化投资脉络。
从半年报及三季报的持仓配置来看,东方系基金今年以来“吸金”有道,均在成长性较高的金融行业有所侧重。其中,东方龙混合基金和东方策略成长两只基金的金融行业配置比例分别达到40.36%和38.29%,其重仓股如农业银行(601288)近3个月涨幅为3.10%,招商银行(600036)近3个月涨幅更是高达6.74%。
在银行股“人人喊打”的时候,于鑫反倒“人弃我取”。而银行业前三季度的靓丽业绩恰恰证明了“成长性+低估值”选股策略的准确性。银行业三季报显示,受息差回升、生息资产规模扩大和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等因素影响,银行业前三季度总盈利突破3000亿元,成长性可见一斑。
另一个在投资策略上特立独行的典型是新华行业轮换基金基金经理周永胜,其必杀技是“选股不挑食”,“大盘蓝筹股也好,中小盘成长股也好,只要有投资机会,我都会给予关注”。“不争排名,赚钱就走”确保了其投资表现的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