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立竿见影 郭树清:公开信都已看过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新政立竿见影 郭树清:公开信都已看过

加入日期:2011-11-14 8:16:28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强化分红机制是治本之举 证监会或暂停新股发审
  中广网北京11月12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CCTV证券咨询频道执行总监兼首席新闻评论员钮文新,正鹏做客今天下午节目。他们认为,证监会开始强化分红机制是治本之举,有传闻说证监会突然暂停新股发审,不管发审是不是审核几家公司,是停还是没停,分红改变整个中国资本市场重融资轻回报的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方向是非常正确的。
  主持人:以下进入到我们交易非常道的话题,接下来我们来关注证监会突然暂停新股发行是救市还是强化分红?这个话题也欢迎各位听众参与我们节目的互动。
  主持人: 今天我们看到虽然是周末,但是市场里面的传闻并没有这周末的意思,没有休假,《华夏时报》有这样一则消息,说证监会突然暂停新股的发审,一批等待过会的公司,原计划发布预披露被临时取消,证监会暂停了新股的发审,11月14日的253次发审会将会成为暂停前的最后一次发审会。如果说这个消息属实的话那么新股的发行将会被临时叫停,有观点认为说这次暂停新股发审和11月9日证监会出台保护股东回报的四点改革意见有关,那么其中也是提到了将立即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开始强化分红,招股说明书要求必须有细化的回报规划,分红政策以及分红计划,并作为重大事项加以提示,这就意味着所有新股发行预披露的信息将全部按照新的规定进行修改。此前证监会的负责人也是强调,证监会将会加强对上市公司利润分配决策过程以及执行情况的监督监管,细化监管的内容提供分红事项的透明度,如果说今天看到这样一则市场传闻是真的话,听听二位的观点,到底是挺新股发审?是救市还是所谓的强化分红?
  钮文新:改革。郭树清我们有过不少的交道,他在贵州的时候实际上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改革动作,都是有目共睹的,是很有成就的。这个人他曾经在国家体改委做秘书长,做了很多年,所以他一直是在改革战线上做事情的,后来做了建行的行长,也做过外管局的局长,在他的所有的任职过程当中,我们看到最突出的个性就是改革。
  这次郭树清做了证监会的主席,我觉得改革也是证券市场非常重大的主题,其实过去几年我们也看到比如像这种全流通这样的重大的改革事项,也是在前任的主席的手上能够完成这样一个工作,当然还有创业板、中小板,还有一些制度性建设这方面的问题,发行改革。但是都没有改到一个根本,这个根本就是如何尊重股东的权益,没有改变整个中国资本市场重融资轻回报的这样一个根本问题。郭树清上来第一把火就烧在这个地方,牛,我们应该热烈的欢迎,就是实际上这是从根本上在改变一个问题,因此这个不管发审是不是审核几家公司,这个是停还是没停,但是这个方向是正确的,而且是非常非常正确的。
  主持人: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如果说新股发审是停了,那么这是治标,而真真正正的是分红机制的一种改革是治本。
  钮文新:没错,其实你看过去股票市场为什么一跌起来就没底?这跟我们分红制度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比如说一个银行今年挣了八毛钱,如果它把五毛钱都作为分红,这个股票跌到十倍市盈率肯定跌不下去,为什么?因为都分红收益了,所有的储蓄者就会拼命去买这样的股票,所以就跌不动了。但是如果分红只有一分钱,理论上十倍市盈率可以跌到一毛钱,所以你就没底了。
  因此作为传统企业的公司而言,分红对于他来讲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是决定他股价高低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不仅仅是光治的理念,同时还救了中国的股票市场。
  主持人:老钮刚才说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先从分红的机制来说,刚才我也提到了一个问题,现在很多的情况上市公司是这样的,先分红之后再配股再融资,但是从一部分的中小散户的反映来看,他们并不愿意说你先分红之后,再从我这融资,分红之后还要交20%的所得税,挺不划算的,这怎么看?
  钮文新:高分红、高送股像这样的东西一般出现在融资之前,为什么?因为他要通过分红,通过这个送股来拉高他的股价,来给他的新股再发行的时候的那个定价创造优势条件,所以他是为了多圈钱才这样做。
  主持人:本质在这。这种现象现在在20年的发展历程之中,应该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正鹏。
  王正鹏:我觉得这次可以叫做郭四点,郭四点最大的贡献就是刚才钮老师讲到的那个词就是改革,证券市场前20年是一个草创的过程,到了现在这样的一个阶段之后制度建设实际上已经变得已经格外重要,这次这个分红制度我觉得它其实有三个看点。
  第一点就是说我们过去念西方的证券教材,所谓的价值投资在中国实际上是一句空话,一个企业没有分红,所谓的价值投资这一套体系都是不成立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说我们一般是成熟的投资者都去吃那个股息率,我们也是过去念这样一套东西,那么这个成熟的有的企业也分红,分红之后立刻融资,如果坚持长线的分红是我们去因为这个股息率而去持有一个股票,去捂一支股票,就像汇丰银行那样的股票,A股的市场慢慢会走向一个中性的投资情绪,和一个理性的情绪的状态。
  第三点我觉得也是比较重大的变化,就是说新的主席上来重点去抓这样的事情,我们也能看出他的苗头,他应该是说很多改革是走扩展外延的改革,有的改革是增加内涵的改革,我认为分红制度的改革可以理解为增加内涵的改革,最终是A股自身的制度建设,A股自身的能力有所提高。 (中国广播网)


  新股暂停又是一个误会
  有媒体刚刚说今日的新股发审第253次会议是最后一次发审会,新股发行有暂停的可能,跟着证监会就公告了16日新华保险上会审核的消息,投资者仅仅高兴了一天便又重归迷茫。不过业内专家也表示,证监会的迅速澄清,是一个极佳的信息披露典范。
  暂停新股发行,是广大投资者一直盼望的事情,但是前面也有过新股发行短期暂停的时候,不过一两周之后,管理层便做出解释,尚未上会的新股需要补充半年报,导致新股发审短期暂停,并非暂停新股发审。
  现在管理层又拟推出强制分红的政策,而且不少新IPO公司都增加了分红政策的文字,那么现在的新股发审空档,是否又是补充材料所致?正是需要证监会出面说明的关键时期。
  虽然证监会用事实告诉投资者新股发审并未暂停,属于投资者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但是有结果总比让投资者乱猜测要好得多。新股发行是否暂停,对于A股的整体走势影响重大,如果新股真的停发,难么目前处于纠结状态的股市很有机会走出一段不错的中级上涨行情;如果又是一次误会,股市可能还会继续纠结。两种可能走势,对投资者的投资结果影响甚大。如今证监会明确告诉投资者,新股发行继续,投资者该怎样还怎样,虽然投资者略感失望,但还是应该感谢证监会,为信息披露制度做了一个极佳的典范。
  专家曾说,证券市场上不确定的事情太多,确定的事情太少,投资者对于不确定的信息最好采取怀疑的态度,对于自己确定的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寻找确定的投资机会。一个收益率很高,但是确定性不高的投资机会,远远没有能够获得确定合理收益的机会更好。
  对于投资者来说,确定的事情越多越好,证监会在股市开盘前给了投资者一个确定的答复,为投资者避免了因误会政策而可能引发的投资风险,应为郭主席记上一功。假如郭主席还能在未来确定地告诉投资者,新股发行暂停,那么投资者将给郭主席记第二功。然后股市能够在管理层的呵护下不断走高,真正反映出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股市最终成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这将是郭主席的第三功。
  股市今日的走势,恐怕还会在纠结中徘徊,投资者还是应该在个股中寻找投资机会,股指的整体行情,还需要等待政策的配合。(北京商报)


  邱晨:分红新政立竿见影 IPO生态链改观
  证券时报记者 邱晨
  首次公开募股(IPO)企业的红利分配政策以后再也不能以一句今后的事,今后再说来蒙混过关了。
  据了解,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分红的最新要求,已在新股发行环节首先落实。有投行人士透露,最近有部分IPO企业招股书申报稿因为缺少具体的红利分配方案,而遭到预审员退回,并要求补充相关内容。
  另外,近期在证监会网站上预披露的3家IPO企业鞍山重机﹑苏州通润和新华人寿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中,均不约而同地将分红方案放在重大事项提示一栏,并对今后的分红情况做出了具体承诺。
  实际上,股利分配政策一直是IPO企业招股说明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章节,但长久以来没有受到太多重视。在以往,招股说明书中该章节常见的一句话莫过于股利分配方案由本公司董事会根据公司的经营业绩以及发展计划提出,经股东大会批准后实施,而没有附带相关的具体分红细节和承诺。
  换句话说,这等于向投资者摆出今后的事,今后再说的态度。这种不太负责任的态度已令不少投资者利益蒙受损失,铁公鸡类型的上市公司也层出不穷。
  事实上,投行在为发行人制定上市计划时,通常都会为企业拟定上市后的红利分配方案。但从投行反馈的信息显示,不少发行人都不愿意在招股说明书中详细披露分红方案的具体内容,更不愿意做出相应的承诺。
  有趣的是,一直被视为与发行人利益捆绑在一起的券商投行,对于要求IPO企业披露分红方案表现出极高热情,并积极响应。其背后原因在于投行与IPO企业捆绑的利益核心是发行价格和超募资金,对于企业上市后每年要分给投资者多少钱,投行并不在意。
  事实上,许多投行与发行人商讨上市计划时,都会鼓励发行人在招股书中公布和承诺一套吸引人的分红方案。打着小算盘的投行好借上述诱人的红利方案吸引更多询价机构和普通投资者,为其高价发行和赚取超额收入打好基础。
  然而,以往多数商讨的结果并不理想,发行人仍是带着红利遮羞布披露其招股书。
  总体来说,随着新政的实施,以往IPO企业总是希望蒙混过关的红利方案将更加明晰,企业需要考虑的上市成本中又增加了厚重的一环。特别是对于一些对未来盈利能力缺乏信心的企业,在制定上市方案时则必须更加谨慎。
  而对于投行来说,虽然短期新政会影响一部分拟IPO企业的申报进度,但从长期来看,在招股书中强制披露红利方案无疑会让投行在承销发行时增加一个新的叫卖点。
  更重要的是,作为普通投资者,至少今后在投资新股时,分享上市公司成长所带来的回报已获得有力保证,而不再是一句空话。(证券时报)


  董少鹏:郭树清主导下的股市分红制度改革剑指何方
  董少鹏
  中国股市21年来取得成绩有目共睹,主要体现在市场规模扩大,上市公司代表性增强,制度建设实现转折;另一方面,其结构性缺陷也为中外金融家高度关注,只是各方开具的药方往往大相径庭。不过,上市公司分红制度作为衡量股市吸引力的重要标志,越来越成为一个广泛的共识。
  11月9日,在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首次公开亮相之前,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就四大热点问题发表谈话。其中,有关分红制度的表态被认为是郭主席上任之初的第一把火。应当说,上市公司分红问题并非没有得到管理层重视,而是由于我国股市内在的结构性矛盾阻滞了分红制度的成长。此次证监会明确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切中了要害,也体现了两届证监会班子对待分红问题的连续性、承接性。我们的股市治理既要大刀阔斧,也需要和风细雨、持续稳健。
  放眼股市21年的分红情况,的确值得反思和总结,但回顾近三年来的分红状况,也的确可圈可点。数据显示,从2008年至2010年,A股实现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家数分别为856家、1006家和1321家,占同期上市公司总家数的比例分别为52%、55%和61%。现金分红的稳定性、回报率是逐年改善的。现在公众对分红情况不满,一是以上市公司总体分红情况与成熟市场相比差距依然很大,一些公司即使盈利不小也甘当铁公鸡;二是创业板创立之初超募现象比较严重。
  为此,证监会提出两大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利润分配决策过程和执行情况的监管。监管机构对分红问题应作出全面和重点的检查、监督,对不当行为和不合理情形,要严肃予以处理;二是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开始,在公司招股说明书中细化回报规划、分红政策和分红计划,并作为重大事项加以提示,提升分红事项的透明度。证监会同时对上市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处理分红事务提出明确指导意见,强调红利分配的政策确定后,不得随意调整而导致降低对股东的回报水平。
  我认为,证监会最新提出完善分红制度的措施是十分务实的;是充分考虑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的结构性矛盾、投资者的结构性矛盾以及金融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之后采取的坚定和审慎的抉择。
  因为,监管者的责任是揭示问题、明晰主体责任,在制度轨道上实施稽查、督促和惩罚,而不能硬性规定分红指标。究竟分多少红,从公司制度来说,是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来决策的;也就是说,分红问题本质是公司治理水平问题。
  为了督促上市公司合理分红,2008年,证监会规定分红与再融资挂钩,再融资公司最近3年以现金或股票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这一措施在实施之初有一定引导性作用,但总体看,仍难以加大上市公司分红的动力。为此,业内专家建议,不管上市公司再融资与否,都应当拿出一定比例的利润进行分红,并且应当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比如5%以上。
  我认为,由于中国上市公司整体上处于业务扩张阶段,至少在5年内,让所有有盈利的上市公司将分红回报率提升到一年期存款利率之上,恐怕仍难实现。正是如此,提高分红决策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是这项制度的基础之基础。只有落实信息透明度的硬性要求,分红制度才可能有诚信保障,舆论监督才能够精准点穴。目前,批评铁公鸡固然可以获得掌声,但约束和处理的效果甚微,其中极其重要的原因,不是监管缺位,而是诚信惩罚机制没有配套,对铁公鸡的指责变成了空对空、变成了廉价口水。
  11月9日证监会在阐述分红新措施同时,对资本市场诚信建设也作了相应的说明,表示要依法严惩欺诈发行、虚假披露、会计造假等失信行为,我认为,这是提高分红决策和信息披露透明度的一揽子配套措施之一。就是说,上市公司不管新公司、老公司,必须依法披露分红决策、分红政策、分红细节,并且不得随意变更。白纸黑字写清楚了,公开披露了,诚信与否就一目了然。如此,监管者惩处、投资者用脚投票,就自然有了法理和事实依据。
  随着相关的分红信息披露细则推出,每一家盈利的上市公司都将详细披露分红相关信息,投资者就可以及时了解拟上市公司和已上市公司的红利政策,根据自身需要,研判公司的长期价值和即时回报情况,作出审慎和符合逻辑的判断和选择。同时,监管机构上市公司分红问题中的不当行为和不合理情形,也可以予以严肃处理。有了这些透明的、强制性的制度,上市公司切实以业绩回报投资者,就会蔚然成风。更多的有盈利的上市公司把分红回报率超过一年期存款利率作为目标,将成为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证监会目前做的工作,依然是完善基础性制度建设。(证券日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