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下跌50%:银行能够承受之重?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房价下跌50%:银行能够承受之重?

加入日期:2011-11-14 8:15:30

  关于房价下跌对于银行的影响,银监会前任主席刘明康再次维持了之前的表态。
  11月11日,在2011年财新峰会上,刘明康表示,假设最坏的情况发生,即当房价下跌50%,银行的贷款覆盖仍能达到100%,虽然利息不能收回,但本金没有问题。
  此次表态再次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这一说法肯定有其依据,也表明银行业在房地产贷款的风险防范方面,准备是比较充分的。
  但是,"房价下跌50%银行本金无问题"毕竟只是一种静态的假说,而假如房价真的下跌50%,由此引发的系统性风险,银行业是否也予以了考虑?
  下跌50%背后的逻辑
  市场对房价下跌50%银行风险仍然可控的说法一直存有争论,刘明康当天阐述了这种判断背后的逻辑。
  刘明康表示,银行业60%以上的贷款是在2009年6月30日以前发放的,而房价是在此后6个月内才呈现了几何级数的增长,所以银行业风险承受能力较大。
  "在北京,四环到五环之间,原来卖2万一平米,现在一平方米4万,跌50%下去,还是2万,但原来是照2万来发放的贷款。"刘明康说。
  他进一步解释称,自2008年,银监会就要求商业银行进行房地产压力测试,监管部门也会进行整体测试,这样的测试已经进行了三轮,得到的结果是,当房价下跌40%时,银行的贷款覆盖率仍能达到110%;而最坏的情况发生,即当房价下跌50%,银行的贷款覆盖仍能达到100%,虽然利息不能回收,但本金没有问题。
  在他看来,银监会对于首套房和二套房的区分,以及据此对首付成数的区别要求,会起到防范按揭贷款风险的作用。
  在房地产开发贷款方面,刘明康指出,银监会已经要求银行注意风险防范,比如,开发商目前贷款时要按照在建工程来抵押,而不是用地皮来抵押,这种做法已成为了银行的主流,而对于土地贬值可能造成的贷款风险,刘明康表示,压力测试已将这种因素考虑进去。
  "只要坚持审慎监管和审慎经营,银行不要离开实体经济,房地产的风险是可控的。"刘明康如是说。
  在2011年第三季度业绩发布会上,各大行对于房地产贷款均表示"质量较好,风险可控"。
  压力测试之外的考量
  全国工商联合会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在峰会上表示,刘明康的表态"是从银行风险控制那个角度说的,但并不见得这个事情真正摆到那儿的时候就能应对"。
  聂梅生表示,在房价下跌40%、50%时,以美国经验看,很多房子会被银行收回去,变成"银行房",但银行却很难将这些房子变现,很多中小银行也因此而倒闭。"当年海南就出现这种事情,土地'窝到'银行手里最后出不去,最后只能作为不良资产处理了。"
  在她看来,房价下跌的影响不是用数学能算清楚的,到时候还会出现个人贷款断供等问题。
  广州一家银行支行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如果出现按揭断供三个月,就会被视为不良贷款。而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速度,受各种条件制约,往往没有那么快,这样银行的财务报表的恶化就会马上显现。
  除了变现难和断供的可能性以外,房价下跌对于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也会继续影响到银行。
  "他考虑的是银行和房地产的关系,但是他没有考虑到房地产不行了,对于上下游产业链的影响,我相信银监会的模型没有将其纳入,"一位资深金融专家对记者表示,"如果房地产价格真跌30%、50%,钢材、水泥的需求减少了,还有一些相关行业,它们的减少和萎缩跟银行都有关系。"。
  他认为,房地产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其前向、后向和侧向关联的产业达50多个,房价下跌的影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房价下跌50%,意味着很多人的资产大大缩水,虽然不一定还不起债,但是他们的日常消费肯定会大大减少。那些和房地产相关的行业的失业问题也会加剧,这些人的消费也受影响。消费受影响,消费金融必然受到打击。"上述支行的负责人这样表示。
  "从国际经验上看,房地产景气与宏观经济景气有非常高的关联性,如果房地产崩盘,中国经济肯定崩盘。"某国有大行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从美国、日本和中国香港的经验看,资产价格的迅速下跌对于经济的影响不容小觑。"房价缓慢下跌是好事,但如果崩盘式下跌,任何经济体都无法承受。
  关乎政策取向
  其实,关于房价跌多少对于银行影响的判断,除了理论的判断,更多牵扯到未来调控政策的取向。业内认为,如果房价大幅下跌对于银行影响不大的判断成立,将会影响到决策层对房地产调控的力度大小。
  西南某省会城市副市长对记者表示,在地方政府看来,如果房价下跌过大,对于政府的土地收储和城市建设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上述资深金融专家表示,决策层最希望能够花几年时间,慢慢地将泡沫刺破,而房地产调控也会继续坚持。
  中国银行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周景彤则表示,房地产政策趋向,短期不会改变,但在长期看来,政策需要加大改善供给、抑制投机性需求、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第.一.财.经.日.报 .李.心.平)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