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叶 檀:营业税改革打开再次分税的大门
刘纪鹏:政府不该救温州民间借贷 让其自生自灭
桂浩明:转融通来了 单边市格局真要变了
时寒冰:债务危机未过去 决战时刻正到来
张 兰:创业板退市制度势在必行
李大霄:估值底部及政策底部已形成
曹和平:需尽快改善创业板上市流程
格林斯潘:欧盟注定将失败
宋鸿兵:欧债危机靠印钞票治标不治本
薛冰岩:中国股市为何不会是慢牛
叶 檀:营业税改革打开再次分税的大门
增值税和营业税的改革,呼应中小企业减税呼吁。政府没有从减税着手,而是着眼于统一改革税制。
10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启动营业税改革大幕。会议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先在上海交通运输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展开试点,增值税新增11%和6%两档税率,改征后的税收仍归属试点地区。
中国第一大税增值税改革进入深水区。建立于市场化之初的税收体制已经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相反,正在成为市场化的绊脚石。比如总部纳税体制使地方政府对总部经济趋之若鹜,对设立分部兴趣不大,中国因此难以形成统一的商业市场。
在市场化之初,税收从征收者角度出发,目标是提高财政收入,考虑到中国税收信用低的特点,采取的是广税基、在生产环节扣税等办法,由此导致重复征税、税收过高,中小企业普遍避税也就形成了普遍犯罪。笔者曾听监管部门的人士提及,几乎没有民营企业上市之前不补税的,目前的税收体制是陷企业以罪。另一方面,在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后,虽然加强了中央财政的力量,却让地方财政走上了依靠土地收入的不归路。
此次税改,目标是解决货币与劳务税制中的重复征税,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之所以在上海试点,源于上海建立现代服务业、物流中心的基础与迫切心情,以及已有的经验。10月13日,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发改委主任周波在市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服务业实现的财政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77.1%,比十五末提高了7个百分点;服务业贡献的地方财政收入增量达到82%。上海GDP下行而服务业提升,迫切需要相应的税制改革推进经济结构转型。
2010年9月1日,上海率先试行《营业税差额征税管理办法》,对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等八大类进行营业税差额征税。意在减轻企业的重复征税,以推动服务业的结构调整,形成服务业的专业化、精细化。
营业税转为增值税是结构性减税行为。按照上海市有关人士透露,目前服务业征收营业税的税负水平在5%左右,如果能够实行增值税扩围试点,按照抵扣的增值税税制,大体上服务业整体税负水平可以降到3%。由于改革后抵扣范围加大,可以预料对服务业总体有减税作用,尤其对中间环节多、面临重复征税的行为比如物流行业有利,而对于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的行业比如金融、奢侈品行业未必有利。
这与某些财政部人士所言不同。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表示,营业税税率从3%到20%不等,其中交通运输业的营业税率为3%,而改革后的增值税税率最低为6%。对此,刘尚希解释说,虽然营业税的税率低、增值税的税率高,但两者的应征税额不同。营业税对全部价款的全额征收税金,增值税只对增值部分征收税金。最终算下来,营业税的税负不一定低。孙钢等持同样看法,但这些貌似公正实则滞后的看法阻止不了改革者的积极性。
更重要的是,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仍留在地方,打开了再次分税的大门。
财政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到9月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71292.18亿元。其中,国内增值税完成18198.68亿元,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25.5%。同期,营业税完成10365.63亿元,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14.5%。增值税75%收归中央财政,25%留在地方,财政责权利不匹配。如果增值税的份额进行重新划分,无疑是推动地方重建活力财政的第一步。考虑到一周前允许地方自行发债,可以视为地方的财政自主权大大提高,切合经济实际的新分税制改革初露端倪。
早在1994年税改确立后,有关增值税扩围的讨论就已经开始,但预计于2012年提交全国人大讨论的增值税法却迟迟没有进展,中央地方利益、部门企业利益等,成为解不开的乱麻。
感谢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结构转型压力,使增值税改革杀出利益博弈重围,终于有了突破。任何一小步改革,都不是轻而易举,希望此次改革,能够成为中国建立公平税收体制的核心步骤。 (每.日.经.济.新.闻)
刘纪鹏:政府不该救温州民间借贷 让其自生自灭
政府不该救温州民间借贷 让其自生自灭
对于目前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资金链条断裂的危机,政府到底该不该出手相救呢?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温州出现的民间借贷市场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利贷泛滥所致,政府完全可以让其自生自灭,没有任何必要去救。
刘纪鹏建议称,政府应保持每年建500家中小银行的速度,那么民间借贷市场的整体规模将会被削弱很多,存在风险和问题也将会随之得以解决。
调查称温州信贷风波已有缓和
记者获悉,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公司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丁家煊表示,在温州市政府采取相关措施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因90多老板跑路而引发的恐慌情绪。据介绍,丁家煊刚刚亲自去温州调研了一段时间。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公司是我国第一家专业债券信用增进机构。
丁家煊表示,目前当地政府派部门对温州市内每一个银行都驻点,通过驻点的人来进行沟通协调。此外,政府打击利用暴力讨债,这对受影响的人也是提供了一些保护,民间的情况,气氛还是有所缓和;再一个是现在出了问题以后,各方对民间融资的心态也有些变化,很多当时民间借贷实际上是利滚利的性质,现在首先追求的是把自己的本金拿回来,对整个事件的看法上也有些转变,大家更多地抱着解决问题的心态。 (证.券.时.报.网)
桂浩明:转融通来了 单边市格局真要变了
中国证券金融公司已完成了工商名称核准,标志着转融通业务的正式推出已为期不远了。大家都知道,券商的融资融券业务已推行一年半多了,但总体来说发展步子不快,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券商能向客户提供的融资资金与融券品种都很有限,形成了事实上的瓶颈。中国证金公司成立后,通过转融通,可为券商提供资金与股票方面的支持,这就使得券商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有了可靠的资源保证,有望上一个台阶。难怪,消息公布后,券商股普遍上涨。因为大家都清楚,有了转融通,融资融券这一创新业务的规模将有较大提高,会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不过,如果只是把推出转融通业务视作对券商股的利好,那未免有点简单化了。事实上,转融通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现有股市运行格局,对于各方的投资者来说,更是盈利模式的调整,需要好好重视。其实,眼下券商在资金方面困难并不很大,特别是已有近20家券商上市,他们手中其实并不缺钱,开展融资业务,应有足够资金可以出借。但要开展融券业务就有点问题了,因为现在券商的自营规模都不大,而且通常也不会太愿意买了股票再借给客户去卖空,因此一年多来,融券业务一直发展不起来。在目前整个融资融券余额中,融券比例不过1%。换言之,尽管在理论上,投资者现在既可以做多也可以卖空,但做多是现实的,卖空则只存在可能性,在实践中却难以大规模进行。也因为这样,股市中也就缺乏有效的卖空操作氛围,人们还是习惯于通过做多来盈利,市场单边市格局并没有实质上的改变。
但是,有了转融通,情况就不一样了。首先,借助中国证金公司的平台,可以借出大量股票,融券业务缺乏操作标的的局面将会得到根本性改变;其次,因为那时券商借给客户卖空的股票不是券商的自营品种,这就避免了原先融券就是券商与客户对赌的被动局面,市场各方面的利益趋向于一致,业务开展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最后,由于中国证金公司对外借出的股票,是向各上市公司大股东等征集过来的,要向这些股东支付一定的利息,这就在事实上盘活了相应的资产,提高了股票的流动性。而所有这些都有个共同指向:在市场上真正形成了融券卖空操作的氛围。虽然届时市场上还是以做多为主,但卖空则将是不可忽视的操作方式。按照现在的有关规定,融券卖空的数量暂时不超过对应股票流通数量的5%,简单计算下来,规模至少在900亿元,这部分股票进入市场会有什么结果?会不会出现一旦股市下跌,或者有个股利空出现,大量投资者会选择融券卖空来回避风险,实现收益?如果会,那长期以来的单边市格局就会在根本上动摇,人们不得不适应一个双边操作的市场。
进一步说,如果届时出现了有效双边运行的市场格局,那就会抑制个股的过度炒作,因为当某个股票的价格严重超越其价值时,就有可能会被人卖空,迫使股价向价值回归。另外,一些长期以来流动性差,股价缺乏弹性的大盘股,也可能因为有了融资融券卖空的机制而受到较多的关注,成为大资金的操作对象,并且因为股价波动比较活跃而对大盘的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还有,以前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如果不考虑卖出股票的话,其手中的股票资产就因为不具备流动性而显得价值不足,有了转融通,此部分股票可以出借,这就使得对其进行市值管理有了相应的可操作性,从而形成多赢的局面。另外,与现在股市分析师多数是去挖掘股票的投资价值相反,那时也会有一些分析师会去寻找价值被高估的股票,从而出现不少卖空的推荐。
当然了,要真正形成这样的格局,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投资者现在必须要为之做好多方面的准备了。 (上.海.证.券.报)
时寒冰:债务危机未过去 决战时刻正到来
从突尼斯到埃及到利比亚到叙利亚再到伊朗的路线图,与债务危机的主线一起,如同我在《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中所分析和展望的那样,正在快速地与现实一一对应。很多人目睹了卡扎菲惨烈的死尽管这是他在棋局中的必然结局,我依然为卡扎菲不能汲取萨达姆的教训而试图苟且偷生的挣扎感到震撼。一位曾经风云世界的枭雄,在被暴打中无助地哀求……独裁者其实都是极其软弱的,舍不得用黄金手枪终结自己,在羞辱中走完了最后的人生。这也许就是一种宿命,当卡扎菲草草终结无数反对者的生命时,或许,他的结局就已经注定。
回到经济问题上。
我在此前多次强调,美国经济将率先走向复苏,它此前所暴露出来的一些软肋更像是假摔,只不过是为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寻找合理的借口而已。只有当制造出更多的美元,才能安享升值之利。现在,我要特别强调的是:美国经济走在快速走向全面复苏!不是未来,而是现在,是当下。是的,王者已经归来。美国将擎起大旗,重新主导世界经济。
最近发布季报的美国142家财富500强企业中,68%的企业盈利水平都超过了市场预期。在许多人忧心世界经济衰退的时候,美国的众多企业给出了非常积极的信号。就连去年亏损的银行,也开始盈利。比如,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 在10月18日发布的财报显示:第三季度盈余62亿美元,折合每股盈余0.56美元,去年同期则为亏损73亿美元,折合每股盈余0.77美元。而此前分析师的普遍预期仅为每股盈余0.28美元,营收257.5亿美元。
在今年5月份的一次演讲中,我认为,美国企业的基础稳固,美国的经济复苏只差一个条件:房价上涨。一旦房价上涨,经济活力将立即爆发出来,其金融资产状况也将迅速变好。现在,我要说的是,美国的房价正在止跌回稳,并很快步入上涨轨道。
我们知道,现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提高了移民门槛,而美国却一直保持鼓励状态。为什么?我在《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中做过详细分析。
奥巴马非常清楚,在国内购买力跟不上的情况下,借助移民的力量支撑起房价,就能更快地实现经济的大逆转。
2009年10月29日,奥巴马签署通过EB-5经济特区项目延长3年议案,从2009年10月30日起,美国投资移民EB-5类经济特区项目往后延期3年至2012年10月30日。在投资移民EB-5类经济特区项目中,投资额从100万美元下降至50万美元。
这意味着在今后的3年里,在美国那些相对贫穷落后的特区投资50万美元,创造10个就业机会的申请人,就可以不受语言、教育或者管理经验的限制,移民美国。这意味着,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相比,美国对投资移民的吸引力大大增强。
这不仅为美国带去了大量投资资金,创造出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美国是一个消费拉动经济发展型的国家,有消费实力的富人大量移民美国,将重启美国消费时代的辉煌,让美国从危机的阴霾中走出来,重新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至于美国的房地产,也将慢慢走向良性复苏。
美国的移民政策,吸纳了更多优秀的人才和更多资源,使其人口结构变得更为合理,而非像其他几大经济体那样,先后步入老龄社会。而且,这种政策也刺激了美国消费的回升对于一个消费占比高达7成以上的国家而言,消费的上升对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显然是非常重要的。最近,美国有参议员提出了一条更激进的鼓励移民的举措:向在美国投资50万美元买房的外国人提供居留签证。这个参议员说:这个办法不用花政府一分钱,就可以刺激需求。
美国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的引擎,其经济的全面复苏为当下悲观的局面增添了些许信心。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经济体也将跟着步入全面复苏的状态。
相反,在欧债危机之后,还将有日本债务危机、中国债务危机。这条带血的主线将充分释放它的杀伤力。地方政府卖地的收入正在下降。10月20日,中国财政部宣布,将允许浙江、广东、上海和深圳作为试点,自行发行3年期和5年期债券。预计该项目将扩大至全国其它地方政府。
潘多拉的魔盒打开了。
当然,中国的债务危机与欧洲和日本的表现形式都不一样。因为,中国政府的负债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超发货币的方式来实现的不需要对民众偿还,因而使得表面看到的债务不是那么大。中国的广义货币余额在2009年即已在总额上超过美国。现在超的更多。根据美国10月10日公布的货币供应量数据,M2为9.621万亿美元,而中国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9月末的m2余额为78.74万亿元,折合12.335万亿美元,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超过美国28.2%。对于一个经济规模只有美国三分之一多点的经济体而言,如此海量的货币发行必然导致购买力的下降和物价的上涨。因此,未来中国的债务危机将表现为货币危机,即货币突然大幅度贬值所引发的经济与社会危机。
欧洲债务危机还未过去。决战时刻正在到来。
2011年10月16日(周日),我发表了《欧债危机通向天堂or地狱之门?》的博文,认为:……这些杀伤力并没有就此消失,而是在快速累积。一旦释放出来,其副作用是难以估量的。相应的,欧元、相关国家的股市、绝大部分大宗商品还将走出一波跌势。比如,沪胶1201从周一的29500,一口气下跌到周五的24460,跌幅达5000,可谓惨烈!(如下图)
有趣的是,就在我的博文发出一天后,10月17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开始面对现实,她否认欧洲债务危机将得以快速解决,并表示寻求解决方案的努力将一直延续到2012年。默克尔向市场明示:有了这项方案,一切问题都会在周一迎刃而解、划下句点,目前这个再度燃起的美梦将无法实现。寻找终结欧债危机的具体对策势必得拖到明年。而10月12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还明确表示,相信到10月23日召开欧盟峰会时会全面批准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F),欧盟成员国必须为应对债务危机作出贡献。德国财长朔伊布勒(Wolfgang Schaeuble)也在同日表示,即将在23日举行的欧盟峰会不会出台欧债危机的最终解决方案。
德国显然在想办法降低市场预期,以免出台的方案达不到市场满意,引发严重后果。
随后,德国主导把欧盟峰会改为两次,将10月23日拿出解决方案的时间推迟到10月26日。我随后在原博文中将时间节点调整根据最新报道,德法已将时间调整为10月26日周三,相应的,本文中所有的相关时间点皆调整为10月26日(相当于北京时间周三下午至周四上午)。
德国的拖延战略暂时改变了趋势。欧债危机可能得到解决的预期使大宗商品止跌上涨。
我们知道,欧债危机拯救方案最大的难点在于,欧洲央行是世界上独立性最强的央行之一,它对救市政策不予配合,这严重束缚了德法两国的手脚。事实上,目前有能力拯救欧元国,消除债务危机的国家,只剩下了德国。而德国的经济增速也在快速下降这是最大的隐患。10月17日,德国央行在10月份的月度报告中表示,德国今年晚些时候和明年初的经济前景已进一步恶化。德国8家智库联合发布的一份经济预测报告,将德国2012年经济增速预期大幅下调至0.8%,远低于此前的预期。
从10月24日晚间的消息来看,德国总理默克尔已向德国相关政党发出简报,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F)的金额借助借贷杠杆化将增至1万亿欧元(1.39万亿美元)以上。只有得到德国国会全体会议的批准,默克尔才能将方案拿到26日的峰会上讨论、通过。
将欧洲金融稳定措施(EFSF)杠杆化,以加大其效用,是美国财长盖特纳提出的建议。问题在于,杠杆化本身就是一种潜在负债,副作用难以低估。假如EFSF的评级直接挂钩法国和德国,法国等国家可能因此失去AAA的最高信用评级,并直接影响到EFSF的评级,抬高融资成本,并导致危机进一步向纵深处发展。
因此,EFSF杠杆化等做法,最多只能暂时缓和欧债危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欧盟峰会26日推出的方案,无论是否令市场满意,都将加速、加剧趋势的推进。必须认识到,希腊等国的紧缩政策,正在加速企业的破产倒闭,使得债务危机变得更加严重、更加悲观,而不是相反。如果不是美国经济的全面复苏,将演变成一场灾难性的危机。这或许是不幸中的一点大幸吧。
说明:刚写完此文,就看到《温家宝:对宏观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的报道,温总理强调:要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准确判断经济走势出现的趋势性变化,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更加注重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的合理增长,优化融资结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这个信号与10月20日放行地方债的信号连在一起再明确不过了。与我此前所做的预测基本吻合。在10月16日写的《欧债危机通向天堂or地狱之门?》中,我明确指出:具体到中国股市,我个人认为,到11月份将基本完成筑底过程。分析依据就是,欧债危机恶化,中国将在10月下旬最迟11月份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而货币政策的调整必然影响到股市的走势。(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