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基金三季报惨不忍睹(重仓股)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首批基金三季报惨不忍睹(重仓股)

加入日期:2011-10-24 7:52:58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首批基金公司三季报惨不忍睹
  首批20家基金公司旗下198只基金三季报今日正式公布,在大盘节节下行的态势下,基金业已陷入极度深寒,具体表现在规模缩水、赎回扩大、亏损加剧三方面。数据显示,三季度仅这20家基金公司亏损就已达985.94亿元,资产管理规模缩水也近千亿元。
  资产规模 逐季缩水
  进入三季度,海外市场波动加大、国内紧缩政策持续,A股市场出现大幅下跌,基金操作难度上升。顺延今年以来基金资产管理规模持续下降的趋势,三季度20家基金公司资产规模再度缩水。
  天相数据统计显示,如若不含联接基金规模,截至三季度末,20家基金公司资产管理规模总量为7983.88亿元,可比二季度和一季度数据分别为8942.62亿元和9110.15亿元;如若包含联接基金规模,三季度末上述公司资产规模总量为8087.74亿元,而二季度和一季度总量分别为9045.50亿元和9207.94亿元。
  从公司角度看,剔除联接基金,在此番公布三季报的20家基金公司中,除金元比联和农银汇理两家资产规模逆势上升19.08%和5.93%外,20家公司有半数资产规模缩水幅度在一成以上,其中民生加银缩水幅度高达18.43%,华夏基金资产缩水总量则达316.13亿元。
  人气涣散 赎回扩大
  依旧混沌的市场环境和跌跌不休的净值业绩使得基金赚钱效应难聚,基市人气持续涣散。从首批三季报所统计的基金申赎情况看,投资者无心恋战,而年内饱受黑天鹅袭扰的债券型基金更是引发了持有人的大退却。
  数据统计显示,20家基金公司旗下277只开放式基金(A/B/C分级基金分开统计,开放式创新分级基金场内、场外份额合并统计)三季度遭遇总额为176.36亿份的净赎回,净赎回比例为2.07%。其中净赎回比例最大的是华商基金的7.96%;净赎回总量最大的是华夏基金的61.39亿份。
  从类别上看,债券型基金成为赎回重灾区。今年以来新股频频破发、通胀节节走高、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引发流动性危机、城投债风波、可转债狂跌……债市各种危机集中爆发,债基业绩为近几年内最差,使得原本倾向于低风险投资的债基持有人惊魂不定。
  数据统计显示,债券型基金三季度遭遇持有人净赎回91.04亿份,净赎回比例高达19.58%,无论在净赎回总量还是比例上都排在各类型基金首位,某只期初份额19亿的债券型基金,三季度遭遇净赎回13.88亿份,比例高达73.08%。
  囊中羞涩 亏损加剧
  数据统计显示,三季度20家基金公司集体沦陷,整体亏损高达985.94亿元,而二季度61家基金公司总共亏损额度为894.32亿元,一季度亏损359.91亿元,基金亏损额度加大趋势显而易见。 分析人士称,尽管不排除后续有基金公司公布盈利三季报的可能,但在整体难有起色的大市场环境下,基金生存的确已面临严峻挑战。
  从公司角度看,大公司依旧是当下艰难环境下的亏损大户。统计显示,20家基金公司中,华夏、嘉实和南方3家三季度亏损过百亿,分别为262亿元、145.76亿元和134.04亿元,金元比联三季度亏损0.68亿元,损失最小;从类型上看,纳入统计范围的股基三季度共亏损608.01亿元,混合型基金亏损247.60亿元,QDII基金亏损111.90亿元,债券型和保本型基金也分别亏损19.31亿元和4.28亿元。
  只有货币型基金依旧是紧缩政策的受益者,三季度实现利润5.17亿元,成为基金业仅存的硕果。
  基金思路
  全面转入防守 重兵布局消费
  从首批公布的三季报信息来看,减仓成为主基调。从行业来分析,基金的防御思维明显,三季度主要增持食品饮料等行业,减持金属和非金属、机械设备仪表、金融保险、石油化学等周期性行业。
  统计显示,截至三季度末,20家公司旗下基金全部平均(可比)股票仓位为76.36%,较二季度79.16%的水平下降2.80%。其中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可比)股票仓位为80.49%,混合型基金仓位为71.53%,分别较上一季度下降了3.86%和1.12%。在20家基金公司中,有18家在三季度选择减仓。回顾今年以来基金仓位的整体变化情况,在去年末基金股票平均仓位达到84.59%的水平后,今年前三季度基金基本处于减仓通道中:一季度末平均仓位下降2.80%;二季度末再下降1.45%。
  从行业来看, 纳入统计范围的基金三季度较多增持的前五大行业分别是食品饮料、电子、传播与文化产业、医药生物制品和信息技术业;而遭基金减持较多的五大行业则分别为金属和非金属、机械设备仪表、金融保险业、石油化学塑胶塑料和建筑业。这与一季度偏股基金大举增持周期性行业形成鲜明对比,目前的行业配置信息让人明显感觉到基金由攻转守、从重到轻的策略变化。
  社保动向
  持续抄底 首度现身19股
  在截至上周末355家已披露三季报的上市公司中,有65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了社保基金的身影,其中19只股票为社保基金三季度首次进驻,包括露天煤业(002128)(1573.62万股)、广宇集团(002133)(1221.30万股)、富春环保(002479)(1080万股)、陕天然气(002267)(986.78万股)、新兴铸管(000778)(841.68万股)等;增仓的个股有海康威视(002415)、恒大高新(002591)、大湖股份(600257)等;持股不变的有招商地产(000024)、海陆重工(002255)、老板电器(002508)、三精制药(600829)等;减持或剔除的个股有金正大(002470)、新时达(002527)、徐家汇(002561)、广东明珠(600382);水晶光电(002273)遭一只社保增持一只社保剔除。
  从社保持有或新进个股的质地看,市盈率多在10~30倍之间,且三季报业绩多为增长,这也较为契合社保基金价值投资的风格。从行业来看,社保基金显然对电子行业和农林牧渔颇为青睐。(.投.资.快.报)

 

  20家基金公司昨率先披露三季报 三季度基金小幅减仓
  基金经理称,在通胀水平明显回落后,A股有望迎来估值修复行情
  昨日,包括华夏、嘉实、南方在内的20家基金公司旗下295只基金率先发布2011年三季报。来自WIND资讯的数据显示,基金三季度末的股票仓位出现回落,可统计的152只基金平均减仓幅度达3.62个百分点。
  分类型来看,可比85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三季末平均仓位80.73%,较二季度下降3.86个百分点;55只混合型基金(偏股混合、偏债混合和平衡混合)的仓位平均较二季度下降3.66个百分点至67.72%;相比之下,12只封闭式基金仓位下降幅度较为温和,三季度下降1.77个百分点至45.7%。
  从公司角度看,华夏20只偏股基金平均仓位为80.02%,较二季度81.45%的仓位略降1.43个百分点。其中,王亚伟执掌的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三季度末仓位分别为88.7%和73.47%,较二季度略降1.29个百分点和1.23个百分点。
  三季度A股深跌14.59%,23个行业无一增值,基金顺势减仓,且减持最多的为金属和非金属行业,减持前五大行业中还包括纺织服装、木材家具、综合类以及制造业。截至三季度末,基金持有市值排名前三甲的行业和二季度相比保持不变,依然为制造业、机械设备仪表和金融保险业。
  个股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基金三季度减持前10大股票中,金融股占据3个席位,民生银行(600016)首当其冲,农业银行(601288)和招商银行(600036)也难逃被减持的命运。而在增持的117只股票中,最受追捧的是广深铁路(601333),基金持有只数从二季末3只增至三季度末的5只(已披露三季报基金),持股总数已从861.07万股增至1.8亿股。同样,增持前十大的个股中,金融股同样占据3个席位。它们分别是交通银行(601328)、建设银行(601939)和海通证券(600837)。
  展望四季度,王亚伟就认为通胀有望见顶回落,货币政策继续大幅收紧的可能性不大,股市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限。部分股票经过前期调整后,长期投资价值逐步显现。
  华夏基金的投资总监刘文动也同样认为,欧洲债务危机的发展仍然具有不确定性。国内经济软着陆的概率较大,通胀问题有望在4季度逐步缓解,这将为紧缩政策的放缓甚至转向创造条件。在通胀水平明显回落后,A股市场可能迎来估值修复行情。(www.ccstock.cc)

 

  仓位稳定家底换 基金巨头重仓股大变脸

 

 

  官兵/漫画 朱景锋/制表
  随着今日基金三季报的披露,华夏、嘉实、南方、华安等掌握雄厚资金的基金巨头们在弱市中的腾挪术也浮出水面。整体来看,基金巨头们并没有被股市的连绵下跌吓倒,在仓位上多保持稳定,但在行业配置和重仓股选择上各有倚重,特别是不少巨头们重仓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股出现较大变化。对于未来股市走向,基金观点也显得莫衷一是,显示出在经历大跌后基金对未来市场依旧迷茫。
  华夏基金:
  高仓位运作 重仓股大变脸
  拥有丰富熊市投资经验的华夏基金在三季度主要操作特点是仓位基本不动、行业小幅调整、重仓股大举更换。
  股票仓位高低和变化方向往往跟基金公司对大趋势的判断直接相关,仓位高或者显著加仓显示基金公司对未来股市大方向较为乐观,仓位低或大幅减仓则正好相反,说明基金对后市比较谨慎。三季度华夏基金旗下偏股基金整体仓位达到81.47%,比二季度末仅下降1.58个百分点,考虑到股市下跌带来的持股市值缩水因素,华夏基金其实采取了主动加仓操作,而且华夏基金也是四巨头基金公司中仓位最高的。华夏公司旗下华夏复兴、华夏优增和华夏盛世等基金的仓位分别达到93.59%、92.63%和92.03%,排在同类基金前列,仓位的高企说明华夏基金对后市并不悲观。
  相比仓位而言,华夏在行业配置上进行了一定调整,其中对医药生物、金属非金属和房地产等板块显著减持,对采掘业、电子、食品饮料增持明显。
  相比板块配置上的调整而言,华夏基金核心重仓股的变化更大,华夏基金对伊利股份中国宝安大幅增持,这两只个股分别成为华夏第一大和第三大重仓股,二季度末的前三大重仓股海螺水泥招商银行广汇股份均被大幅减持,此外,洋河股份冀中能源大秦铁路中国卫星烽火通信等个股也在三季度被华夏基金大幅增持,冀东水泥莱宝高科东阿阿胶葛洲坝则被大幅度减持,一些股票甚至退出华夏旗下基金前十大重仓股。
  嘉实基金:
  大幅增仓 钟情医药和食品
  二季末嘉实基金平均仓位只有70.87%,在基金公司中处于较低水平,三季度嘉实基金趁股市调整机会大幅吸筹,截至三季末该公司主动偏股基金平均仓位达到75.62%,较二季末提高4.75个百分点,是首批公布季报公司中仓位增加最多的公司,但该公司三季末仓位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从行业配置的变化来看,嘉实基金增仓的对象瞄准了医药生物和食品饮料两大板块,其中增持食品饮料达2.42个百分点,三季末持有该板块的比例达到10.62%;增持医药生物也达到2.29个百分点,其他多数板块也都被嘉实基金增持。强周期的金属非金属则成为嘉实基金减持幅度最大的板块,嘉实基金持有该板块的比例从二季末的5.73%下降到三季末的3.01%,下降2.72个百分点,跟投资相关的建筑板块也被嘉实减持近1个百分点。
  重仓股方面,嘉实三季末头号重仓股依然是格力电器,三季度嘉实基金对该股还进行了积极增持。此外,五粮液国电南瑞康美药业东阿阿胶双汇发展洋河股份等也被嘉实基金大举增持,这些股票均成为嘉实持有最多的核心重仓股,而伊利股份遭到嘉实基金最大幅度减持。从华夏重仓伊利股份而嘉实减持该股,以及华夏减持东阿阿胶而嘉实增持等诸多方面可以看出,基金巨头们对个别行业和个股的投资价值存在较大分歧。
  南方基金:
  减持金融 继续重仓机械股
  上半年表现不俗的南方基金在三季度基本上减持了前期的核心配置,即在仓位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继续重点配置机械板块,但对金融保险股显著减持,同时和其他基金类似,对食品饮料增持,对金属非金属减持。
  统计显示,南方基金近两个季度的仓位基本和行业平均水平相同,既不激进也不保守。三季末该公司主动偏股基金整体仓位为77.21%,比二季末下降3.05个百分点。相对股市调整幅度而言,仓位变动并不大。不过,在三季度,南方基金在行业配置上进行了一些调整,其中对金融保险股减持3.91个百分点,对金属非金属减持2.13个百分点,对这两大板块的减持成为南方基金仓位下降的主要来源。同时,南方基金对食品饮料板块增持2.03个百分点至8.58%。但南方基金最核心的配置依然在机械设备板块,三季末持有该板块的市值占净值的比例达到19.84%。
  重仓股的变化也印证了行业调整的方向,白酒两大龙头贵州茅台五粮液被南方基金大幅度增持,贵州茅台也一举取代招商银行成为南方基金三季末头号重仓股,招商银行则被大举减持,以中国重工中国南车中国北车为代表的装备制造类股票依然是南方基金的座上宾。
  华安基金:
  减仓明显 重仓股更新换代
  相比其他三家巨头的增仓或者小幅减仓,华安基金减仓幅度相对较大,三季末华安基金整体仓位为73.3%,比二季末下降5.72个百分点,华安配置、华安动态和华安创新等基金的仓位分别只有54.4%、58.93%和63.28%,环比均有显著下降。
  金属非金属和石化板块成为华安基金减持幅度最大的行业,分别被华安基金减持2.96和2.89个百分点,本就配置不多的金融保险和采掘业也分别被华安减持1.97和1.62个百分点,社会服务和医药生物则成为华安基金仅有的两个增持超过1个百分点的板块。
  在众多基金减持海螺水泥之时,华安基金对该股却坚守不动,持股变化不大,海螺水泥继续成为华安基金头号重仓股,而被华安增持幅度较大的个股分别为中兴通讯广深铁路贵州茅台新和成恒瑞医药等,华安基金持有这些股票的规模大幅增加。巨化股份三爱富民生银行等被华安基金显著减持。(.证.券.时.报 .朱.景.锋)

 

  景气高利润增 基金瞄上畜禽养殖
  虽然三季度A股市场持续走低,但畜禽养殖行业表现相对坚挺,引起了公募基金的高度重视。据已公布的畜禽养殖业上市公司三季报显示,益生股份民和股份雏鹰农牧三季度被基金大举加仓,圣农发展在三季度也受到了博时、大成基金的青睐。
  具体来看,益生股份2011年三季报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有博时价值增长、华夏红利、南方高增长、鹏华行业成长、博时价值增长貳号5只基金,与2011年半年报相比,5只基金在今年三季度均加仓了益生股份。和益生股份一样,博时价值增长和博时价值增长貳号基金同时加仓了民和股份
  圣农发展一直是基金的重仓股,与其2011年半年报相比,三季度同样得到了基金的青睐,博时价值增长和博时价值增长贰号基金在三季度买入了圣农发展1987.63万股、749.53万股,此外,大成价值增长、博时新兴成长、博时策略灵活配置3只基金也大举买入了圣农发展。三季度银华、易方达旗下基金也加仓了雏鹰农牧
  在A股市场整体萎靡不振的情况下,为何畜禽养殖类公司在三季度备受基金青睐?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表示,在通胀较高的情况下,由于物价上涨,畜禽养殖类上市公司提供的猪肉、鸡苗、鸡肉价格一直在上涨,此类行业的上市公司的景气度非常高,业绩也出现了超预期增长。
  从盈利情况看,今年前三季度畜禽养殖类上市公司净利润均有大幅增长。前三季度,雏鹰农牧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321.3%;益生股份净利润2亿元,同比增长411.87%;民和股份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711.32%;圣农发展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107.47%。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中信证券农林牧副渔行业研究员毛长青认为,畜禽养殖业的景气仍然处于高位运行,并且根据养殖周期和存出栏情况来看,到明年上半年,猪肉、禽肉价格维持高位的可能性仍然较大,建议关注三季度业绩有望超预期的龙头企业。
  三季度基金持有畜禽养殖类公司情况一览表
  公司 基金 三季度持股数(万股) 与半年报相比增减股数(万股)
  圣农发展 博时价值增长 1987.63 增1987.63
  大成价值增长 1329.96 增1329.96
  博时价值增长贰号 749.53 增749.53
  益民创新优势 648.77 减172.18
  博时新兴成长 599.98 增599.98
  博时策略灵活配置 376.1 增376.10
  民和股份 博时价值增长 401.84 增401.84
  博时价值增长贰号 141.49 增141.49
  工银瑞信核心价值 77.97 减140.12
  雏鹰农牧 银华核心价值 449.06 增449.06
  易方达价值成长 322.31 增102.39
  银华富裕主题 280 增280
  益生股份 博时价值增长 191.37 增191.37
  华夏红利 177.75 增22.27
  南方高增长 99.99 增19.9
  鹏华行业成长 92.03 增92.03
  博时价值增长贰号 65.56 增65.56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 杜志鑫/制表 (.证.券.时.报 .杜.志.鑫)

 

  王亚伟大举买入大秦铁路兴业银行 对后市仍乐观
  报告期内,本基金保持较高的股票仓位,继续对组合品种进行小幅的结构性调整,债券投资方面仍然保持了对可转债的高比例配置。在今日公布的三季度报告中,华夏基金副总经理王亚伟对旗下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两只基金的操作进行了简单总结。
  正如王亚伟所言,在股市大幅下跌的三季度,他掌舵的两只基金都保持了较高仓位运作,并没有因为股市下跌而砍仓,其中华夏大盘精选三季末仓位达89.39%,和二季末基本持平,最高股票投资仓位只有80%的华夏策略精选仓位达到74.70%,比二季末下降不足两个百分点。显示王亚伟对后市较为乐观。
  相比仓位的波澜不惊,王亚伟的主要精力放在了他所说的结构性调整上。对比三季报和二季报可以发现,王亚伟前十大重仓股的显著变化是在第三季度大举买入了大秦铁路兴业银行两只个股,同时对珠海中富美尔雅进行了大幅减持。对于大秦铁路,华夏大盘精选和华夏策略精选二季度前十大重仓股均未纳入。三季度大举买入后,三季度末两只基金分别持有大秦铁路5800万股和1200万股,大秦铁路分别成为两只基金的第二大和第四大重仓股。兴业银行被华夏大盘精选增持近1664万股至2000万股,二季末并未持有兴业银行的华夏策略买入该股近1000万股。珠海中福、峨眉山A和美尔雅三季度末均从王亚伟前十大重仓股中消失。
  其他重仓股方面,上述两只基金的操作高度一致,华夏大盘精选和华夏策略同时对葛洲坝中国联通进行增持,并双双对广汇股份山东海化洪都航空等进行小幅减持,对东方金钰宝钢股份广电网络持股不变。
  对于四季度投资,王亚伟在季报中认为未来通胀有望见顶回落,货币政策继续大幅收紧的可能性不大,股市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限。部分股票经过前期调整后,长期投资价值逐步显现。将自下而上寻找投资品种,优化组合,着眼未来进行长线布局。(.证.券.时.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