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龚方雄:现在买股票肯定不会亏钱
时寒冰:物价上涨隐患仍巨大 必须增加民众收入
叶 檀:银行真能扛得住房价跌40%?
尹中立:企业资金链断裂是楼市泡沫破灭标志
金岩石:明年楼市收尸 股市可抄底
李志林:A股市场诚信缺失最为严重 市场信心崩溃
桂浩明:反弹昙花一现 市场将在反复下探中筑底
曹中铭:中水电向市场发错误信号 投资者被忽悠
李大霄:股民勿轻易出筹码
人民日报:投资者信心缺失源于A股市场不公平
北大教授:二十年来为何股民大多在赔钱
周小川:结构调整需要一个过程 日本20年还没转型成功
未来12个月A股是亚洲股市首选
龚方雄:现在买股票肯定不会亏钱
欧债问题就好比小两口结婚,之前小伙子不知道姑娘结婚前欠了信用卡很多钱,领证了,问题不暴露还好,暴露了,又不能离婚,怎么办?只有咬牙帮忙还,然后让妻子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中国投资银行副主席龚方雄,自称实战派经济学家。曾在2008年因神奇预测经济刺激计划而一鸣惊人,此外他还是唱多中国的代表,不管是楼市还是股市。本周六,在武大EMBA秋季返校活动上,他针对欧债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再次预测:未来6个月,全球经济不会有系统性风险。 这一次他能猜对吗?
关键词 欧美债务
欧美债务危机本质是自虐与找虐
欧洲债务危机是体制问题,属于自虐;美国国债是政治性的问题,属于找虐。
美债危机欧债危机爆发以来,让刚刚从金融危机中挣扎出来的人备感惊慌,是上次金融危机的延续,还是新的危机?
龚方雄认为,可以说这次危机是上一次危机的延续,应该来讲它跟上一次2008年、2009年,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的原因是一样的,就是一个债字。
什么引起了2008年、2009年的金融风暴,那时候的债在私人手上、家庭手上、非政府的金融机构和企业手上。龚方雄说,各国政府解决危机的办法就是政府救市,通过救市,把债从私人手上转移到了政府的手上,债一直没有消除,还在这个经济体系内,它只是实现了一种转移,所以这次集中体现就是主权债务危机,也就是政府债问题。
但是,这次美国比上次好的一点是:美国属于政治问题,所谓的债务上限谈判,两党政治造成的一个市场的危机,所以是一个自虐,美国政治上的角力对经济上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龚方雄认为,美国上半年经济缓慢复苏,下半年经济成长0.7%,但是企业的盈利成长非常好,75%的公司盈利是超出预期的,而且整个盈利的成长超过20%。公司层面,它资产负债表、盈利能力、基础层面都不错。
家庭方面,现在美国家庭的储备率是正的6%左右,美国在金融企业的杠杆也降下来了,所以现在美国的私人经济体是非常健康的,所以现在市场就觉得,标准普尔调低美国国债权的利息,这个在美国国债的角度来讲是一个象征性的举措,它所表达的意思是对美国政府处理危机能力的质疑。
欧债暂时平静但根源仍在
现在欧盟各国正处在博弈阶段,救助国和被救助国都希望将利益达到最大化,近期初步达成一致,危机警报在近期可能会暂时解除,但就长期而言,不容乐观。
欧债危机始于希腊,而后愈演愈烈,四处蔓延。欧洲的问题在龚方雄看来是此次危机的核心所在。因为美国是政治问题,有望在大选后解决。但欧洲的体制问题,就不是一两年能解决的。因此,全球经济现在面临的最大的风险是欧元危机和欧元区很多国家违约的风险,以及以这个违约可能相伴带来的银行金融体系的系统性的风险,而这个是一个非常深层次的问题,这次如果危机控制得不好,甚至可能比2008年、2009年那次还严重。
他分析,欧元区的现状是:单一的货币分散的财政政策,有些国家财政管得比较好,比如说德国;有些国家财政就非常的松散,比如说那些爆发财政危机的地方--希腊、葡萄牙、爱尔兰,甚至西班牙、意大利。问题是:财政是一种主权的象征,在财政还分散在各个国家手上的同时,德国人愿不愿意去救助这些主权债务危机不断蔓延的地方。如果他愿意去救助,他的要求就是你们这些国家要紧缩财政。
因为德国人勤劳积极纳税,他想我为什么要去救在海滩上晒太阳的懒人?但他又不得不救,不救的话可能会危及自己。
龚方雄分析,欧元当初设立的时候,没有设置退出机制,如果可以退出,那希腊的问题就很简单,只要有纸和墨,就不可能有主权债务风险,就是让本币贬值。希腊是一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如果它是自己的主权货币,大幅贬值对游客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
但现在即便是希腊想把欧元换成本币,本国人肯定第一个不答应,因为刚换到手就要贬值。
所以,现在就是欧元区十几个国家博弈的问题。他救助国不得不救,但要求就是这些被救助国家要紧缩财政。
这样一来,债务危机没办法解决,因为债务危机只有在高成长中解决,希腊主权债务占GDP的140%,高成长,分子不变,分母变大,自然就不存在危机。但要是试试紧缩政策,这就没办法高成长。
龚方雄表示,最近欧盟领导人表态,最迟将于本周三达成应对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这意味着欧债危机暂时缓解,未来6个月内,全球经济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
中国的资产负债表全球最好
中国跟欧美和发达经济体不同,我们不但有很充裕的财政空间,也有非常充裕的货币政策空间,可以帮助刺激经济。
在欧美债务危机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引发忧虑。龚方雄还是一贯看多中国经济,他认为目前中国债务水平在全球是最低的,地方债问题被夸大。
龚方雄认为,即使把地方债和各个政府层面的债务加起来,中国总的政府债务水平占GDP比重也不超过50%,中国债务水平在全球可以说是最低的,处于非常可控的水平。
比如希腊,很多人说有问题你可以变卖主权资产救啊,但是希腊主权资产很少,那些大银行、大公司,跟政府没关系。
在全球来看,中国的资产应该是最充裕的,中国的资产负债表是最好的。首先,我们外汇储备主要是持有美国国债券,在全球金融动荡过程当中,美国国债券是大幅上升的。
第二,虽然很多人担忧地方融资平台问题,但是地方政府拥有对土地的使用权,以及土地底下资源的所有权和最终的使用权。
第三,中国政府也是很多巨无霸的蓝筹上市公司的最大股东。全球金融行业市值最大的五大银行中有三家是中国的。对于这些上市公司股权来讲,中国政府拥有大比例的股权。而美国政府、欧洲政府和日本政府,对上市公司则没有这么多的股权。
第四,上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才百分之九点几,但是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比增长超过了30%。这是西方很多国家没有的条件。
同时,目前全球经济如果要受到另一次有效的刺激,必须来自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西方现在的有效性是非常有限的。量化宽松带来的只有通胀,而没有经济成长,失业率仍然非常高。
中国跟欧美和发达经济体不同,不但有很充裕的财政空间,还有非常充裕的货币政策空间,可以帮助刺激经济。本报记者 何燕 通讯员 叶晶
◇热点分析
股市:紧跟汇金脚步,现在退出最不合适
去年和今年,我们A股都是全球倒数,今年甚至还不如危机之源希腊,而且此次汇金入市,也未见起色,这让很多股民想不通,萌发退意。
但事实上,汇金几次出手,后面几个月股市表现都非常好,汇金出手,表示国家也不希望股市继续跌。很多人有疑问,为什么3000点不买,现在买?这也意味着现在买肯定不会亏钱。巴菲特说:在别人疯狂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疯狂。现在就是别人恐惧的时候,这时候退出是最不合适的时间。
楼市:今年跌5%-10%,但长期走牛
很多人说我国房价高,总喜欢和美国日本比,说有很大泡沫。中国房价在局部地区有泡沫,但长期来看,不会很熊。
首先,为什么不能和美国比价格?因为只有贸易才能比价,土地不能贸易,你不能说美国土地便宜,就去美国进口土地。美国人口少、耕地多,当然土地便宜。
再说日本,日本城市化已经完成,它不可能再减少耕地,所以现在的土地就是固定的,价格也不会有很大变动。
但中国不一样,中国正在城市化进程中,耕地在逐渐减少,所以土地资源会越开越稀缺,只要城市化没有完成,房价不会有大熊。
通胀:已经回落,10月份可能是6%以下
中国的通胀现在仍然是6%左右,到年底估计会下降到5%以下,甚至在4%左右。未来一年、两年中国的通胀形势会越来越好。从前几个月环比数据看,通胀在中国已经见顶,可以说正在回落之中。
大家可以注意到,CPI高企的重要因素是农产品,很多国家制定货币政策,考虑CPI因素的时候,都是要剔除农产品的,因为农产品属于靠天吃饭,而天气预报各个国家都没法精准预测,这不是货币政策能影响的。
一般而言,农产品带来的通胀,影响一般是一年,从去年10月到今年10月,正好是一年周期。
还有一个很好玩的就是,大家都觉得自己感受到的通胀比统计局发布的严重,事实上,全球的人都这么认为。
但大家忽略了一个问题,CPI统计包括三个方面:农产品、工业制造以及服务业。大家切身体会就是农产品。
比如一个老太太去市场买菜,本来一天50块菜钱够了,现在要70块,回来跟媳妇抱怨给的菜钱少了,媳妇马上上网发帖,大家感同身受。但是如果这家买了一个电视,比去年同款少500块,那肯定不说话。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感受到的通胀比统计局公布的明显的原因。(长江商报)
时寒冰:物价上涨隐患仍巨大 必须增加民众收入
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的货币总量依然非常庞大,这是推动物价上涨的最大原动力。现在距离双节越来越近,而每当双节的时候,中国的食品等价格就会上涨,节日现象对物价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
最近,有关物价得到有效控制的乐观看法,又成了主流。从数据上来看,似乎并非没有依据。与7月份CPI6.5%的同比涨幅相比,8月回落到6.2%,9月降至6.1%。
但是,如果据此认为物价上涨的势头得到了遏制,则可能过于乐观了。
首先,我们是靠什么遏制物价的?是紧缩的货币政策。
紧缩的货币政策对政府主导的投资这一块,影响并不大--很多地方政府从银行得到贷款的动力始终非常充足,但很少有官员考虑过偿还的问题,当然也有对加息之类的不敏感。紧缩政策影响最大的是民营企业。这也是常态。每当货币政策开始紧缩时,首先被断奶的就是远离权力资源的民营企业,我们知道,民营企业分享的信贷资源原本就非常有限,一旦被掐断,要么走民间融资路线(集资、高利贷等),要么倒闭。
问题的微妙之处恰在于此。紧缩政策虽然暂时抑制了物价的上涨势头,这种效果却是以民营企业的萧条为代价的,由此,必然造成市场供给的大幅度减少,从而,为新一轮物价上涨埋下巨大隐患。
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的货币总量依然非常庞大,这是推动物价上涨的最大原动力。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8月末,我国M2余额为78.07万亿元,同比增长仅13.5%,M2增速连续五个月保持在16%以下。很多人据此认为,货币供应量持续降低,物价下行是必然的。但是,当货币超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个规律就可能发生变化。
虽然中国的货币增速有所降低,但基数已今非昔比。以广义货币总量计算,中国在2009年7月就已经超过了美国,而中国的经济规模只相当于美国的三分之一多点。在如此大的货币基数之上,货币的增速虽然有所降低,但货币总量的增长亦然巨大。而这是推动物价上涨的最重要的动力。
另外,现在距离双节越来越近,而每当双节的时候,中国的食品等价格就会上涨,节日现象对物价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
有趣的是,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9月份,CPI同比上涨5.7%,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7.8%,跑赢了CPI.
这可能是低估物价上涨压力的另一种乐观情绪了。我们知道,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是超过GDP的,俄罗斯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甚至达到其GDP增速的两倍。如果以此为标准,中国显然没有乐观的理由。
因此,对于物价上涨的压力不可掉以轻心,在控制物价的同时,还必须想法增加民众的收入,不仅让民众收入跑赢CPI,还要跑赢GDP,跑赢国家的财政收入,如此,物价才真的不再成为问题。(上.海.证.券.报)
叶 檀:银行真能扛得住房价跌40%?
最近有监管层领导称银行可抗房产贷款抵押品跌40%。这相比此前所说的可抵抗房价下降50%退了一大步,但这样的说法仍然是对风险过于乐观。
房地产是投资品种,房地产抵押品出现40%的下跌,基本可以说明房地产市场出现崩溃现象,此时必然会导致房地产抵押品更大幅下挫,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价格跌到零,资不抵债,从而引爆债务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与美国次贷危机已经向我们两次预演了房地产泡沫崩溃惨状。
确实,我国房地产信贷资产占总体贷款比例不高,但实体经济与房地产相关的抵押贷款及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土地抵押贷款占据了大半壁江山。
10.7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务中80%是银行贷款,房地产贷款余额10.4万亿元,一旦房地产作为地方政府最重要抵押物失去价值,房贷风险与地方债风险会如双子星座联袂而来,因为两者通过土地财政与地方投资,密切地捆绑在一起。中国的房地产相关资产在银行贷款中所占的比例绝不应小视。
如果银行真的没有风险,就不会在近两年疯狂地融资发债近万亿元,这说明其对未来可能爆发的风险心知肚明。
至于按揭贷款的平均偿债收入比为33%,实在是过于健康,看来房奴完全是子虚乌有。每个按揭购房的人都清楚,在房地产市场稳定时,个人按揭被视为银行的最佳资产,审批手续非常松弛。更何况,如果偿债收入比为33%,说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非常健康,说明购房者的收入非常之高,还有什么必要调控房地产,控制按揭贷款呢?
中国确实不会出现地方债与房地产贷款的崩溃,但理由不是基于银行压力测试结果,而是基于中国70万亿元以上的银行存款,3万亿美元以上的外汇储备,以及国有企业可以变卖的诸多资源,这都是财富数十年积累所致。笔者支持房地产调控,但同样觉得,应该对承担转型成本的人,公道些,再公道些。(广.州.日.报)
尹中立:企业资金链断裂是楼市泡沫破灭标志
为什么会出现部分企业资金链断裂的现象?而且比较集中地出现在温州?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不好,原因是中国的民间金融不发达,对策当然是发展民间金融、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日前,国务院专门出台了促进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发展的九条政策,核心是促进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和税收支持。显然,上述对部分企业资金链出现断裂的分析和判断已经成为主流。
笔者认为,强化对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的金融服务,这在中国的确是十分必要的,但如果认为集中出现在温州的部分企业资金链断裂,最核心问题是民间金融不发达或这些企业缺少融资服务,那就大错特错了。资金链断裂的企业之所以集中出现在温州,就因为温州的民间金融十分发达,增加对这些企业的信贷支持只能缓和当前紧张的形势,无法改变企业资金链断裂的趋势。导致这些企业资金链断裂的源头在于这些企业通过过度负债的方式参与房地产投机,房价停止上涨才是导致这些企业资金链断裂的直接原因。
笔者一直关注温州的经济及温州企业家的行为,对温州今天出现的现象丝毫不感觉奇怪。笔者在2004年初写的《炒房行为不能听之任之》,曾列举了炒高房价的七大危害:抬高了劳动力成本,削弱了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妨碍制造业的技术升级进一步加剧社会贫富差距抑制社会有效需求扭曲了整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增加金融风险不利于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和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发扬。当时笔者认为,温州人因能够吃苦耐劳和善于创业而享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如果富裕之后的温州人大部分以炒作房地产为盈利的主要来源的话,要不了多长时间,勤劳的温州人将会沦落为不思进取的食利阶层,正在崛起的温州制造业将会因此丧失产业升级的机会。任其发展,将来的温州可能会产生世界有名的富翁,但产生不了世界有名的品牌,这将是温州的遗憾,也是中国经济的遗憾。
7年时间过去,笔者的推测一一应验了。在温州出现了数不胜数的成功炒房故事,当然也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企业放弃主业而专注 炒房的故事,很多企业早已把所谓的主营业务当作了融资平台来经营,其主要精力集中在房地产市场,资金实力强的企业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而资金实力欠缺的从事炒房行为。而越来越多的人和公司则直接参与到与炒房有关的产业链上去,有的做资金的掮客,有的成立担保公司,甚至银行信贷都成为炒房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因此,眼下出现的所谓部分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实质是炒房者的资金链出现断裂。
炒房者出现资金链断裂是市场规律决定的。翻开金融史就会发现,金融运行的历史其实就是金融危机的历史,而100年来的金融危机主角一定与房地产泡沫有关。当房地产价格出现持续上涨时,就会吸引各种资金参与投机,房价上涨持续时间越长则参与者信心越大,信心越大则会导致炒房者的资金杠杆倍数也越大。如果房价出现快速上涨,这些通过高杠杆负债的方式参与炒房的人获利成倍增加,于是,通过高利贷方式融资炒房也必然越来越普遍。2008年的救市政策,导致2009年和2010年房价大幅度飙升,进一步刺激了通过高利贷炒房者的信心。但是,如果房价停止上涨,则整个游戏会戛然而止。高利贷的资金成本大约在20%~30%,如果房价上涨速度小于20%~30%的幅度,则通过高利贷的方式参与炒房的人就会亏损;如果房价停止上涨或下跌,则意味着这些人立即陷入高比例的亏损 ,持续时间越长则亏损越严重。
由此可以推测,只要房价延续现在的向下趋势,会有越来越多的炒房者出现亏损或资金链断裂。而每当一个炒房者出现资金链断裂,又会导致债权人强制卖房的斩仓盘,对市场价格预期产生进一步冲击,市场进入恶性循环。这与美国次贷危机之后银行出卖被收回的住房情形没有什么两样--房价越卖越跌,越跌卖盘越多。
可见,高利贷的源头在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其主要原因是宽松货币政策。始发于温州的资金链断裂是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标志,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或个人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困境。这是未来中国经济与金融的最大风险所在。(每.日.经.济.新.闻)
金岩石:明年楼市收尸 股市可抄底
两年前我曾经讲过卧虎藏龙,所以,明年是楼市收尸股市抄底。近日在西安举行的私募股权论坛上,经济学家金岩石对明年中国股市及楼市的走势作出上述论断。
重融资、轻投资让投资者无法从股市赚钱
2011年的A股跌跌不休,股指连创历史新低,多数投资者深套其中苦不堪言,丧失信心,是什么导致中国股市如此不堪?为什么多数投资者并未从股市中赚到钱?金岩石话锋一转指出,由于历史上的股权分置情况的存在,导致中国股市长期以来存在重视融资,歧视投资,保护融资人的利益,漠视投资人的利益的情况。
尽管随后的股权分置完成以及证券法的相关修订都在这方面有所改进、约束,但鼓励融资,轻视投资的思维模式就如同新生儿出生时带来的胎记一样,始终笼罩着市场。这种情况带来的结果就是二十多年来,A股无论经历多少牛市、熊市,唯一在增长的就是股市的市值,所以,中国股市经常处在一个隐形牛市的状态,市值扩张而指数不涨就是所谓的隐形牛市,市值扩张使得融资人获益,而指数不涨使得投资人无法分享股市的收益。这就是中国股市特定的制度性风险,这种制度性风险又由于发行制度存在不合理的设计,使得上市公司在上市过程中依然存在估值被高估的情况,导致投资者在二级市场购买的新股价值远远脱离了上市公司本身的价值。
情绪底部系数帮股民判断市场底部
对于在漫漫寻底路上饱受煎熬近一年的A股投资者而言,现在最想知道的莫过于大盘底部何时形成。
金岩石给出了自己的一套判断方法。他认为,市场是否到达底部可以通过情绪性底部系数来判断,而情绪性底部的判断指标包含:股市分红率、市场平均市盈率以及破发率。
如何通过这些指标判断市场底部,金岩石做了进一步阐述:首先,如果股市的分红率超过了银行的基准存款率,将会有部分资金从银行转入股市;其次,金岩石认为,平均市盈率是启动投资的重要指标,每次股市行情的启动,都会对应一个相对低的市盈率,他表示,目前A股的平均市盈率已经低于998点,行情启动的技术条件已经形成;不过,由于全流通以及总市值在不断增加,市盈率随之也被压低,所以,市盈率只是一个相对指标,低市盈率并不意味着一定是投资机会。最后一个指标是破发率,如果市场的破发率超过30%,说明市场的情绪性溢价在减少,也就是投资机会的来临。
此外,从成交量上看,金岩石研究发现,每一个牛熊周期中,市场绝望时期的成交量仅为市场处于疯狂阶段成交量的五分之一,据此也可以对市场底部作出判断。
明年银行板块启动大盘也将随之启动
将市场底部的判断量化,金岩石随后对股市的未来走势作出了预测。
他认为,在技术型指标具备底部特征之后,如果政策面出现一定利好转向,市场将会被一触即发。而在金岩石看来,长期萎靡不振的银行股将是未来市场启动的触发点。
单从市盈率上看,目前A股中银行板块的市盈率是最低的,但为什么银行股不涨?金岩石认为,道理很简单,银行是宏观经济调节的工具,在紧缩政策下,存款准备金率不断攀升,中国银行业目前只有三分之二的开工率,自然不会涨。什么时候银行股会涨?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了,等于银行提高了开工率,就会涨了。我预测,12月到明年1月,准备金率将会下调,银行板块将会启动,股市也会随之启动。(华.商.报)
李志林:A股市场诚信缺失最为严重 市场信心崩溃
上周的汇金增持底部2318点,因大盘新股中国水电上市和恶炒搅局,被本周以2317点收盘形式所无情击穿。为了增加70亿新股市值,却损失了12000亿流通市值,稍有市值管理意识的人,都明白这是大亏本的买卖。但是,在如此低迷市道下,仍不依不饶地大扩容,市场信心崩溃,只能用持续的下跌来对付。
扩容大跃进无疑是当前中国股市一挫再挫症结所在。但是,比之更严重的是诚信缺失。温总理19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着重指出:当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相当突出,人民群众十分不满。殊不知,中国股市中的诚信缺失最为严重。
1、货币政策的失信。2009年初明明政府推出4万亿投资、地方政府配套10万亿的强刺激计划,M2余额达70万亿,是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却被轻描淡写地表述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致使许多人错漏了1664-3478点的大行情。2010年底以来,5次加息、12次提准,这明明是极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但至今仍表述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连适度从紧也不说,又致使股市中绝大多人丧失了对政策从紧的警惕,显然是政策缺乏诚信的表现。
2、晴雨表的失信。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全世界皆然。中国股市以前以股权分置为由,拒绝晴雨表之说,但是,在全流通后的今天,依然没有将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更不要说去坚决捍卫晴雨表。2000年底,中国的GDP仅8.9万亿,2011年猛增到43万亿,增长383%;2000年M2广义货币发行量13.24万亿,现在是80万亿,增长504%;房价涨了8-10倍,物价涨了5倍以上,汇率从8.28-6.34元,升值了23.5%,意味着人民币贬值了23.5%。但是,这十年股市从2245-2314点,仅涨了69点,晴雨表被扭曲得一塌糊涂,成为全世界最差股市。
既然政府强调要使居民的收入跟上GDP增长,为什么不强调股市应跟上GDP呢?如果还承认 经济晴雨表的话,就应向证监会前主席周正庆那样,对中国资本市场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责无旁贷、顺理成章、千方百计地维护晴雨表,让股市与GDP一起稳中有涨。
3、要把握发展的速度与市场承受力的统一承诺的失信。这是有关领导上任后前六年每会必提的承诺,并曾经三次在低迷市道,当市场失去承受力的时候,果断停止扩容。后两次停扩的点位分别是3000点和2700点。但是这两年,充分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这句话却突然消失了,变成了不顾一切地扩容:60%以上新股破发,要扩容;股指雪崩似地下挫,也要扩容。以至于2009年,GDP增长10.3%,但由于扩容1.03万亿,创世界第一,致使股市也从3277到2808点,跌幅居全球第一。今年,由于继续大扩容,在GDP增长9.4%的情况下,股指再从2808到2314点,跌幅比欧美债务危机国家的股市还要大。在此情况下,有官员仍然称:未来10年中国股市高速扩容都将是世界第一,这岂不等于说,要把广大民众的财富像水池里的水一样吸干?
4。要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承诺的失信。这句刻在美国华尔街证券交易所门前的名言,成为各国股市至高无上的信条,同样也是中国股市管理层的每会必提的口头禅。实际情况又是怎样呢?全球金融危机发源地和重灾区的美欧股市,以及金砖五国中的另四国股市,今年上半年都纷纷创出了危机前的新高,唯独中国股市最多仅到达半山腰,如今的2314点比危机前还跌掉了62.3%。近期,欧债危机后的中国股市的跌幅,比欧债危机国家的股市还大一倍。而今的股市,只有融资者和再融资者无限度圈钱的利益,成了他们的盛宴,而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则成了一地鸡毛,在深度痛苦中煎熬。每发一个大盘股,从招股到上市,都演绎了一家笑,万家哭的悲剧,保护投资者利益已成了十足的空话,或成为最大化侵吞投资者利益的代名词。
5、特批上市的失信。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的规定,股份制改造后成立3年的公司方可上市。这应该是最权威、最庄严的法律。但是,股市中竟然权大于法。这两年来,一大批中字头大盘股,仅成立了一二年,就由有关部门特批上市。如中国中冶、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一重、中国水利等。这些公司中有很多在上市前,为了高价圈钱,报表包装、利润虚增、甚至造假,而上市后,财务报表一般不超过3个季度就变脸。如中国一重,造假行为已被证监会查处,上市不到一年,利润就下降了81.41%。新上市的中国水电的负债率高达90%以上,并且在缅甸水电站的投资因缅方废止而蒙受巨大损失,却上市前故意隐瞒重大不利信息,根本就不具备上市的条件。大盘股的造假程度和危害性,远胜于小盘股。所以近期市场极为厌恶大盘股扩容,是事出有因的。
6。创新品种的失信。每当市场推出一个新的创新品种,总是花好桃好,吹得天花乱坠,标榜如何成功。但事后都证明:并不成功。例如创业板推出前,被宣传为十年磨一剑,极富生命力,但推出时,起板指数是1000点,现今已跌到760点,这能算成功吗?又如,股指期货推出前,管理层和舆论一致认为,以前中国股市之所以大起大落,尤其是单边下跌不止,就是因为没有股指期货,如果推出股指期货,就可以正反向操作,烫平股市的波动,今后的股市就能保持稳定。但实际的情况是:自从股指期货开设后,股市就从来没有上涨过,一直是单边下跌,连反弹都比以往次数少并且幅度小,成了放大10倍做空中国股市的助推器,成为国际资本唱空做空中国经济的帮凶。
7、艰险局面中还有什么指望?一是,在跌到极限程度时,网上乏人申购大盘新股,中签率奇高,网下申购的机构也数量不足,导致新股发行失败,用市场力量迫使管理层停止扩容或放慢新股扩容节奏。二是,鉴于目前M2降到13%,创了10年的新低,并低于政府17%的调控目标4个百分点;M1降到了8.9%,创了21个月的新低,已低于10%的松紧分界线;下月公布的10月CPI很可能降到5.5%,11、12月继续降到5%以下。这样,就可以预期:货币政策在几个月内必将出现松动。所以,目前股市恐慌割肉的绝望情绪,正是快速奔底、艰难筑底临界点上的表现。当市场的忍耐超越极限、恐慌割肉盘成为习惯,转机就不会太远。因此,目前持有部分筹码傻瓜式守仓,并准备好资金、伺机抄大底,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