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建稳定资本市场 防危机蔓延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温家宝:建稳定资本市场 防危机蔓延

加入日期:2011-10-22 10:19:23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温家宝:防止欧债危机进一步蔓延
  温家宝:欧盟须果断防止危机蔓延 维护欧元稳定
  欧债危机殃及中国外储
  温家宝:全球经济动荡影响亚洲
  温家宝:建立稳定成熟的地区资本市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推进亚洲债券市场发展
  温家宝在第八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的讲话全文

  温家宝:防止欧债危机进一步蔓延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1日下午应约与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紧急通电话。
  范龙佩说,当前欧洲处于应对债务危机的关键时刻,我与巴罗佐主席近日将参加欧盟国家领导人一系列会议,因此需要推迟来华出席原定于下周举行的第十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对为此给中方带来的不便表示歉意。欧方高度重视欧中合作,感谢中方长期以来的支持,愿与中方加强沟通协调,共同应对挑战,推动欧中关系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温家宝对欧方提出希望推迟举行第十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表示理解,并指出,欧债问题既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与全球经济整体复苏形势不稳定密切相关,也是欧盟及欧元区内部问题长期积累的结果。解决问题除了紧急救助措施之外,关键在于进行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机制性、根本的改革。这需要非凡的政治勇气和决断,也需要各方面的共识。当务之急是采取果断措施,防止债务危机进一步蔓延,避免欧元动荡、市场萎缩和经济严重衰退。我注意到欧洲领导人有强烈的政治意愿,希望欧方将政治意愿转化为切实有效的行动,维护欧元和欧洲金融局势的稳定,提振欧洲市场信心,这符合各方的利益。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带来的困难,更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中方支持欧盟为应对危机所做的努力,愿与欧方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复苏。
  双方同意就举行第十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时间保持沟通。(.中.国.证.券.报)


  温家宝:欧盟须果断防止危机蔓延 维护欧元稳定
  路透北京10月21日电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周五下午应约与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紧急通电话时称,欧盟须采取果断措施防止债务危机进一步蔓延,维护欧元稳定.
  新华社援引温家宝并称,希望欧方将政治意愿转化为切实有效的行动,维护欧元和欧洲金融局势的稳定,提振欧洲市场信心.
  解决问题除了紧急救助措施之外,关键在于进行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机制性、根本的改革...温家宝说道,当务之急是采取果断措施,防止债务危机进一步蔓延,避免欧元动荡、市场萎缩和经济严重衰退.
  报导并援引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表示,因参加欧盟领导人会议,他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需要推迟来中国出席原定于下周的中欧领导人会晤.
  欧洲领导人将召开峰会讨论解决危机的全面方案,但法国与德国之间存在深刻分歧,可能导致周日的峰会在增强欧元区救援基金问题上难以取得进展.
  温家宝重申,中方支持欧盟为应对危机所做的努力,愿与欧方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复苏.
  欧债危机升级导致欧元/美元9月重挫6.9%.而中国当月外汇储备罕见地减少608亿美元.根据分析,中国3.2万亿美元的外储中,超过30%为欧元区资产。(.路.透.社)


  欧债危机殃及中国外储
  持续膨胀了一年零4个月的我国外汇储备终于瘦身。央行近日公布的三季度金融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2017亿美元。其中,9月份外储大幅减少了608亿美元,为近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热钱出于回流救急或避险的考量,正在流出中国市场,并据此给出了国内宏观货币政策或许会微调的猜测。
  不过,美国财政部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减持美国国债365亿美元,创下近年来单月减持规模最高纪录。刚刚减持美债,外储却在其后一个月内出现减少,其背后恐不止热钱撤出那么简单。
  20日,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冯长征等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储减少的主要原因,应该归咎于9月欧债危机再次爆发,导致欧元汇率大幅下挫,相关外储资产换算成美元后价值下跌,从而造成了外储资产汇兑损失。若上述猜测成真,不仅国内货币政策放宽的可能落空,而且我国外储多元化的进程无疑要面临更多风险。
  亚洲多国外储减少
  从每月数百亿美元的正增长,骤然变成600多亿美元的负增长,9月外储的突变让人意想不到。有效减少外汇储备一直是业界希望看到的结果,因为过多的外汇储备已经给宏观经济调控和货币政策执行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巨额外储还要面临保值升值难题。18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研究所教授向作荣对导报记者表示,但9月份的减少量明显超出了预期,很可能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向作荣认为,在国内还没有找到让外储瘦身的好办法之前,出现这种骤降的状况,国际方面的影响应该是主要原因。而导报记者随后统计发现,9月份出现外汇储备减少的不仅有中国,日、韩、印尼、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也出现了颇具共性的外储下降状况。
  韩国央行5 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韩国外汇储备为3033.8亿美元,环比减少88.1亿美元,创3年来最大单月降幅;日本9月底的外储数据显示,该国外汇储备当月减少179.08亿美元。
  同时,印尼央行近日也表示,截至9月30日,该行储备资产较上月减少101亿美元,该行分析认为,这反映出海外投资者正在从该国撤出资金。而新加坡9月末的外汇储备则减少了155.6亿美元。
  热钱流出?
  可以认为是境外资本有所回流。一家中资银行的国际金融分析师张清向导报记者表示,9月欧债危机再次爆发,引起欧美资本市场剧烈波动,根据以往经验,市场波动期间跨境资金往往会回流救急或避险,这可以部分解释9月份我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外储的负增长。
  这一观点确实能够在经济数据上找到迹象 。数据显示,9月我国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2472亿元,比8月3769亿元的新增量大幅减少。中信证券分析报告则直接指出,新增外汇占款减少,主要是欧美金融市场动荡造成短期资本流入减少所致。
  向作荣向导报记者分析,我国巨额外储的成因,主要有四大来源:一是巨额贸易顺差,二是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的增加,三是外国贷款持续增多,四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热钱流入。而在目前我国进出口额日渐持平的情况下,外储的变动主要受国外资本流动影响。 对热钱流出的分析随即引起了市场对央行放松流动性的猜测。导报记者了解到,由于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始终处于高速增长状态,为保持汇率基本稳定,央行一直被动吐出基础货币,同时利用多种货币政策手段对冲释放出的流动性。
  如今,外汇储备增速终于出现放缓迹象,再加上国内企业对资金渴求度达到较高水平,货币政策微调的声音随即响起。中金公司分析报告就明确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可能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主动增加流动性释放,以维持合理的流动性供应,甚至不排除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不过,也有专家并不认同这一点。现在看来,欧美经济增长乏力,亚洲等新兴经济体依旧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人民币升值态势不变,热钱 不会轻易放弃这一市场。山东财经大学(筹)财政金融研究所所长、导报特约评论员陈华向导报记者表示。
  欧元资产损失?
  颇为巧合的是,在外储出现减少的前一个月,中国刚刚减持了365亿美元的美债,创出近年来单月减持美债的新高。
  一方面是美国当前的经济数据极其低迷,显示出该国经济复苏前景并不明朗,缺乏投资点;另一方面则是因为8月初标普下调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加大了投资美国国债的风险,造成了美债的抛售。20日,冯长征对导报记者分析说。
  而此时,也是美元资产在我国外汇储备中尾大不掉、外管局尝试多元化策略以降低外储资产风险的时段,虽然公开数据无法查到卖掉美债后的资产又流向何方,但相关迹象表明,外管局已经开始将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分散投资到欧元、黄金及澳大利亚、日本等其他国家的主权债务等诸多资产上,而欧元资产正是其中一大投资方向。
  渣打银行发布的一份上半年统计报告显示,上半年中国利用新增外汇储备购买的美国资产较少,可能是在将更多的储备投资于欧元区债券。其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今年前5个月可能购买了大约240亿美元的德国、法国所发行的AAA级债券,以及720亿美元的欧洲公司债,总计近千亿美元,而同期其持有的美债变动幅度几乎为零,外管局对欧债的青睐可见一斑。
  不过,今年三季度欧债危机爆发,却给外储多元化的道路浇了一盆冷水。9月,受到以希腊为首的多个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评级被下调的影响,欧元汇率大幅下挫,对美元一个月内跌去了6.1%,史上罕见。
  9月外储减少的主要原因不是热钱的流出,而应该归咎于国际货币汇率巨幅变动导致的资产损失。冯长征表示,9月欧债危机爆发,导致欧元对美元汇率大跌,而中国外汇储备中有不少欧元资产,在汇率大幅变动后,我国外汇储备中的欧元区资产会因此出现汇兑损失,从而造成了外储缩水。
  多元化的新难题
  冯长征的看法也在亚洲其他国家得到旁证。韩国央行明确表示,英镑和欧元贬值使英镑、欧元等币种资产换算成美元后价值下跌,导致韩国外汇储备总规模减少。而在其外储资产组合中,有价证券类当月环比减少50.6亿美元,成为该国外储缩水的主要所在。
  导报记者同时发现,虽然外管局并未披露中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但根据相关数据推测,目前欧元资产可能占外储总资产30%,大约9000多亿美元,而欧元对美元汇率9月份的跌幅为6%,如此计算,外储资产汇兑损失达到540亿美元,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若上述原因确实存在,那不仅给热盼货币政策放宽的市场人士泼了盆冷水,也会给外管局推进的外储多元化策略带来困难。
  之前认为投资美元过于单一,但是转向欧元等资产,却发现其暗含的投资风险更大。冯长征表示,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实际面临无处可投的困境,外储资产保值升值的道路更坎坷难行。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从根本上减缓外汇资金流入压力,国际收支趋于基本平衡,但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恐怕还要很长时间。(.经.济.导.报)


  温家宝:全球经济动荡影响亚洲
  以深化区域合作,实现共同繁荣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21日在广西南宁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开幕式上发表了《深化合作共同繁荣》的讲话。
  温家宝首先代表中国政府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说,今年是中国-东盟友好交流年,也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20年来,双方关系经历了从全面对话伙伴、睦邻互信伙伴到战略伙伴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真心诚意地发展同东盟的关系,坚定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中国致力于深化与东盟的务实合作。中国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也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正处于历史上最活跃、最富有成效的时期。
  温家宝指出,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亚洲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中国和东盟都是最具活力的经济体,都处在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要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推动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就要进一步加强区域经贸合作。为了推动双方经贸合作再上水平,当前要重点办好几件大事:一是共同建设好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使中国和东盟经济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实现优势互补。中方愿意继续扩大东盟国家优势产品的进口,在南宁建设中国-东盟商品交易中心,作为双方产品的展示交易平台和商贸物流基地。二是大力推进互联互通。我们将与东盟方面密切合作,加强对中国与东盟有关国家互联互通的投入,为促进本地区商品、资本、信息的自由流通、人员往来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三是扩大双方投资合作。中国政府欢迎东盟各国企业来中国投资兴业,特别是到中西部投资。中方也鼓励本国优秀企业扩大对东盟的投资。四是深化区域经济合作。中方将鼓励企业参与东盟东部增长区、大湄公河、泛北部湾等次区域合作,给予金融、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有力支持,推动形成若干经济增长极。中方愿与东盟密切合作,进一步深化现有各项区域财金合作,进一步增强本地区应对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五是拓展人文领域交流。要以办好中国-东盟友好交流年为契机,继续加强文化、教育、旅游、青年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实现2015年双方人员往来达到1500万人次的目标。
  温家宝强调,巩固同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推进互利互惠的全方位合作,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外交政策。中国的发展将给东盟带来机遇,东盟的繁荣也符合中国的利益。我们愿同东盟各国一道,努力开创中国-东盟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美好明天。
  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柬埔寨首相洪森、缅甸副总统吴丁昂敏乌、老挝副总理宋萨瓦、泰国副总理吉滴叻、越南副总理阮春福以及文莱工业和初级资源部部长叶海亚、新加坡贸工部部长林勋强、菲律宾贸工部副部长马拉雅、印尼贸易部部长助理穆赫达塔尔、东盟秘书长素林出席开幕式。
  洪森也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区域经济复苏作出重大贡献,有助于东盟早于其它地区率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洪森说,为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应当保证东盟-中国自贸区的顺利实施,充分利用优惠政策促进东盟-中国经贸关系发展。
  峰会开幕式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主持,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万季飞致辞。中国和东盟有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国际和区域组织代表,中国和东盟各国工商界代表及专家学者1500人出席开幕式。
  本届峰会由中国商务部、贸促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东盟秘书处、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协办。(.新.华.网)


  温家宝:建立稳定成熟的地区资本市场
  第八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21日在广西南宁开幕。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开幕式上指出,中国和东盟都是最具活力的经济体,都处在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
  中方愿与东盟密切合作,进一步深化现有各项区域财金合作。
  扩大货币互换规模和参与范围,完善清迈倡议多边化危机救助机制。
  推进亚洲债券市场发展,逐步建立稳定、成熟的地区资本市场。
  进一步增强本地区应对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中.国.证.券.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