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股市猛料 主力动向曝光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今日股市猛料 主力动向曝光

加入日期:2011-10-21 8:03:53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目录:
  一、重要新闻点评
  国务院明确将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
  地方融资探索阳关道 有助缓解平台贷款风险
  3年期央票利率15个月首降惹货币政策宽松遐想
                                  
  二、主力动向曝光
  大跌或布局时机 资金增持113股
  个性决定收益 3私募掌门破解投资六大迷局
  华谊三季报股东星光黯淡 名人忙套现  
                                              
  三、今日股评家最看好的股票
  南洋科技獐子岛辽通化工


一、重要新闻点评

国务院明确将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

  在五年一度的全国环保大会即将召开之际,国务院20日发布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加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具体措施,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把环境保护列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并逐步增加投入和其他财税优惠措施。
  陆续出台的各项环保政策,无疑将使环保两字成为四季度搜索热词。根据意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依然是接下来的环保重点。环境部日前公布的上半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结果显示,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和氨氮排放量实现同比下降,而氮氧化物排放量不降反升,同比增长6.17%。
  为实现减排目标,意见要求完善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鼓励各地区实施特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污水处理设施、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和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
  意见特别针对氮氧化物排放高的现状,提出要对造纸、印染和化工行业实行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控制;电力行业实行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继续加强燃煤电厂脱硫,全面推行燃煤电厂脱硝,新建燃煤机组应同步建设脱硫脱硝设施;对钢铁行业实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强化水泥、石化、煤化工等行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治理;严格落实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电价政策,制定脱硝电价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电、余热发电和垃圾焚烧发电实行优先上网等政策支持;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实行差别电价,对污水处理、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非电力行业脱硫脱硝和垃圾处理设施等鼓励类企业实行政策优惠。
  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大环保产业政策扶持力度,扩大环保产业市场需求。实施环保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应用、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产业化示范工程。对生产符合下一阶段标准车用燃油的企业,在消费税政策上予以优惠。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综合名录。对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研究调整进出口关税政策。
  一直以来困扰环保行业发展的资金来源问题也受到了重点关注。意见明确指出,鼓励多渠道建立环保产业发展基金,拓宽环保产业发展融资渠道;要把环境保护列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并逐步增加投入,适时增加同级环保能力建设经费安排;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用于环境保护项目,加大对符合环保要求和信贷原则的企业和项目的信贷支持。  
  中财简评:看看最近煤炭股的连续暴跌,就知道开征环保税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且短期将间接推高通胀,绝对不是利好。


地方融资探索阳关道 有助缓解平台贷款风险

  财政部20日公布关于印发《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的通知,批准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试点省(市)发行的政府债券为记账式固定利率附息债券,采用单一利率发债定价机制确定债券发行利率,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允许地方政府自行发债,拓展市场化、规范化的融资渠道,有利于缓解地方融资平台集中到付风险。此外,这是探索地方融资阳光化的进一步尝试,为将来实现地方自主发债、建立地方政府举债的中长期制度积累经验。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办法》并未明确地方自行发债部分是否在财政部代发的2000亿元额度内。若是增量,则意味着财政政策的宽松。
  破解地方融资平台风险
  鲁政委指出,允许四省市自行发债,一方面说明了年内地方偿债压力的确大;另一方面也暗示城投债风险已大降。
  国家审计署此前公布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地方政府债务总额达人民币10.7万亿元,相当于去年中国GDP的27%。中金公司发布研报统计显示,2011年到2013年期间,大量地方债将进入还款期,地方每年须还款1万亿元,债务风险或将集中爆发。
  鲁政委表示,随着部分违约事件的爆发,市场越来越担忧地方融资平台违约风险。而银监会已要求银行对于到期的平台贷款本息,一律不得展期和以各种方式借新还旧,这又进一步断绝了不少地方政府和地方融资平台通过借新债还旧债和对旧债延期的方式来缓解偿债压力,地方政府和地方融资平台的流动性风险进一步增大。我国当前的地方债务问题,不是偿债能力不足而主要是集中到期造成的流动性不足问题。今年集中到期偿还的债务达2万多亿元,为了解决债务集中到期的问题,允许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增加其流动性,将大大缓解地方融资平台风险。
  据了解,财政部预算地方债务处已从2008年开始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动态跟踪、季度汇总累计等办法将一部分地方政府债务规范了起来。2011年审计部门也对全国地方政府债务进行全面摸底。在地方债务规模和结构等都逐渐清晰起来的背景下,财政部允许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有了加速推出的基础。
  2009年3月,为帮助地方政府解决四万亿投资计划中配套资金不足的问题,国务院同意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并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列入省级预算管理。在这一机制下,债券到期后由财政部代办还本付息,然后地方政府再向财政偿还相关款项。但该机制不仅无法满足地方政府的融资需求,而且也不能限制地方债务通过地方融资平台的迅速扩张。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曾表示,应逐步允许地方政府适当自行发行地方债,拓展市场化、规范化的融资渠道。通过市场化手段约束地方政府举债行为,通过充分信息披露,让市场决定地方政府举债能力,将无序的融资转变为有序的融资,将隐性政府债务转变为显性政府债务。这样既可以促进各地方政府按自己的实际能力举债,提高地方政府债务的透明度,还可以方便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管理,采取市场监督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目的。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指出,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是推动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新部署,是探索地方融资阳光化的进一步尝试,也将推动建立地方政府举债的中长期制度框架建设。
  融资成本或相对提高
  《办法》指出,自行发债是指试点省(市)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自行组织发行本省(市)政府债券的发债机制。
  有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地方自行发债,但仍在中央政府的调控范围内。从国债转贷到财政部代发,再到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这一系列变化体现了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发展的方向,即由中央主导逐步向地方主导转变。此次试点的目的在于为将来的自主发债积累经验,随着制度规范和市场的发展,以最终实现项目自主、发债规模自主、用途自定、偿债自负的地方自主发债目标。
  分析人士表示,地方政府成为发债主体,中央政府可能不再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担保,这将导致融资成本有所增加。华泰证券分析师林朝晖也指出,由于是地方政府自主发行,规模要比财政部代发的小,因此流动性上可能会弱一些,融资成本也有可能会高一些。
  不过,鲁政委进一步指出,此次选择广东、浙江、上海等偿债能力较强的地方先行先试,也是为了确保投资者认可,其发行情况应当较好。
  《办法》明确,试点省(市)发行政府债券应当以新发国债发行利率及市场利率为定价基准,采用单一利率发债定价机制确定债券发行利率。
  贾康则指出,随着地方发债的阳光化和规范化,从长期来看,地方发债的融资成本会有所降低。
  发债约束机制尚需完善
  鲁政委同时指出,在地方政府举债约束机制未能健全的情况下再开新口子,则可能为未来埋下更大隐患;如何约束地方政府按要求履行偿债义务,控制地方债违约风险,也是自行发债面临的最大问题。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研究员庞业军和邱南南此前撰文指出,应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和风险预警机制。要求地方政府根据实际状况,每年按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的一定比例筹措偿债准备金。同时,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控制指标体系,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监测预警系统,严密监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有消息称,浙江省对此已有所考虑,已建立了相关的偿债准备金制度,下一步还要建立政府性债务的风险预警机制。
  分析人士指出,地方自行发债还应在信息披露、信用增进、信用评级等环节加大规范力度,以提高市场对地方政府发债的认可度。
  中财简评:总体上看,地方债的风险是可控的,中央采取的办法或许是短期内不要去挤破它,用时间去缓慢化解风险。


3年期央票利率15个月首降惹货币政策宽松遐想

  如同市场此前预期,中国人民银行(央行)连续第二周从市场回笼资金。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央行本周净回笼220亿元。
  但令市场意外的是,昨日央行发行的3年期央票利率意外下行一个基点,这引起市场极大关注。部分市场人士猜测,此信号或许意味着货币政策出现放松迹象。
  央行一般在每周二、周四进行公开市场操作,通过发行不同期限的央票,央行从市场回笼或向市场投放资金。一般而言,央票利率也被视作同期基准利率的风向标。
  连续两周净回笼
  根据央行公告,央行昨日在公开市场发行了10亿元3月期央票和200亿元3年期央票。
  央行昨日没有进行正回购操作。但是,考虑到央行本周二已经发行了100亿元1年期央票,并进行了900亿元正回购操作,因此本周实际回笼量高达1210亿元,而本周到期资金总计990亿元,因此本周央行顺利从市场净回笼资金220亿元。
  这也是央行连续第二周通过公开市场回笼资金。上周央行小幅回笼了90亿元。
  政策宽松信号已现?
  但昨日市场关注的并不在于央行连续第二周回笼资金,而是在于央行当期发行的3年期央票利率较此前一期下降1个基点至3.96%。这引发了市场的极大猜想。
  国信证券债券分析师李怀定就表示,收益率下降说明机构对于3年期央票的需求增加,而此举至少会导致市场对于政策预期产生变化。
  上海某商业银行交易员也对央行下调3年期央票1个基点表示不解,如果是因为债市最近收益率下降,央票贴近二级市场的话,那么也不该只降1个基点,指导意义可能大于实际意义。
  简单地说,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3年期央票利率下行很可能意味着央行有意向市场释放出利率下行的信号。
  还需进一步观察
  不过,昨日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昨日有可能只是一个很偶然的事件,和政策放松预期无关,至少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具体的讯号解读还要观察下周各期限央票利率的发行情况,如果下周其他期限央票利率没有什么变化,可能就是和去年的情况一样,属于偶然的单个事件,央行或考虑到目前市场对央票的需求较多,而目前也不急于回收较多流动性,于是小幅下调利率。 财富证券分析师陈鹏说。
  历史数据显示,去年曾出现过3年期央票中标利率下调的类似情况,分别在去年4月、5月、6月、7月,每次也平均下调1-2个基点(以去年最后一次计算,离目前已有15个月)。
  而从央行对公开市场的操作力度来说,虽然央行连续两周净回笼资金,但是央行确实还是有意识地在保持市场流动性。目前市场资金面情况并不特别紧张。
  以代表银行间资金紧缺程度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为例,虽然短期Shibor均呈上涨态势,但各中长期Shibor中除6个月Shibor小幅上涨外,其他全部呈下降态势。
  中财简评:短期内,货币总体放松应该是不可能的,局部的、定向放宽的可能性有,但是也确实不高。指望靠货币宽松去发动一轮股市行情的想法过于乐观了。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