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酒、白扁豆、白山羊、小毛蟹、黄金瓜……有多少人知道,这些颇具上海特色的家常菜产自崇明?
“说起来,上海老百姓都吃过这几道菜,但没有多少人知道它们来自崇明。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以前不重视品牌推广,不会抱团取暖。明天,崇明老白酒节开幕,近期我们还准备开办一系列活动,准备大力推介我们崇明的农特色产品。”
在崇明采访间隙,恰逢崇明森林旅游节,县农委综合科科长茅德飞分外忙碌。谈及崇明的农业,这位与农业管理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老崇明人显得异常兴奋,自豪之情难以言表。“全国河蟹的祖先都在崇明,我们崇明毛蟹准备在3年内超过大闸蟹!”
乍听是豪言壮语,但实则出之有据。事实上,崇明是国内供应蟹苗的主要地区之一。可以说,崇明毛蟹与阳澄湖大闸蟹“师出同门”,但由于崇明的水质含盐较高,个头往往不及大闸蟹。因此每逢菊黄蟹肥之时,崇明毛蟹的销量售价一直无法与阳澄湖大闸蟹媲美。“但现在经过水质改良,崇明毛蟹已悄然长大了,正努力拓展市场。”
这正是令崇明一直引以为豪的生态农业的鲜明写照。
除了毛蟹,让茅德飞忙碌的还有:老白酒、香酥芋、白扁豆等特色农产品(000061),这些也都陆续成为了崇明的“名片”,相继获得了国家地理标注保护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崇明农业产业链因此进一步扩大。
对于上海城区的老百姓来说,上海长江隧桥的开通,意味着能够尝到更加新鲜的崇明农副产品,但在茅德飞看来,隧桥改变的是整个崇明的农业结构。从卖多少算多少的“游击战”,到打品牌做口碑的“阵地战”,崇明农副产品将打着“生态安全”牌,抢占上海市场。
为解决崇明农副产品长期打游击战的境况,“这些年,县里专门成立了崇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崇明绿色食品产销联合会,专门负责特色农产品的营销工作。目前部分农产品已经进入了上海的60多家超市和12个标准菜场。”茅德飞难掩激动之情。
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崇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这是一家为崇明农民联社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的民间组织,会长沈利平告诉记者,为了拓展上海市场,他们为菜农牵线搭桥。“上海的企事业单位和各大超市,都是我们主要的服务对象。”
事实上,联合会的工作不止于此。茅德飞介绍道:“比如,生产饲料统一采购,可降低农民采购价;农副产品种植、养殖技术的统一指导;统一销售渠道,提高在农副产品销售价格上的话语权;发挥主动性,防止农民手中的农副产品出现滞销情况,确保价格的稳定等。”
联合会及茅德飞的努力没有白费。在他的带领下,首批崇明蔬菜专卖店已经入驻上海城区。打出崇明农副产品的品牌,提高崇明农业的附加值,茅德飞坦言,这任重而道远。
而作为与生态旅游业息息相关的农业,崇明显然把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摆在了重要的位置。
在《崇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草案)》中,记者看到,“十二五”期间,崇明计划创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1个,市级蔬菜标准园3至5个,修订60项左右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培育壮大特色农产品品牌8个以上,到2015年,力争在上海市区建立营销网点500个,销售额达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