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遇“旱年”,在资本市场调整格局下,券商行业发展更要加快经营转型。随着新增客户增长率明显下滑,近年来全国新设的数千家新营业部面临着大面积亏损的现状。伴随着行业经营的同质化现象和资本回报率的持续下滑,行业的重新洗牌也将不可避免。
据统计,2011年上半年,109家券商共实现营业收入751亿元,增长3%,但净利润却只有261亿元,下滑11%。收入与利润的增长方向不一致且差异较大,说明行业的费用率提升较为明显。这其中的主要原因便是经纪业务,全行业经纪业务收入下滑了15%。今年上半年,全行业的经纪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66%大幅下降至55%。
多年的佣金战使得目前的佣金水平正日益逼向券商的盈亏平衡点,经纪业务充当顶梁柱的日子越来越艰难,精细化、分类化服务和产品的创新迫在眉睫。值得一提的是,全行业自营业务收入的占比明显提升,由去年同期的1%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的9%,投行业务收入的占比也提升了2个百分点至18%。但投行业务和自营业务的好转,仍不足以抵消经纪业务大幅下降的负面影响。
低佣金时代需
经营加速转型
国内券商经营过度依赖经纪业务,可这日子在当下越来越艰难。据统计,近3年来,券商经纪业务收入占比虽然比例逐年下降,但仍超过50%。而在成熟市场,其交易佣金占营业收入比重平均仅为20%左右。
今年上半年,券商经纪业务的收入较去年继续下降。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92家券商从基金手中获得了总计27.13亿元的交易佣金。2010年同期为28.40亿元,2009年同期为30.56亿元。可以看出,基金的交易佣金同比出现连续性的下滑。
改变现状,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券商迫在眉睫的任务。可以借鉴的是,国外证券行业的均衡业务结构。在成熟市场,经纪业务、投行业务、投资业务以及融资业务收入占比仅占总收入的30%左右,没有支柱型的业务,能有效地避免“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减少业绩波动。目前国内券商业务趋向同质化,差别只是规模。而参考国外发展路径,他们拥有多层次的服务模式,服务于不同的客户类群,大小券商的定位不同,差异化明显。
已经有不少券商在尝试更精细化的服务,“保姆式”、“秘书式”等针对中高端客户的服务已无微不至,但整体缺少议价权,这些服务短期只能留住客户,难以用来讨论佣金高低。
实现创新的突破点在哪里?有专家认为,必须要做好两方面工作:在监管部门和交易所的指导之下做好产品创新;做好券商内部的资源整合,把投行、资本、研发等一些优势资源深入细致地整合。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当产品受制约时,可以在产品以外的其他价值链上寻求突破。比如,产品设计不变的情况下,让其效率更高,或信息更完整﹑更到位。
创新产品类型
均衡业务结构
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让一些券商看到了未来创收的蓝海,尽管这部分业务目前还收入甚微,但有望成为将来具有优势的领域。
对于绝大多数券商而言,尽管转型前景尚不明朗,但基础的思路多集中在开展财务顾问等非通道业务,增加收入来源。因此,多数券商均加大对自营投资、股权投资业务等买方业务的投入,在融资融券、股指期货、产业基金等创新业务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开拓。
一些券商已经有所斩获,近两年迅速崛起的平安证券,2011年上半年,其投行收入达11.2亿元,占其17.6亿总收入的63.6%,而经纪业务仅占比23%。与之不同的是,中信证券(600030,股吧)和海通证券(600837,股吧)的盈利模式变革,走的是改善业务结构的路线。今年上半年,中信证券经纪业务收入比例仅占27.2%,率先改变了券商经纪业务为王的局面。中信证券上半年实现投资收益4.5亿元,股指期货投资套利收益1.2亿元,公司浮盈2.7亿元。海通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占比也大幅下滑至35.1%,且创新业务上成效显著。
另外,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资产证券化和财富管理,有望成为券商的新增长点。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正进入了一个资产证券化的时代,同时,财富管理时代和期货业务大发展时代也将到来。券商行业需要作一些变革、转型、创新,包括投资顾问业务的发展及为高净值的客户提供符合需求的理财产品。券商转型有两条途径:一是证券公司营业网点的转型,二是综合性投融资业务的提升。营业网点未来要成为一个销产品、卖服务、找项目的平台。
券商未来的路怎么走,没有定式。转型中券商应当思考:如何迎接金融机构网点互为渠道的时代;如何引导中小投资者投资与之适应的产品;空间巨大的理财产品研发道路将怎么走;服务和营销将如何结合等等。可喜的是,许多券商转型的目标不再被追求利润增长或短期内见到何种效果所填充,更多的是在寻求可以持续的发展路径,允许更长的摸索时间和更大的费用投入。(记者 王 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顶尖财经网无关。顶尖财经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