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看多A股的理由
抓住春节前的确定性红包
到底今年会有牛市吗 让牛粪先飞一会儿
石劲涌:一月信贷放量是银行股异动主因
叶 檀:三四线城市房价暴涨是竭泽而渔
周洛华:全国楼市已进入头部区域
任志强:房地产严控将成为常态 不要再抱有幻想
任 晓:信贷目标缘何未定
陈晓彬:如何看待宏观经济指标
成思危:通胀和地价飞涨 房价不可能回到从前
巴曙松:全球资产价格的变化已经脱离基本面
皮海洲:重视资本市场投资回报 不能光说不练
看多A股的理由
伴随2011年的到来,21世纪已经拉开了第二个10年的序幕,回首刚刚过去的10年(2001-2010),7年的高增长(2001-2007年世界GDP平均增长率为4%)、3年的危机期(到2009年,世界GDP增长率已经降至-0.6%),无疑让众多投资者未来的预期变得更加复杂,而每当复杂来临之时,一个便捷的方法就是简化已经变得很长的逻辑链条,而当前还在延续的金融危机也再一次告诉我们,复杂其实很有害。
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相比,2010年A股市场的表现无疑是让人失望的,上证综指全年下跌了14.3%,而若以美元计价来测算的话,2010年A股市场下跌了12%,同期美国市场涨了13%、英国市场涨了9%、日本市场涨了4%左右,但是单就危机后的复苏速率而言,中国却又是最强劲的,如何解释此种差异,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事关未来的投资取向。
实际上自2005年7月份中国实施汇改以来,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和经济高速增长双重推动下,中国资本市场无疑是全球投资者最为青睐的选择,这种偏爱一直延续至金融危机的爆发。随后在危机冲击之下,谨慎的投资情绪让投资者作出了平衡摆布资金的选择,反映到市场层面,就是全球资本市场同步性的不断增强。据笔者观察,如果以2005年6月份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股指为基数来测算的话,从2007年10月份至2010年10月份,全球股指均保持了较好的同步性,这种同步性只是到了2010年10月份被打断了,而也恰恰在当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调整存贷款利率,正式明确了反危机下的宽松货币政策向后危机下的稳健转向。
现在的问题是,维持3年的同步性是不是就从此终结呢?
首先,货币环境修复的缓慢,依然为这种同步性提供支持。虽然中外货币当局反危机的货币干预路径不同:发达国家主要是依靠其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扩张,中国则主要依靠商业银行体系的直接扩张,但极度宽松的货币环境却是趋同的。就现有的经济复苏力度,还看不出欧美国家的量化宽松在短期内结束,相应中国货币当局虽然已经明确提出引导货币条件逐步从应对危机状态向常态回归,但在巨额存量、危机仍在延续、增长还需保持、热钱还在介入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货币条件的回归一定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
其次,外部投资者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态度变化,也意味着同步性还将继续。据笔者观察,热钱对于中国市场的投资思路,由危机前的左边交易转为了危机后的右边交易,而近期则再次出现由右向左的转变:以外汇占款剔出贸易顺差和FDI的口径,来测算流入境内的热钱,2010年9月至11月间,热钱的3个月移动月均增量分别为172亿美元、398亿美元和470亿美元,已经恢复至危机前的水平,而同期的A股市场则是由9月初的3100点降至11月底的2400点附近,而自危机爆发以来,热钱同股指基本是保持同向的(2008年3月至2010年8月间)。因此,近期热钱流向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外部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增速的认可,和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乐观情绪。
最后,在决策层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容忍度的不断严厉,由此带来的政策风险,使得房地产投资的情绪依然复杂,同时比较中国房地产市场和A股市场的历史,得出的一个经验规律就是两个市场呈明显的反向变化,而剔出通胀因素之后,房价指数已经由2010年4月份的111降至2010年11月份的103,因此,相较A股市场而言,中国的房市风险更大。
就是上述简单的逻辑,让笔者更相信,2011年中国的A股市场仍是有为之地,当然需要警惕的是,一旦美国经济复苏速度超预期,进而触发美联储货币政策发生方向性变化,那么全球资本市场同步性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就不再成立了,不过仅就2010年A股市场相对与其他经济体资本市场留下的近20%的补涨空间,现在依然支持A股的乐观看法。
抓住春节前的确定性红包
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春节还有不足月余就将到来。根据我们的传统习惯,很多人都会在春节期间盘点一下一年的得失。二级市场的普通投资者当然希望能在这诡谲多变的资本市场中提升自己的账户市值,在这CPI不断走高的大背景下给自己发一个大大的红包。但当前的资本市场恰恰处在一个相对纠结的行情之中,如何取得这个红包确实费思量。
根据我们过去二十年的历史统计可以发现,在春节之前布局,节后取得绝对正收益的概率达到七成左右,而如何选择标的不妨借鉴一下投资大师们的经验。
在当前的资本市场上取得重大成就并且广受推崇的就是巴菲特老人家了,而他的基本投资特征就是在资本市场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寻找确定性。很多人习惯于寻找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确实可以产生很多概念,造就很多炫目的光环,也可能带来快速获利的机会。但是不确定性是不可控的,最关键的是可能带来致命的失败结局。而确定性的东西市场都可以较清楚看到,并且一般在短期爆发的概率不大。但由于这类概念拥有持久的上升动能,最后结果可能如龟兔赛跑的结局一样。正如目前在资本市场上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不求涨停,但求涨个不停。
市场自进入到2010年12月份以来,上证综指截止到周四仅仅上涨了4个指数点,但建筑行业和房地产表现相对强势。正是由于建筑建材以及房地产个股的业绩表现非常确定,而且可以预计在今年上半年的业绩依然有稳定的增长。因此这类确定性增长的主题概念以及部分预增概念股在短期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和追捧,成为在春节之前取得红包的重要选股标的。
元旦之前很多人预测节后资金面将会出现较大改善,并因此推断股市将会开涨。但事实上这样的推断过于简单。首先,两者间并不存在着必然的逻辑。因为资金面的宽松并不代表有更多的资金流进市场,而且在货币紧缩预期高悬的一季度,任何进入市场的资金都会持有一定的谨慎心理。其次,决定市场涨跌的并不仅仅有资金面因素,公司的业绩亦是重要因素。而上市公司整体的业绩增速出现下滑恰恰又是一个确定性很强的事件,这也使得市场整体性的机会可能并不是太多。第三,市场自去年11月12日开始大跌之后,做多的氛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甚至出现了更加保守的市场看法。这样的市场情绪在短期内并不会出现根本性逆转。
在如此的大背景下,采取谨慎的操作策略成了大多数机构的一致选择。市场自11月17日开始的纠结走势,恰恰也是投资者如此操作思路的直接反映。在前期强势个股不断倒下的时候,采取谨慎的操作策略应该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此在春节前的总体交易建议是:降低仓位,把握业绩确定性个股所带来的阶段性交易机会。
到底今年会有牛市吗 让牛粪先飞一会儿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市场评论人喜欢用闻到牛粪的味道来诙谐地表达对牛市的预判,但并不是每次诙谐的预测都能得到轻松的结果。2010年10月,A股在压抑了大半年之后终于迎来了强劲反弹,那段时间乐观派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闻到了牛粪的味道。然而一个季度过去了,始终不见牛市的影子,当初乐观派承受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也许他们也在扪心自问:到底牛粪味道过后有没有真的牛市呢?
我认为,要想找到答案,首先得弄清楚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股市下行的原因,也许才有可能明白牛市转化的基本条件。尽管类似的问题从来不会有统一答案,但我坚信,从估值和经济运行基本状态两方面分析,应该不会犯方向错误。
从估值来看,2008年底至2009年沪指从1600点至3400点的那段小牛市,是估值水平发生变化的结果。从通胀无牛市的理论视角来看,通胀与通缩,对股市的最直接影响就是估值体系的变化。通缩时,无风险利率水平下降,从而带动整个风险资产市场的资本化率水平下降,因而即便通缩的实际影响还没有发挥出来,风险资产的估值水平就已先期改变:因资本化率的下降而提升。这一点可以在2008 年至2009年的小牛市中找到证据。
但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市场的通胀预期逐渐抬头,并在2010年初完全形成,并从与上述分析完全相反的机理中影响了股市的估值。
从经济运行状态上看,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人们看到了市场上最糟糕的做空信息。随着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逐渐显现,国人意识到经济转型对下一步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于是,无论是舆论还是猜测,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已成中国经济的必然趋势,这样的信息反映到了股市,与估值水平同时给力,一轮热热闹闹的小牛市就展开了。
但到了2009年中,市场的期待并没有得到现实的回应,调结构、转方式更多仍停留在文件上,与之相应的政策、手段寥寥无几。于是,不利的预期逐渐占了上风,这便是股市下行的成因之一。
理清了这些变化线索,再来展望今年的沪深股市,我们至少有了科学的方向和基本的逻辑框架。换句话说,要想判断今年的股市走势,我们仍需从估值水平和经济运行水平两方面去分析。
从估值角度看,居高不下的物价使得人们对于今年的通胀预期仍不乐观,尤其是从去年10月开始,连续几个月的CPI全面突破了3%的市场心理底线(也是去年年初的既定目标),于是很多人预测:2011年的通胀水平很可能高于4%。数据预测从来都是我的短项,尤其是对于那些连起码的理论基础都没有定论的现象,我更是显得有些愚钝。不过我很清楚,与其使用从来就没有证明过的可靠的方法来预测数据,还不如用可靠的逻辑来推测趋势。
通胀的基础是生产力问题,也就是当产出能力明显不足时,通胀才有生存的基础。以当前中国制造业的产能现状来看,这样的基础显然并不存在,这也是我去年年初判断2010年不会发生大规模通胀的理论基础。然而现实却无情地证明我的判断是有问题的,因为物价一路飙升似乎已证明通胀生产力论经不起实践考验,是不是要改换一下逻辑呢?我的回答是:绝不!这绝非出自狭隘的信仰或面子,而是因为产能过剩的爆发被某种力量给推迟了,这是我始料未及的,这种力量就是不正当的囤积居奇。这种不正常现象既说明了我们市场某些制度的缺失,也说明了我们在真需要约束市场时出现的迟钝与麻木。好在政府及早地发现了问题,并已着手解决,包括反不正当价格垄断在内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有望在还市场以本来面貌方面有所作为。若真如此,因人为因素而引发的通胀预期将得到抑制,由此而遭到破坏的估值体系有望回归本真,支撑牛市的最基本力量是值得期待的。
此外,经济的运行也有望改观。金融危机以来的调整结构的预期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从以北京为榜样的一大批一线城市新年做的第一件事是整治交通(我所居住的哈尔滨市推出的是前所未有的严厉措施)便可知,所谓的支柱产业所带来的负效应正在逐一显现。我在上期专栏里已说过,交通问题绝非交通本身所致,而是错误的经济理念造就的,这就包括了片面强调量的错误思想。错误的思想不转变,接下来要堵的可能就是我们的经济之路了。在这种形势下,新一轮调结构、转方式预期会再次形成,只希望这次不要再让市场失望了。
因此综合起来看,我对今年的牛市还是很有信心的,同时也要对去年的乐观派表示敬意,因为他们的判断是有科学依据的。只可惜,面对剧烈波动的市场,许多人现在只能等到牛粪砸到头上才敢正视牛市,而对于科学的判断似乎都不理会了。我想借用时下超级卖座的电影《让子弹飞》中的一句台词对那些观望的人说:让牛粪先飞一会儿。然后,请坐下来,边品着茶边等待牛粪落下的声音。(作者系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工程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