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只创业板新股上市 四股破发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五只创业板新股上市 四股破发

加入日期:2011-1-25 19:17:58

  天瑞仪器(300165)、东方国信(300166)、迪威视讯(300167)、万达信息(300168)、天晟新材(300169)等5家创业板公司今日上市交易,五股有4只破发,只有天晟新材上涨。

  具体来看,天瑞仪器、东方国信、迪威视讯、万达信息分别低开9.23%、4.26%、6.40%、5.11%,分别报59元、53元、48元、26.57元;天晟新材高开10.06%,报35.22元。

  截止午后收盘,天瑞仪器下挫16.68%、东方国信下挫13.39%、迪威视讯下挫14.20%、万达信息下挫12.14%,天晟新材上涨26.25%。

  ---------------------------------

  IPO重启后469股上市破发占37%

  据报道,从2009年7月新股发行重启以来,截至1月19日,两市共有469只个股上市,其中破发的个股达到176只,所占比例高达37%。

  从破发的时间段看,有73只股票在上市7个交易日内出现破发,有35只股票上市首日即告破发。新股发行频率增快,再加上市场环境逐步走弱,引爆了这批股票的集体“破发潮”。

  在上市后第31到100个交易日内破发的股票有42只,所占比例超过两成。国元证券分析师康洪涛认为,这类股票一般在上市的时候都遭到爆炒,之后逐渐步入估值回归的过程,震荡走低,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市场走势不好,破发的情况就发生了。

  短期内不破发也不代表发行价就是完全合理的。在这176只破发的股票中,也有30只股票是在上市100个交易日以后才破发的,神开股份、中国建筑等更是在上市一年后出现破发。

  中原证券分析师张刚认为,市场环境是新股破发的诱发因素,而归根结底,破发的本质还是因为“三高”。所谓的“三高”,指的是新股高市盈率、高发行价以及高超募比例。(中国广播网)


  A股出现破发潮 投行难辞三宗罪

  本周,根据沪深证券交易所公开信息,新股发行将达14只,成为2011年以来单周发行最高纪录。这一数据,在上证指数跌破2700点大关,新股频频跌破发行价的大背景下,格外引人注目。而根据统计,今年以来上市的新股共21家,其中已经有14只新股跌破发行价,18日A股更是出现5只新股上市全部破发的“奇观”。

  新股频频破发,作为上市公司的第一把关人,投行在原股东与社会公众股东之间到底应该担当何种角色?而最近当当网CEO李国庆因嫌发行价过低,与“大摩女”在网上隔空对骂,也引起了市场各方对于投行所扮演的角色的高度关注。羊城晚报记者在查询大量数据和采访业内人士之后发现,对于新股频频破发,国内投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宗罪:缺乏自我约束 发行价越定越高

  以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例,据羊城晚报记者统计,其新股发行市盈率在新股频频破发的情况下,进入2011年,投行与发行人却变得更加贪婪,将发行市盈率在已经很高的基础上再次提高。

  统计表明,去年开始招股的114家创业板公司,其发行后的平均市盈率为71.1倍(以2009年业绩、发行价与发行后总股本计算,下同)。在二级市场上,以截至上周五的收盘价计,全部164只创业板股票的发行市盈率为72.5倍,即去年在发行有创业板公司还能让一级市场上的认购者获得小小的盈利,但本周即将认购的五只创业板新股中,其平均市盈率达到了74.7倍!大大超过了二级市场的平均水平,这不但意味着全部认购者都面临着破发亏损的可能,更说明,在去年创业板市盈率已经达到创纪录的71倍之后,中国的投行与发行人再次将发行价拔高到近75倍!

  中小板的情况也并不好多少。巨灵统计数据表明,去年招股的199只中小板公司,其发行后的市盈率为54.9倍,但今年开始招股的三只中小板公司,其发行市盈率已经在向创业板的股票看齐,暴增到64.9倍!也就是说,同样买一股一年可以挣一元钱的中小板股票,今年投资者要比去年多掏10元钱!涨幅高达18.2%。

  如果有人说,今年才3只中小板股票发行,样本差距太大,不具备说服力。那么如果以去年上半年113只中小板与下半年至今以来的89只个股作一个分类的话,计算结果表明,上半年中小板平均发行市盈率为51.6倍,而下半年平均发行市盈率则大增至59.4倍,大大高于上半年的平均水平,可见整个新股发行市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圈钱力度越来越大。

  理论上,一只个股一级市场的发行市盈率如果高于二级市场上的同类个股,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这些新股上市后遭遇破发的命运。这意味着,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急需现金作出最重要贡献的股东,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亏损的命运。而这在国外投行业是不可思议的行为:一旦投行与发行人总是让贡献出最宝贵的现金资源、对公司发展最重要的股东亏损的话,那么这家投行或是发行人以后的保荐之路或是再融资之路将非常艰难———市场上几乎再也不会有人愿意为这样的投行或是发行人出资了。

  一位资深的投行人士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考虑到一级市场上认购股票的股东是将真金白银交给上市公司发展,也为以后上市公司再融资着想,就算发行人的股票非常受欢迎,投行也大多会安排发行人的发行价格略为低一些,即其发行市盈率通常比二级市场上的同类个股低10%-15%,以让一级市场的投资者相对能够有一个赚钱的保证。很多投资者愿意购买高盛做主承销的股票,就是出于这样一种原因。

  2宗罪:承销费率越来越高 投资者亏损越来越多

  中国的投行与发行人结成利益同盟军,究竟能够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呢?据深圳证券信息公司发布的《2010年度IPO上市情况分析》报告显示,2010年A股首发上市的347家公司,合计为59家券商贡献了167.12亿元的收入,是2008年和2009年承销收入总和的2.36倍。券商平均承销一家公司的收入为4816.14万元,平均每家券商的承销收入为2.83亿元。

  报告还显示,2010年券商的承销费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2008年首发上市一共76家公司,承销费用为22.81亿元,平均费率为2.21%。2009年首发上市共99家公司,承销费用为46.87亿元,平均费率为2.55%。这份报告揭开的另一个谜底是,投行之所以要将创业板公司的发行市盈率抬到最高,是因为创业板的承销费率最高,平均费率达到5.24%,是主板平均费率2.57%的两倍多!而中小板的费率也相当可观,平均水平达到了4.66%,也要高出主板两个百分点。因此,在费率固定的情况下,将融资额尽可能地提高,便成为投行最直接的发财手段了。

  但是,投行在高价发行新股给自己带来利润与奖金的同时,给参与新股认购的中小投资者带来的却是累累的亏损。统计表明,同期内上市第一天,新股参与者的亏损便高达76.7亿元!若截至上周五,更有101只新股的参与者总计亏损达到了185.4亿元!超过上述投行去年承销费用!

  以每股90元高价发行的华锐风电为例,该股一上市便直接跌破发行价,当天收盘价只有81.37元,投行在给自己挣走2.55%的手续费的同时,给投资者带来的却是一天亏损近10%的伤痛!截至上周末,该股收盘价只有72.43元,平均收盘价为75.5元,以此计算,约8万流通股股东一周内的亏损就达1.22亿元,而主承销商安信证券与中德证券却拿走了1.39亿元的承销费!换言之———作为投行的安信证券与中德证券,从流通股东手里拿走了1.39亿元的业务介绍费,而介绍给流通股股东的,却是一笔亏损1.22亿的买卖!

  据羊城晚报记者统计,去年以来截至上周末挂牌交易的368只新股中,截至上周末已经有101家公司跌破发行价,占比达27.4%!其中跌幅最大的是朗科科技,下跌了35.3%,跌幅第二大的是华泰证券,下跌33.5%,跌幅第三大的则为恒信移动,跌幅为31.1%。

  3宗罪:哄抬发行价询价 机构“崽花爷钱不心疼”

  羊城晚报记者对相关数据梳理后发现,在101只破发新股中,个别券商承销的新股破发数量相当高。其中最令人吃惊的是平安证券与国信证券,这两家公司承销的破发股票的数量最高,分别为14家与11家,仅这两家公司合计,就占了全部破发股的约四分之一!光大与华泰(含华泰联合)并列第三,双双均有6只承销的个股破发。最令人吃惊的是,就连在投行界享有较高声誉的中金公司,也有两只个股破发。

  如果从单家券商的情况来看,东兴证券表现最差,这家公司只承销了亚太科技这一只股票,但这只股票开盘即跌破发行价,所以破发率是100%。光大证券表现次之,这家公司总共承销了8只股票,有6只破发,破发率高达75%!并列第三的是4家券商,分别是国泰君安、银河证券、西部证券与东莞证券,都是三家破发两家。另外一家破发率超过五成的是宏源证券,破发率为56%。上述破发家数最多的平安与国信证券,其破发率分别为39%与35%,即破发率超过三成。

  羊城晚报记者对数据进行的分析还表明,在承销商高价发行的背后,还有询价机构的积极配合。不少机构显示出“崽花爷钱不心疼”的心态———不管多高的发行价都去认购。像目前已经破发的四方股份,在发行市盈率高达77.5倍的情况下,居然有352家机构疯抢!其认购倍数达到了185.3倍,大大超过了网上散户们159.3的认购倍数。其实这家公司在去年发行市盈率高达77.5倍的情况下,业绩甚至是下滑的,按目前最新的三季报测算,其股价在跌破发行价后,市盈率反而达到121倍!此外、爱仕达、海普瑞、奥克股份,也都是机构的认购倍数高于市场网上发行的认购倍数,再次显示了拿别人钱不当钱的弊端。

  羊城晚报记者统计后发现,近年来参与认购新股最多的五家机构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471次)、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437次)、中国工行企业年金(276次)、南方电网企业年金(247次)与建行企业年金(207次)。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上述认购人中,前两家都是拿着委托人的钱在认购的机构,后三家表面上看是企业自己的钱,但由于企业年金大多由基金所托管,所以实际上也是拿着别人的钱在玩火!

  券商中,认购新股最多的是民族证券与西南证券,分别是204次与188次。基金中认购最多是国联安德盛增利与富国天利债券基金。分别是176次与175次。不过要论动用的资金量来说,前五名则分别是中国移动(394.6亿元)、中信信托(293.9亿元)、泰康人寿(200亿元)、太平洋人寿(184.7亿元)以及该公司以法人代表名义认购的175.4亿元。

  一位长期在债券部门工作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其实投行有很好的办法来解决机构高价认购新股的办法,就像财政部每年发行国债一样,采用美式招标法即可,即假设上市公司要发行1000万A股,需要融资1个亿,那么投行就定一个最低价每股10元,然后让机构投资者自己出价,并报出所需数量,新股由价高者得,比如某公司愿意出每股20元全买下,那就全部以20元一股的价格卖给该公司。

  这样的股票,因为达不到上市条件,就无需上市,也不会对A股造成冲击。如果该公司出20元,愿意买500万股,剩下的股票再由出价第二高的投资者分享,如果不够分,再搞中签率,分不完,再找出价第三高的,以此类推。达不到上市条件的就不上市,这样就加大了机构投资者出于投机的目的认购的风险,所以在出价以及所认购的份额上就会认真考虑。但是这样做,投行的收费可能会降下来,等于是要革自己的命,所以投行不会提这样的建议。

  观点:国内投行才该挨骂

  皮海洲(财经评论员):李国庆“网骂”大摩,至少表明大摩履行了承销商的职责,并没有将自己的利益与发行人捆绑在一起,进而一起来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在A股市场,保荐机构或主承销商与发行人是利益共同体。以致保荐机构与承销商完全失去了客观公正性,成为帮助发行人忽悠投资者的代言人,甚至不惜帮助发行人造假。18日A股市场5只新股悉数破发,就是保荐机构与承销商一味拔高新股发行价格所结出的恶果,国内投行才真正应该挨骂。

  投行应自律

  宋丽萍(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在估值方面,投行需要对自己加以约束,要采取自律措施。投行一方面应该把真正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推向市场,另一方面在定价过程中一定要认认真真做好估值,要让客户知道给这家企业的市盈率是根据什么定出来的。投行应该采取切实措施,对市场负责。

  投行与发行人侵犯投资者利益

  孙立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在中国目前现状下,由于信息不对称,投行与发行人作为利益同盟军,二者利益统一,侵犯最弱势的群体就是无知的股东和投资者。(羊城晚报)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