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专家热评今日证券市场走势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众专家热评今日证券市场走势

加入日期:2011-1-24 19:51:01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破发抑制三高是一柄双刃剑
  在1月7日上市的安居宝拉开新年上市首日即破发的帷幕后,此后新股破发的猛料便接连被抛出。其中风范股份首日跌幅达14.4%,夺得2009年A股市场恢复IPO以来首日上市新股的跌幅冠军。截至1月18日,2011年新上市的股票一共有21只,其中13只破发,破发率高达62%,这在A股历史上从未有过。不过,新股发行的速度不减,元旦后第一周仅4个交易日就发行了11只新股,而1月24-28日这周,IPO更将达到14只。
  1月20日,证监会一位官员就此透露,今年的IPO节奏不会因为近来破发而发生变化,就像2010年初也出现了破发潮,而IPO并未停步而是加快了。1月18日,证监会将最近核准IPO的31家创业板公司批文一次性集中挂出来。这31份批文早在2010年11月16日到12月23日就已审核通过且已陆续安排发行,至今还未发行的不超过10家。
  北京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分析说:在岁末突击发行的31家公司都集中在创业板,用意或许是通过集中发行改变供求关系,用高破发间接地为创业板的三高降温,并倒逼发行人和询价机构今后更为谨慎地定价。不过,这样做的负面效应可能就是误伤了本已疲弱的市场信心,从而给市场整体运行带来不利影响。


  水 皮:明年A股市场万点长牛之说是胡说八道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继新年第一周11只新股申购之后,新股上网的节奏再度升温,又将有14只新股上网发行,包括10只创业板,2只中小板和2只沪市主板。今年新股的屡次首日破发,已经成为A股市场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从数量上看,一周14家创出一年以来的新高。如此密集的新股发行,下周网上网下的申购资金,被预计大约在万亿左右,这是否会对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呢?马上连线财经评论员水皮先生。
  主持人:从新年第一周11支新股申购,到下周14支新股网上发行,新股如此频繁的发行会不会对市场产生冲击呢?
  水皮:我想会有一些心理因素影响,会觉得这样发下来会不会没完没了失控。但是你要考虑到这里面有个新年因素,两步赶在一步了。赶在春节前,春节期间要放假,人家过年也要放假,市场也要放假,赶在春节之前发的多一点,我觉得它不是一个常规性的发法,所以大家没有必要太当回事。对于置场的资金的压力应该也不会很大,尤其在破发的背景下,申购实际上也给大家提个醒。我想管理层集中的发行也有这个意思,给新股降降温,本来申购价就高得离谱,通过集中发行来给个股的定价降温,免得大家炒得太多。
  主持人:这一周股市也是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起伏,您认为在春节之前股市的走势如何呢?
  水皮:我觉得你这个问题抓的非常敏感,相当专业了。所谓过山车其实是更确切的表现是在这一周,这一周的走势从周一开始大跌,第三天大涨,然后隔天再爆跌然后再比较大的涨幅。这是历史上A股很少见的,非常非常少面的。连续的暴涨暴跌,说明什么呢?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琢磨琢磨,其实不存在巨大的实质性的利空,但同时市场上也不存在持续的上涨动力,所以它表现出这种挖坑式的行情。这种行情我觉得实际上是二八转化的一种方式,因为你会注意到创业板的泡沫基本上已经破灭,很多标志性的个股都创了新低,而且也表现在个股发行上市跌停上面。所以我觉得这实际上是一个转化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去年11月份有过一次,现在也是一个转化。
  主持人:现在我们听到一个这样的声音,有分析人士这样认为,明年A股市场将出现万点长牛的长期牛市您怎么看?
  水皮:这就个就像巫师神判算命一样,如果信的话就有点黑色幽默。你明明知道明年有万点长牛你何必在乎现在这一时半会的下跌呢,如果这个万点长牛确立的话,又有谁会在这个位置上去割肉或者打压呢?这种评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胡说八道。


  陶 冬:QE2救不了美国经济 却可以制造出更大泡沫
  灯光暗下,在强劲的QE舞曲声中,伯南克手舞足蹈,左右摇摆。不久伯南克四周的一切,也像吃了兴奋剂一样舞动了起来,世界好像进入了狂欢舞会。一曲方休,阿伯拍拍巴掌:再来一曲,QE2!,全世界的股票、债券、商品、能源、农产品、贵金属,便又狂舞起来。这不是优雅的华尔兹,也不是浪漫的探戈,美国联储局用前所未闻的魔音,令世界与美元共舞。
  在过去的两年中,全球金融市场只剩下一个主题:美元。所有的金融资产种类、天南海北的金融市场,均围绕着美元转。供需关系不再重要,企业盈利不再重要,垃圾债的偿还能力不再重要,商品需求不再重要,租金回报不再重要,一切以美元马首是瞻。
  市场展现出罕见的同步性,美元对全球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程度之高,可谓史无前例。这种情况的出现,其实不难理解,全世界的市场均处于流动性驱动状态,而联储是流动性的主要源头。目前市场的风险意识是联动的,而美元乃避险天堂。资金成本超低,套利交易大行其道,而美元则是当下主要的借贷货币。在就业低迷、情绪波动的年代里,市场对宏观消息的敏感度颇高,而世界最大经济体、最大央行的消息自然是最重要的。同时美元的起伏,也折射着世界其它地方的复苏情况、货币政策、资金走势与债务负担。
  如果QE1还受到各国欢迎、感恩的话,QE2则遭遇世界的一致谴责和反制。美国在首尔G20首脑会议上所受到的批评,凸现出其以邻为壑的货币政策不受欢迎。
  的确,美国联储面临着一个信用危机。在1975年时,平面媒体有关联邦储备局的报导中,98%为正面的。2002年时,这个比率下降至74%。2010年11月3日伯南克正式宣布重启量化宽松政策后,全世界范围内互联网上可搜集的媒体报导中,仅有二成是赞赏美国央行的。
  笔者相信,QE2救不了美国经济,却可以制造出更大的流动性泡沫。这种货币扩张也许暂时在美国不至构成持续性的通胀压力,不过对经济已经复苏的新兴国家却带来物价上涨压力、资产泡沫压力。
  联储推出QE2,意在通过有序的美元贬值,攫取进一步的增长动力。靠大量释出新的流动性,改变货币价值,既可以带动出口,又吸引海外资金。这样做唯独的不妥,是不利于其它国家的复苏,自然受到其它国家的反制。日本推出了自己的量化宽松,新兴国家则利用行政手段限制热钱流入。最具创意的政策应对来自欧洲。欧洲央行受到权限的制约,推出自己版本的QE与联储对抗的机会不大。于是德国抛出方案,要求在欧洲稳定机制(EFSF)在2013年中逾期后,债券投资者必须分担国债一旦违约时的损失。没有了欧盟的保底,投资者自然没有兴趣购买希腊国债。欧猪债券遭抛售,CDS价格及风险意识飙升,欧元贬值。欧洲领导人将此解释成为爱尔兰危机的扩散,也就算不上干预汇率。伯南克突然发现一个爱尔兰危机,卸掉了他苦心设计的QE2的大部分力量,美元不跌反升。
  同时联储QE2政策的力度,又受到国会与市场的牵制。共和党议员及亲共和党的经济学家率先发难,强调QE对增加就业的帮助不大,而巨额流动性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却可能是持久的。至于新兴市场国家对量化宽松政策的批评的声势,更是闻所未闻的。
  针对各方对QE2的批评,伯南克在法兰克福欧洲央行年会上,罕见地作出高调反驳。在新兴国家通胀问题上,他强调美国的货币政策为美国的经济复苏服务,如果新兴国家不愿放弃自己的紧贴美元的汇率政策,通胀是自己的政策选择。换言之,不是我向你输出通胀,而是你自愿输入通胀。这个论点有点荒谬。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货币政策,对全世界产生出弗远不及的溢出效应,何况今天联储释放出的流动性是天量。亚洲部分国家的汇率政策有自身的问题,但是这不代表联储的政策可以如此不负责任。澳大利亚的汇率大幅升值,仍难逃流动性驱动的通胀阴影。这好比美国大音量放音乐扰邻,却反诘不带耳机睡觉便算自愿收听,不愿意请搬家。
  近来美国的消费数据和增长预期,有明显的改善。相信美国GDP增长踏上3.5%的台阶的可能性颇大,进一步超出也不出奇。但是就业情况大幅滞后,而且结构性失业部分在短期的改善空间有限。尽管通胀应油价上升而反弹,核心通胀徘徊在超低的水平。这种情况下,伯南克没有多少退出量化宽松的意愿。其它国家的批评阻挡不了他,美国国会的干预也难奏效。
  美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货币、储蓄货币、商品价格标的、金融交易标的。美元,仍是世界经济的核心支柱之一。联储政策行为上的无度,玷污了世界第一货币的信誉。然而,世界上目前根本不存在美元的替代,在可预见的将来,亚洲都要与美元打交道。美元依然是金融市场的主导势力,全球过剩流动性的源头,通货膨胀的源头,风险资产价格动荡的源头。这就应了美国高官的一句话,美元是我们的,问题是你们的。


  马 骏:今年全年CPI约涨5%
  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4.6%,全年CPI同比增长3.3%。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预计今年全年CPI上涨约5%,二季度CPI将达6%的高位。
  马骏认为,实体经济增长超出预期,将进一步推动原材料、能源价格的上升,并加大通胀预期。目前已经涨价的原材料也会推动今后几个月消费品价格的上升,租金的涨幅也将在房价大幅上涨之后的6-12个月开始加速。此外,最近几个星期以来农产品批发价格继续快速上行,很快就将传导至加工食品的价格上。
  马骏表示,统计局已指出去年农业丰收,表明农产品价格上升主要原因不在于供给面,而是经济增长过快等因素导致的成本推动和流动性过剩带来的对农产品的投资性需求。
  他认为,如果不放缓经济增速、控制货币,仅靠增加农产品供给难以从根本上控制食品价格。
  马骏建议,政府应立即采取较大力度的调控措施,包括严格控制今后几个月的新增贷款和新开工项目,迅速大幅提高利率(如每次50个基点),争取在两个季度之内将经济增长速度降至8%,才有可能将下半年通胀控制在4%以内。


  刘煜辉:收紧货币机遇来临
  中国开始严控影子银行体系业务,年内1.66万亿银信产品要回到表内。同时,考虑到全社会融资规模和实施动态差别准备金率等新提法,昭示着逆周期宏观审慎框架的政策思路开始执行。
  刚刚公布的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高于预期,实现了10.3%的增长速度。强大的宏观经济、财政和政策手段,使得中国(甚至整个新兴市场经济体)呈现强劲的V形复苏。
  经济强劲预示着宏观管理者开始踩下刹车,这是宏观审慎的精髓。因为这意味着要花更大的本钱去应付通胀和资产泡沫,经济好与股票市场下跌呈现反向,其实也不奇怪。
  我把中国最近货币趋紧的状态,看作是宏观审慎原则对于经济面扩张强劲的正常反应。
  我们还不能断定,宏观管理者已经下定决心去接受一个低于9%的经济增速,甚至把未来长期经济增速的均衡水平下调到8%以下(因为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中国经济的平均增速是11%).
  经济增速其实是中国宏观经济预测的首要前提。
  如果不是经济的方向性调整的话,眼下的收缩未见得如何可怕,对股市投资者而言,最近的下跌或又是一次反应过度的情绪宣泄。
  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与信用供给的总规模一直保持着稳定的数量关系,这意味着有多高的经济增速,就有多大的信用需求。保持经济10%的增速,在当下中国经济模式中大致需要12-13万亿人民币的信用规模。2010年中国银行体系以外的信用规模在5万亿左右的水平,其中债券市场非金融信用债发行总量高达1.59万亿元,A股总募资金额达到1万亿元,银信产品增长了2.06万亿元。
  全社会总融资规模取决于宏观管理者对经济增速的心理底线。中国经济随时可以用银行体系外的信用扩张弥补体系内的收缩,所以突然失速的概率很低。
  迄今为止,宏观管理者依然小心翼翼地操控着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对于未来,收货币与调结构是需要他们重点考量的方向。
  收货币当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通胀问题,从长期看,要纾解中国的长期通胀压力还是要加快供给层面的改革(也就是中央所强调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但是不收货币,解决通胀却是万万不能的,因为在不逆转货币条件的情况下,结构性改革可能无法有效地进行。通胀和泡沫都是逆国民收入分配的效果,如果不首先把它压下去,反过来会损害结构性改革的效果,甚至不得不停滞改革的进程。泡沫经济只能激发赚快钱的模式,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的冲动是出现不了的,新的创富模式也是出现不了的。经济规律毕竟不是机械地等同于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
  如果宏观管理者顾虑经济失速的话,未来一段时期,外部条件短期转强有望为中国收紧货币创造幸运的机会。
  随着奥巴马2010年12月17日签署减税延期法案,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渐持乐观看法,认为美国经济复苏将会好于预期,越来越多的机构将对美国2011年经济增长的预期调高至3%以上。
  在经历四年(2007-2010)的衰退及低速复苏后,资产负债表的修复进程--虽未彻底完成--正在不断推进,也许将带来更少的储蓄以及更多的消费去刺激发达经济体的增长。
  我不敢太看好这一过程的强度。因为美国家庭在获得减税款后未必有多少会用于消费,可能多数还是用来还债。即便消费真的受益明显,我们仍然看不出美国经济复苏出现了明确的与过去模式不同的增长点,消费增长过程的持续性仍有可能随着刺激政策接近尾声和家庭负债率再度升高而昙花一现。
  但外部需求强势应该可能持续半年,甚至更长。这为中国收紧货币,把政府投资需求压下来,而不至于经济大幅减速创造了机会。经济软着陆之门已经为中国开启。
  全社会总融资规模取决于宏观管理者对经济增速的心理底线。其实,随时可以用银行体系外的信用扩张弥补体系内的收缩。未来一段时期,外部条件短期转强有望为中国收紧货币创造机会。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