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暴跌暴涨玄机 桂浩明:误伤 李志林:3度挖“坑”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水皮:暴跌暴涨玄机 桂浩明:误伤 李志林:3度挖“坑”

加入日期:2011-1-22 12:10:00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导读:
  水皮杂谈:暴跌暴涨背后玄机何在?
  笔夫:通胀的故事远未讲完
  叶弘:逆向思维 最纠结的地方往往有机会
  李志林:三度挖坑行情 实乃冬播良机
  王利敏:市场信心雪崩 中线走好难度很高
  阿琪:权重护盘不是底 风格转换难成形
  桂浩明:缘何股市频频为调控误伤
  应健中:新股频频破发 倒逼市场重心下降
  深圳展博投资总经理陈锋:本轮估值调整才刚刚开始

  水皮杂谈:暴跌暴涨背后玄机何在?
  入冬以来,北京人一直在盼望传说中的第一场雪,但是眼看快到新年一点影子也没有,阳光灿烂的日子第一次让大家感到如此的烦恼。而在千里之外的江南呈现的却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
  中国的股市最近的表现也是暴涨暴跌让人无所适从,一共就五个交易日,周一暴跌84.68点,周三居然暴涨49.12点,周四又一反常态暴跌80.45点,周五收盘居然又暴涨37.64点,梅花间竹,历史罕见。
  更何况周四的暴跌就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之后,就多少让人有些困惑。难道数字不好看?不是,全年GDP10.3%,CPI3.3%,应该讲是一个好看得不能再好看的数字,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都达到了。GDP39万亿,财政收入超过8万亿,CPI并没有超过3.5%,更重要的是印证了我们此前的一个重要判断,经济的下滑极可能在第四季度已经见底,而数字表明第四季度的GDP增速不但没有跌破9%,甚至超过了第三季度的9.6%,拐点的出现非常强劲,而CPI12月份的增长却低于11月份的5.1%,只有4.6%,同样不可忽视的是PPI也没有维持前三个月的强劲反弹,5.6%确定低于上个月的6.1%。GDP增速下降出现上升拐点,CPI和PPI的单边上涨回调整理,这不就是传说中的高增长低通胀么,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数字组合吗?
  但是,有的人不这么看,在他们看来,这么漂亮的经济数字恰恰证明,偏紧的稳健货币政策失去了调整的前提,正因为经济下滑的势头已经止住,防止过热又会成为调控的新取向,而当年从紧的货币政策正好是打着双防的名义出笼的,元月预计达一万亿的新增贷款规模不但没有构成流动性宽裕的支持,相反也会成为下一步先行从紧的理由。一句话,经济形势好转,政策调控恶化。换句话讲,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莫须有就是暴跌的理由,必须有才是暴涨的理由。
  二八转换的经济基础已经出现,但是此前水皮早就说过,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中小板也好,创业板也好是有现实的下跌压力的,而大盘蓝筹的上涨动力却是间歇的,表现在指数形态上,会出现持续的挖坑行情,对比指数就会发现,上证指数和深成指的跌幅在过去一周的跌幅不过2.8%左右,但是创业板的跌幅达到4%,中小板更是高达5%。创业板的泡沫毫无疑问已经破灭。具有代表性的华谊兄弟和汉王科技等个股屡创新低,新股开盘出现大跌都是确定的信号,价值回归是谁也避免不了的宿命。
  当然不是,恰恰相反,房地产目前面临的是最大的,当然或许也是最后的不确定性,那就是房产税。重庆和上海的试点方案出台之时,也就是悬疑落定之时,地产股走稳了,大盘才有可能真正向上。房价跌,股价涨,2010年如此,2011年也如此。 (.华.夏.时.报.水.皮)


  笔夫:通胀的故事远未讲完
  股市仍在不停地下跌,这没有什么新鲜的,过去的一年里,情况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最近国际黄金价格连续大跌,这是让人感觉到意外的事情,不禁让人心里打鼓,是不是因通胀预期导致的商品价格上涨也行将终结?
  适逢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年经济数据和第四季度数据,虽然第四季度CPI增幅高达4.6%,但是经济学家们均对全年3.3%的增幅感到欣慰,众多有着政府学术机构背景的经济学家众口一词地认为,通胀将在一季度见顶。
  鉴于学界对于央行货币政策的误导有历史传统,这个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最近一次的情形是,去年上半年,大多数经济界精英普遍预测,2010年下半年物价总水平将呈回落之势,这一群体性的误判是央行延误货币收紧政策的重要原因,虽然这些经济学家对于目前的通胀情形是负有责任的,但他们似乎对过往情形只字不提,如今却再次制造CPI见顶的精神鸦片。普遍缺失的专业精神是经济学家对于经济预测越来越大胆而又离谱的重要原因。
  即使没有令人惊羡的鸿篇巨制,笔夫仅凭对市场本身的长期的从不松懈的观察,还是足以作出这样的结论:商品价格完全没有见顶,在经济学家们所述的可预见的未来也不会见顶,迟到的货币政策和国家行政干预虽然可以短期对市场产生某种心理影响,却无法阻挡由于流动性狂魔所导致的商品价格的最后狂奔。对于商品长期走势的成因,笔夫在之前的文章中已有详述,总结起来有一点需要特别提及,那就是不管货币政策短期内如何收紧,未来至少半年内我们仍需要为之前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无节制的地方财政支出买单,如果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得不到有效协调,国内加息效果将会无功而返,只有美国加息,全球性的价格上涨才会得到有效遏制,这个时间节点应在二季度末或更靠后一点,但价格上涨的终结不是CPI的终结,这就是所谓的翘尾因素所致,这一过程将会持续到年末。
  一月初的几天连续上涨几乎让许多人得出了美元即将大涨的结论,但笔夫已经明确告诫大家,美元反弹短期内仍是不可持续的,这个时间节点也许会在年中的某个时候,但绝不是现在。在欧债危机的背景下,美元具备走强的潜力,但是当前美国政府对于美元汇率依然采取打压政策,而对股市则采取暗中托市,每每美元出现反弹迹象之时,伯南克与盖特纳就会对投资者采用恐吓腔调。他们甚至不惜自曝家丑,宣称如果国会不对债务上限作出修改,美债将面临危机。本周以来,美元连续走低,几乎已经确认未来几个月的弱市格局,某些商品价格的投机行为可能会变得肆无忌惮。
  当然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为什么国际金价没有随着美元指数的走低而走高,这显然看起来有些逻辑混乱,导致这一结果的首要原因是国际ETF基金的大幅减仓。据公开信息所示,全球最大黄金ETF的持仓量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锐减50吨,已是半年以来的最小持仓量,而国际黄金价格已经由高位大跌达7%,国际铜价近期也呈调整之势,这两者近期表现均与国际ETF基金的策略有关,而与长期走势无关。国际黄金价格在1300美元仍可以获得强有力的支撑,而国际铜价也有望稳定在9000美元之上。
  美国市场比国内投资者更加担心央行货币紧缩,这是造成国际金属和贵金属出现调整的重要原因,市场要稳定下来,不能指望政策的尺度放松,而是投资者对从紧政策逐渐适应,真正的牛市行情并不惧怕政策的波动,投资者应该有足够的这方面的历史体验。
  尽管我们可以底气十足地宣称农业产区连续七年丰收,足以应对价格上涨的挑战,但是,仍然不能低估国际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从铁矿石到天然橡胶,由供给问题导致的价格上涨已经十分严重,而美国方面一再调减农产品产量预估和结转库存使得国际农产品价格在新年度里变得更加坚挺。几年来最严重的拉尼娜现象已经导致南半球国家遭遇五十年来最具破坏力的灾害天气,洪灾损毁了澳大利亚小麦和白糖产区的诸多耕地,而且将主要煤矿出口基地布里斯班变成一片汪洋。在南美,巴西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泥石流,与此同时,阿根廷近期遭受的热浪袭击已经导致该国的大豆产量被权威机构大幅调低20%。中国华北地区正遭受较为严重的旱情,威胁小麦生长,也可能与正在加剧的拉尼娜现象有关,对于拉尼娜现象的影响,笔夫在去年底就已经作出警告,投资者应该对此作出持续关注。总体上,中国对于小麦这样的主食产品有较强控制能力,但对于某些中国控制力较弱的农产品品种而言,2011年才是真正的考验。
  OPEC本周已经上调了国际原油市场的需求量,2011年,油价上涨将会是一个高概率事件,从历史经验来看,油价上涨往往是许多类产品价格失控的源头,幸运的是,过去的一年,相比其它类商品,油价还是相当温和的,但是这样幸运的日子还会持续吗? (.华.夏.时.报)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