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股市猛料 主力动向曝光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今日股市猛料 主力动向曝光

加入日期:2011-1-18 8:05:45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二、主力动向曝光

游资追捧 *ST宝硕连拉六个一字涨停

  一份澄清公告足以体现一部分市场资金对于*ST宝硕重组事项的狂热追捧程度。
  *ST宝硕1月17日针对股价的异常波动发布公告。公告称,公司股票于1月12日、13日、14日连续三个交易日触及涨幅限制,并且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15%及在13日、14日两个交易日中,同一营业部净买入股数占当日总成交股数的比重达到30%以上,且公司未有重大事项公告,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
  交易所公开信息显示,1月14日,西藏同信证券上海东方路证券营业部以597.09万元,大笔购入*ST宝硕的股票。当天累计成交金额为1623.22万元。该部买入金额占全天交易额的36.78%。依据上述公告所述,除14日外,13日该营业部的买入股数也占到当日总成交股数的比重达到30%以上。13日全天*ST宝硕成交金额为96万元,则该营业部至少花费32万元购入*ST宝硕的股票。由于13日、14日*ST宝硕均为一字涨停。因此计算可得,这两日该营业部累计购入*ST宝硕111.43万股。
  无独有偶,另一家营业部中银国际证券南京建邺路证券营业部也有过大笔购入*ST宝硕股票的记录。交易所公开信息现实,1月11日该营业部动用67.14万元购入*ST宝硕的股票。而当天全天的成交金额仅为99.56万元。该部买入金额占当天成交金额的67.44%。
  有趣的是,1月17日盘中,*ST宝硕也有惊人表现。早盘*ST宝硕曾随大盘一路下跌4.95%。后在触及跌停位后被急速拉起,并一路上涨4.77%。随后,公司股价再度下跌,回落至前一交易日收盘价5.66元。全天*ST宝硕振幅达9.89%,却在收盘时回归前一交易日收盘价。如此跌宕起伏,与17日一路下跌的大盘形成鲜明对比。
  1月7日,*ST宝硕公告新的重组方案并复牌。公司拟以2.25元/股向大股东新希望化工等6名对象发行不超过4.2亿股股票,购买旗下华融化工、新川化工全部股权,预估值约9亿元。标的资产2010年合计实现净利润约5322万元。由此之后,市场便开始了对其的炒作。公司股价停牌前的收盘价4.23元一路上涨至5.94元,累计涨幅达40%。其间,*ST宝硕共计走出6个一字涨停。(上证)


机构1.4亿7入新界泵业 有色金属3股遭逾2亿抛盘

  昨日大盘大跌3.03%,个股大面积回调。然而,弱市之中,新界泵业、雷曼光电两只次新股却获得机构小幅买入,前者上市来更已获机构7度斥资入场。在极为有限的龙虎榜数据中,驰宏锌锗、云南锗业等领涨有色板块的个股遭机构单边卖出。
  机构频出手新界泵业
  当次新品种破发潮起之际,新界泵业却在上市首日之后的10个交易日内振荡上涨了8.11%,在同类品种中独树一帜。尤其是昨日中小板指暴跌4.58%、新一批次新股加入破发阵营下,该股却低开高走,由最大跌幅7.02%逐步回升至收盘时的涨0.3%,报40元。
  而在强势表现的背后,机构默默地敲出买盘,抒发着对其独钟之情。据成交回报显示,新界泵业昨日获两家机构合计买入1374万元,无一机构卖出。尽管入场资金的规模并不庞大,但却已占到其昨日成交总量的9%,无疑是该股极力翻红的主推手之一。更为重要的是,该股上市至今仅11个交易日,但龙虎榜上的机构买盘已出现7次,合计1.4亿元、净买入8904万元,粗略计算合230万股,而该股当前的流通盘仅为1600万股,即在连续买入下,机构已紧握其14.5%的流通筹码于手,青睐程度可见一斑。
  是什么原因使得机构在二级市场上频频出手、吸纳筹码?
  据悉,公司主要产品为农用水泵,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乡镇居民取水及输送、农村污水处理等多个领域,是农用水泵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累计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22项。去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4923万元,同比增长42%。此次上市发行价32.88元、市盈率59倍。业内人士称,今年农业水利的扶持已被决策层明确纳为重点扶持的领域,这对公司的股价而言,无疑增色匪浅。加之其发行市盈率相对较低、6.4亿元的流通市值也适应近期量能严重萎缩的市场环境,受资金青睐并不意外。未来股价的催化剂主要为相关政策的出台及业绩的增长。
  其他个股上,上周四刚登陆创业板的雷曼光电亦获机构重点关注,4家合计买入1286万元,占总量的9%。上市来该股获机构合计买入2509万元,折合股份约占流通盘的4%。昨日该股收涨1.91%,报43.2元。据悉,公司主营LED封装器,发行价为38元、对应市盈率为131倍。
  强势股遭集中兑现
  耐人寻味的是,昨日两市涌现30只个股跌停,但两大交易却未列出1只跌停股的成交回报。不过,昨日盘中一度力挺指数的有色金属板块中,3股的龙虎榜中有机构现身。其中,顺应锗价上涨预期而封出涨停的云南锗业中,1家机构卖出4573万元居首,占总量的11%,约合57万股。而从其去年三季度末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看,有此抛售能力的仅有第一、第二大流通股东汇添富成长及普丰基金,兑现意愿较为强烈。
  收涨5.6%的驰宏锌锗,4家机构合计卖出1.56亿元,占总量的15%,抛压力度亦不容忽视;尾盘急剧飙升、收涨5.95%的常铝股份则被两家机构合计卖出911万元。
  此外,曝出拟10转10的合康变频开盘的涨停被巨单砸开,最终仅涨3.85%,报52元。收盘时52元处挂着116万股的卖单,合6032万元。成交回报中,卖出席位为机构包揽,合计1.86亿元,占总量的47%,为其昨日收出高位天量中阴线的主推手。次新股华中数控冲刺涨停之际被1家机构卖出1480万元,最终涨4.54%,报29.49元。
  从上述榜单看,机构对逆势走强的品种采取了颇为一致的抛售操作,落袋为安的意味格外浓厚。尽管跌停品种上机构的态度几何,但至少预示前期做多标杆短期内仍存在回调风险,不排除市场仍维持少攻多守的运行格局。(新快报)


一位离职基金经理的自白:别把我们当贼防

  本文作者是曾在公募打拼多年的基金经理,有过辉煌,也有过失落。两年前,离开舆论关注的公募基金业,投身其他投资领域。
  在公募基金经理风声鹤唳之时,回过头来,他希望在《机构投资》说出心声。
  康德言:这个世界惟有两种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憾,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在资本市场,利益与道德,始终在激烈交锋。尤其是贪婪的原罪,它扭曲人的灵魂,让人坠入无尽的深渊,在资本市场的汪洋大海上迷失方向。
  这片大海是如此的诡谲,有时一块儿大石头扔下去,泛不起半点涟漪,又有时一颗小石子,会使波浪滔天。
  交易痕迹?一眼就看出来了
  现在的资产管理业与上个世纪90年代相比,最大的区别是玩法变了,但主要还是那群人,不过少了些老人,多了些新人而已。
  坐庄操纵股价的做法都已经过时了,有实力的机构投资者可以玩的更大,比如先持有一家垃圾公司的股票,然后打通相关高层关系,把它包装成一个香馍馍。
  以前我们跑上市公司,要上下打点一番才好开口:想做下你们的股票。后来坐在办公室等电话就好,陌生号码一般不接。
  整个基金行业的监管是从2006年开始收紧,那时候基金公司就已经有一套防火墙措施,甚至还有一些公司在办公室内装摄像头。
  交易所的监管体系也是2006年建立起来的。那些多次跟随公募基金资金出现的账户,账户之间有什么联系,都可以被查到。
  其实,一家基金公司经理的操作有没有问题,业内人士一眼就看出来了,交易的痕迹很清楚,每一笔交易都是实时监控的。在这样的机制下,把基金经理当贼一样防着,没有必要。
  现在大家一聊到基金经理,就说有老鼠仓,就像一说到医生就想到收红包,未免有些太偏激。
  一个基金经理,手中掌管两三百亿的资金,知道下一步要建仓某只股票,知道某只股票将会有三个涨停板,这种诱惑本身就是巨大的。
  或许他是无心的,比如朋友一起吃饭偶尔聊天,这位基金经理说很看好某只股票,朋友听后买了500万,三个涨停板后赚了150多万,朋友提着100万现金来找他……
  一回两回,这样的事情很多。
  但是如果这个基金经理是这个基金公司的合伙人,那就完全不同,不是简单一百万两百万能搞定的,为什么呢?
  他是合伙人,他有股权,做好了一年到手几个亿,还有长远发展,何必为一点眼前的私利辛苦?夜里还睡不踏实。
  公募品牌强,私募体制好
  所以,就呈现出两类人。
  有志气、有追求的年轻人,多在公募;一些玩过几百亿资金但不想承受更大压力的基金经理,则退守私募。
  基金经理跳槽私募也成了时下的一个热门话题,这涉及到公募私募机制上的一种区别。其实无论大到一个国家的政策实施,还是小到一个公司的人事变动,皆是不同背景主体的利益博弈在市场上的呈现,有时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汹涌。
  在中国,私募好比民企,公募好比国企。私募的体制比公募好,公募的品牌比私募好。
  做品牌很难。公募为什么有品牌?因为它可以不断发产品,规模很容易就起来了,而且这么多产品中总有一只能做好。
  在中国,老百姓还是相信公家,会觉得工商银行比广发银行更可靠一点,虽然后者也属于国有控股。
  但是,你能说出哪只基金一直好吗?早些年前王亚伟也是默默无闻,后来出去学习了一段时间,回来像换了个人似的,变成财富机了。更多的是曾经名噪一时的人物,现在终归于平静。
  私募品牌的塑造就没那么轻松了,它不能面向公开渠道发行,但私募仍需要自己的品牌。因为从长远来看,这个行业没有别的,只有品牌。
  人会老,想要把企业当成家族企业传承下去,没有品牌怎么办?企业必须有一个品牌,在此品牌号召力下会有一批忠实的客户,这样才能把属于这个私募特有的盈模式传承下去。
  做阳光私募,不单为了募钱
  私募阳光化并不是因为募不到钱,那些私底下募不到钱的私募阳光化后还是会募不到钱。
  做阳光私募的人,还是有点理想的。
  原先的私募,在严格意义上是不合法的,但是做阳光私募,就有了一条合法化的路径,因此也有了发展壮大的基本条件。
  另外私募没有阳光化时,客户想撤资就撤,各种潜在纠纷很多。阳光化后,资金进来有一段时间的保护期,这也是私募的一种自我保护。
  所以说,并不是谁想阳光化就能阳光化,还是因为这个人有品牌了,市场认他,大家愿意把那个账户变成阳光的信托产品。
  从目前整个私募行业来看,温饱是没有问题的。我有个朋友,还不是什么专家,就是到处打听消息,2007年行情好的时候也赚了一两千万。
  这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能做大,但你若在这个行业混了几年,肯定饿不死,每个人在里面都能分一块蛋糕。
  资产管理业,就是嫌贫爱富
  我们这个行业就是嫌贫爱富,穷人不是我们的客户。
  2007年国家有一个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号召,当时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消息,有人把十几万的积蓄全部投进股市,套得一塌糊涂,最后在网上给政府留言说我不要财产性收入了,把钱还给我吧。
  普通老百姓是不能拿自己全部的钱投进去的,这些人原则上就不是资产管理服务的对象。
  况且,资产管理行业中那些衣冠楚楚的人,并不是专家理财,而是专业理财。他们不外乎是一些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做过一点系统学习,有过一些经验而已。难道,他能比市场聪明?
  2007年QDII发行,当时鼓吹地让人觉得不买这个产品就错过唐僧肉了,结果呢?这些市场行为一定要把风险揭示清楚,卖基金可不能像卖保险。
  如果你一开始讲清楚这就是一种资产配置的工具,我想也不会闹出去那么多要跳楼的新闻。
  这也可以说是道德和利益的一个冲突。
  放开销售渠道,建立多渠道销售,这样才有条件去做风险揭示。若基金公司连自己的客户是谁都不知道,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又从何谈起?
  中国基金业现状很好,前景更好,因为这个市场需求太大,现在存在的问题也都是发展中的问题。
  从整个资产管理业来看,未来不分公募私募,私募也会被收编,最后证监会都要发牌照。公募或私募,更多是一种风险偏好的区别。《机构投资》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