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万科A、B股同登大宗交易平台,交易席位正是苏皇亚洲交易单元,和QFII集中地--中金公司淮海中路营业部。 在金融地产等低估值股票在"犹豫"中渐热的时候,QFII果断加入炒作大军,似乎和公募基金的畏手畏脚形成鲜明对比。 万科大宗交易频现QFII "行情在绝望中产生,犹豫中发展,乐观中灭亡。"这段被市场人士反复引用的名言,用来描述当下的金融地产行情,可谓贴切。 2011年开年至本周四,沪深300银行指数上涨近5%,沪深300地产指数上涨超8%,和同系列中消费、医药指数的下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万科A等地产龙头在不断地 "脉冲"中垫高底部,光大等银行股也逐渐走出了漂亮的圆弧底。 这一切都被有心的机构看在眼里。在公募基金开始调仓"纠偏"之时,QFII也果断加入炒作大军。 周三(12日),万科A、B股同时上榜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其中,中金公司淮海中路营业部同时作为买卖双方,以8.13元的价格交易万科A613万股,成交金额近5000万,较市价折价近10%。 同时,苏皇(苏格兰皇家银行)亚洲交易单元(886800)现身万科B大宗交易,以10.02港元自买自卖7.31万股。也许在B股市场上更不好捡"便宜"货,10.02港元是当天万科B的成交均价。 昨日(13日),中金公司淮海中路再次现身万科A大宗交易,以8.16元折价买卖562万股。 由于QFII本身的神秘性和过往多次成功战役,此次频繁现身大宗交易,引起了市场人士注意。 历史上的择时高手 作为著名的QFII聚集地,中金公司淮海中路营业部最近一次现身万科A大宗交易,是早在2009年3月11日,以7.9元的价格买入434万股。而在此之前更早抄底买入的,还有瑞银证券交易单元(316200)以及中金公司交易单元(077100),成交额均在数千万以上。 4个月后,在2009年牛市的助推下,万科涨至14.87的阶段性高价。短短几个月时间,提前潜伏的QFII收益翻倍。 在万科B的大宗交易中,最早的一波是在2005年至2006年,包括荷银亚洲、摩根大通在内的国外机构频繁交易。最近的一波是在去年年中,包括淮海中路,苏皇亚洲等频频现身。 苏皇亚洲最近一次,也是第一次交易万科B是在去年9月17日,以9.66港元的收盘价买卖250万股,超过当日万科B二级市场交易量,在随后的1个月内,万科B上涨近17%。 从QFII以往的操作来看,重金追捧的股票均是行业龙头公司。回顾2010年,QFII在地产股上的行动可谓是"胆大"。与公募基金在2010年上半年大举抛售地产股不同的是,QFII在地产调控政策出台的二季度选择了重金吸纳。 统计显示,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瑞士银行在内的三家QFII在去年二季度齐齐重仓杀入万科A,从二级市场走势来看,经过7月份的强势反弹,万科A两月涨幅达25%。 不过,到了2010年三季度末,上市公司的财报显示,QFII重仓股中的内需消费类股票占比大幅增加,同时大幅减持了万科A. 有分析人士表示,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低调进入个股,可谓"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此后又可以通过二级市场逐步买出了结,"从QFII对单只股票的操作中可以看出,QFII的操作特点是很明朗的:择时,果断,和速战速决。" 公募基金还在犹豫 QFII展开行动,似乎已经在豪赌地产股。不过,公募基金似乎还在地产股上纠结。"风险",在公募基金现在的思考中,仍重于"收益"。 "2011年股市面临的风险在哪儿?最担心什么?" "房地产调控。" 在《每日经济新闻》本周三举行的2011年投资年会上,华商基金投资总监庄涛这样干脆地回答。 "我和他观点一样。"中邮基金投资总监彭旭补充道。 可见,纵使地产股估值再低、业绩再好,在政策调控的阴影下,对于公募基金而言,地产股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赌对则全年业绩翻身,赌错则会在排名战中落伍。 事实上,从QFII去年整体业绩上看,并不如公募基金。理柏亚洲发布的一期中国基金市场透视报告显示,截至去年11月底,QFII投资中国A股的年内业绩,仍为-9.34%。同期国内股票型基金累计业绩为1.40%,年内表现低于国内的股票型基金。而11月纳入统计的QFII基金中,业绩最佳的主动型基金为马丁可利中国A股,去年的盈利为9.13%,第二名保诚中国龙的年内收益为5.11%, "从地产股去年的整体走势来看,若不能准确把握其中的交易性机会,赚钱的难度是比较大的。QFII如果现在参与地产,究竟能为它们带来多少利润,最终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其历史表现来看,QFII的操作是有一定前瞻性的。"某基金人士表示。 重庆市房地产税已经 "见影",上海房地产税还在"闻声";在地产股的"混沌"期,QFII最近频繁现身万科A、B股大宗交易,投资者能从中看到何种意味呢? 就今年的地产股行情,北京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如果今年政策不再调控房地产,那么可以想象,地产股在今年将迎来大牛市行情。而调整的,会是前期的强势品种,如医药股等。"(每日经济新闻 魏玉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