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夫
最近看了两部片子。一部是电影《外滩佚事》,一部是五集电视片《外滩》。在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迈入历史新阶段之际,能够看到相关题材的片子,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尤其以上海为典型,看看中国社会怎样从一个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它的价值绝非为了思古之幽情,而是能够借此看到一些对未来有启发的东西,这是关键。
然而,在为这两部片子的播映感到欣然的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就是如何看待这170年的沧桑巨变,尤其是经济层面的变化。那是很能够看出我们的研究水平和认识程度的。而在这两部片子中,看不出有更深入的研究和基于丰富史实的解说。从电影《外滩佚事》到电视片《外滩》,至少存在三点遗憾,而这些遗憾折射的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短腿已经对经济发展有所拖累了。
在论述这些看法之前,有必要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两部片子。电影《外滩佚事》选取了赫德、叶澄衷、杜月笙、周璇和李香兰等5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将他们的人生故事与百年外滩的变化结合在一起。而五集电视片《外滩》由于不受一次播映时程的限制,分别用五个部分来为外滩做注解。
虽然这部片子花了不少工夫,同时还找了一些中、英、美、法等相关机构的研究人士来为片子背书。在内容上也比影片《外滩佚事》充实许多,在结构上也采用了全新的主题叙述而不是人物勾连的手法,试图对外滩的历史做更新、更细致的阐述。但看了全片,并不清楚它要表达什么。
也许外滩的故事太丰富了,不容易理出头绪。但这不是看不清这两部片子主题的理由。而在这两部片子中,有这样一些细节,被认为是用新的视角对历史的解读。比如,关于外滩,有这样的介绍,一块无用的泥滩,从华洋分隔到华洋杂居,外滩的一小步,改变了上海,也改变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关于赫德,恭清王常说我们有100个赫德就好了,而海关成为当时清政府最清廉的机构。
在《远东华尔街》这一集,制作者试图用资本家的创业故事,将商界名流、青帮老大,各式人等,融于一炉,见证一个摩登时代的繁荣与荒诞。而在《城市之光》这一集,一方面要展示东方巴黎的妖娆,一方面又试图把鲁迅在上海的最后十年,作为知识阶层的典型,来展现千年中国文化所没有的新格局,以及海派文化的活力所在。可以说,用了很多心思。
可惜的是,尽管制作者试图要对历史做全新阐释,但历史不是哈哈镜,也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它是要靠史实说话的,而对于史实的编排并不能随心所欲,起码要尊重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最基本的标尺。只有把真实的历史事件、人物,准确地放到发生历史事件的确切时间与空间里,才能看出它的意义来,也才能从中找到历史发展的轨迹,给人以有用的启发。
这里,且不说社会文化方面的事,但按时间序列,罗列几件在1842年《江宁条约》签订以后与上海有关的经济事件。1843年11月,上海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开征夷税,开埠与洋人通商。是年,英商怡和洋行等在上海或设分行或设分号。1845年11月苏松太道与英国领事签订《上海租地章程》。而当时的“外滩”也并非泥滩,而是大片农地。
1845年老沙逊洋行、美商旗昌洋行等在上海设立分行。1846年英国人在上海设立“道路码头委员会”,这是公部局雏形。1847年英国丽如银行在上海设分行,这是最早进入上海的外国银行。1850年大英轮船公司开辟香港至上海航线。同年,财经周报《北华捷报》在上海出版。1851年英美法领事钩串控制了引水权,外国人首次充任中国官吏。
1861年怡和洋行在上海设缫丝厂,1862年设江汉关,美商旗昌轮船公司在上海开业,1864年美商耶松船厂在虹口成立,1865年法租界自来火(煤气)公司成立、汇丰银行在上海设分行,江南制造局成立,1866年发昌机器场创办于上海,1870年美商点石斋石印局成立,1871年香港上海海底电线接通。1872年《申报》创刊,1873年中国首家官督商办股份制公司轮船招商局开局。
要说一百多年来与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的上海故事、外滩故事实在太多了。尤其是外滩主要是贸易与金融服务业的聚集地,有太多人物、事件与这个地方相关。仅从经济层面看,要理清头绪就需要有更深入与扎实的研究。而这两部片子的三点遗憾正在于,一是缺少经济史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二是影片选择的人物事件不具代表性,三是制作者缺乏对这段历史的基本了解。
尽管如此,现在能够平心静气地关注这段历史也是一大进步。而对这段历史的深入研究,无疑将对未来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有多方面启迪。
作者:亚夫
(责任编辑:郝艳)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