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下称“通知”),通过7项措施,抑制菜价过快增长。
这7项措施是:切实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蔬菜重点生产基地建设;改善蔬菜流通设施条件;完善“绿色通道”政策;提高蔬菜产销的组织化程度;强化蔬菜信息体系建设;统筹抓好当前“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
商务部数据显示,8月23日至29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2%,连涨10周。市场有分析认为,这将推动8月CPI同比增幅高于7月,再攀年内新高。
“菜价飙涨”、“几周没吃青菜了”等话语成为最近普遍反映的民生问题,从而引发高层关注并出台通知,不少业内专家认为:“该”通知“酝酿已久。现在,国内大多城市的蔬菜自给率均不超过30%,蔬菜种植面积连年下降。相关宏观经济分析师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透露:该“通知”针对的是导致菜价上涨的深层次原因。也有媒体评论表示:该通知的发布明显汲取了2007年的教训,提早推出的一项“菜篮子”工程。
“意志坚决之时,但关键是措施能否有效执行。”一位长时间从事食品行业的分析师表示了期待。
事实上,要稳定各地的菜价除了从供应方面来着手,最重要的是,要解决流通环节当中的成本问题。曾有媒体报道,一车蔬菜,千里进京,价格始终波澜不惊,每斤获利不过一毛钱。然而在从批发市场到市民餐桌的“最后一公里”,其价格却“野蛮上涨”,连翻几个跟头,光是西红柿的涨价至少要被扒五六层皮,菜价“飙涨不落”成为可能。
目前,城市居民面对的是菜价越来越贵,但是菜农并没有得到多大好处,当中的流通环节占去了相当一部分利润。“高效率的配送条件以及蔬菜的运输成本,远高于蔬菜从产地到批发地的运输成本等,加上房租上升和储存的价格等,菜价的飙高并非无源之水,此次出台“通知”,多管齐下十分必要。”上述分析师强调。本报记者 单一良报道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责任编辑:崔子常)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