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药板块当前的走势来看,9月继续延续了七、八月份的反弹走势,跑赢大盘,已接近年内高点。不少医药股股价创出新高,医药的各个子行业均被热捧。一直看好医药的某明星基金经理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直言,之前买入医药股的基金如今只需要享受上涨,但是新进入者已经很难下手了。
40亿“大块头”投向医药
汇添富发布的公告显示,旗下医药保健股票型基金从8月开始募集到结束募集,共募得40.84亿元,户均认购金额为6.27万元,其中,汇添富基金公司员工认购205.16万元,户均认购22.8万元。
该只基金的主要投资方向是单一的医药保健行业,行业投资集中度非常明显,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60%~95%,投资于医药保健行业上市公司股票的资产占股票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
按照规定,该只医药基金投资包括两类公司,一是主营业务从事医药保健行业(涵盖医药原料、化学原料药及制剂、医药中间体、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等)的公司;二是当前非主营业务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隶属于医药保健行业,且未来这些产品或服务有望成为主要利润来源的公司。
实际上,自汇添富旗下这只医药基金发售以来,就引起了记者的关注。结合市场来看,自6月初行业利空政策来袭以来,医药板块上演了V字型走势。在三季度反弹期间,“超级细菌”概念更是助长了医药股走强,中恒集团(600252,股吧)、上海凯宝(300039,股吧)等股价已创出新高。
业内一致认为,支撑医药股走强的主要原因,是业绩的稳定及利空政策的逐步消化。基金对于医药股的态度也仍是相当明确,即集中持有。
新进者享福 后来者居“上”?
那么,随着医药股不断反弹,估值越爬越高,且各个子行业几乎全被涵盖,究竟还有多少空间呢?
“医药股业绩增长相对确定,以前给的估值是30倍,有‘医改’等利好可将空间打开,给到40倍。但目前这个位置上,确实是说不上便宜了。”上述明星基金经理对记者说道,“之前有医药股的就继续持有,享受上涨。买的话就下不了手,毕竟这个位置上(股价)已领先其他行业太多了。”
他进一步表示,医药等消费类股票有不错的业绩,属于未来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估值略往上走,但有业绩支撑,所以不管是激进还是相对保守的基金都会买。他认为,所有产业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周期类,包括房地产等大产业,长期来看受经济结构调整影响,估值会不断往下降,有反弹力度也有限;第二类就是医药等消费类;三类是新兴产业,虽然这类股票在估值上没有限制,但业绩上有瑕疵,并没有产业化,业绩上也没有太强的支撑。
从汇添富旗下其他偏股型基金的半年报来看,7只偏股型基金在今年上半年增持或买入医药股67只(不同基金买入同一只股票),如汇添富均衡(519018,基金吧)增长增持华兰生物(002007,股吧)2027.24万股,策略回报买入康缘药业(600557,股吧)376.3万股、价值精选买入265万股上海凯宝等。如今的医药保健股票型基金,不过是基金公司对于医药投资的再加码。
不过,有基金业内人士担心,在医药股中基金持股比较集中,在涨势远超大盘的背景下,未来能够否继续值得怀疑。而沪上某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也向记者表示,医药行业未来会逐步分化,应注重个股选择。
延伸阅读
追逐新蓝筹的旗帜
今年以来,以行业为主题的股基越来越多,而迎合经济结构转变的行业主题基金销售业绩也较为理想。在继易方达消费行业基金募集金额超过60亿元后,日前成立的汇添富医药行业基金的销售金额也高达40亿元。
今年以来,已有汇丰晋信低碳先锋基金、金元比联消费主题基金先后成立,中海基金旗下的环保新能源基金已获批,华商基金的产业升级基金也已上报。据了解,不少基金公司也在深挖行业主题方向的基金,而产品设计上也不尽相同。而阳光私募方面,以从容投资开创的首只医药行业基金,自诞生以来已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毫无疑问,行业主题基金的升温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一位基金业内人士如此表示。契合调整方向且受益的行业,其蕴藏的机会也自然不愿意被基金错过。而在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下,消费类主题的基金也风声水起。
某打理中等规模基金的基金经理告诉记者,新兴产业中虽然仍有很多还看不清楚,但注定是未来的方向。目前的市场还处在传统蓝筹的逐渐低沉和市场追逐新蓝筹旗帜的过程。
不过,也有基金业内人士认为,基金产品设计创新也是行业主题基金升温的推动力。过往基金的产品设计过于雷同,产品缺乏新意使得投资者陷入了疲劳,而当基金公司将产品的目光锁定在单一行业或某一方向时,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第一是行业容量是否足够。当多只基金扎堆同一行业时,上述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尤其是目前不少新兴行业,市场的容量相对显得狭小。对于标的较为优异的个股,原有老基金已是扎堆挺进,公司的估值也已大幅提高。
某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表示,公司在产品设计时,就已对行业的市值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测算,市场容量应该不是问题。而且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市场也会不断扩容。
与此同时,当基金公司的产品专注某一行业时,公司对此行业团队的配置要求也自然提高。不断细化行业,不停地追踪上市公司的最新动态,都需要基金公司付出大量的精力。随着基金公司对精选个股的深入挖掘,行业主题基金升温的同时,也要求基金公司的投研人员能力不断提升。
【稿件声明】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如需转载或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官网:http://www.nbd.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