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需要以更长远的眼光来做城市规划,也就是说,要积极完善道路交通环境、发展立体交通、利用市场自身调节,完善公共交通网络覆盖,鼓励公交出行
■时论■刘默
为调整节日休假周末正常上班,又恰逢周末不分号限行,京城连续出现交通严重拥堵局面。21日是中秋前最后一个工作日,虽然未出现预料中的“暴堵”,但流量最高值超过平日晚高峰。
为什么北京道路越修越多,越修越宽,车反而越来越堵?针对拥堵情况,北京市交管部门给出了六方面的原因:降雨、两节临近、周末、限行尾号是4和9、车辆太多、路上剐蹭事故增加等。
但显然都不是根本原因。在我看来,机动车数量增长过快是大拥堵的关键所在。据统计,目前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超450万,这意味着,以北京市的三条环路做量尺,北京市每100辆车中最多可有5到6辆车同时上环路,否则三条环路就会瘫痪。而据预测,到2015年机动车更有可能达到700万辆。因此限制机动车拥有数量成为我国进入汽车社会后需要花大力气做的事情。
其次是城市发展、定位、规划等问题。据了解,《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提出在北京市域范围内,构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试图对单中心格局进行调整,不过,从现实来看,快速扩张的城市规模迅速把通州、亦庄、顺义等吞并进了城市大饼之中,新建的诸如望京、通州、天通苑等居住区也成为功能单一、缺乏企业和商业中心落户、缺乏工作机会的“睡城”。而且据规划,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但截至2009年底,北京实际常住人口总数就已达197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246万人)。显然,城市摊子越铺越大,人口日益膨胀,而城市规划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北京城市交通压力。
可见,优化城市交通依然是北京急需修炼的“内功”。我国规划界的权威吴良镛认为,仅仅凭借交通技术来解决城市发展问题是行不通的,包括交通拥堵在内的大城市病,必须通过城市发展战略的创新予以根本解决。
近几年,虽然轨道交通以及提升空间效益的“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TOD)日益引起了广泛关注,各地也进行了相关尝试。但是由于对公共交通认识的欠缺,加之现有建成的轨道交通还未形成完善的网络,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也存在问题,这使得轨道交通和TOD对城市的正面价值十分有限。此外,比道路更缺乏的,是我们在公共政策、法律规则、用车文化等软件方面的捉襟见肘。与纽约、东京等国际化城市比较,北京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关键还是公共交通发展滞后所致。
综上所述,北京需要以更长远的眼光来做城市规划,也就是说,要积极完善道路交通环境、发展立体交通、利用市场自身调节(如发挥停车费等增加用车成本的价格杠杆作用),完善公共交通网络覆盖,鼓励公交出行。
(责任编辑:苏来兴)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