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连涨8天创历史新高_股票_证券_财经

人民币连涨8天创历史新高

加入日期:2010-9-22 9:47:20

  昨日,外管局公布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6997元,一举升破6.7大关,已经连续8天上涨。自从与美元脱钩以来,从9月至今已累计升值1.6%。市场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不断高涨,也引发了市场对热钱涌入的担忧。然而,有经济学家指出,目前的升值只是短期波动,不足以导致热钱大规模冲击中国的资本和资产市场,但对外贸出口将有较大的影响。

  解析1 不足以构成“热钱” 大量涌入中国的动力

  这一轮人民币的连续升值,引发了市场上对“热钱”流入的担忧。对此,专家认为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长期存在,人民币的升值是一个大趋势。但是这一轮的短期单边上涨,并不足以构成“热钱”大量、快速流入中国的动力。

  根据央行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继7月份增加1709.51亿元人民币,重拾升势以后,更在8月份,创下了4个月以来的增量新高达210368亿元,较7月份新增2430亿元。

  “这就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了市场对于人民币的需求上升。此前,5、6月份外汇占款的增量下跌,人民币就贬值,这里面都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反映。”连平认为,“但是如果据此就判断‘热钱’将大量流入,我并不认同。”

  在连平看来,“热钱”大量流入的动因可能有三个,一是资产价格上升;二是股市行情走强,第三才是汇率的上浮。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国内前两者没有大幅上涨的征兆。单因汇率的上浮就进入市场,理由并不充分,“长期看好中国资产升值的资本会按照原先的步调行事,并不会因为这一轮上涨就加快步伐。”

  “已经连续八个交易日创造新高了,你认为还有多少的上涨空间呢?有多少‘热钱’会在一波单边上涨之后,依然追逐的?”李伟也并不认为会有大笔的“热钱”跟风炒作,他认为短期内的连续上涨绝对不是人民币升值的常态,央行过一段时间必然会有调整。

  解析2 对微盈利外贸企业打击较大

  相比热钱的担忧,广东进出口约占全国进出口总值四分之一。昨日,广东省外经贸厅副厅长郑建荣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今年6月19日央行启动新一轮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工作以后,截止目前累计已经升值1.7%。“尽管人民币升值对企业进口和走出去有一定的正面影响,但是对外经贸的不利影响是多方面的。”

  他表示,一是直接减少了企业的出口收汇,以广东为例,根据省外经贸厅的测算,人民币当年累计升值如果达到3%的话,外贸出口的收汇就会减少200亿元人民币,意味着企业的利润就要减少200亿元。

  此外,人民币升值必然削弱整个出口商品的竞争力,降低企业的利润率,特别是增加企业经营上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接单。“据我们调查,整个珠三角地区,规模以上的轻工业大概的利润率水平普遍在5%左右,规模以下的轻工企业盈利率有的甚至不到2%。”

  在资本利用方面,人民币升值也不利于吸收外资。“人民币升值使外商投资成本加大,特别是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企业出口成本增加,影响了整个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和增资规模,也影响到了外商投资企业产业本地化的进程,也不利于加工贸易型企业的转型升级。”郑建荣指出。

  郑建荣还表示,受影响的企业大部分是技术含量比较低的中小企业,他们更多的是通过企业内部消化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但是这样也直接影响了这部分企业出口的竞争力。”

  解析3 人民币需求增加 推动中长期升值

  然而,即使除去“热钱”的因素,人民币长期的走高也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李伟虽然并不认为人民币会保持这一轮升势,但却肯定地认为:“中国市场的长期吸引力是勿庸置疑的,国外资本对人民币资产的需求不断上涨,从供求关系的角度来分析,人民币长期依然会不断升值。”

  相比之下,连平则直言:“从今年的情况来看,人民币也必然是升多跌少,预计将会达到6.5—6.6的水平。这也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从近期的各种市场动态也可以看出,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正在日益迫切。近日,港交所向交易所参与者发出通告,要求他们提升各自的后勤系统,以确保所有交易所和结算所参与者未来都能处理人民币产品的交易、交收和结算。“我们预期未来人民币产品的交易有些会选择场外市场”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公开表示,“假设不远的未来,有相当于10%的进出口贸易额以人民币结算,加上其它渠道来港的人民币,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规模可望超过2万亿元。”

  此外,近期由于允许境外人民币直接参与上海的金融市场投资,直接提高境外企业持有人民币的收益率,进一步增加了人民币离岸市场需求。工行国际业务部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持有的人民币只能存放在香港和澳门的银行中,获得很低的存款利率,投资开放后海外人民币规模将进一步增加。”

  ■观察

  币值坚挺 推动国际化进程加快

  人民币的升值从某种程度上也在推动着其国际化进程的不断迈进。据《金融时报》消息称,马来西亚央行已经买入人民币计价债券作为其外汇储备。虽然马来西亚官方并没有透露购买的具体数字,但是这一行为的标志意义却已经在市场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而在分析马来西亚央行增持意图时,市场普遍认为不无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我们当然可以看到马来西亚所代表的东盟国家与中国的经贸往来正在不断扩大,持有人民币以应对各种贸易需求是非常必要的。”对此,连平表示,“但是我们同时也可以想到,马来西亚可能会有保值,甚至投资的意图。币值的坚挺是一种货币被持有的重要原因。”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驻香港策略师戴锐斯科瓦茨表示:“这将把人民币的可信度提升到一个全新水平。”马来西亚央行的增持可能带来众多东盟国家,甚至其他地区与中国有着广泛经贸往来的国家持有人民币。

  自从2008年以来,中国陆续与阿根廷、白俄罗斯、香港、冰岛、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韩国签署了一系列的货币互换协议,总额达8000亿元人民币,约合1200亿美元。而在今年8月,中国更向外国央行开放了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增加了人民币的“回流机制”,从而配合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大力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根据9月份的数据显示,工商银行境内外机构已为客户办理各类跨境人民币业务2662笔,业务金额已经达到了400亿元人民币。

  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将会不断释放出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成为推动人民币币值坚挺的一大动因。但是,市场人士认为,这在短期内不会直接推动人民币升值。从我国外汇交易市场的情况来看,参与者只能是国内机构,国外机构往往通过持有债券或其他形式来获得人民币资产。我国在资本项下的管制,这些需求无法直接作用于市场,并在短时期内推动人民币的升值。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