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发改委能源所高层详解 两大新能源规划正在酝酿 可再生能源转换、使用领域成香饽饽 新能源急唤政策扶植加码 两大规划交叠 新能源产业获双重利好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存三重疑问 中投:看好新能源新技术等成长型行业 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概念股一览表 21个新能源项目机密 发改委能源所高层详解 两大新能源规划正在酝酿 去年以来,在新能源领域最引人注目的政策传闻是国家正酝酿出台《新能源产业规划》。今年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制定工作又提上日程,其中也包含一个新能源规划。对于这两份规划,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上周末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进行了详细区分。 这属于不同范畴的两个规划。《新能源产业规划》的全称应该叫《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其中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风电、光伏、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还包括IGCC、清洁煤利用、煤层气、页岩气等各类能源。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则包含七大产业,其中一个是新能源,其覆盖范围比新兴能源小。李俊峰说。 他表示,目前,国务院只是原则上通过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这意味着规划的出台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七大产业的规划会陆续地出。 李俊峰认为, 从目前来看,国务院还没有讨论这份规划(《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何时出台还不清楚。 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新能源部分现在也还是雾里看花。到底怎么做?和原来有什么本质区别?可能还要看看再说。李俊峰说。 当然,这两份规划对同一类新能源的发展目标设定应该是一致的。李俊峰说。 据他介绍,目前官方公布的关于新能源的规划只有一个,即《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中规定风电到2020年的目标是3000万千瓦,但这个目标今年就可能达到。为此,能源局一直在不断调高目标,最新的说法是到2020年风电装机达到1.5亿千瓦,目前国家电网已在按照这一目标做准备。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蒋莉萍随后向本报记者确认,国家电网的确在按照风电1.5亿千瓦装机的目标在做消纳方案。但她却并不希望看到新能源的增长每年都是在一种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翻番。 对设备制造商来说,翻番可能是好事情,但对综合的能源系统而言却未必是一件好事。有一个大家形成共识的发展目标更重要。蒋莉萍说,政府决策在这里非常关键,从战略规划到标准的制定、还有包括营造社会环境都需要慎重决策。 早在今年2月初,国家发改委会同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部门召开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思路研究工作启动暨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会议决定成立由张晓强任组长的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研究文件起草组,负责研究起草《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上.证)
可再生能源转换、使用领域成香饽饽 在第二届中国(无锡)新能源大会上,多位风险投资企业合伙人表示,全球可再生能源行业正从政府补贴驱动型转向技术驱动性。预计未来5至10年,在无补贴情况下,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可与传统发电成本相当。届时可再生能源市场空间将大开,真正与传统能源实现分庭抗礼。因此,风险投资企业开始向两头掘金,一方面更关注具有技术竞争优势或突破性技术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商,另一方面转战可再生能源转换市场(储能和能源传输市场)。 技术突破带来发展黄金期 作为最早一批投资可再生能源生产企业的风险家,德同资本、常春藤资本从不讳言收益丰厚。在海内外投资热情高涨、贸易环境却可能恶化的情况下,他们转头深挖可再生能源生产领域的未来空间。 在风险投资多年前投下重注后,A股市场、海外证券市场正接过风投的接力棒,热捧可再生能源企业。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明阳集团)正在上演新一波中国风电企业上市神话。这是今年以来可再生能源领域中国规模最大的一起海外IPO,募资将超过5亿美元;这也是路演首站首日就被抢购一空的IPO。作为明阳集团的投资方之一,德同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邵俊开心地表示,明阳集团路演第一站定在香港,原以为香港投资者对风电业热情不高。没想到第一天路演结束后,我就接到摩根丹坦利负责人的短信,认购订单踊跃、足够完成全部募资任务。 面对早期成功的投资,风险投资家们冷静地端视未来的机遇和当下的风险。记者发现,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可再生能源领域正腹背受敌。在海外,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正酝酿对中国太阳能生产企业出台贸易保护措施;在国内,此前中国光伏低价招标、民企无一入选的事件暗示国内更倾向于国有企业。对此,常春藤投资发起合伙人付磊称,与国外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短期内仍具有低成本的比较竞争优势。长期而言,我们将选择一些具有技术优势的可再生能源生产企业,如能将能源转换效率提高一至两个点的企业,以规避低附加值激烈竞争的风险。德同资本创始合伙人邵俊较为乐观,技术突破将带来可再生能源市场的黄金期。我个人认为,未来5年内,在无补贴情况下,有些优势企业的可再生能源生产成本可与部分传统发电成本昂贵的国家持平。 投资升级转向高利润环节 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多位风险投资企业合伙人表示,正在寻找产业链升级带来的机会,如能源转换领域和能源使用领域。 邵俊介绍,可再生能源分为三个环节,即能源生产;能源转换、存储和传输;能源使用。能源转换、存储和传输主要涉及三方面。第一为电力电子,包括电力电子器件、变速器;第二为大规模储能电池,如锂电池、钒电池、钠硫电池等;第三为智能电网。至于能源使用则包括新能源汽车、LED、节能设备与装置、合同能源管理等。 德同资本和常春藤资本的合伙人都认为富矿在能源转换、存储和传输领域等高利润环节。邵俊尤其看好储能技术,可以跨过白天黑夜,起到削峰平谷的作用。与外界热情投资锂电池不同,德同资本钟情于投资于钒电池。邵俊称,投资钒电池企业普能公司一年后,估值已经上涨了五倍。这主要因为普能公司拥有成功的模式。第一,产品运用范围广。钒电池既可以用于智能电网,也可以独立发电。第二,借金融风暴之机,普能公司以几乎白送的价格抄底了加拿大VRB Power System公司,迅速获得钒电池领域的核心技术。 付磊则看到能源使用链上的市场空间,中国节能市场有较大空间。我们投资了一家从事节电方案的企业,可为客户年省电15%至40%。以年耗电上亿元大户为例,每年可节电约3000万元。 当问及中国证券市场触锂狂涨的风潮时,邵俊称,过热有风险,其实有市场需求并不限于锂电池。如希望投资风险小,可考虑上游的负极材料、膜等,或者考虑下游的能源管理系统、散热系统等。(.上.证)
新能源急唤政策扶植加码 昨天,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江苏省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无锡)新能源大会暨太阳能展览会在无锡拉开帷幕。多位政府官员、协会高层、新能源行业大腕纷纷在会上表示,国家应在新能源领域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植。 此次大会同时颁出了十大新能源人物和新能源企业30强,其中包括13家上市公司,尚德电力、金风科技等行业领军企业榜上有名。上海证券报是此次大会的首席战略合作财经媒体,也是评选活动的主办单位之一。 商务部产业司副司长刘少军在会上表示,2050年太阳能发电占能源比例将达24%,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太阳能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风电、生物智能、地热能的发展也很迅速。 中国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制定相应的扶植政策,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和消费模式转变为切入点,围绕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要求,从引资、应对贸易摩擦、引导消费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刘少军说,我们将进一步对新能源产业利用外资、技术引进合作加大支持力度。 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则在会上表示,希望国家能进一步落实扶持新能源产业的政策。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法》去年进行了修订。但现在看来,(实际运行)离这个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其中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上网电价政策还未得到全面有效地落实。石定寰说,这一政策是促进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和市场培育的关键问题,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切实贯彻落实,尽快制定出合理成本基础上的合理电价。 此外,石定寰还建议,能不能够率先在我们长三角地区实施十万屋顶计划,这样能更广泛地使用太阳能。我想,在市场应用上,新能源明年能有更大的创新和突破。 国内光伏领军人物、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则在会上对刚刚结束的国内第二轮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提出自己的疑问。 任何一个产业在它的发展初期,都需要政府强大的支持。在这一点上,我们所有的企业都要呼吁中国政府,对新能源给予健康地支持,不能够采取最低价中标的方式,这是不对的。施正荣说。(.上.证)
两大规划交叠 新能源产业获双重利好 日前国务院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领域,新能源产业毫无疑问的成为未来重点培育支柱性产业之一。具体而言,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将领衔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业内专家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已经上报国务院等待审批的新兴能源发展规划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但是各有侧重,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我国新能源产业即将迎来双重利好的释放。 两大规划形成合力 日前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新能源产业是其中之一,将重点聚焦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 事实上,近年来针对上述新能源产业的财政支持及优惠政策一直存在,此次将新能源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意味着后续支持政策也将得到保证,同时针对整个产业链的支持也将更加明显。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主任王仲颖表示,此次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将与十二五规划内容进行结合,目前正在制定的过程中,该规划将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目标予以明确,给相关投资商比较明确的市场回报预期,有利于刺激产业投资显著增长。 此前,国家能源局制定的新兴能源发展规划已经上报国务院,如今尚未获得审批。规划期累计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元,对行业拉动作用不言而喻。新能源行业可谓享受双重利好。 分析人士表示,两大规划都将对新能源产业予以政策支持,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其中新兴能源发展规划主要聚焦能源领域2020年的发展目标安排,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将着眼新能源产业的上下游全产业链予以鼓励支持,涵盖范围更加广泛。 消息人士表示,在对七大新兴产业全产业链的支持过程中,对于不同的生产环节支持力度肯定是有所区别的,对于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的产业环节,支持力度很可能小于尚未发展起来的产业环节,具体的支持重点将根据有关部门调研结果来确定。 将从产业链层面予以支持 国元证券研究人士表示,对于新能源产业,重点关注具有核心技术和竞争优势,从国家产业政策中受益较大、具有明确业绩增长预期的细分行业和上市公司,其中,新能源行业上游企业的投资机会要好于下游。 近期上游多晶硅价格及硅片市场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扬,再度上演资源稀缺受追捧的一幕,乐山电力、川投能源等公司值得关注。此外,在技术路线方面,无论是晶硅电池还是非晶硅薄膜电池,在技术研发上都有大幅提升空间,例如晶硅电池需要降低成本,而非晶硅薄膜电池需要提高稳定性、提升转换率。 在标杆上网电价建立之后,风电产业近期进入稳定发展期。目前风机设备制造方面毛利率有所下降,但龙头企业产能仍在不断扩张,拥有核心技术或专利技术的生产商仍有快速发展的潜力。东方电气、金风科技、湘电股份等设备类公司在市场份额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核电在2020年15%的非化石能源比重中将占到2%-3%,远超风电、光伏发电的比重。如今少数核电设备商呈现一枝独秀状态,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电集团等公司技术及市场垄断优势明显。生物质能方面,生物乙醇、生物柴油以及二甲醚燃料应用值得期待。(.中.国.证.券.报)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存三重疑问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越来越吸引眼球的成都车展再次掀起了业界对于新能源汽车这一当下最热话题的热烈探讨,随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下称《规划》)出台进入倒计时,从国家层面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框架即将浮出水面。 但这个备受业界期待的新政以及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的各项政策能否真正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仍存在不少疑问。 尴尬的混合动力 根据已率先出台的针对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目前消费者购买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将分别获得额度为6万元和5万元的政府补贴。而对于混合动力汽车的补贴则依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标准,仅为3000元。 显然,从科技部、发改委等政府部门制定鼓励政策的出发点上,混合动力汽车并没有成为国家大范围鼓励的新能源车型。 有观点认为,相关部门之所以没有将混合动力作为新能源规划的发展重点,是出于产业平衡角度出发,因为日系汽车厂家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走的是混合动力路线,且技术相对成熟。如今,丰田普锐斯已量产超过十年,而继思域混合动力之后,本田汽车也在坚持不懈发展混合动力。而相对来说,德系、美系甚至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普遍在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方面没有突出的优势。 如果新政对于混合动力有过多照顾,日系汽车企业恐将率先占据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优势地位,而这对于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尚显稚嫩的自主品牌极为不利。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相关人士表示。 对于混合动力技术的成熟度,包括汽车企业在内,大多数业内人士都承认,发展新能源的最终目的是节能、减排、环保,而无论对哪个国家,都将是一个逐步推进的长期过程,从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技术储备来看,电动车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混合动力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是新能源车型的主力。 混合动力肯定会作为主要部分,会作为节能技术的主力。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告诉记者。 据董扬介绍,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拟定的《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混合动力汽车被归入节能汽车里,而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则被纳入新能源汽车部分,新政中将鼓励使用所有能节油的新技术,以政府补贴为主。混合动力放哪儿并不重要,纯电动毕竟量小,不同程度的混合动力数量较多是毫无疑问的。董扬肯定地表示。 政府补贴是万金油? 国家的大力扶持,对于正处于起步阶段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不小的推动,这是业界普遍的共识。但仅靠政府一臂之力能将这一新兴产业推到多远,市场之手何时能够真正起到调节作用,恐怕没有人能准确预估。 由于新能源汽车价格奇高,要让普通消费者完全承担全部的成本费用,推广新能源汽车就成为一句空话。从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政策的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因素。汽车营销专家张志勇如是说。而从世界各国的现状来看,补贴也是一种惯例。通过补贴降低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以达到部分消费者能够接受的程度,是各国政府的最终目的。 目前政府的推动力度非常大,完全可以拉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进程。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高技术业务部副主任马超英对媒体说。但他同时认为,补贴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进程取决于汽车企业生产高性价比的汽车的速度。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认为,短期内束缚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原因不是政策上的补贴力度,而是产品本身的品质还没有得到市场、消费者的认知和认可。 联盟无用? 在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巨额财政支持下,上马新能源汽车项目的企业通过组建产业联盟的途径抱团发展,短短半年之内,成了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界的一种普遍现象。 从横跨中外企业的可持续新能源国际联盟,到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国务院国资委分别牵头成立的T10电动车联盟以及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再到国内各省市四处开花的地方性新能源产业联盟,各种形式的联盟如雨后春笋,在利好政策的滋养之下,集中冒出。 对于上述联盟的集中涌现,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曾撰文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内的企业实际上还是处在一种单打独斗的状态下,这种联盟更像是企业间的一项业务联合,对行业的影响非常有限。各种形式联盟组织从某种程度上是汽车行业多头管理的一种体现,到目前为止,具有管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相关部委包括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等等,而商务部、交通部、环保部、工商总局等部委也间接承担着管理汽车行业的职能。在新能源汽车这块诱人的蛋糕面前,似乎没有人能够抵御住诱惑。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表示,这些联盟的共同点是资源和成果共享。但匆匆结下的较为松散的联盟组织,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发挥最大效益,业内人士大多持观望态度。
中投:看好新能源新技术等成长型行业 中投证券日前发布的周策略报告认为,内需好于预期以及权重板块的估值处于历史相对底部区域仍然限制了短期大盘的下跌空间。市场趋势的判断上,仍然维持三季度看2700,四季度站上估值中枢2900的观点。 报告指出,行业配置上,经济增速放缓没有明显改善,地产成交量及调控政策没有真正明朗之前,估值修复已经不再驱动强周期性行业大幅上涨。因而更加看好转型背景下的大消费、新能源与新技术等成长型行业。 主题投资机会方面,中投证券表示,关注假期经济产生的交易性机会,包括旅游餐饮、酒类、商业连锁;区域政策常规化带来的交易性机会;近期可能放开低空领域,相关航天航空公司可能受益。(.证.券.时.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