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沪指需涨到8680点_股票_证券_财经

李迅雷:沪指需涨到8680点

加入日期:2010-9-20 19:11:14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导 读:
  曹仁超:A股市场股票很便
  李迅雷:未来跑赢M2 上证综指需涨到8680点
  成思危:预计明年上半年国内股市走出熊市
  中国外储超13个发达国家总和 命运维系在美政府自制力上
  叶 檀:美国的人民币汇率谋略
  谢国忠:通胀悄悄来临 利率悄悄升高
  蒙代尔:支持人民币与美元固定汇率
  任志强:房价大跌不可能,还是从了吧
  曹仁超:走创作经济中国才能发展
  罗伯特·赖克:对中国强硬不能解决美就业问题
  券 商:四季度最高看到3000点

  曹仁超:A股市场股票很便宜
  今日在西安举办的2010全球经济大势与中国资本市场高峰论坛上,香港股神曹仁超发表了主题演讲。
  曹仁超表示,2007年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A股往往高过H股,也就是2007年,中国投资者在2007年看得好,A股上涨很厉害,而H股不愿意涨上去。在07年突然有一个岘港股直通车,内地的投资者可以到香港买股票,也就是说2007年内地的投资者更加乐观过香港的投资者,到了今年,H股比A股市场贵很多。以最近的农行为例,农行在香港的价格炒上去了,所以未来只是有两个答案,一个是内地的投资者看对了,中国的经济一塌糊涂,香港看错了。内地投资者看对也很自然,因为内地投资者比香港投资者更了解内地,不看好中国的经济,第二个可能内地的投资者过于悲观,香港投资者看对了,内地投资者看得太淡了。10年以后到底谁看得准呢?作为一个香港人,我觉得香港人这个时候乐观的判断是更对的,可能内地的投资者看得太悲观、太淡了。未来的一两个月也不知道,5年、10年后再重新回头看的话,今天的股票市场和楼价真的是很便宜。这是第一个原因,我认为A股市场很便宜。


  李迅雷:未来跑赢M2 上证综指需涨到8680点
  明年一季度M1、M2现拐点
从短期看,M1环比探底在即并有望反弹,今年四季度M1、M2将进入筑底阶段,预计明年(2011年)一季度上述两大货币指标将出现拐点。国泰君安证券总经济师、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9月18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作出上述总体判断。
  李迅雷认为,在过去10年中,国内M2年均增长约18%,与跑赢CPI或GDP相比,过去是否能够跑赢M2,才是理财是否成功的真正标志。
  对于未来10年的上证综指表现,李迅雷假设:如果未来10年M2的年均增速保持在12%、GDP保持在年均增长7%,那么未来10年上证综指只有上涨3倍,达到8680点,才能算是跑赢M2;如果未来10年M2的年均增速保持在15%、GDP保持在年均增长8%,那么未来10年上证综指可能上涨到11340点,才能算是战胜M2。
  他建议投资者根据未来经济增长引擎切换来进行投资选择。未来10年中面临消费升级、第三产业比重趋升等重要经济特征,与CPI相关的产业,尤其是与服务业相关的行业将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同时,在主体切换的过程中,未来资产重组还是重头戏。
  李迅雷称,在未来10年中,如果年均增长12%,则M2将从目前的68.7万亿元增加到284万亿元;如果年均增长15%,则M2将从目前的68.7万亿元增长到340万亿元。他认为,在如此之大的货币供应量的大背景下,投资者应关注人民币升值因素。


  成思危:预计明年上半年国内股市走出熊市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9月20日在西安表示,世界经济正在走向缓慢复苏,而中国股市在明年上半年可以走出熊市。
  成思危在全球经济大势与中国资本市场高峰论坛上表示,中国股市大熊已经过去,小熊犹在,目前的谷底在2500点至2600点左右徘徊。他指出,股市行情一般领先于经济周期两个季度左右,如果今年下半年中国经济过渡顺利,预计明年上半年中国股市就将走出牛市。
  成思危还对即将迎来一周岁的中国创业板作出了评价,他认为创业板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部分企业没有显著创新,与创业板开板原意相悖;估值过高,质疑询价过程的公开透明程度不够;缺乏做市商制度;存在虚假包装、内幕交易等。
  在谈到全球经济发展现状时,成思危表示发生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但复苏还存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美国面临中期选举等不确定因素。总体来说,世界经济正在缓慢走向复苏,但并非能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而是从经济负增长走向正增长。


  中国外储超13个发达国家总和 命运维系在美政府自制力上
  全球持有美元及相应计价资产的政府、机构和个人的命运,只好维系在美联储的政策理性和自制力上,这听起来难以置信,但却是现实。
  随着中国高居世界首位的外汇储备不断创纪录上升,中国经济增长一定程度已陷入一个困境:中国经济对GDP高速增长有较强依赖性,而中国GDP增长越来越依靠净出口(货物和服务)增加来推动,净出口增加导致贸易顺差加大,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又带来外汇储备上升。受制于目前国际货币体系,不断上升的外汇储备积聚了巨大金融风险。
  据人民银行公布的资料,截至2010年6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为24572.75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它相当于中国2010年前六个月GDP(172839.8亿元人民币)的96.43%。据国际清算银行(BIS)2008年度报告,截至2007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为15283亿美元,比13个发达工业经济体(奥地利、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士、德国、西班牙、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荷兰、瑞典、美国)的总和15012亿美元还大,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BIS最近两年报告没有公布同口径数,考虑到其间中国外汇储备上升有加速之势,最新的对比想来更惊人。
  中国外汇储备不仅规模巨大,且与自身实体经济总量比呈加速上升态势。剔除汇率变化因素,按国家统计局资料,以当年价格计算,2000年-2009年中国GDP从99214.6亿元增至335352.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72%,同期中国年度贸易顺差从241.1亿美元增至1960.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6.22%;外汇储备从1655.74亿美元增至23991.5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4.59%。也就是说过去十年间,中国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都以明显高于GDP的速度在增长。中国GDP增长对出口的依赖在加重,按支出法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据2010年中国统计摘要,八五(1991年-1995年)、九五(1996年-2000年)、十五(2001年-2005年)、十一五前四年(2006年-2009年),这四个期间平均每年净出口在GDP构成中所占比重分别为0.96%、3.10%、3.00%、6.98%。
  这个困境首先是:削减外汇储备的一个有效办法是贸易逆差,这意味着货物和服务的净进口。按近年中国GDP的构成估算,假定无重大结构性变化,中国GDP年增长10%的话,大概2%是净出口拉动的。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2009年是例外,当年GDP增长中净出口的贡献是负的,中国为此采取了颇有争议的财政扩张政策,但这是一次性的、难以为继,也说明增量的净出口对中国GDP增长多么重要。如实现贸易平衡(净出口为零),则GDP年增长将降为8%;如为削减外汇储备实现同等规模的贸易逆差,则GDP年增长会降至6%。即便如此,假定汇率等其他条件不变,外汇储备每年减少不到2000亿美元,对削减巨额外汇储备尚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这显然是依赖GDP高速增长的中国不能承受的。
  困境还体现在:现行汇率机制下外汇储备的形成,是以人民银行发行具有乘数效应的基础货币人民币为代价的,对应巨额外汇储备发行了天量的人民币,存在诱发通胀的可能性。当然,人民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发行央行票据回笼基础货,但只能起到熨平作用,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巨额外汇储备极大压缩了中国央行独立实施货币政策的空间。
  困境的更深症结还体现在: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不得不和美元挂钩,风险极不确定。1971年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名存实亡,美元仍处于中心地位,作为储备货币和国际清偿手段起着世界货币的作用,但美元已与黄金脱钩,美国已不履行对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以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美国对其发行的美元已丧失国际清偿能力,但仍在不断发行。全球持有美元及相应计价资产的政府、机构和个人的命运只好维系在美国政府(美联储)的政策理性和自制力上,这听起来难以置信,但确是现实。
  正因这个困境,使得中国经济的内部矛盾外在化了,出口导向政策下看似的成就演变成累积的金融风险,经济运行的自可控性在下降,风险敞口加大。智慧地解决这一问题,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之一,回避该问题的所谓调结构、促增长恐难起治本之效。
  作者为某创投公司总裁(《新世纪》-财新网)

 

  叶檀:美国的人民币汇率谋略
  最近的一系列经济争端围绕汇率展开。汇率,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焦点问题。
  美国希望人民币汇率上升,根据欧美各经济机构的研究,升值幅度大约在7%到20%之间。自6月9日人民币汇率恢复浮动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大约升值了1.5%;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3%。
  围绕汇率是美国的经济布局。美元低汇率有双重目标:第一,实现奥巴马的出口战略;第二,顺便减少美国的实际负债。
  据9月16日美国白宫发布的经济报告称,总统奥巴马推动的贸易5年出口倍增计划进展良好,今年上半年出口量同比上涨18%。奥巴马年初的计划是5年内出口增加一倍,增加200万个就业岗位。为达成该计划,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商业、贸易法律保障举措,放松低端技术的出口管制,而压迫人民币汇率上升正是大计划中的重要环节。
  什么时候美国计划初步达成?按照美国国务院商业事务特别代表哈里顿的说法,是帮助美国中小企业树立全球化的理念,让美国中小企业尤其是占出口总额三分之一的服务业拥有全球理念,占据全球市场。
  制造业布局初步的同时,美国国内的大企业则占据全球创新经济的制高点,地球人挥舞着货币抢购苹果机,是美国最乐于看到的景象。但这只是技术上的小突破,美国经济需要类似于上世纪80年代IT行业的大突破,在新能源领域引导全球经济的走向。而在这一方面,尚未看到美国有更多建树,技术水平与德国、日本相当,没有突出优势。
  因此,从长远来看,美国需要人民币实现彻底的国际化。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中国经济的体量还会有成倍增长,美国新技术羽翼已丰,能够从金融、能源等各个方面狙击中国经济,坐稳新时代 罗马帝国的宝座。
  从战略上说,人民币不可能大幅升值。如果人民币像日元一样,继续大幅升值(自2008年8月初至2010年9月中旬,日元对美元、欧元分别升值了24%、33%,分别创下15年和9年来的高点),中国的产业升级无法完成,用阴谋论的逻辑,此时美国逼垮中国对美国经济不利,美国失去了最重要的出口潜力市场,而中国资本项目没有开放,收获不到多少羊毛。
  这是美国对于中国汇率政策忽软忽硬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在经济、军事方面保持高压态势,另一方面保留谈判的空间。9月16日,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就人民币汇率举行听证会。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在国会作证时,指出人民币升值速度过于缓慢,升值幅度十分有限,但他同时坦言,中国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至关重要。人民币升值不会抹掉美国全球贸易赤字以及中美贸易逆差,惩罚性的立法或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可能会加剧贸易紧张,并使增加商业机会的努力变得复杂。
  人民币兑美元不可能大幅上升,而是在反复的博弈中缓慢上升,其幅度小于欧元与日元的升值幅度。2009年欧元兑美元升值超20%,澳元、新西兰元、加元兑美元的升值幅度更是达到40%~50%,而日元也在20%以上,人民币从2005年汇改以来达到了条件,但2008年以来并未与欧元、日元同步升值。对日元汇率的行政干预被美国宽容,原因正在于此。
  9月19日,笔者参加中欧商学院举办的2010年中欧私人投资高峰论坛,刘军洛先生提出,美国走上减债之路而中国走上负债之路。
  货币战争中,经济弱势国家的最可怕之处是高负债率,因为无处可以转嫁成本,最终引发的是国内恶性通胀。最新的报道指出,在过去3年里,美国的家庭储蓄率已经翻了3倍,今年6月是6.4%,也许会上升到1985年前的9%。从债券泡沫到储蓄率提升,说明美国人在金融去杠杆化过程中看多美元,而我国在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下,进口超过出口、政府隐性负债大增、外汇储备进行国际化配置,都是被逼出来的补救措施。此时惟一的办法是提高生产效率与进行实物资产配置,当然,性价比不佳的房地产不在此列。
  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而言,人民币将稳定地小幅上升,而未来随着人民币资本项目彻底放开,则有大幅下跌之忧。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