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称暂不会出台新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_股票_证券_财经

银监会称暂不会出台新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

加入日期:2010-9-17 19:12:26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男友是老外,有钱不买房
  经过了第一次谈婚论嫁的失败,章小姐的心态变了,变得很叛逆。
  和小孙结束恋爱关系后,女儿开始记恨起自己的父母,整日吵闹,护士三班倒很辛苦,但是女儿夜班后也不着家,整天和同一科室的几个小护士上酒吧蹦迪,去KTV唱歌,2003年末,女儿不顾我们的反对,执意在外租房,那几年,我印象中都见不到自己的女儿。谈到这里,冯女士似乎几近哽咽。
  2007年的一个三伏天,31岁的女儿把一个名叫任中华的美籍华人带回家,事先无任何征兆,说是两人已在朋友的见证下结婚。那天太深刻了,她父亲得知此事后大发雷霆,第一次当众动手打了女儿。
  冯女士表示,女儿所谓的结婚只是请几个朋友吃了顿饭,发布了即将结婚的消息,并没有注册登记。那老外是一个美籍华人,家里父母和兄妹现居住在加拿大,他是某世界500强企业在沪总部的人事总监,年薪高达20万美元。
  我就像查户口一样,把小任上上下下,身家背景问了个遍,得知39岁的小任曾有过一次婚姻,与女儿的相识是在一次聚会上,而小任对我的提问也显得很不耐烦。
  据冯女士口述,这次她为了不触动女儿的神经,一直没敢和女儿提婚后的住房问题。就这样过了一年,女儿和小任依然租住在那套豪华公寓内,每月租金9000元,不领证也不办酒,女儿每次回家身上穿的,手里提着的都是名牌货,再有钱也经不起这么折腾。
  一个合适的时机,冯女士与女儿进行了一次长谈,想问问将来的计划,谁料女儿的回答又让全家人大吃一惊。女儿突然说想辞掉工作,去加拿大居住,而小任仍旧在上海上班,每年回加拿大两次。
  对女儿的计划,我实在不能理解,没有经济压力,没有感情问题,为什么还要两地分居,为什么不在上海买房结婚,过正常的夫妻生活。对此,女儿没有多做解释。
  又过了半年,女儿提着大袋小袋的行李回到家,才知道又是由于住房问题,与这个美籍华人分手了。
  其实,章小姐在有结婚念头时曾多次和任先生提出过买房,但是任先生的回答是,上海的房价都高过了加拿大,他的家庭在加拿大也是租房子生活,对买房结婚这种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很不赞同。
  8年辗转,终置婚房
  这两天,冯女士在为女儿的婚房忙碌着。章小姐在今年初已与一名医生登记结婚。
  女儿岁数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我曾想过,这回无论有没有房,只要找到个好人,就让他们结婚。冯女士语气平和,虽然在为看房而忙碌,但是显得非常快乐。
  据冯女士口述,女儿此次买房没有动用家里的存款,对方父母给予了很大的资助,两人的首付购房金就有100万元。
  在今年4月,两人已经看好了位于长宁区天山路的天山河畔花园二期的一套二手房,报价350万元,首付三成,其余公积金加商业贷款。
  今年4月14日,房产新政突袭,让小两口的买房梦再次破灭。
  首付五成,贷款7折优惠取消,我们正好赶上了,找了很多关系,找了很多门路,都没有解决贷款问题。
  据冯女士透露,这个女婿曾经以个人名义给父母购买过房,按照现行规定,这次再购房就算第二套房了,只有一个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新房产证上只写女儿一人的名字,但是由于对方父母是出了巨资帮助购房的,对这个提议不太赞同。
  市中心买不起也就只能换地方了,期间我和他俩从长宁区辗转至普陀区,闸北区、杨浦区、闵行区,甚至松江区、宝山区、连金山区的房子都看了。期间曾看中一套松江区的新房,但是核算了每天上班路上的时间成本,加之小两口平日工作都很辛苦,最终还是放弃。
  最终,在上个月,小两口看中了位于闸北大宁板块的上海滩大宁城的一套两房,单价25500元/平方米,面积92平方米,总价250万元左右。
  这套房子是期房,要明年底才交房,目前已经交了大定金,正在办理贷款事宜。结束采访时,冯女士对记者笑言:通过帮助女儿购置婚房,我现在也成了淘房高手了,好房子差房子一眼就能辨识。
  一切都是为了子女未来有个保障,那些有钱人一出手购买十几二十套那也是人家的本事,抬高房价的罪魁祸首是他们,绝不是为了子女奔波的老百姓。丈母娘②李女士:结婚通行证唯一的条件就是必须要有自己的房子
  女婿买了地段差的房,丈母娘一直火大
  本来就是瞒着我买的房,这房买的算什么名堂!李女士没好气地说。
  李女士的女儿陈小姐和女婿王先生自2006年购得一套婚房后,就一直未入住,甚至连装修的工作也从未动过一砖一瓦。夫妻俩现在觉得买得有点后悔,丈母娘更是这几年因此怄气不少。
  想结婚必须买房
  结婚的时候,陈小姐和王先生的家境都不算富裕,属于普普通通的上海市民,学历都不高的两人都在一家日企做着不上不下的工作,领着差不多的薪水,他们从相识相恋到相爱,一切都平淡而温馨。
  李女士则一直对女婿看不上眼,学历低、家境平凡是最重磅的理由,还有一点,李女士也心有一丝介意,女婿家的父母在小夫妻俩谈恋爱的时候被查出患有癌症,这无疑对男方家庭的经济实力带来更沉重的打击。
  但谈婚论嫁的时候还是来了,男方可谓用尽了努力来争取获得未来丈母娘的认可,克服重重困难挽手陈小姐步入婚姻殿堂--学历低?我去进修,来个专升本,质疑感情?我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有多爱你的女儿。李女士最后也就对这份坚持放了通行证,但有一个唯一的条件,就是必须要有自己的房子。
  当时我为他们买房操了不知多少心血,我是想他们买在我们家周围,我只要一出去买菜或散步就会留意周边的新房,几乎每天都会拿宣传单给他们看,我们家是在丰庄附近,在普陀区和嘉定区交界的地方,金沙江路到底的地方,当时金沙江路附近的几个新房都开盘了,像什么金沙雅苑、金沙丽景苑之类的。李女士告诉记者。


  王先生的家则住在彭浦新村,一套面积较小的两室一厅老公房,小夫妻俩在看房之初是打算在彭浦新村就近买一套。
  但是在李女士的不断引导下,陈小姐开始听取了妈妈的建议,同妈妈时不时地去观察金沙江路的新盘,陈小姐态度的改变主要是由于以下的因素:一是考虑到和母亲住得近些,有个照应,以后有小孩了妈妈也可以帮一帮,自己也能照顾到母亲,毕竟小孩是没办法仰仗公婆带的,身体不方便;第二是考虑到当时彭浦新村那一带的房价已经上涨,男方又只能拿出10万元左右的首付,能力不够。
  房子买在哪儿分歧大
  在李女士热心参与买房事情的过程中,王先生由于工作缘故并不多关心这件事情。最后李女士和陈小姐母女俩相中了金沙江路上靠近丰庄的两个楼盘,当时均价在7000元/平方米。
  谁料分歧发生了。王先生从外地出差回来后,观房之后,提出了强烈的反对。他要求将婚房一定买在彭浦一带,理由是因为他父母身体不好,更应该靠近老人家以便照顾。唱完亲情牌后,王先生又以理劝人,称把房子买在丰庄那里的话,地理位置太为偏远,将来有了小孩后享受不了高质量的教育。
  陈小姐也摆出自己观点,很明确地指出,彭浦没有什么新的楼盘,基本都是老公房,即使周围寻寻觅觅到一处新盘,每平方米也要上万元了,不是双方可以负担得起的,再次,两人都在日企工作,平时相当繁忙,无暇照顾自己,离父母近些可以免去烧饭做菜的时间和精力,但是难道要去投靠病重的父母吗?
  当时我女儿告诉我女婿的想法后,我就很气,我已经做出了那么多让步,还明确说将来帮他们带孩子,他们要是搬到了彭浦去,这怎么个弄法?到时候小孩子是和父母分开住,住在外婆家还是怎么着?我觉得我完全是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考虑,这女婿太不识相了!回忆起当时,李女士还是难平心中的委屈。
  谁想到我女婿太会说话,我女儿又太心软,还是被女婿给哄得改了主意。
  王先生提出双方都让一步,鉴于两人都在浦东上班,选房还是先从交通考虑起。道理虽在,实地考察后王先生发现地铁沿线的新房更贵。当时陈小姐也同意了王先生的想法,但是一直迟迟未敢向母亲表明,只是婉转地告诉李女士,想买地铁沿线的新房子,也不一定在彭浦一带。
  我听后心里觉得挺难过的,本来他们俩结婚我就是做出了让步的,我并不是很满意女婿的家庭状况,买房我也是很费力地去帮他们参考,结果我全白做了,那段日子我也跟他们小两口有点冷战,心想你们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李女士说。
  王先生发现彭浦一带没有新房,又不想迁就买二手房,于是便沿着地铁一号线一路北上搜索新房。终于在一处很偏远的地方,停下了脚步,他所看中的新房,比一号线北延长线到底还要往北。价格在6500元左右每平方米。
  先斩后奏激怒丈母娘
  我当时去看那房子,简直无法想象,房子当时已经建好了,的确很漂亮,在当时也很时髦,但是周边实在太荒,什么配套设施都没有,交通也极不便利。
  我去看房子的时候他们已经瞒着我把房子买下来了,当时真把我气到胸闷,这小两口第一次买房没经验,看着当时房价一直在升,而且还盛行买房连夜排队拿号,两个人就越发着急了,自己就做决定了!两室一厅70多平方米,我女儿还骗我说房子就在一号线边上,马上要通车了,看看,到现在也没通!
  现实的情况也证明丈母娘发飙不是没有道理。从2006年买房至今,小两口都未搬入过新房,连装修也毫无准备的动向。在陈小姐生育之前,小两口两边父母家都住,陈小姐生完小孩后,便住在娘家,孩子有李女士帮忙带着,到周末夫妻俩带着孩子住到陈小姐的公婆家一晚。
  产证上三个名字引不满
  房子迟迟没有装修也是另有原因,李女士说道:买完房子后房产证上写名字的事情惹我不开心了,首付是他们家付的,我们没出一分是没错,但是装修费我们是打算出的,房产证上本来说好就写他们夫妻俩名字的,结果手续办好后发现是三个人的名字,婆婆的名字也在上面。对这一点我很不开心,装修的钱也就一直没拿出来。当时还有一个考虑,他们小两口买了之后也没打算马上搬过去住,因为交通实在不方便,所以想着等他们决定搬过去了再装修也不迟。
  王先生夫妇结婚不久后,王先生的母亲就去世了,因此房产证上留名的矛盾也自然消失了。但房子却因此空置了长达两年,2008年的时候,这套新房才简单装修出租了。
  现在他们的负担也大着呢,虽然有一套房,但两个人每个月工资加起来10000多元,一方面要给双方父母生活费,还要还房贷,还要抚养小孩,房子虽租出去,但月租很便宜,2000元左右,房贷却要还接近20年,你看这房子买的有什么作用!唉,买房子还是地段重要啊,买得不好真成了负担了!李女士感叹道。丈母娘催婚:要么买房要么倒插门
  准女婿:现在不买房不代表没能力买,请不要怀疑我的能力
  记者在一次聚会中认识了小文,小文是内蒙古人,小文的女友范范是位上海姑娘。小文告诉记者,他目前最大的理想就是在上海买一套房。
  为爱放弃工作从广州奔赴上海
  小文啊,你要知道上海的房价很高的。未来丈母娘第二次见到小文时说。
  小文今年24岁,内蒙古人,是广州某大学2010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在大学里他是学校广播台播音员和电视台主持人,2007年因为参加某全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并挺进决赛,给他带来了很多工作机会,广东当地几家电台和电视台都有意向让他担任节目主持。大二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在多家媒体担任节目主持,去年底他在广东的最后一份工作是当地收听率最高的某电台节目主持人。
  今年年初,他突然离开了广东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都市--上海,这让周围人很是不解。
  小文在大一的时候认识了现在的女友范范,女友是上海人,两人恋爱已经快四年了。四年时间不仅意味着他们有着很稳定的感情,同样也意味着他们要做出重要的选择,因为他们就要大学毕业了。女友选择了回上海,这也是她家人的坚决要求。她自己的理由是:上海是我生活了20多年的地方,别人都渴望到那里工作生活,我为什么反而离开呢?
  小文听了这样的回答很难过:为什么反而离开?难道就不能为了我。慢慢地他开始找各种理由说服自己,他在想,或许上海小姑娘都这样。
  这个时候,小文陷入了矛盾,他难以抉择。如果他留在广东,那么他可以继续从事自己喜欢的播音主持工作,并且就个人发展而言都是很好的;如果他回老家内蒙古,那么他可以过得很舒适,家里给准备了房子,还可以给他买辆他喜欢的车,随便找份工作,生活不会有多大压力;但是如果他选择去上海,那么除了可以继续和女友在一起外,其他一切都是未知。
  在爱情面前,感性往往会胜过理性,小文也不例外,他觉得无法离开女友,他决定了,去上海。
  丈母娘暗示买房
  未来丈母娘见到小文说:小文啊,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女儿来的上海,但是你要考虑清楚,上海工作很难找的。小文知道,未来丈母娘担心的其实不是他,而是担心她的女儿,因为她希望女儿能找个年龄稍微大点的,有事业并可以照顾她女儿的人。
  不久后,小文找到了工作,虽然不是做播音主持,但是也是媒体行业。几个月后,工作基本算是稳定了。
  未来丈母娘又对小文说:小文啊,上海房价很高的。小文同样知道,这是一种暗示,以小文现在的收入水平,在郊区买个两居室,可能十年八年也买不起。
  生活在这样的大都市,也许会逼迫人不敢懈怠。小文也没有停下来,就连双休日时间,他也会去主动接一些路演主持的活。他坚信只要自己努力,肯定会很快就能买房的。说到这里,小文苦笑着说:没想到,来到上海一切目标却变成了买房,这一切的动力可能都来自未来丈母娘吧,是被逼的。
  小文很快融入了上海的生活,不仅慢慢熟悉了这个地方,也慢慢结识了一些人。工作的性质,要求小文不断地去接触不同的人,当然也会遇到很多女孩。这个时候,未来丈母娘有了危机感。
  有一天,女友说:我们半年内就结婚吧。小文觉得很意外,因为以前一直都是范范说两年后结婚,现在突然提出这个要求,这让小文不能接受,毕竟他认为自己才刚刚毕业,一切还没有做好准备。而女友认为,他们已经恋爱快四年了,恋爱谈得时间太久了对彼此的关系不好,结婚了会不一样,因为有了约束和责任。
  没房但拒绝倒插门
  小文所谓的没有做好准备,意思是他还没有买房,总不能租房结婚。其实除了这方面没有做好准备外,小文的心理上也没做好准备,他认为自己现在的年龄不应该结婚。女友似乎早就料到小文会这么说,或者说是未来丈母娘早有打算,女友提出一个对策:我们家挺大的,结婚可以先住这里,等我们有能力了再买房搬出去。
  小文的第一反应是,这不是上门女婿或者倒插门吗?
  未来丈母娘又发话了:小文啊,我对你一直没有什么要求,只要我女儿喜欢就好,不买房也可以,你们可以住这里,我已经退休了,你们下班就可以吃现成饭了,以后有个孩子我也可以帮你们照顾。到时候把房子装修一下,我和叔叔住楼上,你和女儿住楼下。你不是喜欢录音吗?再给你做一间录音间。
  她边说话,小文边在幻想未来美好的生活,甚至开始思考录音间的隔音板应该用什么样式的,刚买的录音设备该怎么摆……
  马上小文清醒了过来,小文的形容是:我差点上了他们设的套。
  小文认为,他不是不想和女友结婚,而是不想那么快,毕竟女友还没有见过他父母,自己也刚刚毕业,至少需要再过一两年才考虑结婚的事情。
  对于住女方家一事,小文的态度很坚决,表示宁愿一直租房也不愿住在她家里。能看得出小文是个很有自尊心的男孩,我现在不买房,并不代表我没能力买房,我只是想靠我自己,请不要怀疑我的能力。
  未来丈母娘似乎接受了这个事实,显然近期结婚是不可能的。但是有心的未来丈母娘又有了新招。
  为买房而奋斗
  有一天,女友说:你住我们家附近吧,这样我也好照顾你。小文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也理解他们的不放心,但是他不理解的是女友为什么一直不相信他的坚定,他认为他都放弃那么多了,还赢不了女友的信任。
  这个要求,小文答应了。小文说:如果住在她眼皮底下能够换得她的信任的话,我搬。
  小文的一直妥协,可以看得出他对女友的感情有多深。从小文的讲述中,可以看得出未来丈母娘的精明。未来,还会碰到很多事情,小文会不会一直妥协下去?现在对于小文来说,他只想买套房子。因为他认为,只有有了房子,才能真正和女友在一起,才能让自己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有些许归属感。
  曾有记者问周立波,80后疯狂投入买房大军,是不是丈母娘需求时,他认为:这个说法不对,丈母娘需求很傻。80后这代人都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给你们留套房子,姥姥姥爷给你们留套房子,父母又留给你们一套房子,你们再自己按揭买一套,20年之后,你们有4套房子,到时候房产税调到60%,你们郁闷吗?中国人就是有劣根性,别人做的事儿自己一定要做,幸福永远在别人嘴里。比如宁愿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愿意在自行车上笑,这种女人你敢娶吗?幸福是靠两个人一起创造的,不是靠买房子创造的。
  幸福是靠两个人一起创造的,不是靠买房子创造的。从广东到上海,小文的内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记者能做的就是祝福他。(理财一周报)


  王石:房地产宏观调控已经到位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王石今日与媒体对话时表示,房地产宏观调控基本上已经到谷底,如何再下调房价已不是未来主要问题,而应该是维持目前的房价状态,及如何满足和恢复市场需求。
  他是在《中国企业家》杂志创刊25周年庆典仪式期间作上述表示的。王石认为,房地产宏观调控是必须的,目前的调控效果已经到位。
  到现在来讲,我觉得还是相当不错的,可能不同的角度会感觉不一样。王石进一步提到,消费者希望房价再继续下跌,决策部门也希望价格能和消费者购买力相适应,实际上,在目前CPI上升压力比预期大的背景下,货币充足,宏观调控能到这个局面,我认为已经是相当难能可贵。
  王石还提出,由于政策有滞后性,所以如何持续性也尤为重要。
  他还再次强调了公租房的重要性,他认为,公租房从地点、建筑质量、营造环境都应该不错,而实现整体的住房需求难和住者有其屋两者的平衡,还需要1到2年。
  而这一观点,也获得了《经济日报》前总编辑、著名经济学家艾丰的认同。艾丰表示,1992年开始的房改,似乎是从一条腿变成另外一条腿,始终没有变成两条腿,过去一条腿是所有房子只租不卖,改革以后所有房子只卖不租,这是不行的,应该是两条腿--有的房子是卖的,有的房子是租的。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