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月“消化”25家央企 潜伏央企重组股_股票_证券_财经

5个月“消化”25家央企 潜伏央企重组股

加入日期:2010-8-4 8:03:15

  潜伏央企重组股
  编者按:
  今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重组之年。国资委规划,年内把央企由125家调整到100家内。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5个月的时间,不仅要完成国新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至少25家央企也将随之被"消化"。整合大限将至,随之而来的重组高峰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将掀起包括军工、电网电力、新能源、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的相互整合。
  "中投二号"最快本月成立
  备受关注的"中投二号"在经历了几年的准备后,将在近期"破茧而出"。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7月23日举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透露,国新资产管理公司(即"中投二号")的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近期将要公开亮相,以此为契机,央企的重组和调整步伐也将加快,年内把央企由125家调整到100家内。
  李荣融在会上强调了年内完成这一重大调整的两个原因:年内完成央企整合将数量控制在100家以内,不仅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也是国务院对国资委的考核任务。
  而近日有业内人士透露,筹备多时的国新资产管理公司最快将于本月内成立,这将是国资委2003年设立以来,成立的第三家资产管理公司,它的使命是加速央企的兼并重组,10家或者更多的央企将被并入这家公司。
  与此前主要为处理央企剥离资产并作为托管平台的诚通集团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不同,国新资产管理公司的样本被认为是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
  5个月"消化"25家央企
  央企从最初的196家调整到125家。对于这样的成果,李荣融认为"目前央企兼并重组的速度还是慢了点"。
  "要被装进去的企业,你们也不要觉得不光彩,我们并不会一卖了之。"李荣融在7月23日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如是说。
  自2003年国资委成立以来,央企已通过兼并重组,从最初的196家调整到了125家。对于这样成果,李荣融并不满意,提出下半年要以组建国新资产管理公司为契机,加快中央企业重组和调整步伐,今年把央企调整到100家以内。
  这也意味着,在接下来的5个月的时间内,不仅要完成国新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至少25家央企也将随之被"消化"。
  重组集中七大行业
  目前,市场上对于哪些企业即将进入新成立的国资管理公司,有着众多猜想,甚至列出了五种类型:第一类是科研院所与咨询顾问公司;第二类为商贸流通性企业;第三类为主业边缘化的央企;第四类为产业链的相关配套性企业;第五类为经营困难的央企。
  具体纳入哪些公司仍处于猜想阶段,但对于如何兼并重组,国资委早已明确了原则:国有资本将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七大行业绝对控股,包括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和海运等,并要加快培育和发展形成30-50家拥有自主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从现在七大行业的重组分析,渤海证券研究所认为后期应重点关注航天军工和电网电力两大行业。
  北京科技大学国资研究专家刘澄认为,按照国资委管理思路,将有两类公司不在名单之列,第一是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企业集团如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移动和国家电网这样的企业,这些企业身份特殊、体量庞大,并已实现了对国有经济命脉的控制。
  另一类则是那些已上市的大型央企集团,例如五大电力集团,这些企业本身就是电力体制改革"厂网分离"的产物,且目前企业的规模都很大,旗下也有众多的上市公司,实现兼并重组难度大,且也没有迫切的需求。
  考核排名后25家央企或被重组
  下半年要重组25家央企,国资委的任务非常艰巨。现在的问题是,今年哪些公司会在央企名单中消失?
  市场普遍认为,整体考核排名后25位的央企是下半年整合的目标。根据以往央企重组的经验来看,这25家央企并不一定会全部注入"中投二号"。中信证券发布的专题报告谈道,2003年以来重组的央企可以分为六种类型:科研院所并入产业集团;对外承包出口(窗口)公司并入相关集团;亏损央企重组入专业集团;非主营业务剥离;相关的产业集团"强强联合";相关央企"产业链整合"。
  中信证券指出,研究院所并入产业集团可能是下半年的一大看点。目前拥有上市公司的科研院所有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等,有消息称,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很有可能并入五矿集团。
  投资机会:产业链整合+强强联合
  最近多家公司公告显示,央企整合进程已然提速。而产业链整合与强强联合则是整合过程的两大法宝。
  7月末,华润医药集团和北药集团正式拉开了打造国内第二大医药集团的资产整合大幕。7月31日,华润旗下的东阿阿胶、华润三九和北药旗下的万东医疗、双鹤药业同时发布公告,华润医药集团和北药集团的医药类资产将被纳入一家合资公司,北京市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和华润集团将共同持有合资公司的全部股权。
  此次重组完成后,华润和北药新成立的医药集团在资产规模、销售额等方面均将超过上药集团,仅次于国药集团,成为国内第二大医药集团。
  从已完成重组整合的央企集团案例中可以看出:重组当年最高收益率跑赢市场的股票中,分类别看,"产业链整合"重组和"强强联合"重组将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从"产业链"整合角度看,通过产业链整合实现了央企优良资产的重组,在这种情况下,其控股公司未来既有重组后的内延式增长,也有资产注入的外延式增长,这样,其控股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明显。
  重组公司最新进展
  (1)航天长峰(600855)
  重组预案出台,注入大股东防御院安保类资产。公司拟以非公开发行的A 股股票作为对价收购防御院持有的改制后的长峰集团100%的股权。防御院以认购本次航天长峰非公开发行A 股股份的方式对航天长峰进行增资。
  (2)粤电力A(000539)
  重组预案出台,购买集团七个发电公司。公司拟向粤电集团定向发行股份购买粤电集团持有的七个发电公司股权。
  (3)皖通科技(002331)
  重组预案出台,拓展主业经营范围。公司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烟台华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持有的烟台华东电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
  (4)三友化工(600409)
  8月2日发布重组预案,公司拟分别向唐山三友集团有限公司、唐山三友碱业(集团)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截至2010年6月30日三友集团持有的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53.97%股权、碱业集团持有的兴达化纤6.16%股权、碱业集团持有的唐山三友远达纤维有限公司20%股权。
  (5)强生控股(600662)
  8月2日发布重组预案,公司拟向久事公司、强生集团共发行约2.45亿股人民币普通股,购买久事公司、强生集团持有的出租车运营、汽车租赁、汽车服务等汽车运营类相关资产及旅游类资产。
  (6)锦江投资(600650)、锦投B股(900914)、锦旅B股(900929)
  锦江集团发出公告,称集团正在研究、筹划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项,相关事项具有不确定性,需向相关方进行咨询论证,宣布旗下锦江投资、锦投B股、锦旅B股三家上市公司将从8月2日起加入"停牌大军",为其资产重组拉开大幕。
  (7)上实发展(600748)
  公司公布重大事项进展公告:目前,上海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上海上实(集团)有限公司研究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项,自2010年8月2日起继续停牌,并将于5个工作日后公告相关进展情况。
  (8)百联股份(600631)
  公司发出公告,称目前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重大事项还在与有关部门进行咨询、论证中,经申请,公司股票自2010年8月2日起将继续停牌5个交易日,并将于5个交易日后公告相关进展情况。
  (9)友谊股份(600827)、友谊B股(900923)
  两家公司公布重大事项进展公告,目前,上海友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重大事项还在与有关部门进行咨询、论证中,经申请,公司股票自8月2日起将继续停牌5个交易日。
  (10)双汇发展(000895)
  在停牌期间,公司积极推进有关重大资产重组的各项工作。由于重组方案涉及的程序复杂且重组涉及资产范围较大,重组方案涉及的相关问题仍需要向有关主管部门进行持续沟通,预计无法于2010年7月8日复牌。由此,公司申请延长股票停牌时间,预计于2010年8月6日复牌。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