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岩石:2012年A股将龙行天下_股票_证券_财经

金岩石:2012年A股将龙行天下

加入日期:2010-8-4 18:28:26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任志强:华远未中标背后的故事

  媒体前几天都在狂报道华远高价投标两块地,目前中标结果已公布,华远一个也没中,这是我预料之中的。其实,外行人并不知道标书的实际情况。
  政府似乎并不想公布评标的内幕,又在提高财政收入和防止出现天价地之间两难,于是市场和百姓永远也弄不清楚其中的原委。
  华远出了高价的这两块地都含有一部分保障性住房,因此标书中明确规定:评标中是否承担或开发过保障性住房是评标的重要条件之一,占有一定比例的分数及一定比例的印象分数。这就等于为这两块地的招标设置了一道硬性门槛,没有承担或建设过保障性住房的企业或者被挡在大门之外,或必须用其他的条件分数来弥补这些你必然会丢掉的分数,否则你就无法在评标中获胜并中标。
  而如果没有第一次的中标、没有第一次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经历,只要带有配建保障性住房的商品房投标,这个企业就会永远被挡在门槛之外,或者说永远都处于评标中的劣势地位。
  于是,华远决定用几个亿的高价购买一张门票,先用一次性的价格损失换取第一次建设保障性住房的经历,以便为今后的投标打下一个公平竞争的基础。遗憾的是这张门票太贵了。
  没干过保障房的企业就建不了保障房吗?历史上开发商建安居、康居类保障房的经历不算吗?什么时候政府出台过正式文件,要求开发商必须取得一个建保障住房的资格审定呢?保障性住房的质量与设计标准会比商品房更高吗?
  最令人奇怪的是,政府为什么要专设这样一道门槛将更多企业排除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大门之外呢?不应打开大门欢迎所有的企业参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吗?
  所有设定的门槛都无疑是一种类似于贸易保护的非市场化工具,一定是旨在保护某些特殊的利益群体,这就像在设备采购时、贸易进出口时设置一道特殊要求的门槛,以便将更多的竞争者排除在大门之外一样,在土地拍卖中也公开用门槛来提高竞买的价格。
  如果没有这道门槛,也许大多数企业就不会出这样的高价了;如果没有这种故意将某些企业挡在大门外的做法,也许就价高者得了;如果没有这些试图对某些利益给予保护,哪有必要专门加这样一个特殊的限定条件呢?
  这种带有限制性条件的非自由度的招投标制度,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非公开、非平等的竞争一定是个怪胎。所有设定的保护性、限制性门槛一定是对市场开放的破坏,一定是权力对市场过度干预的腐败。让表面看来公平的投标也变成了一种无奈的游戏。
  而更让人无奈的是,人们只能看到公平的报标过程。中服地块的投标门槛在炮轰中被粉碎了,而其他投标中的地雷仍会存在。

 

  
最牛逃顶私募称昨日调整很正常

  昨天是8月的第二个交易日,沪指就出现1.7%的大跌,不少股民心存疑云:是否7月份的反弹已经结束,股市又将跌跌不休?记者连线采访了被网友称为最牛逃顶私募 的陕西裕泽投资总经理张亮及总监刘柏森,他们的解读和预测着实让人吓一跳--未来两三年,A股股指将可能上万点。
  8月3日下跌系正常调整
  最牛逃顶私募认为,股市从2300多点到2600多点的上涨过程,一直未出现回调,这不正常。而此次下跌就是关键位置的一次调整,也是上涨过程中的正常调整。具体因素是受到股指期货影响下跌,继而影响沪深300,再影响到上证指数 .
  他们预计,昨日下跌并不意味着7月份以来的反弹就结束了。对于后市他们非常看好,认为未来两三年,股指最高会突破万点。
  四理由支持股指上万点
  这一预言着实让人吃惊--在此之前的万点论,还是2007年大牛市的事。如今,是什么理由支撑他们在2600点左右就敢口出狂言?
  刘柏森介绍,这一判断基于以下四个理由:第一,股指跌到2400点时,股市运行格局发生大的变化。如果从1995年开始运算周期,那么现在即将迎来一个大的运行周期,处于一个大周期循环过程中的主升浪前期。
  第二,今年股指期货的推出,结束了单边盈利时代,推出后有划时代意义。借鉴其他国家推股指期货来看,也会带来大行情 .
  第三,权重股一旦股价涨上来,会带动股指大幅上涨。举例说,石油期货、现货价未来有望提升。现在石油期货价约80美元一桶,一旦提升到中石油股票发行时的140美元左右时,对应中石油股价回到48元/股,即使其他个股保持现价不变,仅这一只股就将带动股指上涨2000点。而对于有人质疑中石油股价拉升到48元,需要的巨大资金量从何而来时,他们表示,这个市场永远不缺资金,上一轮上涨到6000多点时,同样没有人能想到。
  第四,有人质疑未来两三年实体经济处于转型期,而股市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实体经济还在寻找新亮点,股市就冲上万点,可能吗?对此,刘柏森反问,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十多年,GDP增速达到13%-14%,当时股市表现如何呢?他认为,二者之间有影响,但并非绝对同步。并且长期看中国经济也没过多担忧。
  绩差股千万别碰不炒期指也得了解
  不过,他们认为,这个市场永远是少数人赚钱。因此即便是未来两三年将迎来万点,那些选到差股的股民也可能会赔钱。他们分析,即便未来指数大幅上扬,中间也还会出现涨跌波折,而且,未来两三年的主战场将在股指期货。
  因此,首先建议小散户要对股指期货的重要性有所把握,可以不做,但不能不懂;其次,建议小股民对行情性质作出正确认识,要认清反弹是短线、中线还是长线;第三,绩差股千万别碰。
  股指未来两三年上万点,你信吗?昨日,记者随即对身边的七八位小股民进行调查。他们大多第一反应就是:怎么可能?!也有人说,立此存照,不受影响,该怎么炒还怎么炒,过两三年回头看看。还有人表示:姑且听听,自己的股票被套了不少,听到有希望的声音总是高兴的。

 

  
黄湘源:股东意识淡漠 机构投资者焉能有为

  作为以社会投资人的专业代理投资者身份持有股份的主体,我国机构投资者队伍在近年壮大得很快,但总体上说,至今他们不仅在市场表现方面依然还不尽如人意,而且在监督和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方面所起的作用与管理层及投资者对他们的期望也相去甚远。缺乏股东意识是最重要的一点。
  不过,对机构投资者股东的作用,国外一直有积极主义和消极主义两派观点。前者认为,机构投资者股东在恰当的制度环境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监督和参与公司治理,成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消极主义则认为这种监督机制并不完美,也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和潜在风险,比如,由于机构投资者自身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所可能导致机构投资者滥用权力的风险以及相应的道德风险,不能排除其有可能利用其优势地位和内幕信息操纵市场,或与公司管理层或控股股东共谋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的可能。只是,随着以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共同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的迅速成长,对建立在共益基础上的股东权利的关心超越个人或单一机构个体的自益需求成为股东意识觉醒的主流,用手投票的积极主张也逐渐取代了用脚投票的消极态度。
  2005年春天开始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因为是个消除 A股市场股份转让制度性差异的过程,所以创造了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成为一条战壕战友的极好机会,可惜,这段激情岁月被遗忘得太快。现在,一些机构投资者又把应有的股东意识及在维护中小股东权利方面的代理责任置诸脑后了。
  一些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基金乐此不疲地成为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接盘主力。可他们参与定向增发与其说看中的是投资价值,不如说是寻租的机会。在市况不景气时,有的机构通常会利用资金优势,借机向相关上市公司索要一笔支持其股东大会通过定向增发提案的买票钱。今年上半年一些机构参与增发的股票近半数跌破增发价,参与定向增发的十余家基金公司总体浮亏近4000万,面临难以向持有人交代的尴尬。
  还有一些机构投资者在参与创业板新股发行询价的过程中,为了多获得配售份额,不惜放弃原来对该新股价格定位的理性评估,而用竞价方式推高了相关新股的发行定价。特别是在创业板,其所参与的IPO中获得的新股份额动辄达到被允许的上限,在成就了创业板新股募集资金成倍超募的同时,也给机构自身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管理层把组建投资基金作为引进新的投资主体、平衡市场供求和激活证券市场的一项重要举措,但其作为社会投资人的专业代理投资者所代表的对股东权利的维护,以及作为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在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和维护中小投资者权利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仍有待进一步发挥。
  尚福林主席讲到投资者教育时指出,我国大部分个人投资者在参与市场过程中,还处于投资股票赚取溢价的阶段,缺乏行使股东权利的主动性,尚未树立起股东意识。其实,这个说法,也大可用到机构投资者身上。市场上不就把那些只看二级市场股价的波动,不问上市公司的经营运作的机构投资者说成大散户或超级散户么?那些机构投资者其实并没有真正懂得,股票投资就是要把自己当股东,把公司的盛衰荣辱当成自己的事情,那才有可能更好地发现和发掘股票的投资价值。把赚取溢价和股东意识视为对立起来的两回事,结果不但赚不到溢价,反而亏了大钱。
  虽说究竟机构投资者能否稳定股市,各方至今还有争议,但是,提高机构投资者的股东意识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治理这一点,正为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管理层所认识。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就是后者的一个代表。不过,马蔚华眼里对改善招行的公司治理起到积极作用的机构股东,主要是指国际机构投资者。这又是一个例证,无论是在人才结构还是股东意识方面,我国机构投资者同成熟的机构股东还存在不小差距。
  要让机构投资者的积极行为成为一种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有赖于机构投资者队伍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更需要通过相关政策制度的完善和规范激发他们的股东意识。有理由相信,更好地激发机构投资者的股东意识,有利于遏止我国上市公司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促进公司治理机制的改善,同时,也有利于推动资本市场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的形成。

 

  
成思危:熊市不会很快结束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今天对本报记者表示,他对今年的股市持审慎乐观的态度,市场朝好的方面转变,但我不认为熊市很快会结束。
  被称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的成思危今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结合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谈了他对十一五期间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展望。
  他说,我国目前正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起到重大作用,从长远来看,我们国家资本市场一定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到重大作用。当然,目前资本市场起的作用还不大,因为资本市场的量太小了,股市的市值还不到GDP的30%,如果只算流通股的话,就更低。而2002 年世界的平均比例已到93%,发达国家是130%。这么小的股市怎么可能成为经济的晴雨表呢?成思危说。
  成思危表示,资本市场确实有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并且能提高资金运用效能,所以要努力推进现在资本市场的改革。关键、首要的一点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股市的整体素质提高,才能给投资者以合理的回报,使那些需要资金的好企业能够得到资金。
  今天温家宝总理提到,要稳步地发展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这两方面也非常重要,因为债券市场从安全性来看,比股票市场要好,而期货市场也能采取对冲的方式,来减少风险。另外推进金融产品创新,金融衍生品市场也需要不断推进,解决短期资金需求的货币市场,也需要发展。
  等我们全面的建设了多层次的基本市场,金融市场对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会逐步显现。
  谈到今年股市时,成思危说,今年股市会向好的方面转化,因为目前正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股改完成后可以解决同股不同权的问题,使得流通股东和非流通股东的利益能够接近,但这样的改革也是很艰巨的,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但中央的决心很大,最后一定能取得成功。但光靠这个不能使股市上去的。让股市上去关键有两条,一是上市公司质量很好,要有投资价值,二是要有更多的资金进入股市,但这要提高投资者的信心,要放宽资金进入股市的渠道。
  今年股权分置改革可以基本完成,但提高上士公司质量和进入股市资金数量,短期内是不容易的。所以今年股市只能是好转,我是个审慎的乐观主义者,我不认为熊市很快会结束。成思危最后说。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