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岩石:2012年A股将龙行天下_股票_证券_财经

金岩石:2012年A股将龙行天下

加入日期:2010-8-4 18:28:26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吕随启:底在2400点附近

  吕随启,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2008年年底,作为十教授联名上书救股市事件的代言人,遭到了业内人士的质疑。2009年,吕随启又因支持10岁的儿子炒股票、炒权证,被舆论推向了风口浪尖
  从宏观经济基本面来看,A股今年的走势与宏观经济基本面是不吻合的。其原因可以归结为内忧外患。
  从内忧的角度看:
  第一,央行的货币政策有很大的随意性。比如,央行发票据融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些政策看上去是紧缩的。但4月份新增信贷增加了7740亿元,5月份增加了6934亿元。从新增信贷上看,货币政策又是宽松的,这种模棱两可的信号传导,严重影响了市场信心。
  第二,房地产政策过度极端。房地产新政是要抑制经济体系中的过热问题,但过热的不只是房地产,是经济全方位的过热。只拿房地产开刀,不能解决经济全局问题。
  第三,新三高(高发行价、高发行市盈率、高募集资金)发行到了畸形的程度。上市公司、承销商、中介机构都在争取自己的利益,最终导致了市场的畸形。
  第四,制度改革的急功近利。一年来,股票制度创新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先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国有股转持,然后是创业板、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的推出,现在又要开国际板。以前是过度保守,现在又突然激进,必然导致相应的准备工作不扎实。
  第五,五大银行融资。在市场较弱的状态下,五大银行纷纷推出了再融资计划,导致了市场信心受到严重威胁。
  第六,每次市场大幅波动,国家队都起了重要作用。2009年7月底创业板推出前夕,股市跌了24%,带头减仓的是平安保险、社保基金。国家队带头减仓引起了市场的连锁反应。
  从外患的角度看,第一,欧债危机超出了市场预期。第二,美国失业率上升,对美国经济复苏信心不足。第三,美国市场的交易事故导致股市暴跌。
  未来,从美国经济形势来看,2009年已经连续三个季度是低通胀、高增长。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来看,欧洲央行不久前已经上调了2010年的经济增长预期,这代表了欧盟对于欧洲经济前景的判断。这个判断应该是根据欧洲主要国家的总体经济状况做出的,欧洲的问题实际上并没有那么严重。所以,世界经济的基本面还是向好的,经济二次探底基本不可能。
  中国的宏观经济增长在今年一季度是11.9%,二季度受房地产新政的影响可能会下滑。但从工业增加值、从GDP的增长速度来看,总的复苏趋势没有掉头。国内外宏观基本面虽然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利好因素比利空因素多,货币政策应该不会再紧缩了。股市低迷是暂时的,也许今年下半年或年底就会有起色。农行上市以后,利空因素对市场的影响就没那么大了,A股的底应该就在2400点附近。但是,要完成技术性调整还需要时间,投资者的信心恢复也需要时间。A股在未来一两年是缓慢的小幅上升趋势。(新财经)

 

  
北师大学者:中国经济最好时刻已过去 未来10年基本悲观

  中国经济会怎么走?正在接受世界眼光关注的世博会举办地--上海怎么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全球金融危机将去未去之际,我们的企业眼前是否还有躲不过去的一道坎?今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形势会不会一路下滑?而未来的5年、10年以及10年之后,我们的经济究竟可以乐观呢,还是悲观?
  面对这一系列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由第一财经、广州金融中心主办,杭州驻沪企业联合会、浙江萧山农村合作银行、杭州涌源投资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经济论坛,日前在杭州萧山索菲特世外桃源度假酒店举行,向中国知名的经济学家发问求解。
  张燕生(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
  我们看到中国经济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会成为支配我们未来发展的一条主线。这个新时期,我们会面临一系列变化:
  首先,就是支配我们前30年经济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发现国外承接低成本工序的转移地正在逐步成熟。
  其次,我们看到目前来华投资的构成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市场驱动型的外资,也就是到中国投资主要是内销的比重在显著上升。外向型战略的调整可能会面临一些风险:第一个风险是加工贸易顺差会不会出现拐点性的变化?第二个风险是当中国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告一段落时,会不会出现一个减速期甚至停滞期?
  在这里我还要提出一个五环战略,它的重点是前面三个环,从中国制造变成东亚制造应作为我们战略的着力点。为了保证区域生产体系的五环战略可以得到落实,有三个支撑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支撑是我们对外金融资产的再配置战略应该支持区域生产体系的发展;第二个支撑是人民币的区域化;第三个支撑是我们的文化软实力。
  具体而言,五环战略有几个方面:第一,下一步我们的世界工厂的地位,需要从价格竞争转变到差异竞争;第二,需要从模仿走向创新;第三,从贴牌到品牌的变化;第四,我们要营造自主的营销渠道和营销能力。
  此外,如果说我们要建立统一的大市场,还要注重服务业的转型,它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生产性服务业的转型,二是消费性服务业的转型,三是社会公共服务业的转型,包括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等各个方面。
  王德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随着上海虹桥交通枢纽的建成,上海会成为一个窗口中心。国外的企业在上海、内地的企业也在上海开设各种各样的窗口性的公司。世博会结束之后,那几平方公里基本上要发展上海的会展业。
  这是后世博时期上海面临的巨大的调整。
  后世博时期与我们产业的变革中间有什么关系呢?就是要以上海为龙头,以长三角为依托,把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带起来。
  徐为民(复旦大学华商研究中心副主任、企业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国民营企业眼前有躲不过去的一道坎。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我们看到很多在繁荣当中被掩盖了的问题,比如说中国企业为什么有这么大面积陷入困境?从表面看,那是因为从2007年开始,中国就有一系列的要素成本上升,对中国经济发展不利,比如说:人民币的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的上升等。
  所有这些问题,加上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我们出口的萎缩,这些都是我们在谈论危机时谈得最多的原因。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再厉害,如果说没有内因的话,那是成不了气候的。如果说果真是要素成本上升惹的祸,为什么企业产品不能提价?每当我们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企业是一脸无奈,觉得你这个话非常的天真,他们说:我们有资格涨价吗?
  其实我们是故意这么说的,等的就是这句话,因为这句话引出一个问题,就是企业的危机。
  我们有两个指标,一个是毛利,很多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毛利可以达到30%~40%以上,而近年来,很多企业的毛利只有10%;第二个指标是货款回笼的时间,很多企业是3个月、4个月乃至5个月,还有更长时间的。为什么我们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归根结底那就是低水平的同质化模式。当企业毛利因为低水平同质化丧失了议价能力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对策,那就是跑量策略。
  转型中的关键在哪里?低水平的同质化就是问题的根本,转型就要有利于摆脱同质化:第一,你的产品是不是满足了客户的重要性需求?第二,要有核心的优势;第三,若我们的定位又是市场的空当,那就更妙了。
  其中,关键是核心优势,核心优势就是由某一项关键技术形成的企业竞争优势。
  钟伟(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如何看待中国目前情况?应该说,中国最好的时刻已经过去了,如果说在接下来的三个季度调控依然没有变化,经济将逐渐下滑。对未来5年我保持乐观态度,5~10年持中等态度,未来10年则基本上是悲观的。
  过去10年的经济增长,大概的情况是这样的: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0%,耗用了30%的资源,仅仅提供了地球上实际产出的10%。
  关于年内中国经济增长的情况如何呢?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四个季度的经济增长分别是11%、10%、9%、8%,也就是说第一季度11%多一点,第二季度是10%多一点,第三季度低于10%,全年经济增长大概是9.3%。逐渐的滑坡,消费贡献4个点,投资6个点,外贸去年是-3.9,今年大概是0,所以全年9%多一点、10%少一点,这是目前的经济增长。关键在于第三季度,如果说第三季度宏观调控还不放松,中国经济将会继续滑坡。就年内而言,七八月份有可能达到通货膨胀的顶峰,也就是4%左右,所以今年全年政府调控通货膨胀率3%~3.5%的目标是没有问题的。

 

  
叶檀:未来股指不会大涨 资产证券化解决资金饥渴

  中国的证券市场,股指已不是核心指标,资本深化率与证券化率才是关键。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股指会在狭小的区间内徘徊,而资本深化率与证券化率则会大幅提升。
  鉴于人民币国际化快速推进,把中国股市与日本股市比较成为常态。日元升值期与日本股市17年的大牛市基本重叠,由此推导出人民币升值中国股市也将出现长牛的结论,这样的比较不正确。
  首先人民币大幅升值的机会极小。由于内部通胀压力与经济阴晴不定,人民币可涨可跌。除了2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之外,谁也无法说出人民币上升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
  退一步说,就算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股指也未必同步大幅上升。中日两国的证券市场前提不同,中国证券市场有门槛,证券化率的深浅是根据资金与宏观经济形势有意为之的结果。而日本证券市场没有行政门槛,日本证券化率高峰期是日本完成现代工业化进程,是资金从实体经济流向虚拟市场的结果。
  日本汇率升值分前、中、后期,根据一项关于日本股市的研究,在前期与中期,估值主要跟随企业业绩。在1973~1979年,日经指数的市盈率基本围绕20倍左右波动,市场估值水平并没有随着日元升值而得到提升,股市上涨主要由企业盈利增长推动。而到1980~1984年的日元贬值期间,日本股市的估值水平也没有明显变化,股指在盈利增长的推动下继续呈上涨态势。
  在日本资本证券化率再也无法深化之时,资金的增加表现为股指脱离业绩的上升,并且出现普涨格局。在1985~1987年期间,日本企业的盈利增长不明显,但日经指数的市盈率从20倍左右迅速提升到70倍左右。日本资产化率提升,而日本企业交叉持股所获得的投资收益,掩盖了日本实体经济高速增长接近尾声的真相。一旦市场下挫,所谓的公司投资盈利就成为皇帝的新装。
  未来中国股市总市值上升,股指不会大幅上涨,这与资产证券化的急剧增加有关。中国企业大多患有资金饥渴症。根据张军先生等人的研究显示,中国经济的资本密度发生显著上升的时间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以后。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头10年,中国的资本-劳动比率的增长率变化不太显著,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开始加速。尤其是我国近几年向重化工发展的趋势,加速了我国资本密度的上升。但是,随着资本密度的提高,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将出现递减,从而降低经济增长的速度。
  大量的投资、重化工业时代的到来,伴随着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过程。根据另一位经济学者的研究,中国的边际资本-产出比率在维持了10多年的常量之后,从1994年开始急剧上升了,意味着投资的边际效率在1994年以后显著恶化了。
  规模增加、资本密度居高不下与效率下降,是资产证券化率不断提升的最好借口。用大白话说,就叫圈钱。
  上海国资重组概念方兴未艾。若成功实现年初目标,到今年底上海国资资本证券化率达到30%,这意味着完成证券化的经营性国资将超过2838亿元。上海国资委数据显示,2007年至2009年底,上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通过IPO、公开发行等方式共筹集资金1818亿元,其中有738亿元国资实现证券化,资本证券化率从17.6%提高到了2009年底的25.4%。这是个国有资产到证券市场寻求重新估值的过程,而不是以管理与业绩取胜的过程。以1080亿元增加了7.8个百分点的证券化率。以保守的5倍溢价算,300亿元的资产将可以在市场获得1500亿元。
  证券化率达到30%,上海将成为国内资本证券化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其他城市不甘落后,纷纷寻求上市机会,如果全国各省市都达到上海的证券化率水准,需要上兆亿元。股指不升,总市值不断上升。目前股指在3000点以下,8月1日沪深两市总市值达到了创纪录的21.15万亿元,超过了去年我国21.09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证券化率百分之百,上探历史高位。如果股指上升,证券化率全球第一。
  中国的资本深化、资产证券化过程持续进行,有足够的资产到证券市场估值兑现,形成一条因果相连的链条:资本深化增加企业的资金饥渴症,资产证券化提升了证券化率,推动资本进一步深化。在股指可以人为调节的市场,认真对待股指是可笑的,资产证券化率才是关键。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