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年:历史教训 救什么市啊_股票_证券_财经

许小年:历史教训 救什么市啊

加入日期:2010-8-31 19:18:39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卢菁:美国究竟是通胀还是通缩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近乎零的货币利率政策持续有近两年,在短期内也没有改变的征兆,如此大规模的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美国历史上从未有过。按常规,如此大规模的宽松货币政策会导致通货膨胀--过多的货币来追逐有限的资源,最终导致物价上涨。这也就是前几个月大家一直关注和担心的问题。诺贝尔奖得主弗里德曼的名言通货膨胀在任何地方都是一个货币现象还是有不少信奉者,尽管他的自由市场理论被金融危机证实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但近来,风向标开始逆转,通货膨胀非但不见起色,大家似乎更担心通货紧缩。美国六月和七月的通货膨胀才1%出头,低于美联储2%的目标,低于今年前五个月的2%以上。而且这种局面看来还将持续下去。这是怎么回事?通货膨胀为何如此顽固,在如此大规模长时期的货币政策的刺激下,依然不冲锋陷阵,甚至还打退堂鼓?
  货币经济学里有一个著名的恒等式:PY=MV,其中P代表价格,Y代表国民生产量,M代表货币基数,V代表货币周转率。言下之意,等式左边国民生产的货币价值等于等式右边市场流通的货币数量。所以,如果Y和V都不变的话,货币基数M的上升会导致价格P的上升,这就是大家一直担心的通货膨胀的局面。通常大家把注意力放在M和P上,而假定V为不变的常量。
  但美国现在的问题恰恰出在V上,正处于货币周转率V极度萎靡的状态。银行被注入大量资金,但一朝被蛇咬,它们现在对企业,尤其是对私人的贷款,变得非常小心谨慎,一审二批三通过。过去通过资产证券化而煽动起来的信贷高潮,现在也因为证券化市场的近乎冻结而不复存在。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上个月还专门发话,希望银行能增加对中小企业投资,因为中小企业是经济和就业增长的引擎。但很遗憾,美国政府不能强制银行贷款,它能把马带到河边,但不能强迫马喝水。
  美国的消费者更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美国经济70%以上依靠消费来驱动,而消费现在却是最为疲软。美国的失业率居高不下,官方的失业率为9.5%,而实际失业率达到15%以上。如此高的失业率势必压抑工资、压抑房价、压抑消费,同几年前的高工资、高房价和高消费形成鲜明对比。再则,美国的老百姓有个根本性的心态变化--从过去的寅粮卯吃、负债累累,转变到现在的量入为出、省吃俭用;不再消费至上,而尽量储蓄还债了。
  美国商务部8月17日发表数据:美国老百姓六月份的税后储蓄率达到6.4%,而金融危机前才1-2%。上个月美联储公布:消费者的债务五月份下降了4.5%,总价值为90亿美元,消费者债务已连续两年呈下降状态。只要美国的消费者还继续进行去杠杆的偿债活动,需求驱动就不容乐观。
  自然,美国的企业在经济不明朗的情况下,也慎于贸然投资。尽管美国的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并没有受到直接冲击,它们也没有运用过高的负债股益杠杆率,但如果消费疲软,银行惜贷,它们的供大于市场的求,它们也便不得不处于萎靡的状态。
  因此,尽管美联储加大利率筹码、增加货币供应基数,但由于整个经济层面不景气,货币政策的乘数效应得不到应有的发挥,物价也便高不到哪里去。在极端情况下,货币政策对经济起不到作用,同经济运作无关了,这也就是达到了所谓的流动性陷阱。日本九十年代长达十年的经济萧条,就被认为是陷入了流动性陷阱,大面积大规模的货币政策都不见成效。
  展望美国近期的通货膨胀:大规模的通货膨胀看来可能性不大,但通货紧缩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些。美国GDP下半年的增长已经从预期的超过3%下调到2.6%,明年更下调为2.1%;失业率的居高不下将继续压抑消费和投资;财政刺激政策也未见有大规模的新动作。从国际角度来看,亚洲出口为导向的经济难以刺激美国的消费、充当美国经济的引擎;欧盟就更是自身难保,在平衡财政、节省开支的政策下,本身就可能陷入经济萎靡、通货紧缩的状态。
  通货紧缩,价格和工资循环下降,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的象征,美国会竭力避免这种局面的再现。

 

  
德维尔潘:世界经济模式亟待转变

  法国前总理、法国团结共和运动党主席、亚太总裁协会主席德维尔潘8月30日来华,出席即将在长春举行的由亚太总裁协会主办的首届新兴产业大会。德维尔潘在北京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世界经济应当向更加绿色环保的经济模式转变,现有的以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为依托的经济模式亟待调整为以风能、太阳能、核能为主的新兴产业模式。
  这是个巨大的挑战,德维尔潘说。我们这次到访就是为了促进与中国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的合作。我们看到,中国有意愿、有能力完成由传统经济向新兴产业的转变。
  谈到世界经济复苏,德维尔潘说,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在世界经济危机中的复苏速度有目共睹。这源自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我们希望从中国和亚洲的发展中寻求经验教训。
  德维尔潘表示,欧洲经济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于调整自身经济体制。我们正在考虑欧盟金融体系一致性的问题,寻求欧盟国家之间更为广泛的合作。我们希望欧盟经济最终实现一体。
  现在欧盟经济更多依赖于资源和以出口为导向,德维尔潘说。我们正在寻求新的经济模式,比如在欧盟国家内部发展市场,将各国之间的竞争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这确实需要时间来调整。
  现年56岁的德维尔潘是法国著名政治家、学者、诗人、作家。早年毕业于巴黎政治学院和法国国立行政学院。1980年在法国外交部任职,负责南非事务。1990年在法国保卫共和联盟总部工作。1995年5月协助希拉克竞选总统成功后任总统府秘书长。2002年5月出任外交部长。2004年3月任内政和国内治安部长。2005年5月出任总理。2007年5月因轰动一时的劳工改革失败而卸任。
  2003年1月,德维尔潘曾以法国外交部长的身份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
  德维尔潘与法国现任总统萨科奇不睦已久,其中一例便是轰动法国的清泉案。2004年,调查法国售台武器案法官收到匿名信,信中指控包括萨科齐在内的法国政商界人士在军售案中收取贿赂并通过卢森堡清泉公司洗钱,但随后的调查显示匿名信所提供账户名单系伪造。司法部门后来认定德维尔潘涉案,并以诽谤同谋罪名对他提起诉讼。2010年1月,巴黎一法庭裁决德维尔潘在清泉案中无罪。
  2010年6月19日,德维尔潘在法国巴黎宣布正式成立名为团结共和运动的新政党并出任该党主席,赢得各界广泛支持,成为2012年总统大选热门候选人之一。

 

  
巴曙松:增建保障房 可防GDP大幅滑落

  只要土地供应足影响商品房有限
  商品住宅存量远未达到饱和点,保障性住房对房地产需求的影响将十分有限。根据海外经验,商品房市场发展的阶段性拐点是新建住宅总量与住宅存量的占比为100%左右,目前中国170 亿平米住宅总量中约为不足50 亿平米为新建住宅,占比仅为30%。在这一个时间视窗里,商品房市场仍有充分的发展空间。考虑到城镇化依然保持较高的速度推进,房地产的实际需求空间依然较大。
  从住宅需求结构看,保障性住房对商品房需求的冲击有限。随着保障性住房建设逐步推进,未来将不断形成市场归市场、保障归保障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由于保障性住房针对的是中低收入家庭,那么针对中高收入家庭的商品房市场将保持相对独立的发展路径,多样化、差异化发展的空间更大。
  从土地供给来看,保障性住房大规模建设对商品房市场的冲击将主要体现在对商品住宅供地的挤压上。如果未来土地供应总量既定,那么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增加意味着商品房,尤其是中高级商品房供地将受到影响。然而,如果能够保证土地供应总量增加,或者保持2010 年的土地供应结构,那么可以推断,这种影响将不会十分明显。
  有助弥补巨大供求缺口
  按照2010 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以及我们的测算,4700 多亿元(人民币?下同)的投资规模将使2010 年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加约18%,考虑到房地产投资在GDP中的占比的历史水平和构成,那么2010 年保障性住房投资对GDP 的拉动作用约为1.3 个百分点左右。如果进一步考虑到房地产行业对上、下游钢铁、水泥等行业的杠杆作用,那么保障性住房对GDP 的贡献将会更大。从这个角度看,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将为2010 年下半年以及2011 年中国经济在平稳回落时期发挥积极的对冲作用,也是避免宏观经济出现大幅回落的重要动力之一。
  从趋势来看,这一轮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调整的时期会较2007 至2010 年那一轮周期中的调整阶段要长,因为2009年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迅速被大规模的信贷投放拉起,而2010 年和2011 年不太可能再出现类似2009 年这样异常大规模的信贷投放,房地产市场调整的持续时间会较长,对宏观经济的负面拖累作用会较预期的大,因此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应当高度关注。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如果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在2010 年第4 季以及2011 年的大部分时间处于调整状态,那么可能会使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进而使在2012 年或以后房地产行业景气回复时,房地产的供应会显着减少,供求缺口增大,从而加大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压力。此时,如果有较为充足的保障性住房供应,应当可以部分平衡这种显着的供求缺口,对冲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长期存在的强烈供求波动。
  政策支持吸引发展商参建
  对于开发商而言,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将为之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首先,虽然保障房建设利润率较低,一般为3%至5%左右的水平,但是随着政策层面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大力推进,未来保障房的需求量与建设量将呈现大规模增长,而且供应的收入群体也比较稳定。
  其次,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相比,不仅不容易受到调控政策的冲击,而且也将受到政府的鼓励,在资金来源和土地供给方面都将享受到一定的政策支持。因此保障房建设的投资风险很低,如果以5%左右的利润率计算,考虑到开发商自有资金比例仅占20%左右,5 倍左右的杠杆意味着开发商的资金收益率可扩大至25%左右,相比当前不断受到调控的商品房市场,这一收益率水平不仅可以成为开发商获取盈利的过渡模式,而且也可以作为一种长期的发。

 

  
花荣:我已准备要清仓

  最近,一个股友,也是一个老股民,突然较起真来,非要与我讨论股市投资技术的难度是否大?
  我自己认为,难度也大也不大。
  一、难度确实大
  股市的现实是一赢二平七亏。有许多散户认为机构投资者、专业人士的投资结果会大大好于普通散户,据我了解的结果,不是这样。在中国股市,机构投资者、专业人士在股市中输的程度比散户更很,无论是总规模还是百分比都是这样。不知道,是否有人统计过中国公募基金从2001年到2010年这10年来的总规模盈亏情况,可能是净值增长很漂亮,总盈亏恐怕很难看。
  投资者在股市中亏损原因主要有两个:
  1、交易成本过大,分红相对较小。
  2、心态中暑,不了解沪深股市的真实情况,要求过高。
  二、难度也不大
  沪深股市是政策市、主力市、消息市,国家是重要的赢利机构,这点明白了,跟庄走,寻求合理回报,平均年收益率超过巴菲特不是什么难事。
  优秀投资者的基本经验是:
  1、顺势而为,择时交易。
  2、稳利依赖技术,黑马依靠运气。
  受到太平洋彼岸的暖风影响,沪深股市周一阳光明媚,收出中阳线,使得沪市从小箱体低位一举收复了30日均线、20日均线、10日均线。
  考虑到大盘的成交量依然处于均势水平,周一的涨势外部因素起的作用分量比较大,同时自己的状态感觉不是太好,周一就没有加大仓位。
  如果大盘在本周没有出现进一步的价涨量增的情况,今后几天准备把手中持有的股票进一步的逢高减仓,把自己的投资节奏适当的调整一下。
  人民日报称楼市反弹恐引致调控加码
  如果调控长时间不能见效,应当适时出台进一步的措施
  《人民日报》今日刊发评论呼吁,当前房地产调控已到关键时期,必须继续坚持调控不动摇,并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及时进行政策微调。如果调控长时间不能见效,应当适时出台进一步的措施。
  这篇名为《房价合理回落是大势所趋》的文章还建议,应监督各地抓紧落实现有政策,对依旧房价过高、上涨过快、调控不力的城市,应当进行曝光和问责。
  文章称,从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形势看,房价回调仅是个别例子,房价仍然处于历史高位,将大量需求挡在门外,是影响成交量回升的最主要因素。调控的整体效果离老百姓的要求和承受能力还有较大差距。
  因此,文章认为,必须继续坚持调控不动摇,并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及时进行政策微调。
  文章称,目前推出进一步的调控措施,条件适宜,没有大的障碍。一是,中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回升向好势头,楼市调控对经济的影响有限,二是,近期各大银行对房价大幅下跌进行的压力测试结果也比较乐观,这减轻了政府继续进行楼市调控时投鼠忌器的压力。
  另据《上海证券报》消息,就在北京、上海等地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刚有反弹之际,一些开发商在经历前一阶段的降价促销后,目前又开始上调房价。
  《上海证券报》援引分析称,如果开发商在9月、10月成交量回升的情况下再次大幅上调售价的话,那么下一轮更严厉的调控或将为期不远。

 

  
蒙代尔:人民币汇率浮动越小越好

  长期的经济繁荣恰恰源自于固定汇率,人民币汇率浮动越小越好,这对中国经济乃至亚洲和世界来讲都更有益处。
  8月17日,人民币结束了连续5天的贬值,重新恢复微幅升值趋势。17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是6.7979,比前一交易日走高85个基点,18日的中间价是6.7895,比17日低84个基点,人民币双边波动振幅有所加大。
  6月19日央行重新启动汇改步伐,人民币汇率按照不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重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其波动性取代升值成为关注焦点。
  汇率的浮动越小越好,固定汇率制不仅对于中国经济,而且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都更有益处。8月19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称为欧元之父的罗伯特?蒙代尔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时,对于人民币浮动汇率提出了自己鲜明的观点。
  汇率浮动要慎重
  《财经国家周刊》:自从近期中国央行宣布重启汇改,人民币汇率的浮动情况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你如何评价这种浮动制?
  蒙代尔:我认为,对于人民币来说,最好的货币政策仍然是固定汇率制。二战后,两个发展最快的经济体是德国和日本,它们能保持长期的经济繁荣恰恰源自固定汇率。过去的十几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得益于人民币和美元的固定汇率制。
  同时,必须认识到,贸易顺差并不是由于汇率问题造成的,不应该让人民币浮动太多。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波动过大,对中国有害,对亚洲和全球经济也十分有害。
  目前,人民币的汇率浮动率还非常小,因此还没有带来太多危害。维持在小范围内的浮动对中国经济来说非常重要,上下浮动过大将是对经济的致命打击。
  美国从2004年开始就一直逼迫人民币升值,原因就是中国的贸易顺差非常大,这些贸易顺差也使很多其他国家感到不舒服。
  与此同时,美国也希望把国内的就业压力转嫁给中国,因此,美国国会在未来将给人民币施加更大的压力。现在,民主党占大多数的美国政府也与国会占到了同一立场上,他们将竭尽所能逼迫人民币大幅升值。
  但是我认为,应对巨额贸易顺差的对策并不是人民币大幅升值。如果人民币大幅升值,将引起中国西部地区的通货紧缩,扩大地区间收入不均衡的差距。要想解决贸易顺差问题,应该提高中国百姓的收入,通过增加国内消费来实现。
  我主张汇率中间价浮动过程中,2%比3%更好,1%比2%更好,而0比1%更好。也就是说固定汇率是最好路径。
  《财经国家周刊》:你如何看待近期欧元和美元的走势呢?
  蒙代尔:全球金融危机还远远没有结束,欧洲的情况也比人们想象的更加糟糕。欧元的波动也比较大,但是我认为欧元不会出现大幅贬值的危险。
  汇率是很难预测的,因为政府对其很容易进行控制。我认为,欧元兑美元的比率会在1.15至1.35之间浮动,不会超出这个范围,如果超出,政府和央行就会进行干预。
  欧洲债务危机爆发之后,美元对欧元迅速升值,但是美国经济还没有真正复苏,最重要的标志是其失业率仍然维持在10%的高位。目前美元走强对美国经济很不利,但是这个趋势可能还存在,它将影响美国相对于欧洲的出口竞争力,同时也会阻碍美国房地产危机复苏的步伐,进而伤及整个经济。
  必须强调的是,汇率的重大波动,特别是欧元和美元间汇率的波动对经济的危害很大,以至于会造成全球经济的不稳定。

 

  
徐一钉:向上机会不大

  目前即将进入9月,8月市场大幅震荡,如何看待当前的大盘走势?近日,证券时报网采访了民族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副总经理徐一钉。
  徐一钉表示,大盘从2319点反弹至今,A股市场存量资金耗损很大。目前板块、个股的活跃度比前期降低,反映出估值、资金似乎同时遭遇瓶颈。他表示,目前A股走势与今年1月到4月初上证综指在2890点-3280点整理很相似。市场目前对板块、个股的炒作,不是业绩推动型,而是事件推动型,业绩对个股的影响远弱于题材。
  他认为,上证综指能维持在2600点附近盘整已不容易,即使向上也不会偏离2700点太远,操作上不妨保持灵活性,短期可以继续关注新疆板块、农业股、旅游股,但操作上要保持灵活性。

 

  
韩寒:谁在为糟糕的政策埋单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约翰·福瑞斯比近日致函奥巴马总统,表示该组织没有发现任何证据显示针对中国低端轮胎加征的关税有助于促进美国就业,相反还给美国消费者带来了负面影响。这是自去年9月美国政府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征收35%的惩罚性关税以来,美国企业界对该项措施影响的最新评估。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由超过220个在华经营的美国企业组成,它在一份评估报告中指出:2010年上半年美国进口的低端轮胎出现大幅增长,在数量上和价值上分别同比增长21%和30%,供应商从中国转移到了其他国家;美国消费者显然花了更多的钱,轮胎价格上涨了10%至20%;对于仍然从中国进口的轮胎而言,大部分的关税被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该报告还援引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称,今天头五个月的美国轮胎制造业就业率比去年同期下降10%。
  事实证明,美国对华轮胎特保案是典型的损人不利己行为。一年前美国国内就有舆论认为,这一政策将对美国轮胎经销商和消费者构成沉重负担,美国消费者将面临轮胎价格上涨和选择减少的情形,轮胎进口商将面临损失;放弃物美价廉的中国轮胎,对于轮子上的国家美国来说,其实是个打击。正如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报告所指出的:对美国人来说,保护主义关税从来都是糟糕的政策。 那么美国政府为何还是一再祭出贸易保护主义法宝、力推糟糕政策呢?
  首先是就业的压力。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经济萎靡不振,企业销售额下降、利润率下降、失业率上升,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情绪随之上升。面对一些产业的不满情绪,将这种不满传导到中国对美国政府来说是最简单的减压方式。在美国经济中,尽管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占据重要地位,但制造业仍然是庞大的产业,拥有重要的就业岗位。美国政府之所以出台对华轮胎特保案,就是希望以此保护本国的轮胎制造业及其就业机会。对华轮胎特保案由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在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敦促下实施完成。然而,事与愿违,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并不能催生真正的就业机会,还带来其他的恶劣影响。美国的一些有识之士批评指出,此类政策只考虑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而无视它对更广泛的贸易政策产生的不利影响。
  从更广泛的角度说,通过制造贸易壁垒来牵制中国的发展、防止中国成为强大的对手,正是美国国内某些政治势力和利益集团的战略思维。因此,他们以美中贸易逆差为口实,不遗余力地推动通过各种方式限制中国的相关出口。
  如果跳不出零和博弈的思维定式、不能在贸易问题上培养真正的双赢意识,五花八门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将继续出现,而为这种行为埋单的仍将是那些无辜的生产商和消费者。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