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公司业绩超预期 半年报五大惊喜 分红创九年新高_股票_证券_财经

19公司业绩超预期 半年报五大惊喜 分红创九年新高

加入日期:2010-8-30 8:30:08

此信息共有4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两成新股中报变脸创业板是重灾区
  自去年6月IPO重启至今,长达一年多的时间内,新股发行可谓异常密集。根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6日,共有325家公司先后在沪深交易所挂牌,平均每个交易日有1.16只新股上市。
  这325只次新股中,到底哪些是金子,哪些是沙砾,上市后披露的定期报告或许是最直观的检验标准之一。记者经统计后发现,截至8月26日,325家去年IPO重启后上市的公司中,已有298家披露了半年报。由于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总体仍然较好,多数次新股上半年业绩依然不错,净利润稳步增长。但是有一些公司却在上市后,业绩忽然出现180度大转弯,甚至个别公司主营业务还出现亏损。
  业绩变脸存三大主因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298家已披露半年报次新公司中,有59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下降或亏损,占比达19.79%,其中中小板34家,创业板公司22家。此外,主板中的中国一重(601106,收盘价5.35元)、华泰证券(601688,收盘价13.62元)、光大证券(601788,收盘价15.45元)净利润也出现了下滑。
  从半年报中可以看出,这些次新股业绩下滑的原因虽各不相同,但大体可以归为季节性因素、行业环境不佳、需求疲软导致价格下降且成本上升三大类。
  如去年11月6日上市的南国置业(002305,收盘价13.83元)。今年上半年,南国置业仅实现净利润632.88万元,同比下滑91.16%,不幸成为次新股变脸王。公司表示,中期业绩出现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房地产行业项目开发结算周期与财务报告期不同所致。2008年公司销售项目有部分收入在2009年一季度结转,而公司2010年销售结转将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
  两家主板上市的券商股华泰证券和光大证券则是受到上半年资本市场量价齐跌的拖累。今年上半年,上证指数下跌26.82%,两家公司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均遭遇重创,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了19.02%和31.97%。
  一些制造业公司业绩出现变脸更加值得警惕。如4月21日才上市的南都电源(300068,收盘价27.17元),今年上半年仅实现净利润3262.32万元,同比下滑69.47%。业绩下滑的原因是需求疲软导致后备电源市场竞争加剧,供应商纷纷调低报价水平,以及产品材料成本同比大幅增长导致毛利率下降。
  22家创业板公司业绩变脸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0月才开板的创业板俨然成为新股业绩变脸集中营。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共有109家(不包括周五上市的4只新股),却有22家出现了变脸。宝德股份、华平股份、南都电源分列创业板业绩变脸前三名,三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下降幅度分别高达82.07%、76.60%和69.79%。
  在去年10月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中,有7家中期业绩同比下滑。除宝德股份外,汉威电子(300007,收盘价22.50元)上半年净利润下降49.78%,在创业板中位列第四。屡屡曝出高管离职的网宿科技上半年净利润下滑29.97%;新宁物流、华谊兄弟、中元华电和特锐德上半年业绩也分别下滑17.91%、11.71%、7.10%和5.63%。
  最近刚刚上市的部分创业板新股则更加离谱,甚至还未上市业绩就已经变脸。8月6日才上市的尤洛卡(300099,收盘价78.46元)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下降15.60%,7月28日上市的华伍股份中期业绩也下滑了8.77%。
  一位私募人士指出,创业板上市条件中,对成长性要求较为严格。企业想在创业板上市,必须满足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两年累计净利润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一些公司为了圈钱,不排除在招股说明书中做高业绩,并且在对公司经营进行阐述时,强调优势,弱化不利条件。上市后,钱到手了,粉饰业绩冲动下降,一些公司真实业绩就暴露出来了。
  不过,上述私募人士指出,对于这些业绩变脸的创业板次新股,投资者也不能一概而论,应仔细分析业绩下滑原因。比如7月8日挂牌的国联水产(300094,收盘价16.80元)上半年虽然亏损1336.15万元,但这仅仅与季节性因素有关。公司主营对虾和罗非鱼生产,每年上半年都是生产淡季,出现亏损较为正常。在半年报中,公司表示自6月开始,公司已经进入产销旺季,预计本年第三季度将实现扭亏为盈。
  NO.1宝德股份业绩变脸指数★★★★★
  原因:全球金融危机对石油行业负面影响仍然持续,油田公司和石油服务公司纷纷缩减投资,技术装备出口订单明显减少,部分正在履约和在谈项目被搁置。
  点评:招股说明书中,宝德股份表示,整个行业仍然处于石油勘探和钻采景气周期之内。看来,其此前对宏观经济环境的估计过于乐观。
  营收大降8成创业板新股变脸王创业板十年磨一剑,去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公司终于在创业板挂牌上市,市场对这些公司未来的高成长性也充满期待。但是,不到一年时间,这28家公司之间已经开始出现了明显分化。其中,宝德股份(300023,收盘价16.47元)今年1~6月仅实现营业收入1285.29万元,同比下滑82.82%;净利润303万元,同比下滑82.07%,成为创业板新股中的变脸王。
  二季度主营惊爆亏损不仅是业绩下降幅度之大令人瞠目结舌,宝德股份业绩变脸之快在创业板中也属罕见。在上市前的公告中,宝德股份表示,2009年前三季度,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实现净利润2500.49万元;但今年3月公布的年报却显示,2009年全年公司仅实现净利润2683.28万元,四季度已经处于微利状态。今年一季度,宝德股份凭借161.75万元非经常性收益实现净利润301.65万元;到了二季度,宝德股份扣除非经常性收益后,主营实际已经出现了亏损。
  在半年报中,宝德股份表示,业绩出现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全球金融危机对石油行业负面影响仍然持续,经济复苏对本公司所属行业实体经济的恢复滞后效应显现。油田公司和石油服务公司纷纷缩减投资,技术装备出口订单明显减少,部分正在履约和在谈项目被搁置。公司为订单式生产模式,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设计生产,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公司2010年上半年在产的订单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度减少,致使2010年上半年的销售收入及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业内人士:存在包装上市嫌疑记者在查阅宝德股份招股说明书后发现,上市前宝德股份的说法与今年半年报中的分析截然不同,有的地方甚至完全相反。在招股说明书第15页,宝德股份表示整个行业仍然处于石油勘探和钻采景气周期之内。石油钻采行业蓬勃的发展趋势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而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恰恰就在于公司拥有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各大石油开采公司在内的核心终端客户,为公司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另外,公司具有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因此公司在提供高性能、高品质的产品及服务的同时,与竞争对手尤其是国际竞争对手相比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荐代表人对记者指出,宝德股份业绩变脸速度之快,说明公司上市时很有可能存在财务包装的嫌疑。
  NO.2华平股份业绩变脸指数★★★★
  原因:季节性因素,公司每年第一季度订单以中小企业为主,且第一季度主要为订单洽谈阶段;大客户的订单一般从第二季度开始谈判,下半年形成收入。
  点评:华平股份二季度在大客户方面仍未取得突破,而在上半年已经实现的收入则多靠放宽信用政策获得。
  订单大减未上市就开始变脸4月份,主营视频会议系统、视频监控指挥系统的华平股份(300074,收盘价70.18元)以每股72元的高价登陆创业板。4月27日,华平股份上市当天开盘便突破了百元大关,并创下了114.68元的历史最高价。
  不料华平股份的百元俱乐部之旅仅仅是一日游。次日,公司股价开盘便破百,最终以跌停收盘,随后股价一泻千里。以周五(8月27日)收盘价计算,公司股价不但跌破了发行价,较历史最高点更是下跌了近40%。
  上市前主营已现亏损7月30日,华平股份发布的半年报显示,1~6月,华平股份仅实现净利润363.81万元,同比下滑76.59%,业绩下滑幅度在创业板中仅次于宝德股份,居第二位。
  在半年报中,华平股份表示,公司业绩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去年同期的营业收入中大客户订单占了较大比例,但本年度的上半年未签订超过1000万元的大订单,造成业绩大幅下降。值得一提的是,比起宝德股份,华平股份业绩变脸更快。在上市公告书中,华平股份曾经披露,今年一季度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收益后亏损18.48万元。华平股份强调,一季度主营亏损是由于季节性因素造成的,公司每年第一季度订单以中小企业为主,且第一季度主要为订单洽谈阶段;大客户的订单一般从第二季度开始谈判,下半年形成收入。
  从半年报来看,华平股份二季度在大客户方面仍未取得突破,而在上半年已经实现的收入则多靠放宽信用政策获得。虽然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五成,仅有2200万元,但应收账款却较年初增加了18.35%,达2530.53万元,原因是客户回款速度下降。
  为保IPO突击签大单?
  不过,华平股份对公司今年业绩似乎仍然充满信心,其在半年报中指出本公司目前正在与几个大客户进行商务谈判,预计第三季度将会签订合同。创业板上市公司中,上市前一个财务期间签订大合同,从而实现当期业绩大幅增长的公司并非个案。上市后,这些公司往往因未签订大合同,净利润出现大幅下降。例如,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之一的汉威电子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49.78%,其解释便是受到偶发性大单的影响,2009年上半年国家加大农村新能源沼气项目建设投入,公司客户合百意中标农业部项目,集中在2009年上半年进行采购。而今年上半年无此项因素。
  NO.3朗科科技业绩变脸指数★★★
  原因:公司2010年1月起至今无新增专利授权许可方,专利授权许可收入下降、产品毛利下降以及费用增加。
  点评:上市之前三年公司均业绩不俗,不料,上市仅半年,让朗科科技引以为荣的专利运营业务,却立刻表现逊色,让投资者大呼不解。
  前三年业绩稳定刚上市就跳水刚进入2010年,朗科科技(300042,收盘价31.64元)便在创业板敲锣上市。
  如果将朗科科技2007~2009年的净利润数据给一位投资者看,却不告诉他这是哪家公司的财务数据,那么他或许压根不会想到这家公司会是一家创业板公司。2007~2009年,朗科科技的年净利润几乎没有任何变化,金额分别为3885.48万元、3958.54万元和3968.61万元。
  朗科科技上市前三年,每年净利润都能维持在3900万元上下,可以说是相当惊人,但是公司上市后第一个季度业绩就出现大跳水则更加令投资者感到不解。4月28日,朗科科技一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52.07万元,同比增长23.31%;净利润255.03万元,同比下滑29.74%。二季度公司净利润环比虽然有所上升,但是今年中期公司业绩与上市前相比依然不尽如人意。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亿元,同比仅仅减少3.02%;净利润却同比大幅减少33.49%,只有957.33万元。
  朗科科技业绩下滑也表现在了其股价的下跌上。上市之初,公司股价一度突破60元大关。上市后不到一个月,1月20日公司出现了上市后首个跌停,随后便步入下降通道之中。以8月27日收盘价31.64元计算,公司股价不但较1月历史高点折价近一半,比每股39元发行价还低了近20%。
  朗科科技表示,净利润下降的原因是专利授权许可收入下降、产品毛利下降以及费用增加。至于为何专利授权许可收入下降,半年报中并未过多阐述,仅仅表示公司2010年1月起至今无新增专利授权许可方。
  但是,在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中,朗科科技特别指出截至2009年9月30日,本公司已获授权专利共计116项,其中发明专利79项,另有220项发明专利尚在申请过程中,公司专利授权及申请事项涉及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积累了丰富的专利运营经验。随着公司专利数量的进一步增长及公司规模的逐步扩大,预计未来公司专利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让朗科科技引以为荣的专利运营,却在上市后立刻表现逊色,让投资者大呼不解。
  NO.4西部建设业绩变脸指数★★★
  原因:去冬今春天气寒冷,建筑施工基本停止或推迟,影响预拌混凝土生产。上半年产品售价同比下降,导致毛利率降低。
  点评:区域因素限制公司扩张。
  热长冷缩?区域依赖难言扩张主营预拌混凝土生产和销售的西部建设(002302,收盘价22.81元),曾因其新疆区域概念,一度受到市场追捧。经历了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2%的风光之后,今年一季度和中报业绩骤然转阴,不啻给投资者当头一棒。
  据年报显示,西部建设2009年各大重要财务指标都很漂亮,预示着这家以商品砼为主业的公司潜力不错。
  就在年报披露之后两天,一份一季报预亏的公告犹如晴天霹雳,把投资者打懵了。公告称,公司预计一季度净利润亏损2200万元~2500万元,解释是因新疆去年四季度末和今年一季度是冬季,建筑施工基本停止;而今春天气回暖较晚,建筑施工项目普遍推迟,都会影响预拌混凝土生产。
  4月21日,公司一季报显示,期内收入1506万元,同比减少7%;净利润-2353万元,同比减逾36%;每股收益-0.17元。
  中报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3.97亿元,同比增加36.96%;净利润2179万元,同比下滑19%;每股收益0.16元,同比降38%。对此,除了之前提到的原因,公司还解释道,上半年产品售价同比下降,导致毛利率降低。
  北京某券商建材研究员表示,近年来乌鲁木齐搅拌站和生产线已明显增加,竞争确实呈加剧态势。但因当地市场较小且需求有限,一旦运输距离加长,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所以在一定辐射范围内不会有太多对手;然而,如同双刃剑,区域因素也会限制公司扩张。一方面公司在新疆其他地域建混凝土站的需求量肯定不如乌鲁木齐大;另一方面,若要向外扩张,必须和当地相关企业搞好关系,否则接单有限。
  资料显示,2006~2008年,公司在乌鲁木齐市场的预拌混凝土收入比重分别为82.5%、78.3%、79.5%。到今年上半年,乌鲁木齐地区收入比重仍有63%。
  平安证券认为,上半年毛利率下降较多主要因水泥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升。由于该公司与工地签署的多为没有明确定价的开口合同,预计公司下半年将对价格作出调整,改善毛利率水平。
  NO.5柘中建设业绩变脸指数★★★★
  原因:世博会期间黄浦江水域对过往船舶执行严格准入制度,影响工程项目承接和正常经营。
  点评:随着沿江沿海港口建设、航道与公路网建设、船舶制造发展,公司主营业务规模及利润呈现连续快速增长局面。
  世博限行画饼不成反露劣势上市前依靠招股书对世博会带来业务增长前景的美好展望,柘中建设(002346,收盘价16.73元)成功引来超募资金3.4亿元;然而,公司中报显示,收入和净利润分别重挫42%、52%。从云端坠入深谷,柘中建设仅用了不到8个月时间。
  据中报披露,柘中建设上半年营业收入9664.7万元,同比下滑41.93%;净利润1470.8万元,同比下降51.8%;利润总额1778.7万元,同比下降54%。同期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分别为0.11元和6.51元。
  对于业绩下滑,公司给出的解释之一是世博会期间黄浦江水域对过往船舶执行严格准入制度,对工程项目承接和正常经营产生较大影响。
  招股说明书中却说,近几年,随着沿江沿海港口建设、航道与公路网建设、船舶制造发展,公司主营业务规模及利润呈现连续快速增长局面。事实却是,中报降幅达50%~60%,并将业绩下滑原因归咎于世博会影响。
  尽管关于世博期间黄浦江水域设立核心管制区的规定是3月5日才披露的,但这份招股说明书中指出,上海为举办世博会对黄浦江进行了重新规划,公司紧邻黄浦江,因建有5000吨级栈桥式砂石料码头等设备而有成本、水运优势。招股书中对世博会风险只字未提。
  讽刺的是,公司上市后不久,中银国际就发研报称,大口径管桩受岸线、材料、地域限制,规模化扩张并不容易,产能增长空间有限。此外PHC管桩需通过打桩技术打入地下,会造成严重城市噪音。公司另一劣势是产品运输受限制。
  公司股价至今都没恢复至19.9元的发行价。据统计,上市后其较发行价已累计下跌16%。(.每.日.经.济.新.闻.王 .砚.丹)


  半年报五大惊喜
  虽然世界经济表现出下滑势头,影响到国内经济在6月之后出现增速下降,但上市公司的业绩仍然保持了快速的增长态势,带给我们五大惊喜。
  惊喜1
  主营与净利润双增长
  截至8月27日,两市已披露半年报公司达1662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86.47%,这些上市公司合计实现主营总收入61127.36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增44.72%;实现净利润6400.39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46.82%,两项重要财务指标均实现同比增长。与统计局公布的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对比,GDP在2010年上半年同比增长率为11.10%,上市公司主营总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跑赢GDP增速,显示出上市公司喜人的复苏潜力。
  同比净利润倍增的公司有169家,安纳达与徐工机械增幅超过100倍。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汽车在去年中期实现144584.17亿元净利润的前提下,2010年中期净利润进一步增厚到587058.42亿元,同比增长高达306.03%,同样去年同期净利润高达43.47亿元的中国平安今年中期也实现了121.10%的同比增长。
  惊喜2
  经营现金流充裕
  剔除金融类公司后,1630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第二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1933.42亿元,与第一季度的1092.92亿元相比增加76.90%。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4928.92亿元,去年同期同样为负值;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1302.07亿元,环比减少64.66%。
  数据显示,已披露半年报的非金融类具有可比性的公司中,有313家公司二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出现增长,另有474家公司二季度经营性现金流由负转正。即共有787家上市公司现金流向好,占比达到48.28%。经济复苏对上市公司经营现金的好转十分明显。
  在经营性现金流快速增长的公司中,禾欣股份、深天马A、万通地产、大众交通、中青旅、天宸股份等公司实现了50倍以上的增长。以上公司主要是一季度经营现金流较小引起的增长,而现金流一季度基数高的中国国航实现的77.01%的增长则显示出公司的经营实力。
  分析人士指出,现金流量比传统的利润指标更能说明企业的盈利质量。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的增长,进一步显示出我国上市公司应对风险和快速复苏的能力巨大。
  惊喜3
  行业大面积复苏
  统计显示,已披露年报上市公司归属的23类申万一级行业,净利润出现同比增长的达20类,另有两类行业同比实现扭亏,实现盈利增长的行业达到22类,占全部行业的95.65%,其中,有色金属、交通运输、交运设备、综合等四类行业增长最快,涨幅分别为1099.20%、356.32%、146.69%、101.20%。行业净利润同比下降的行业是信息服务业,净利润同比下降12.30%。
  惊喜4
  存货周转率增长近2倍
  反映公司运营能力的指标是周转率,剔除不可比公司后,1612家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存货周转率合计29477.12次,与去年同期的9844.83次相比增加199.42%;应收账款周转率合计121728.96次,去年同期为156830.5次,同比下降22.38%;总资产周转率合计585.80次,同比增长11.66%。其中,存货周转率指标的好坏反映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这项数据的同比大增,显示出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流动性较强,公司经营销售效率良好。
  数据显示,已披露半年报具有可比性的1489家公司中,有919家公司今年上半年存货周转率出现增长,占比达到61.72%。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比增长的公司达928家;总资产周转率同比增长的公司达883家。
  惊喜5
  管理能力提升
  三费即是上市公司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这三个财务指标反映了公司管理能力的高低。据统计,1574家具有可比性价比的公司中今年上半年三费合计为4553.82亿元,较去年同期3578.51亿元相比增加27.25%。三费占营业总收入的比重为9.07%,比2009年同期的10.88%下降1.81%,显示出上市公司获利能力与费用支出呈现良好反比关系。(.证.券.日.报 www.ccstock.cc)

 

此信息共有4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