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亏4397亿 基金期中成绩不及格(附股)_股票_证券_财经

巨亏4397亿 基金期中成绩不及格(附股)

加入日期:2010-8-30 8:10:38

此信息共有4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七大基金老总选股(/▲
  在越来越倚靠团队研究和决策力量的当下,基金投资更多倾向于举家出击,而非各自为战。作为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其参与管理的基金采取何种风格进行投资,或许对于整个公司的其他产品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不管是投资总监与公司投资思路之间是谁影响谁,投资总监们的投资思路无疑被看作公司风格最直接的代表。《每日经济新闻》总结了华夏、东吴、华安、汇丰晋信、大成、广发、摩根士丹利华鑫等基金公司投资总监的投资倾向,以此一窥基金公司的投资特点。
  华夏基金刘文动:看好医药股
  参与管理:华夏优势华夏盛世华夏蓝筹
  经过连续3个季度的增持,东阿阿胶成为华夏基金投资总监刘文动参与管理的3只基金累计持股市值最高的个股,总计2174万股,市值超过11亿元。此外,海正药业、江中药业等医药股也成为刘文动持仓中的大牌。
  经过二季度连续增持,刘文动管理的3只基金已累计持有6900万股万向钱潮,已成为其最热门的集体隐形重仓股;与此同时,万向钱潮也受到整个华夏系基金的力捧。
  东吴基金王炯:也爱医药股
  参与管理:东吴价值成长东吴进取策略
  东吴价值成长和东吴进取策略对于医药生物板块的偏好极为明显。除东阿阿胶、海正药业、云南白药等众多基金驻扎的白马股,创业板中爱尔眼科、乐普医疗也成为其加仓重点。此外还有较少被基金关注的恩华药业、信力泰以及新华医疗。
  对于后市,东吴基金投资总监王炯认为基于大消费的医药、食品饮料以及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仍然是未来的配置重点。
  华安基金尚志民:看好TMT
  华安基金投资部总经理尚志民在二季度市场剧烈震荡期间,进行了调仓和较大的结构调整,增加了以TMT为主的战略新兴产业的配置。
  传媒行业中,华安宏利和基金安顺二季度分别吃进1000万股和700万股新华传媒,此外华安中小盘、华安创新也同时大举吃进。而博瑞传播同样受到华安系基金的集体增持。
  华安宏利和基金安顺两只基金对于网络视频、语音设备、软件研究生产的公司也较为青睐,威创股份、科大讯飞、大唐电信等个股都在二季度受到不同程度增持。此外,综艺股份、中兴通讯、立思辰、奥飞动漫也进入到华安宏利和基金安顺的股票池。
  汇丰晋信林彤彤:看好消费概念
  汇丰晋信投资总监林彤彤参与管理的汇丰晋信大盘和汇丰晋信龙腾在二季度对持仓进行了结构调整,消费、零售、科技、媒体、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行业成为加仓重点。
  其集体重仓的几只百货、零售大牛股分外引人注目,新华百货、东百集团、天音控股中均出现了林彤彤率领的众汇丰晋信系基金的身影。
  而烟台冰轮由汇丰晋信在去年四季度发掘,在节能减排的推动下公司业绩得到明显体现。而在二季度股价调整的过程中,汇丰晋信系基金仍旧在逢低吸纳。
  此外,二季度医药、消费类板块中浙江医药、一致药业、东阿阿胶、格力电器、青岛啤酒和美邦股份成为增持量较大的个股。
  大成基金刘明:喜好龙头公司
  在应对二季度市场的震荡时,大成基金投资总监刘明采取了优选个股而非降低仓位的策略,集中增持长期看好的大消费和节能减排板块中具有一定品牌和影响力的龙头公司,如苏宁电器、重庆啤酒、美的电器等。同时,大成优选持股非常集中,前十大重仓股占基金净值70%以上。这意味大成优选很难持有太多中小盘股。
  与此同时,大成优选对于医药股已经大为看好,恒瑞医药、海南海药、人福医药、马应龙在二季度受到增持。
  广发基金易阳方:增持银行股
  210亿元资产总值的广发聚丰在调仓换股的过程中,减持了大量强周期性行业,在结构调整后,其持股名单也变得极为冗长,多达156只股票。而对于中小盘个股居多的医药生物板块,由于规模限制,只能通过批量买入以实现结构性调整。葛洲坝、风华高科、科伦药业、昊华股份成为其二季度重点增持个股。
  与此同时,广发聚丰仍在继续增持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银行股,以期估值修复行情。
  摩根士丹利华鑫项志群:回避热门股
  参与管理:大摩领先优势
  摩根士丹利华鑫投资总监项志群参与管理的大摩领先优势或是与同系基金交叉持股较少的总监基金,项志群采取了广撒网的方式将本来就不高的仓位分配给股票池中的112只个股,同时其基本回避了市场上基金扎堆的白马蓝筹股。
  今年上市走势极为凌厉的次新股鼎龙股份和万邦达均受到大摩领先优势的持续增持,截至二季度末该基金已经成为鼎龙股份第一大流通股东,同时也位列万邦达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在医药股的选择上,大摩领先优势也另辟蹊径,其重仓的马应龙、华邦制药和中新药业并非基金炙手可热的医药股。
  还有不少鲜有基金问津的个股,也进入到项志群的视野。生产涂料的上市公司彩虹精化在今年一季度首次受到大摩领先优势买入,并在二季度受到持续增持。自仪股份、渤海物流也首度被该基金买进。(徐皓 每日经济新闻)


  离危险最近的小基金公司 18家小基金在100亿红线边缘
  理财周报记者 曾芳/文
  它们全部加起来还抵不上嘉实
  浦银安盛搞了3年比不上私募
  理财周报报道,近日又迎来基金半年报的披露热潮,每年的这种时候,各种统计数据就扑面而来:亏损上千亿、销售费用大增、换手率降低等等。而说到单个公司的情况,多以大型基金、业绩好的基金为主,但微型基金公司则很少有人关注,他们活得怎样?他们在干什么?
  我说的微型是资产规模100亿以下的。100亿,在2007年的时候,也就是一只基金首发的量,而整个公司的规模还没有这个数,我认为可以说是微型。况且,100亿也是业内公认的可以确定能盈利的一道坎,而达到生存线60亿也只能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不看不知道,全国60家基金中,目前有18家公司资产规模不到100亿,其中8家不到60亿,最小的一家只有15亿不到。这意味着,整个行业有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下,他们全部加起来还不如一个嘉实或者易方达。这就是人们常说的90%的财富集中在10%的人手里。
  穷人为何穷
  这批穷人为什么穷?有一些是出生时间晚,本来就还属于孩童期。比如民生加银,2008年底才成立,没赶上2007年的好时候。但人家发育良好,短短一年半时间已经成立了4只基金,总规模40来亿,就快要解决温饱问题了。
  而另外一些已经是老油条了,折腾了近10年,还在喝稀饭。是谁呢我就先不点名了,看我们记者给你一一解剖。但很显然,他们的今天都是由相同的昨天演变而来:
  先天不足:股权分散,股东争斗激烈,导致公司管理混乱,人事斗争复杂,大家想的不是怎么把公司弄好,而是怎么把对方打倒。
  出师不利:首发基金业绩太差,对公司品牌伤害极深,持有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仅老基金遭遇巨额赎回,再发新基金也门可罗雀。
  人才流失:小公司要留住人,要么给钱,要么给平台。这个平台不是说内部上升的机会,这个在小公司更容易,而是说对外的接触面,这方面小公司显然没有优势。所以只能给钱了,本来就吃不饱,能给多少钱呢,留人也很难。
  穷人如何富
  这些小公司未来还有希望长大么?怎样才能长大?与多位业内资深人士交流后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股权结构的清理势在必行。某私募人士笑言:以后就应该将基金公司的股权集中在金融行业手里,那些不相干的小股东,既做不出什么贡献,还整天吵吵嚷嚷要干预公司管理,这种股东就不要带他玩了。
  股权理顺了,就要干点事儿了。就目前来说,基金首发的规模对于整个公司规模的增长贡献还是最直接最可观的。如何才能首战告捷呢?一个是业绩,一个是渠道。
  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果旗下能有一只基金业绩较为突出,以此做好品牌推广,将对后来的新基金发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过,也有人业绩好,规模却上不去,因为渠道不得力。但如今的销售格局是,60个基金公司抢四大行的网点,平均一个基金公司发2只基金,就有120只基金要在四个银行里打架。
  如何在渠道竞争中脱颖而出?如果股东本身就是很强的渠道,那自然是如虎添翼。但不得不小心的是,如果本身产品并不好,为了冲规模找帮忙资金来扩充,带来的后果很严重。不仅是体现在季报上的巨额赎回,如果帮忙资金因产品业绩不好而受伤,那么未来再发新基金就很难了。
  好的业绩始终是基金公司竞争最基本的砝码,而在渠道方面,切实有用的服务和工具也有很大的需求。就如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人家最开始卖基金时,很多人连公司的名字都没有听过。于是他们想了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给客户经理做投资体验培训,这个是渠道非常需要的服务,现在几乎成为该公司的品牌代名词。随后,在其投资总监项志群的英勇夺冠效应下,摩根士丹利华鑫的规模增长飞快。


  最危险基金公司:金元一夜打回原形 三年亏4100万
  金元比联很可能成为第一家规模跌至10亿以下的基金公司
  金元比联宝石动力,一个非常动听的名字。
  但是如果顺其自然发展,它有可能面临清盘风险。此言来自于一位对金元比联非常熟悉的上海基金圈内人士。
  她一再建议理财周报记者去看看吧,小基金公司困难到了什么程度。
  的确,这是一家鲜有人关注的小基金,小到整体规模仅有30亿,而其中这只面临清盘风险的保本型基金就占了约21亿。
  这只8月16日到期的保本型基金,已经进入约定的保本期满转入混合型开发基金的 生死抉择时间--所有持有者将在自2010年8月17日(含)起至2010年9月6日(含)的15个交易日中,选择到底是继续死守这只业绩斑斑的基金,还是从银行去领回现金。
  也就是说,如果这只基金真不幸言中,则金元比联余下基金的总体规模将只有大约9亿。这将成为第一只跌入10亿以下俱乐部的基金公司,最重要的是,这将对金元比联的原有战略发生根本性的摧毁。
  业内分析,金元比联的失控,源自于诸多小公司一夜暴富的投机与豪赌。而这亦是大量中小基金公司铤而走险美梦之典型代表。
  正如一位基金业高管所说小公司之所以小,不是没有理由的。
  宝石动力的惨剧
  目前,只有用这一个词去形容,而提供该词汇的,是跟金元比联几乎同病相怜的另一家小基金公司内部人士。
  当他翻开这一不为市场关注的案例,看到的是活生生的教训,他说,一夜暴富是不可能的。
  这个成立于2006年11月的基金公司,在2007年发了该公司的第一只基金--宝石动力,2007年8月份募集结束的时候,募资额度达到了49.88亿份,但是到今年二季报,份额已经减少到21.15亿份。实际上,公司目前总共的份额仅为30.62亿份。公司目前的规模还远远不及当初第一只保本的基金份额,3年时间,宝石动力竟流失了近一半的份额。
  事实上,宝石动力的份额还在急速的缩水之中。8月14日,金元比联宝石动力发布了保本期到期的第七次提示性公告。次日,这当初盛极一时的保本型基金三年满期,进入展期,并将转入混合型开放式基金。在2010年8月17日(含)起至2010年9月6日(含)止的15天中,所有持有者的选择将决定这只基金,甚至这家公司的重大命运。
  而命运似乎并不垂青于奢望者。理财周报从相关渠道获得的最新消息是,金元比联宝石动力目前的份额已经萎缩至到期日的三分之一左右,亦即,仅剩7亿左右。
  有该领域资深人士说,最后能留下5亿就已经很不错了。而一位悲观者,则预期,是否会面临清盘?虽然实际上的可能性不大,金元比联总会出手施援,但是目前它就是滑向那个方向。
  一切源自于宝石动力糟糕透顶的业绩,具体请见文后附表。
  悲剧背后的两个疑团
  三年做不过银行存款。某基金高管人士亦对此颇不能释怀。宝石动力的基金经理为履历不菲的何旻,国泰基金旧将。
  3.48%(截至到期)的收益,可能仅仅够申购赎回的费用。据公开资料,宝石动力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分别为1.5%和0.25%,均大于同类平均。而前端申购费最高达到了1.5%。
  我的研究,这里面可能有两个重要的疑问。上述高管人士认真研究该基金后剖析。
  根据其理解,最根本的问题出在,金元比联冒进的创新设计--股票仓位限制高达60%,这完全不符合保本型基金的传统定义,一般来说,不超过40%。而目前国内遵照组合保险方式运行的保本基金,最高的股票仓位不超过30%。
  而金元比联总裁易强当初接受采访时竟然如此阐述其基于其KBC优化恒定比例组合保险策略:出于我们对于保本技术的实践和经验,我们认为这一比例可以超过50%,而且,理论上股票仓位到90%都有可能。
  正是超乎寻常的配置策略,给基金经理跟市场反着做的机会。理财周报截取3年来市场的重大拐点对该基金的仓位进行监测发现,与市场背道而驰的操作格外明显。
  照例说,何旻不应该会做的得这么糟糕,那么是谁在毁掉这个基金呢?
  而另一问题在于,按照常理,保本到期之后为什么不能顺利进入下一个保本周期,而要进入混合开放式基金?这对规模的冲击是相当大的。
  据查,该基金的担保方为金元比联股东之一,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很有可能因为业绩糟糕,双方谈崩了,担保方选择退场,以至如此场景。
  冒进的代价:3年亏4100万
  宝石动力已经深刻影响了整个公司的战略问题。
  目前金元比联正在以急转弯的速度摆脱保本基金的影响,向非保本产品迈进。但是自从保本基金规模不断缩水之后,其他非保本的基金也是惨淡不堪,目前加上公司正在发行的消费主题基金,公司旗下共有6只基金。其他基金的份额加起来也还不到10亿元。
  金元比联这几年的亏损更是叫人惊叹,1.5亿的注册资本,目前已经缩水近4100万元。
  据金元证券2009年年报,从2006年至2009年三年间,金元比联始终处于亏损状态。截至2009年年底,金元证券投资于金元比联的7650万元注册资本,期末金额为5610万元。这也就意味着3年的时间内,仅金元证券在此的亏损就达到2040万元左右。
  金元比联1.5亿元的注册资本中,金元证券占比51%,这也就意味着,此间金元比联的亏损金额接近4100万元。
  三年下来,没有做成一个品牌,战略被搅乱。上述基金公司高管称。
  而另一位基金业高管闻悉唯有摇头,从一开始,这只基金的出场就是错误的。
  就上述种种疑问和问题,理财周报试图联络金元比联高管,但最终仍未联系上。

此信息共有4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