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非减持股翻倍 王亚伟落袋为安_股票_证券_财经

大小非减持股翻倍 王亚伟落袋为安

加入日期:2010-8-3 12:49:05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导读:
  大小非
  逢高减持成主流 七月大宗交易创新高
  7月大小非减持3亿股环比翻倍
  半年密集减持达11次 苏泊尔现A股套现最忙董事长
  太龙药业前两股东三年减持15次
  基金
  分歧放大 王亚伟或已落袋为安
  2600点 新基金宁踏空不追高
  7月份高仓位基金咸鱼翻身 轻仓基金排名大幅下滑
  独家揭秘五基金巨头核心重仓股
  
  逢高减持成主流 七月大宗交易创新高
  7月大宗交易成交额高达55.88亿元,是6月的两倍多,也远远高出上半年月均35.3亿元的水平。
  在起于7月初的本轮反弹中,渐次展开的是股东密集减仓,伴随的是大宗交易放量。
  7月大宗交易冠军,是海通证券(600837)--成交17.2亿元。而在之前的1~6月里,没有一个月大宗交易超过10亿的股票;该巨量交易是6月份大宗交易冠军东方锆业(2.5亿元)的近6倍。
  事实上,7月大宗交易成交榜前四名都超过6月头名,这也是大宗交易放出今年以来最大量的原因。自海通证券以下,潍柴动力(000338)成交11.18亿元,华胜天成(600410)成交3.27亿元,怡亚通(002183)成交2.97亿元。
  限售股东的减持是大宗交易火热的主因。
  海通证券一个月大宗交易达17.2亿元、逾2亿股的背后,是6月末持有巨量股份的股东解禁。6月29日东方集团、鼎和创投分别持有的4.16亿、3.47亿股海通证券解禁上市,当日就有股东在大宗交易市场抛售过亿元,掀开了大减持的序幕。证券时报7月初的《海通证券迎来抛售潮》就指出,相对年初的高点,现价已处五折以下,但股东仍以高折扣套现,所以股东减持的心理底线很低,股价的反弹会令股东加速抛售。实际上,股东的减持正是沿着这种策略一路风行。
  其他股票亦是如此。潍柴动力能够成为上月大宗交易亚军,纯粹只有一笔交易。7月30日单笔即高达1589.45万股、成交11.18亿元;而7月29日方迎来巨量限售股解禁。同时,从解禁股份的分布看,株洲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7月29日的解禁数恰好为1589.45万股,与大宗交易股份数吻合,卖出席位亦处湖南--招商证券长沙芙蓉中路营业部。
  再看,季军华胜天成。该股上榜与其第三大股东刘建柱的不断减持直接相关(该股前五大股东均为个人股东)。
  同时,海螺水泥(600585)将近30笔的大宗交易,高达2.48亿元的成交额,是7月难以回避的明星之一。 证券时报率先报道的《平安信托开闸售卖海螺水泥》,在海螺水泥第一次出现在大宗交易的时候,就指出三点:一、平安信托是卖家;二、海螺水泥内部持股的收益正在进入收割期;三、这只是开始,更多的抛售还在后面。至今仍无公司层面的消息公布股东减持详情,但分析人士认为,7月1553万股的减持量,相对于解禁股东的超大盘子,抛售仍可用这只是开始来形容。
  从7月大宗交易成交榜前十名来看,显示了解禁股东趁反弹赶紧卖的心态,显示部分股东对公司股价的自我判断,包括含有乌龙指因素的生意宝(002095)。生意宝7月大宗交易615万股,全部为公司第二、三大股东--杭州涉其网络有限公司及公司实际控制人孙德良之父孙国明在同一营业部减持,不过,由于营业部的乌龙操作,涉其网络公司在抛售时误买入孙国明抛售的100万股。市场人士说,忙中出错亦是逢高减持策略的体现,7月26日正是生意宝本轮反弹的高价区,相对其他反弹表现良好的股票,生意宝股价的爬坡速度仿佛有点慢,趁涨赶紧卖,实际上,之后股价暂未重上该高位区。
  从股东经由大宗交易减持较多的股票看,对股价的影响以负面压制为主,也有部分股票在大量减持之下仍显著超越大盘,如华业地产、潍柴动力等。分析人士相信,华业地产的良好反弹势头,或更多地与7月以来市场抄底超跌地产股有关;潍柴动力基本保持着反弹的良好趋势,或与其股东在大宗交易平台的交易属战略性股权转移而不是单纯的减持有关。
  7月成交额前十名
  代码 简称 成交量(万股) 成交额(万元)
  600837 海通证券 20581.72 172019.10
  000338 潍柴动力 1589.45 111801.91
  600410 华胜天成 3113.84 32758.87
  002183 怡 亚 通 2366.42 29694.46
  600585 海螺水泥 1553.85 24803.97
  000078 海王生物 2030.00 21061.60
  000650 仁和药业 1350.00 18926.00
  002095 生 意 宝 615.00 16543.50
  600240 华业地产 2500.00 13425.00
  600520 三佳科技 565.00 8072.55
  制表:证券时报数据部(证券时报)


  7月大小非减持3亿股环比翻倍
  经历了一轮强势的产业资本增持潮后,7月大小非减持成了被释放的弹簧。
  伴随市场反弹,大小非减持热情也水涨船高。据《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今年7月大小非公告减持数量环比增加逾1倍,减持金额也骤增近8成,减持规模基本上恢复到今年一季度各月的平均水平。
  减持势头升温的同时,产业资本并没有放弃此前的增持步伐。遭遇减持的30家公司中,西部矿业的股东Newmargin和上海联创(二者为一致行动人)成为最大空头,合计减持金额达到8亿元。
  此外,怡亚通的八大股东减持额均超过1亿元,成为7月公告减持较为积极的大小非。
  减持3亿股环比翻倍
  7月以来,A股市场一改疲弱走势,迈开上涨步伐。此前受到市场大跌压制的大小非也再度燃起减持热情。
  据Wind数据统计,7月大小非股东合计减持3.07亿股,较6月的1.4亿股大幅增加1.18倍。就减持金额而言,根据公告减持价格和交易日平均股价计算,大小非股东合计减持金额骤增至32亿元,比今年6月的18亿元大幅增加近8成。
  就全年而言,7月大小非的减持数量和减持金额基本恢复到一季度平均水平。今年一季度,大小非月度平均减持数量为4亿股,平均套现金额为48亿元。进入5、6月份,大小非的减持规模跌至谷底,每月减持数量在1亿股左右,套现金额也跌至18亿元附近。
  但从同比数据来看,7月的减持情况有所减缓。
  2009年7月,大小非公告减持9.6亿股,对应的套现金额约100亿元。而今年7月的减持数量和金额同比都缩减了近7成。
  在大小非减持势头强劲反弹的同时,产业资本并没有放弃其几个月来的增持步伐。我们统计,7月产业资本继续增持1.6亿股,约合12.8亿元。而在6月,产业资本的增持额为2.88亿元,7月的增持金额环比增加3倍多。其中,深振业A的股东增持金额最多,达5.8亿元,几乎占据7月增持额的半壁江山。
  就全月总体增减持情况而言,由于大小非减持势头强劲,大小非股东减持额为增持额的2.5倍,当月净减持额为20亿元。
  西部矿业股东套现8亿居首
  另据统计,7月遭遇减持的公司有30家,背后减持的股东有34名,有10家公司被股东减持的金额超过1亿元,占总数的1/3。
  遭遇股东大规模抽血的公司包括西部矿业、怡亚通、海王生物、美都控股、美尔雅、华胜天成等。其中,以西部矿业股东减持最为疯狂,套现金额最多。
  西部矿业24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Newmargin和上海联创分别于2009年10月22日至2010年7月22日、2009年4月24日至2010年7月22日共减持公司股票574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41%。
  按照《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规定,作为公司股东,Newmargin和上海联创构成一致行动关系。截至7月22日,两股东仍合计持有公司股票1.1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
  根据减持期间西部矿业的平均股价计算,上述两大股东此次减持套现逾8亿元,占7月大小非套现金额的1/4。
  公告还显示,早在2009年3月至8月,Newmargin就已减持了公司股份1571万股,占总股本的0.66%。
  在公司股东的不断减持下,西部矿业最近一年的股价一直在10元附近低位徘徊,已经远远低于其上市之初60~70元的价格。
  此外,怡亚通的股东SAIF II Mauritius (China Investments) Limited(软银赛富亚洲投资基金II的全资子公司,属于QFII)、海王生物的大股东深圳海王集团、美都控股的个人股东范立欣、美尔雅的控股股东美尔雅集团、华胜天成的高管刘建柱、华业地产的股东华保宏实业公司、新大陆的股东福建新大陆生物股份公司、三峡新材的股东当阳市国有资产管理局等八大股东的减持金额也均超过1亿元,成为7月公告减持较为积极的大小非。(投资者报)


  半年密集减持达11次 苏泊尔现A股套现最忙董事长

  在市场深度调整后整体估值不高、许多产业资本频繁增持上市公司的大背景下,苏泊尔(002032)却逆向而行,包括董事长在内的所有持股高管都加入到减持队伍。特别是公司董事长苏显泽的减持行为引人注目,在半年时间内,苏显泽频繁减持11次,其交易频率甚至超过刚入市的小股民,堪称年度套现最忙的董事长。
  值得关注的是,自2008年8月原商务部条约法律司副司长郭京毅双规以来,苏增福、苏显泽父子即开始不断减持,迄今已经套现近2亿元。在今年法院对郭京毅的正式宣判中,苏泊尔董事长苏显泽三年前曾亲自行贿郭京毅30万元、并给中间人100万元的行为得以曝光。正是在当年那起沸沸扬扬的并购案中,苏氏家族以23亿元价格向法国SEB转让苏泊尔控股权,苏氏家族自此成为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
  令投资者忧虑的是,苏泊尔今年即将有总计4.32亿股限售股解禁,这笔巨量股份是苏泊尔目前1.36亿流通股的3倍,如同悬在苏泊尔所有投资者头顶上的堰塞湖。第一笔解禁的是下周一(8月9日),苏氏家族控制下的苏泊尔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1.37亿股,其数量是现有流通股总股本的1倍。
  6月1/3交易日忙减持
  根据深交所资料,苏泊尔董事长苏显泽2010年以来共减持11次,就其操作手法而言,其交易频率甚至远远超过一般中小投资者。苏显泽最近一次减持是在7月16日,以20.27元价格通过竞价交易卖出15万股,而前一天的7月15日,苏显泽减持了2.85万股。在整个6月份,苏显泽共减持了7次,基本上是隔一两天就进行减持操作,其中6月3日、6月8日、6月10日都进行了操作,其后的6月22日、6月23日、6月25日连续3天在减持。
  整个6月份一共才22个交易日,苏泊尔董事长却有7个交易日在二级市场通过竞价交易减持上市公司股份。
  从公开资料统计,苏显泽2010年至今共减持11次,套现金额2600万元左右。而更让投资者不安的是,包括公司监事颜决明、副总经理王丰禾、董秘叶继德在内的高管均在持续不断地减持。其中监事颜决明减持11.5万股,套现250万元;公司董秘叶继德减持8.5万股,套现174万元。
  苏泊尔2009年年报显示,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高管仅有上述4人,也就是说,所有持有苏泊尔股份的4名高管都在轮番减持,且18次高频率的减持行为竟然在22个交易日中没有撞车,这4名高管减持时是否有默契不得而知。
  与郭京毅案发同步
  苏氏家族突然大手笔减持的时间恰巧在郭京毅被双规后不久,而从事后的公开报道可知,苏泊尔董事长苏显泽在2006年法国SEB收购苏泊尔过程中,涉嫌向时任商务部条约法律司副司长、反垄断调查办公室副主任的郭京毅行贿30万元。
  郭京毅2008年8月被双规,苏泊尔创始人苏增福与其子苏显泽随即开始了大幅减持。苏增福自2008年11月底至2009年底累计减持公司股票920多万股,套现1.5亿元。
  苏显泽从2009年10月加入减持行列,2009年共减持约142万股,套现2800万元。而今年以来,苏氏家族的减持行为更为密集。尤其是今年5月12日北京市二中院对郭京毅案进行一审宣判,而就在此前不到一周时间的5月6日和7日,苏氏父子合计减持35万股,套现873万元。
  原因耐人寻味
  资深市场人士指出,上市公司高管持有股份,在激励高管之外,主要是构筑高管与投资者的利益共同体,如今苏泊尔高管集体密集减持股份,显然这种共同体趋于消亡。在公司高管都看空公司前景,忙着减持套现的时候,中小投资者是否应该及时用脚投票,远离这种董事长二级市场操作最频繁的公司呢?
  在公司高管不断在二级市场减持套现的同时,苏泊尔股价还将面临巨量解禁股流通入市的堰塞湖压力。从8月9日开始,苏泊尔今年将有4次总计4.32亿股的解禁股上市流通,而苏泊尔当前流通股仅为1.36亿股,这意味着苏泊尔今年解禁股总量达到了流通股的3.17倍,这在今年A股市场无出其右,这也是公司高管在巨量股份解禁前集体胜利大逃亡的一个原因。
  8月9日,苏氏家族控制的苏泊尔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1.37亿股股份开始上市流通,占总股本比例为23%,经调整后承诺最低流通价为6.35元,而苏泊尔8月2日收盘价为20.7元,即苏氏家族可以随时减持这笔巨量股份。
  针对大量减持公司股份的质疑,苏泊尔创始人苏增福曾回应,很多公司元老的股份都挂在我的户头上,主要是那些元老在减持,我的股份还没有开始卖。他同时称,今年1-2月份会减持400万股股份为玉环县隧道筹集8000万元的建设资金。
  但从苏泊尔公开数据来看,今年1-2月份仅有公司董秘叶继德连续两次减持了7.9万股,并没有其他人员的减持记录。另外,当初SEB控股苏泊尔,曾总计支付了23亿元的现金,苏氏家族热心公益事业完全可以动用这笔资金,为何忙着到二级市场去减持股份呢?
  此外,即使苏增福名下减持的股份并不是其本人的,但是其子、作为上市公司董事长的苏显泽如此密集的减持行为,到底又是为何呢?这起蹊跷的上市公司高管集体密集减持事件,中国证券报将继续予以关注。(中国证券报)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