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值预期减弱 加息时点再引悬疑_股票_证券_财经

升值预期减弱 加息时点再引悬疑

加入日期:2010-8-27 10:10:44

  由于下半年物价会趋于回落,年内加息的可能性不大,但仍要注意,由于负利率导致市场流动性过剩进而产生的资产泡沫,而在加息的策略选择上,建议采取提高存款利率,但不提高贷款利率的单向加息。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25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007,较前一交易日走低8个基点,而这已是连续3个交易日下跌,累计跌幅为0.18%。与此同时,7月份我国CPI创下3.3%的最大增幅,随着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压力的传导,业内预计8月CPI有可能再次突破3%的通胀警戒线,成为年内新高。

  美元走强热钱出局?

  今年6月19日我国重启人民币汇改,至8月6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接近6.77,不到两个月已升值1%。但随后的一周,美元指数大幅反弹3%,直接导致人民币兑美元快速回落至6.80一线,一周贬值0.45%,吞噬掉此前一半的升幅。而在本周,截至8月2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已经连续3天出现下跌,下调123个基点,累积跌幅达0.18%。对此,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曾表示,人民币贬值属于正常现象,也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一部分。而美元的此番反弹走强,则源于美元在海外市场上避险需求的回升。

  事实上,人民币贬值预期逐步增强已有不少先兆。7月新增信贷为5328亿元人民币,新增顺差约2000亿元,FDI约700亿元,而新增M2不到200亿元,这说明7月份热钱很可能继续流出。与此同时,7月份外汇贷款减少56亿美元,创下2009年1月份以来单月最大降幅,

  同时也是今年5月份以来连续第三个月负增长,7月外汇存款也减少16亿美元。数据表明,近期人民币升值预期已经转弱。

  而从今年1月开始,市场就一直猜测央行可能加息,但半年时间将过,期间,央行三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同时,降低新发行的三年期央票利率,却一直没有加息。业内人士认为,这说明央行对加息非常谨慎,尤其是担心加息后,基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国外热钱可能会大量流入。据统计,2005-2008年间,人民币持续升值近20%,热钱大幅潜入,不断推高股市和楼市,通货膨胀也被抬高。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认为,这些热钱最有可能的去向是房地产和股市,一旦进入,反而加大了中国的资产泡沫,甚至诱发更严重的通货膨胀。

  在如今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热钱流出的当口,国内CPI的预期也在逐渐升高。

  国家统计局本月中旬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国内CPI同比增长3.3%超过全年警戒线,人民币负利率状态呈逐渐加大的趋势。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近期也表示,受欧洲债务危机持续蔓延的影响,市场对全球经济复苏的担忧仍未消退,大宗商品价格短期内弱势格局难以扭转,包括食品价格上涨、工资上涨、资源产品调价等结构性上涨压力仍将长期存在,不排除结构性上涨压力在年内某些时段突出显现,CPI有可能在8月份突破3.3%,成为年内高点。

  央行在本月初发布2010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当前通胀预期和价格上行风险不容忽视;未来价格形势比较复杂,通胀预期管理仍需加强。受主权债务危机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各国政策退出较为谨慎,全球货币条件比较宽松,富余资金可能寻找各种途径和出口,潜在的通胀压力依然存在。

  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也显示,7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1709.51亿元,与前两个月相比规模有所反弹。为了抑制热钱进出,政府部门也提高了预警。在监管层面,外汇管理等部门对热钱保持“高压”态势,相继警示主要银行关注外汇流动性风险,并开展“应对和打击违规资金流入专项行动”。而商务部相关部门也在加强数据密切监控,对FDI等数据异动情况及时监测、及时汇报,做到防患于未然。

  加息悬疑再起

  对于7月份的CPI数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曾表示,CPI反弹有一定的季节因素,主要是当月洪涝灾害比较严重,而且翘尾因素的影响也在当月达到峰值。而发改委价格司分析认为,综合考虑今年以来灾害性天气频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季节性消费需求增加等因素,三季度新涨价因素将持续增强,但翘尾因素逐月下降,预计CPI同比涨幅将在当前水平上下略有波动。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目前的形势看,国内和全球的灾害情况依然严重,加上今年以来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因素和各地低保、工资上涨的传导效应,预期未来两个月CPI将继续走高,第四季度才会有可能从高位有所回落。

  而从7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来看,已从6月份的同比增长6.4%,回落至4.8%,低于市场预期,显示生产原料价格涨幅持续下降。对此,连平也指出,国内经济增速已经放缓,工业消费品供大于求的总体格局仍未改变,钢铁、有色金属、煤炭、水泥等重要工业品价格有所下跌,因此,下半年物价回落将总体温和,幅度有限。

  “加息不是下半年货币政策的主基调。但下半年货币政策确实有必要进一步关注流动性,否则这些一次性因素,特别是具有生产周期的一些食品和粮食价格的上涨,可能成为通胀恶化的导火线。游资的各种炒作行为,不论是否主导商品价格,都会强化通胀预期。”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分析表示,“加息,对工资上涨和价格调整这些一次性调整因素对通胀的影响,并没有直接效应。”

  “由于庞大的货币供应量及食品价格的上涨预期,未来通胀仍可能持续上升。而且由于实际利率为负,储户将被迫寻求其他高收益投资,因此资产泡沫的风险仍然存在。”澳新银行中国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建议,央行应通过利率调整来解决实际负利率问题,从而解决由于投资利差导致的投资错配。“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央行只提高存款利率,而保持贷款利率不变,并维持现在的公开市场操作强度;第二种情况就是央行采取传统的同时提高存款和贷款利率的做法,但减少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

  “鉴于目前经济复苏还不稳固,企业不能承受加息之重,央行应考虑非对称性加息,即提高存款利率,但不提高贷款利率。”对于刘利刚提到的第一种单向加息的情况,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也表示认同,从当前多项数据来看,货币政策仅有微调是不够的,起码负利率状况就不宜长期存在,长期出现负利率,在增加消费的同时,也容易助长资产价格泡沫。

  对于下半年的货币政策,也有专家表示,政策将会保持中性,加息和动用存款准备金率的概率很小,相比之下,央行更喜欢动用数量化和行政化的货币工具调控市场。“经济有下行的风险,通胀有上行的风险,所以政策也在观看,央行更加倚重短期品种进行公开的市场操作。”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鄂永健说,“如果考虑到经济增速放缓,信贷运行平稳,以及欧美维持低利润因素,年内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概率都不大。”

(责任编辑:sohustock)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