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间,A股市场今年前8个月的筹资额已经远超2009年全年融资额了。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本周,沪深两市今年以来的募集资金总额已经达到5695亿元,超出2009年全年募资总额5115亿元达580亿元之多,如果考虑30日深市还将发行3只新股的话,今年前个8月的融资总额将超过5700亿元!
分结构来看,今年A股实现IPO的个股多达237家,创下A股市场的历史纪录,共筹资3444亿元,占筹资总额比重达到60.47%;完成增发的个股91家,筹资1672亿元,占比29.36%;实现配股的9家,筹资579亿元,同样创下A股市场的历史纪录,占比跃升至10.17%。
由于剩下的4个月时间里,A股市场还将先后迎来建行、中行和工行的配股融资,市场的筹资压力仍将维持高位。如果这4个月时间继续维持A股市场此前的筹资节奏,这意味着上市公司还将从市场筹资2850亿元以上,而加上此前8个月的融资,A股今年筹资总额将突破8000亿元!而这一数字将超过2007年时A股全年筹资的历史纪录7986亿元。
也许有投资者觉得这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股市融资能力越来越强显然不是什么坏事。不过,如果投资者联想一下2007年时的超级大牛市氛围和今年股指下跌超过二成的"迷你熊"现状,无疑就会将股指的不断下跌和市场持续的"失血"联系起来了。
今年以来市场的融资节奏之快、IPO上市企业之多可谓是有史以来所罕见,而更为夸张的是,首发平均摊薄市盈率达到55.56倍,但价格昂贵并未阻碍资金持续"抢购",让人叹为观止。而与此相对应的是,上市公司超募的资金没有合适的项目去投资,只能呆在银行账户上睡大觉。股市对资金配置的高效率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反倒是带来了新股上市频频破发,股指跌跌不休的后遗症。
有关部门也看到了这一不合理现象,近期证监会就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开始再度征求意见,有关新股发行定价以及超募严重等方面的问题都有所体现。
回到市场本身,今年股票供给的大幅上升已是不争的事实,而股票的需求或者说资金的供给方面却并未有显著的改善。新基金的发行家数固然增加了不少,但其发行的规模却是各大基金公司心头的痛,募集资金在10亿元以上的基金不在少数。保险机构投资股票的比例虽有扩大,但缺乏赚钱效应的市场显然对于求稳为主的险资短期吸引力不大。中小散户的开户数和交易数更是一直维持在一个数值区间,继续像上一轮大牛市那样出现快速扩张的概率不大。此消彼涨之下,股指的欲振乏力也就不奇怪了。
不过,除了股票的供需层面,影响股指的另一关键方面就是上市公司的业绩情况。如果以2008年1664点作为市场的重要低点,根据2009年上市公司的总体盈利增速25%、假设2010年盈利增速降至15%保守测算,今年上证指数2392点时的估值应该与2008年时的1664点相当。而从目前中报的公布情况来看,具有同比数据的上市公司业绩同比增速达到40%以上,全年业绩增速完成25%的增速当无疑问,这意味着目前市场2600点左右的整体估值水平和2008年时的1664点相当(部分像创业板等估值高企的板块另当别论),股指实难再有大幅下跌的空间。而在这样的时刻,投资者需要的或许就是更好的耐心,等待上市公司用盈利水平为你撑起一片股价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