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倍警惕 叶檀:股市不容乐观_股票_证券_财经

加倍警惕 叶檀:股市不容乐观

加入日期:2010-8-26 18:15:13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朱大鸣:土鳖炒房都比布莱尔强多了

  一个朋友说,前天看电视说英国首相炒房五套,被炒成了房奴了。他感叹的说,中国的土鳖不懂金融知识都比他们这些人强。别的不说,就是卖大饼的利润都超过50%。
  据悉,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刚有所显现,外资却开始涌入国内房地产业抄底,黑石、摩根斯坦利、高盛等众多国际投资公司都以不同形式进入中国房地产业。难道调控给外资提供了抄底机会?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本没有跌,因此无所谓抄底。但是,这里面透露出一个信号,西方国家经济已经恶化了,国际资本在没有可以保值甚至升值的情况下,开始布局中国的房地产。
  中国的一个土鳖,都比西方满腹金融知识的大家都强得多,谁让他们赶上了中国房地产刚刚起步的黄金时代呢,看看西方的炒客吧,即使是英国的首相布莱尔,炒房不也炒成了房东了吗?
  2008年,3月17日,剑桥大学商学院收到布莱尔首相的一封抗议信,强烈要求商学院将MBA教程中有关布莱尔炒房失利的案例删除。商学院居然不理会布莱尔是当今首相,不仅把他的丑事外扬,还准备不理会他的抗议,继续使用这一素材。
  此前布莱尔夫妇先后投资购买了5处房产,结果都没有获得利润,反而为此背负了500万英镑的贷款。祸不单行,布莱尔屡战屡败的经历还让剑桥大学盯上,并将他的房产投资当作典型的失败案例写入到大学的MBA教学案例中。布莱尔只好去到此演讲,来还房贷。
  布莱尔的失败案例,并没有警示效应。新首相卡梅伦,也想方设法的将自己的豪宅出租,而且,据说还有继续投资房产的意思。
  很多人或许感到很讶异,首相炒房竟然能够炒成房奴,深度套牢,而且债台高筑。我们的房产,一年升值30%似乎都没问题,从2000年起的一线城市,在十年中上涨的总该有十倍了吧。因此,一个土鳖可能都比布莱尔投资房产强,因为他投资的房地产地方不对,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投资,注定是惨败的。
  且不说很多官员拥有不少房产,单说凶猛的温州炒房团和山西煤老板,基本上每年都能赚上不少钱。
  这就是为什么外资在中国楼市根本没跌的情况下,就秣马厉兵了。据商务部统计,2010年1-7月,外商直接投资房地产开发及城镇固定资产开发的投资累计总额为248亿元,同比上涨10%,而前6个月的累计总额为203.92亿元,同比上涨4%。前7个月利用外资进行房地产开发及城镇固定资产开发的投资累计总额为302亿元,同比上涨近11%,其中,前6个月累计总额为249.88亿元,同比上涨近3%。
  国内开发商主要通过发行股权投资基金和债券的形式,吸引外资进入楼市。金地集团、龙湖地产、远洋地产等相继推出海外融资计划。仅在地产新政发布的4月份,国内就有恒大地产、碧桂园等7家房企宣布在香港发行优先票据。然而大批房企的海外融资代价十分高昂。以发行海外债券为例,从发债的利率看,雅居乐债券利率区间定在8.875%-9%;碧桂园的债券利率为11.25%;恒大地产为13%;佳兆业则高达13.5%。显然,发行高息债券虽然筹得了资金,但是高额的利息支付比率也相应吞噬了企业的部分利润,并且加大了债务的成本和风险。
  事实上,现在房企的债务压力很大,在这么折腾下去,可能利润都被外资给吸光了。4月份披露的年报86家上市房企净利润累计近350亿元,而且预收款近1636亿元,预示着上市房企未来业绩增长趋势不错。不过,这86家企业去年账面债务也高达6000多亿元,据估算,即使不吃不喝也要18年才能还清。
  外资利用的正是政策卡死开发商的资金链这一道路,进入房地产市场的。本来调控是想扼住开发商的脖子,逼加快开工量,没想到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现在国外的货币政策都是松的,要不是美联储没办法下调利率了,美国佬早就想撸下来了。但中国的政策是收紧的,外资能不挤破头皮的进来吗,再说,明明房地产还处于上升通道,这些趋势,外资早就窥见了。于是,国际私募大鳄即破头皮的想办法进来。
  因此,住房解决之道,必须要增加住房,不能靠卡,卡来卡去可能会让外资捡了便宜。

  
曹中铭:问题公司大幅上涨说明什么?

  股市向来都有利好、利空之说。利好出台,股市或相关个股一般出现上涨,利空来临,下跌基本上是大概率事件。2008年底四万亿投资计划,曾导致A股去年产生了一波强劲的上涨行情;今年四月份开始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亦将股指从3200点附近打压至2319点,这就是利好与利空在市场上所产生的连锁反应。
  但对于个股而言,亦有不按常理出牌的时候。正所谓利好出尽是利空,利空出尽是利好,相关上市公司利好的披露,或成为其股价见顶的印证,而利空的公布,却也能成为其股价反转的契机。股市就是这样的反复无常,也是如此不可捉摸。
  近期佛山当地的两只股票佛塑股份、佛山照明可谓是市场的明星股。主要表现在:其一,佛塑股份下属子公司违规利用洋垃圾生产餐盒并大肆倾销,引起市场一片哗然;有A股市场现金奶牛之称的佛山照明,其董事长与董秘因为涉嫌违规违法行为而遭到广东证监局的立案调查。同一地方的两家上市公司几乎在相同的时间里连续爆出丑闻,也成为A股市场的一道风景。
  其二,这两家上市公司在利空出台后,股价都曾经出现短暂的下跌,此后便产生了一波强劲的大幅上涨行情。8月13日,佛山照明公告公司高管被立案调查事项,当天股价曾被大幅打低,但尾盘被神奇地拉起,自此,其股价便开始了上涨之旅。按照13日的收盘价计算,截至8月23日短短五个交易日,佛山照明股价已涨至18.26元,幅度近40%。佛塑股份因为洋垃圾事件,8月13日股价曾跌至11.25元,然而,此次的探底成功,极大地激发了市场的投机热情,至本周二上午收盘,股价最高上摸15.88元,涨幅超过40%。并且,这两家公司股价还纷纷创出近三年来的新高。
  这是两家问题公司,却又是近期市场上的明星股。如果说佛塑股份主要是因为市场投机因素的话,那么,佛山照明却存在信息泄漏与内幕交易的嫌疑。早在8月13日,网上纷纷流传佛山照明将公告投资1亿元做锂电池项目的消息,18日的董事会公告证实了这一点。8月18日,佛山照明公告称,为掌握政策先机及新能源车产业链核心,公司管理层拟与其它投资方合作,在高明厂区筹建1亿安时铁锂电池的生产及集成PACK基地,由佛山照明控股。正是由于佛山照明股价不正常的表现,引起深交所的强烈关注,并向该公司送达了关注函,佛山照明也于8月24日起停牌核查。一家曾经的现金奶牛,如今蜕变成问题公司,或许更应该引起市场的深刻反思。
  其实,两家公司的反常表演,不仅仅只是股价的大幅上涨这么简单。为什么佛山照明在董事会公告前适时地公告了高管被立案调查的消息?而之后股价又产生离奇的大涨?看看佛山照明13日当天巨大的成交量与长下影线,稍有经验的投资者应该能意会出什么。但这就是A股市场的现实与常态。
  问题公司股价大幅上涨,除了说明市场的投机性一面外,信息泄漏、内幕交易等市场弊端一览无余。而且,大资金操纵股价现象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这一切的背后,广大中小投资者不幸成为最终的埋单者。

  
刘晓忠:经济刺激缘何难以持续提振需求?

  8月24日美国房产经纪商协会宣布,7月份二手房销售量为383万幢,环比跌27.2%,创15年以来最高纪录。美国住房销售数据创纪录的下跌,创五年新高的破产企业申请数,超预期的财政赤字等,显示美国经济走势正在恶化。与此同时,当前日本、欧盟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体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经济走势趋缓等征兆。
  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时,世界大多数国家出台了经济刺激计划,很多国家有效地摆脱了金融危机,但时至今日,当一些国家再次遇到经济发展难题、面临二次探底的时候,是否要继续进行凯恩斯式的经济政策,成为目前争论的焦点。
  当前经济脉象已经显示,凯恩斯主义者所推崇的凯恩斯乘数并没有出现,更不用说政府经济刺激计划将达到5倍的凯恩斯乘数效应(政府投资1元将带来5倍的投入产出)。以美国为例,政府经济刺激计划并没激发私人部门的投资,相反对私人部门的挤出正日益突出。如目前坐拥2万亿现金的非金融机构,以及能够低成本地从美联储融得资金的金融机构,正加大了投资美国国债等政府债券的力度。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目前美国国内持有了超过一半的美国国债等政府债券总额。
  私人部门为何宁愿持有现金和投资国债,而不愿投资?私人部门不愿意投资是因为经济形势牵制,私人部门看不到投资所对应的市场需求容量,因此出于投资收益与风险的对应性平衡考量,持币或投资国债比盲目投资更有利。
  政府投资则不然,由于其不以经济效益为主要追求,如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政府经济刺激计划遵循的是需求管理---市场不自发提供需求,政府就有义务创造需求,但政府创造的需求是否属于有效需求并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
  这也成为政府经济刺激计划难以激发私人部门跟进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政府经济刺激计划很难在实践中产生所谓的凯恩斯乘数效应。
  当前更令人担忧的是,凯恩斯计划与宽松货币政策的结合。这一结合尽管能使经济迅速走出危机泥潭,但其效用正在面临衰减。继续下去不仅无法对经济继续产生有效的刺激,而且可能会对私人部门的发展产生牵制作用。一方面,极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助力,使得经济刺激计划不再受制于政府财务自由度之限制,从而使私人部门无法与政府竞争资源。另一方面,极度宽松货币政策严重干扰金融市场的风险定价---过低的利率和敞口供应货币流动性,让私人部门难以对投资项目的风险收益做有效的评估,因为私人部门不仅要考虑投资本身的风险收益、定价是否能够有效覆盖风险敞口,还需考虑难以预见的通胀折损(这对私人部门而言是不可有效预见的),从而市场较高且难以定价的风险敞口必然令哪怕是风险偏好较高的私人部门都望而却步。当前美联储极端宽松货币政策未能改善金融市场信贷紧缩、债务紧缩局面,恰恰实证了伯南克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助力私人部门走出危机。
  在目前情况下,全球风行的刺激性财金政策已经难以在经济中产生持续的化学反应,相反已经出现了干扰甚至阻碍经济自调节和修复的迹象。
  因此,当前全球经济之境况,已经向崇尚经济刺激计划的各国政府发出了明显的退出刺激计划警报。市场期待回归正常的财金政策,并实施减税减支等休养生息政策,帮助私人部门走出困境。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