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天,一样的地,有了合宜的平台和抓手,天地换新颜,山乡生巨变,城乡共和谐。这个点石成金般神奇的抓手,就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题 记
天府之都,芙蓉锦地。短短6年间,一场欣欣向荣的土地变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正在给这片1.19万平方公里的膏腴之地,注入充满希望的生机与活力。
8月初,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农民日报》和《中国国土资源报》记者组成的媒体采访团,汇集成都,探访这里土地综合整治经验。
记者们欣喜地发现:在成都,这场由市政府牵头组织、各部门协同作战、以农民意愿为前提、以资源整合为核心、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的新时期“金土地”工程,正在不断夯实根基、茁壮成长、枝繁叶茂,并已经孕育出越来越多健康喜人的“金娃娃”。
让记者们深感兴趣的是,近年来,土地综合整治作为新生事物,在各地不断深入的探索实践中,收获了巨大效益,同时也成为人们争议和担忧的焦点。而成都在用自己执着的探索、另类的解读,对这些 争议和担忧作出虽寡言少语却十分有力的回应……
伟大的事业,需要更扎实的根基、更开阔的视野。走在路上的成都市土地综合整治,展露出的一番新天地,耐人寻味……
五组镜头 蒲江县复兴乡陈坝村: 成都市首个土地整理试点项目,开创远郊县土地整理和城乡一体化相结合的“复兴模式”。
蒲江县复兴乡陈坝村28岁的农村小伙儿姜维军,面对着记者连珠炮式的提问,应答如流。他的背后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猕猴桃果园。
“你现在的收入怎样?”记者问。
“年收入大概一万三四千元左右吧。家里三口人,有五六亩地,以前自己种,只能解决个温饱,纯收入很少。现在租给了公司,一亩地光租金每年能拿到750多块钱,再加上在基地(指落户当地的农业企业)打工,每天的务工费30块钱,果树挂果后,公司年底还有分红……收入比以前提高了三四倍。”
“听说你们搬进了集中居住的新村,感觉比以前有什么变化?”
“变化太大了,关键是环境好了。以前出门是“泥水路”,交通什么的配套都没有,生活不方便。现在出门是“水泥路”,小区里样样齐备,办点啥事情,用不着出村了。我们的交际圈大了,业余生活也丰富得多了。”
“现在农村里像你这种年龄的,一般都跑出去打工了,你为啥不出去啊?”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是出去看看,收入、环境跟家里差不多,还要吃苦头,想想还是家里好。现在,别村的人都羡慕我们,说我们现在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他们还找到乡领导,希望早一点把他们的承包地也租给公司经营……”
姜维军只是陈坝村上千名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受益的农民之一。2004年,蒲江县率先在地处成都最南郊的复兴乡实施了成都市首个土地整理试点项目。项目作为成都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占补平衡项目,通过对项目区的14000多亩土地进行综合整治,共投资4641万元,实施土地平整8096亩,改建道路20030米,新增耕地1948亩,建成农民新居73240平方米,集中安置农户402户1512人。
“依托土地整理,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产出率,过去平均年产值仅千元,现在达到了每亩60000元”。蒲江县副县长欧俊波自豪地向记者介绍,土地整理促进了农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过去我们想招商引资,没有龙头企业愿意来。现在有了好的平台,引来了金凤凰。”
他告诉记者,复兴乡土地整理后,成功引入了龙头企业中新农业公司的加盟,实现土地流转万余亩,全部种植猕猴桃。项目区还组建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解决了土地流转后农民的就业问题。“现在这里的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每年可以拿到土地租金、务工收入、公司分红收入和外出就业收入等几大块收入,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800元。”
土地整理还极大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欧俊波说,过去这里农户散居、基础设施不配套、村容村貌破败不堪,现在县政府出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同步配套实施水、电、气、道路、绿化、社区医疗、文化活动室、远程教育、通信、光纤、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农民生活有了质的改观。“老百姓自己说,现在日子过得舒心,赛神仙……”
新津县袁山社区: 百分百地尊重农民意愿,示范效应催生“二次土地整理”。
长势喜人、丰收在望的标准农田,规划整饬、错落有致的居民新村,配套齐全、服务发达的现代社区……记者对新津县袁山社区的第一眼“好感”情不自禁——对理想中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向往,终于在这里找到了现实的印证。
“我来这里37个月零23天,村里没有一起上访的。”在成都市公安局副科长任上前来挂职的袁山—五峰社区联合党委书记李伟对记者说,“农民只要有一个诉求的渠道,心气儿顺了,再难解的疙瘩也好解了……”
成都市国土资源局的同志,在向记者介绍袁山社区土地整理项目的特点时说,“这里经历了二次土地整理。最初的整理,只有两成农民愿意搬迁,政府先集中起了这部分农民。后来,产生了示范效应,农民亲眼看到了好处,纷纷自愿加入,二期的时候,已经有近九成的农民主动要求搬迁了。”
示范效应不是吹出来的。这里,四室(党团活动室、便民服务室、图书阅览室、警务室)、三站(劳动保障工作站、卫生服务站、留守学生服务站)、两店(农资放心店、放心商店)、一中心(信息服务中心)、一广场(文化健身广场),28项涉农事项和相关服务下移。李伟说:“县里任何一个部门,在这里都能找到他们的服务角色。卫生局,村里有卫生站;商务局,村里有供销社、农资放心店;公安局,村里有警务室;文化局,村里有图书室;组织部,村里有党团活动室;团委,村里有留守儿童服务站……说实话,城里人能享受的,我们这里都能享受;城里人不能享受的,我们一部分也能享受到,比如我们村子里每个人都建立了健康档案,这在城里很多地方也做不到……”李伟的口吻中满是自豪。
“农民一开始为什么不愿意搬迁?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村里的干部告诉记者,农民的顾虑主要有三条,一是集中居住了,环境固然能改善,但土地上的收成怎么办?二是集中居住以后,耕作半径增大了,种地更远了怎么办?三是聚居以后,邻里矛盾、摩擦多了怎么办?
“农民的顾虑是切实的,我们也拿出了切实的解决办法。”李伟向记者介绍,一个办法是把土地成片流转出去,搞种植业和养殖业,袁山社区通过土地整理,规模流转土地1180亩,种植青花椒、优质木、花卉和建苗圃,这里还建起了全省最大的獭兔养殖基地。“我们注意不把风险转嫁给农民,社区成立了合作社,农民只要承包一间兔舍,一年可以挣到三万元,收入不成问题。”
“第二个办法是通过合作经济组织,尽可能把经济链条做长。村上有公司,我们还跟县工业园区党支部结成对子,企业需要保洁、绿化员工的,村里的农民可以去务工。我们还培养了一批专业户,搞运输、养殖、种藕……农民的收入提高得很快,2007年初刚开始土地整理的时候,村里没有一辆小汽车,到去年年底,村里已经有45辆小汽车了。”
“邻里关系问题的解决,我们靠村民议事会、村民公约,村民自主评选五星文明户,从遵纪守法、勤劳治富、科技文化、文明卫生、家庭和睦五方面考评,群众监督的力量管用着呢。现在村里有个红白喜事,中午办的席,到下午四五点钟,一定会收拾得干干净净,因为大家都盯着你呢……”
“原先不敢相信,后来看到这么好的条件是真的,才决定搬的。”一位中年农妇笑着告诉记者,她们家决定加入到二期的整理项目中来。
“只要农民想通了的事情,没有办不成的。”李伟说,“一部分先住进来的农民,他们的生活质量就成了号召力。拆村并居,我们本着一条——农民是主体,农民要完全自愿,我们绝不搞强拆强建——用不着……”
龙泉驿区黄土镇洪安村: 规范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领先迈步城乡一体化。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给黄土镇红安村带来的是“芝麻开门”、宝库洞开一般的神奇变化。巨大的宝库,源于脚下的土地。
站在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标准化葡萄园基地,龙泉驿区黄土镇党委书记练诗德向记者描述了一幕土地资源变资产、城乡统筹得实现的生动图景——面积8400余亩、人口近5000人的传统农业村,如何在土地综合整治的带动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
通过挂钩项目的实施,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腾退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908亩,其中160亩用于在城镇建农民集中居住区——“滨西绿洲”,政府统一修建水、电、气、光纤、通信、垃圾集中堆放点、健身娱乐、消防设施、小区绿化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实现城乡居民生活的同质化。剩余的748亩集体建设用地平移到龙泉驿区主城区,集中用于总部经济、汽车贸易产业,获取的12个亿的土地收益用于平衡投入成本,盈余部分用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农民原有宅基地复垦成耕地,人均用地由过去的126平方米缩减到22平方米,村里新增耕地1200亩。把这些整理出来的土地集中起来,由村集体统一开展土地规模流转。目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都黑金果业有限公司已落户洪安村,在这里建成标准化葡萄园基地3500亩。公司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方式和“五统一保”(统一种苗纯度、统一技术和质量标准、统一提供农资、统一计量包装、统一品牌销售、保障标准化生产)的运行机制,亩均收益超过了5000元,比农户分散经营时亩均增产2000多元。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可直接获得三块收益:土地租金+基地务工收入+市场销售增收后的二次返利收入,年收入可达12000元。此外,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亩收益50元,年累计收入25万元。
“感谢土地整理。没有土地整理,我永远不可能有这个基地,不可能有企业今天的发展!”成都金果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唐蓉笑言。她告诉记者,到今年年底,葡萄园基地还将扩建1500多亩,她的目标是把基地建成国家级的标准化农业示范基地。
“平面上集中,黄土变黄金;空间上转移,黄金变铂金。”练诗德对记者说。而他的另一句话,则更深深印刻在记者脑海中——“细细算起来,政府在土地整治上的经济账,没有太多的赚头。取之于土,用之于土;取之于农,用之于农。资源是农民的,我们的目标和宗旨,一切都要还回到农民头上……”
都江堰市向峨乡: 汶川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乡镇之一,通过实施宅基地还垦、土地整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短短两年完成灾后重建任务。
眼前真实的向峨乡,与图片里往日的光景,恍如隔世——现在是湖光山色间令人眼前一亮的川西风情新社区,街宽路平,楼高树绿,一派温馨和谐;昔日是刚刚经历过地震劫难的满目荒痍,废墟遍地,残破不堪……脱胎换骨的变化,仅仅发生在短短两年时间。
“向峨的新生,见证了一个山乡凤凰涅槃般的重生。这个过程,我亲身经历了……”向峨乡年轻的女副乡长龙海蓉告诉记者。
向峨乡距离都江堰市区15公里,属于典型的边缘山区。“5·12”特大地震给这个偏远山村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全乡90%的房屋倒塌,10%的房屋成为危房,不能居住,1595亩耕地毁损,乡政府办公楼、中小学校、卫生院等公共设施全部损毁……
“向峨乡是第一个落实国土资源部119号文件,运用灾毁耕地复垦和挂钩政策在灾区农村实施土地综合整理的受益者。”当地国土资源局的同志告诉记者,通过将向峨乡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成都市双流县、锦江区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项目区规划拆旧地块3799亩,使用挂钩周转指标2709亩,扣除农民集中居住区用地和城镇建设新区用地后的剩余指标,全部留作乡里集体经济。目前项目拆旧区的一期七个村的工作已经完成,归还挂钩周转指标1976亩,建设用地整理已通过省国土资源厅验收,二期五个村的复垦工作也已基本完成。
短短570天,完成全乡16个安置点的建设。到目前为止,全乡受灾村民4354户、12160人全部搬入新居。向峨乡灾后重建的神速,不仅是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力量的证明,更是将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办法应用于土地综合整治的成功试验。
“通过土地综合整治,我们住房重建资金得到了保障,有条件帮助灾区农民建设配套设施齐备、建筑质量8度设防、环境优美安全的新家园。” 龙海蓉说,过去乡出境公路只有一条,现在全乡9条道路的路网体系基本形成,能源、通信、供电、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在大规模推进完善。农民过上了城里人的同质生活。
“生活方式改变了,为生产方式的转变创造了条件。下一步,向峨乡还要在土地规模流转,产业规模经营,猕猴桃基地、药材基地、笋用竹基地、茶叶基地等四个万亩工程提质增效上多下功夫……”
都江堰市翠月湖镇: 农村住房灾后重建,实行政府统一规划、农民自建的创新模式。
在都江堰市翠月湖镇,走南闯北的记者们忍不住集体伫足、留连忘返,因为这里的新农村太美、太舒心了。
“你想知道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样子吗?那么,请到翠月湖镇走走,那里可以看到雏形……”成都市土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彭建辉热情地说。
生态良好的原生态川西院落式民居,房前屋后被美丽的林盘绿荫掩映下的农家院落,基础设施完善、乡村气息浓厚又颇具现代感的新型农村聚居点……翠月湖镇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张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美好画卷。
你可能想不到,这么美的新村,竟是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农民自己建设的。当地的干部告诉记者,在灾后农房重建中,翠月湖镇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为载体,充分地尊重农民意愿,成功地走出了一条 “统规自建”的路子。
“以人为本,还权于民,农民的事情自己决定,政府的事情自己干好。”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翠月湖镇党委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民心。
政府首要的是要让群众理解、支持。当地干部介绍,灾后重建之初,为了向老百姓宣传灾后重建和挂钩政策,翠月湖镇党委、政府先后召开座谈会40次、发放群众意愿调查表2000余份,充分倾听、了解群众需求。确定了统规自建的办法后,政府全程做好为农民服务的工作。在农房建设中,先后为群众协调解决建房贷款、建材联系供应等难题300余件,切实解决群众切身困难。
其次,政府要做好科学规划。深入细致的调查走访和体察民情,使翠月湖镇党委、政府提出的统规自建安置点规划布局思路,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入林进院、宜聚宜居、节约集约、产业支撑”,这些规划诉求在灾后新村建设中皆一一落实。比如,全镇5个村10个安置点全部结合林盘进行规划建设,镇辖区内的古井、古宅、古院等文化古迹都得到了有效保护;宅基地复垦后,净增耕地820亩,人均居住占地,由过去的0.3亩以上缩减为60平方米(含公建、配套及基础设施);全镇10个统规自建点位全部在当地龙头企业——兴达公司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示范区辐射范围内,产业支撑有保障;所有安置点均靠近新集镇规划区,交通便捷,适宜乡村旅游农家休闲项目发展。
“这一切归根结底离不开挂钩政策的落实。”当地政府领导告诉记者,灾后重建,为破解资金难题,他们在增减挂钩项目实施的基础上,摸索出了“政策支持、项目扶持、农户自筹”的资金解决办法,即符合政策的农户通过享受灾后重建补助资金、统规自建项目建房补贴资金、农房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抵押担保贷款、农户自筹资金四种方式,解决建房资金问题。
据测算,统规自建参与农户按户均3.5人计算,建房总投入约12万元,通过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每户可获取建房补助款7万元,另外农户可享受国家灾后重建资金补助政策1.6万~2.2万元,剩余资金部分农户可通过自筹或利用农房集体建设用地产权证担保贷款解决,这样极大调动了农户参与的积极性。
“目前,全镇已有1156户自愿参加统规自建项目。我们力争再增加2~3个统规自建安置点,将全镇集中率提高到80%以上,建设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共同聚焦 五组镜头,聚焦于一点——成都市方兴未艾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宏伟事业。采访归途,彭建辉提醒记者:“你们所见,只是一小部分。随便到我们哪个县,都有亮点……”
一组数字见证了成都市这个未竟事业的动人魅力:近六年来,成都市共实施完成土地整理项目293个,投入资金约60亿元,整理规模281.3万亩,新建中心村和聚居点284个,促进了2.7万户近10万人集中居;已实施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20个,正在实施的挂钩项目120个,投入资金近200亿元,新建中心村和聚居点536个,促进了6.8万户21.7万人集中居住。尤其是在灾后重建过程中,运用挂钩政策,为农村灾后重建筹集资金84亿元,有力地支援了灾后重建。
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张志国说,土地综合整治给成都市带来了五大变化:改善了耕地和基本农田质量,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拉动了农村投资和消费,推进了农村的市场化和民主化进程;促进了农村居民集中居住,提高了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程度。“可以说,农村土地整治是国土资源系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最佳切入点和着力点。”
“钱从哪里来?” “人往哪里去?” “地由谁来种?”“产业如何兴?”……总而言之,“资源统筹”这篇大文章如何布局谋篇?在社会舆论的聚光灯下稳健前行的成都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实践探索经验格外引人关注。
“我们的经验心得,在于五个坚持。”曾敏说。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编制好土地整治专项规划,为土地综合整治提供科学合理的规划指导。二是坚持资源整合,形成集成效应。变过去国土部门单兵作战为政府牵头、各部门共同管理、共同负责,形成“各炒一盘菜,共做一桌席”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三是坚持“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原则,高标准建设新农村。四是坚持“五个结合”,即土地综合整治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集中居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组织、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五是坚持全程监管,确保规范实施。曾敏告诉记者,围绕土地整治各个环节,成都市先后制定了40余种制度和规范,细化管理,确保项目在实施中不走样、不偏向。
“通过六年来的实践,我们深感,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展土地综合整治内涵,是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始终向前发展并有所作为的内在动力;科学编制规划是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整合政府部门资金和力量,构建共同推进机制,是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保障;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是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持续发展的关键;充分尊重民意,是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坚实群众基础。” 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曾敏的话,道出了成都市六年来不懈探索的经验精髓和智慧结晶。
2010年5月17日,在四川省召开的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现场会上,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宋光齐,用“革命性的变化”一词来诠释土地综合整治的开拓意义。他说,将传统的土地整理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组合起来,统筹实施,为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提供了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完整平台,发挥了“1+1>2”的叠加效应。
记者在成都的几日,没有看到一块撂荒的土地,没有看到一处破败的民居,住进新居的农民其乐融融,新农村的气象催人奋进……这一切印象,或许正折射出势头强劲的土地综合整治产生的叠加效应——正如四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魏宏所说的,“农村土地的综合整治,已经远不是过去单一的占补平衡的追求目标,远不是一个农村建设技术层面的事情,而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城乡统筹、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抓手、重要平台、重要载体、重要基础。以土地综合整治为载体,将带动农村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采访结束后,记者又于近日获悉,8月12日,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内传来好消息:成都首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用地成功挂牌融资。这是成都市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引入市场机制的最新探索,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为社会资本融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事业提供平台。
成都的土地综合整治探索,天地广阔,前方的路正长……
(责任编辑:Newshoo)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