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看空PK险资看多做多_股票_证券_财经

华夏看空PK险资看多做多

加入日期:2010-8-23 19:58:36

  超级机构对决:华夏看空PK险资做多

  进入8月份以来,行情随机震荡。此时此刻,机构之间出现了分歧。华夏+社保PK险资+大部分基金,超级机构之间的对决,在最近的两周市场表露无疑,这令市场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背驰大部分基金,华夏老大哥偏执看空

  从偏股型基金仓位的变化来看,仓位以增加为主,大多基金对A股未来走势预期乐观但也谨慎。

  根据渤海证券基金仓位监测模型,截至8月13日,纳入统计范围的319只偏股型开放式基金的平均仓位为74.48%,比前周72.42%上升2.06个百分点。

  从基金公司来看,根据8月13日的测算结果,8月9日~8月13日61家基金公司中41家加仓、20家减仓。其中民生加银和信诚增仓幅度超过10%,友邦华泰、上投摩根等基金公司增仓幅度也较大,而减仓基金中东吴、东方和天弘等基金公司减仓幅度较大。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告诉记者,“基金仓位增加一定程度上说明基金公司对下半年形势的看好,包括之前仓位很低的一些基金在现在的行情下也开始加仓,这也说明大家对未来预期相比之前开始好转。”

  好买网分析师曾令华表示,“目前这个仓位属于中等水平,说明基金对未来走势信心的增强,但是不能光凭借仓位来判断基金公司多或空的态度,还要结合他们的言论策略等进行分析。”

  看多的情绪在市场中不断蔓延。就整体而言,大部分基金目前均在做多,或者空翻多,其中不乏一些擅长“弯道超车”的基金。8月18日晚,某证券研究所所长给许多朋友发去短信称:“小牛早已到来,只是很多人身在其中而浑然不觉。”

  然而这却与华夏基金“几年熊市”的说法南辕北辙。

  此前的11日,基金老大华夏基金公告赎回3亿份自购基金,这是华夏基金3年来看空后市的一个信号。此一公告引起市场种种解读,虽然华夏公开宣称为正常运营动作,不过据接近华夏基金的人士透露,这实际上是华夏基金全线看空后市的一朵浪花而已。

  上旬,该人士透露,华夏基金旗下诸多基金经理均看空后市,且有人认为这将是“几年大熊市”。与此同时,华夏基金不少基金开始“全面减仓”,这一说法,得到了不止一位市场人士的证实,其中华夏大盘减仓部分题材股,甚至被有人解读为王亚伟离职前的准备。而相关机构的数据监测分析,8月第一周,规模最大的前六大基金中,只有华夏一家减仓。

  险资大举加仓,平安看多做多

  在保险资金投资方面取得很好业绩的安邦保险投资部门总监姜昧军,告诉理财周报记者,“现在股市指数的点位算是比较合理的,总体估值比较健康,有一部分优质股票都是有坚实的基本面做支撑的。”

  对于市场在当前点位下跌风险的大小时,姜昧军表示,“目前可见的风险不是风险,比如当前世界经济二次探底、欧债危机等,当人们知道其风险的存在时,风险就会被考虑进股票估值当中。”

  再比如今年3400点时人们觉得是股市还会往上涨,各项经济数据好像也不错,此时风险被掩藏起来了,但不代表不存在,一旦风险增大并体现出来,对投资者的损害反而更大。所以说当前股票指数向下的空间比较小,毕竟再发生比欧债危机或者经济二次探底还严重的事件概率极小。

  险资仓位一直是投资者比较关心的地方,当被问到这一问题时,姜昧军因为行业规则礼貌地回拒了问题,不过他表示,“其实我们的仓位高低的控制和我们对宏观经济预期是一致的。”

  8月18日,更有知情人士透露,以平安为代表的保险资金在当日有大举加仓举动,其对后市的乐观迅速传递到市场。平安资产管理公司一位内部人士透露,目前平安的方向的确是看多做多为主。

  然而,同为市场风向标的社保资金的做空几乎与华夏同步。“8月9日,社保减仓,10日市场就大跌。”前述接近华夏基金的人士如是说。(理财周报)

  机构聚焦政策动向 基金三大派大PK

  A股市场在上周再度陷入上下震荡格局,而对于政策的纠结成为基金最大的烦恼。是松是紧,或者是干脆放弃“从上至下”的判断,成为很多机构和基金经理抉择中的一个烦恼。

  谨慎说:政策预期落空

  对于政策负面影响的讨论,已经成为诸多基金经理的热点。尤其是短期内,有关方面持续通过强调第三套房贷等政策传递出继续地产调控的信号,同时银监会关于银信合作的新规定似乎也在向市场透露近期政策放松可能变小。而7月份CPI由于食品价格的上涨到3.3%,通胀的阴影尚在,令很多基金认为政策现在转向放松还缺乏条件。

  博时精选的基金经理余洋表示,目前更倾向于认为政策仍处于观察期,而非开始放松,下半年A股市场仍会在保增长和调结构的政策博弈中艰难前行。预计未来政策的主基调仍将是调结构,当经济出现严重下滑时政府将被迫重回保增长。周期性股票未来主要的投资机会将来自于超卖后的估值修复,目前看来在经过7月份的快速上涨后,其估值水平已经不像6月底那么有吸引力。而非周期性消费股在未来调结构的大趋势下可能具有更长期的投资机会。

  乐观说:经济差不到哪去

  有谨慎的就有相对乐观的。也有不少基金经理认为,目前中国经济没有出现此前担心的过度调控。而流动性买盘依然存在,整个市场仍然可为。

  另外还有人认为,欧洲、美国的经济情况好于预期。美联储明确的动作,虽然确认了美国经济低增长预期,但市场期盼的量化宽松政策确实出现了一点初步动作,这明确的显示了,各国在经济低增长期保持“量化中性”的态度。

  还有机构认为,联储局的操作将宁可错误的提供太多支持,也不会让市场出现两次探底的衰退。因此,联储局可能在今年余下时间公布更多货币支持政策,倘若劳工就业市场未见起色。这种情况和1981~1982年间出现“双底衰退”的情况并不相同。当时的主要原因,是时任联储局局长沃尔克要对抗超过10%的通胀,必须主动收紧银根。这当然不是今时今日的联储局面对的情况。

  无关说:个股决定未来

  还有不少基金经理认为,未来整个市场和政策关系可能减少。从7月宏观经济数据的看,总体都符合预期,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态势较为明确,因此,预计未来短期市场持续往上和往下都较为有限,区间震荡格局的可能性最大。

  上海一家基金认为,应该更加关注市场中的结构性投资机会,7月CPI达3.3%创新高。那么通胀会对食品饮料、消费类股票产生一定影响,在通胀预期下,农业食品行业会有机会,黄金也存在上涨可能性。此外,预计医药板块也会有持续收益。同时,随着“十二五”总体规划即将出来,预计也会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上海证券报)

  QFII抄底二季度行情不能不说的秘密

  由上海证券报和汤森理柏联合推出的QFII中国A股基金月度报告日前发布最新一期,相关的统计显示,QFII在2010年2季度市场最低迷时,大举增仓非周期的消费品股,由此,成为本轮反弹的大赢家之一。

  另外,一贯视国内制造业龙头为其核心组合的QFII中国A股基金的组合,在2季度末也逐步开始放弃其原有组合构成。部分大型QFII在日前公布的月报中纷纷表示,将继续低配周期类股,同时持续增持大消费领域的股票。

  仓位持续走高

  最新发布的月报显示,QFII中国A股基金在2010年2季度持续维持高仓位和增持股票。截至5月末,QFII中国A股基金的平均仓位比年初上升了近6个百分点。由此,自2009年11月起,QFII的平均仓位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状态。

  最新统计显示,QFII在2季度中顶住市场压力抬升股票仓位,可能是其本轮行情以来最可取之处。月报数据显示,摩根大通中国先驱基金的股票仓位在5月底一度达到了97.1%,创下2009年2月份以来的最高值(2009年,该机构的仓位一度达到101%).

  另外,一直波段操作、风格灵活的亚洲QFII机构也显露了非常明显的坚守A股态度,市场内一贯灵活操作的申银万国蓝泽系列基金,在5月末的仓位达到了惊人的90%以上,同样是该基金自2009年1季度以来的峰值,而在年初,该基金仓位还一度在60%附近。

  上述情况在QFII中国A股基金中几乎是共同的趋势。根据理柏截至2010年7月末对基金净值的统计,QFII中国A股基金在上月的市场反弹中,相比内地A股基金平均多涨10%至20%的,这也显示了,两者之间的股票仓位差异。

  行业配置

  逐步靠拢成熟经济

  如果观察一下QFII中国A股基金的行业配置,我们可以发现,现如今的QFII行业配置表已经和前几年的状况大不相同,相反和全球基金在亚洲发达地区市场的配置非常相似。中国A 股基金的组合,似乎显出日益浓厚的“成熟”味,这可能是值得投资者关注的部分。

  所谓的成熟经济特征,体现在QFII 中国A股基金在大消费行业、以及金融行业的大规模配置。以规模较大、颇具代表性的摩根大通中国基金为例,该A股基金在大消费行业中配置的资金占到基金资产净值的56.4%。其中,非必须消费股34%,健康护理(对应中国的医药行业)18.3%,而必须消费品则配置了4%。如此配置和今年中报中,消费行业、尤其是品牌类消费品业绩大增的结果高度一致。

  另外,摩根大通还配置工业品7.2%,能源股5.4%,其他基金3个百分点。上一轮牛市中占据前列的工业和能源股已经被大规模驱除出组合。

  不过,对于金融行业,QFII仍然怀着强烈的看好之情。这既可以从H股中对金融股的估值远高于A股中看出,也见诸于QFII的实际投资组合里。尽管在基金经理评点中,对于中国的政策面表达了大量的关注和担心,但是摩根大通中国基金的组合中,仍然给了金融行业21.9%的配置比例,这和业内2季度大举抛售金融股,近四分之一基金零配置金融股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而在另一家英国QFII的投资组合中,金融股更是占据了十大重仓股中的九席,合计超过44%的净值比例,如此大比例的配置让人惊讶。

  而深交所日前公布的“投资者行业分类持股统计表”也显示,截至2季度,QFII机构在深圳A股市场中,持续追捧金融地产股,在基金减持的同时,QFII持有房地产业股的比例达到为24.79%,持股户数222家,而今年一季度的同类机构的持股比例仅为18%。

  选股

  消费类已经成绝对重点

  最新一期QFII月报还显示,在经历了上半年的行情演变后,QFII机构对于消费股的持有达到了高度一致。其中最为明显的特点是,一贯关注大型制造业的欧美系QFII对于制造企业个股的逐步弃守。

  摩根大通先锋基金的第一大持有个股成了康美药业,占净值比例8.10%。随后是格力电器,7.40%。带有消费属性的汽车行业的两个相关股票,福耀玻璃和上海汽车,以及一家百货股成为该基金的前五大个股。

  而某亚洲QFII的持有比例则更激进,相比年初一举调整了前十大重仓股的9只,其中,金融、地产、消费电子等占据前列,而能源、钢铁等个股则被无情抛弃。总体看,截至5月底,该基金的重仓股前列的是招商银行、中国平安、格力电器、兖州煤业、中国国航、中兴通讯、金融街、华侨城。

  而最新的上市公司公告数据也显示了类似的特征。万科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QFII高华、摩根士丹利、内藤证券株式会社和瑞士银行分别出现在万科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期末持股分别为13818.81万股、9848.41万股、9282.51万股和6974.71万股。

  在基金大规模退出的贵州茅台中报中,QFII的最大渠道,瑞银集团新上榜茅台成为该公司第八大流通股东,6月底持股数达543万股。

  另外,富通银行和韩国投资信托运用株式会社两家QFII进入厦工股份年中前十大股东。富通银行对凯迪电力增持365.77万股,达到859.14万股。汇丰银行对乐普医疗进行增持,增持数量为56.18万股,最新持股112.36万股,富通银行对乐普通医疗也有持仓146.13万股。

  观点

  看好源于长线逻辑

  那么对于上述个股QFII的态度究竟是如何的呢?它们因何看好,又如何看待未来中国的市场机会呢?

  在跟踪了部分QFII机构观点后,我们得出结论,大部分QFII的持仓品种源于对于投资标的和相关行业中长期看好的逻辑。

  比如对于QFII几乎每家必然配置的某内地股份制银行,一些QFII认为,该公司有竞争力的零售业务,35%的存款来自个人投资者,为业内最高。且零售业务基础使得该行具有很高的行业竞争力,尤其是很好的存贷利差的增长潜力,在目前的利率反转当口。是一个不错的品种。

  对于业内亦关注较多的某保险股,QFII机构认为,该公司接手深发展银行,将会令得其业务增长和金融平台搭建完毕,尤其是公司一系列指标今年均获得高速增长。显示行业正走入良性循环。

  而对于家电行业,相关QFII认为家电行业的关键在于有吸引力的估值,目前动态市盈率在15、6倍的状况,而同时2010年中国本地市场对于空调的需求和海外市场对于出口的拉动都非常强劲。空调出口1季度年增长率同比超过27%,本地销售增长了50%,显示了一定的良好迹象。当然,家电公司存在的风险,比如成本上升导致毛利率等等仍然值得关注,但他们估计在之后的几个季度中,毛利率不会受影响。而且,作为业内寡头,这些公司有提升销售价对冲成本上升的能力。

  而对于未来的市场经济,QFII机构仍然维持市场存在长期投资机会的乐观观点。一家北美的QFII机构表示,虽然,短期内金融市场可能继续动荡,但中国基本面因素及财政状况仍然稳健。由于迄今欧洲市场动荡对于中国出口业及内部消费造成的冲击都远较之前忧虑的轻微,且中国实施调控的隐忧逐步摆脱(周期股反映转好),我们却相信外围形势日益不明朗会令中国减慢进一步调控的步伐。我们仍然看好中国,调整可造就入市机会,但需要耐心等候。

  而对于全球的资产,一些QFII保持了相对的谨慎态度。认为全球金融市场的未来走势将极为反复。2008年金融危机余波未了,欧洲主权债务及欧元再次引发关注,对金融市场后市态度审慎。(上海证券报)

  携手QFII加速布局大消费板块 基金仓位回升至5月初

  基金的投资热情慢慢恢复过来了。上周,基金主动加仓之后,基金整体仓位上升至5月初水平,而其看好的“大消费”板块也在升温。

  根据国都证券最新数据测算,341只开放式偏股型基金(不包括指数型基金)的平均仓位在上周继续上升,较前周上升1.79个百分点,上升至77.59%,已经逼近今年5月初的仓位水平。

  从上周基金主动性调仓幅度的分布情况来看,有近七成的基金选择了主动加仓,有34.0%的基金选择主动减仓,较前一周有所增加,其中减仓幅度在3%之内的基金占比为29.0%。

  统计显示,上周60家基金管理公司中,有47家基金以主动加仓为主,有13家基金以主动减仓为主。就管理资产规模最大的六大资产管理公司而言,只有华夏基金的仓位出现了下降,这也是华夏基金连续第三周选择减仓,而易方达和广发的加仓幅度相对较大。

  大消费概念得到了机构前所未有的一致看好。

  其实,多家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基金大幅增持了“大消费”板块个股,包括富安娜、东阿阿胶、七匹狼等上市公司有数家基金公司“光顾”。

  有基金业人士预计,在迎接大消费板块崛起的同时,基金的投资重点也将出现由“周期”向“消费”的华丽转身。

  与此同时,QFII也在加紧布局“大消费”板块。由上海证券报和汤森理柏联合推出的QFII中国A股基金月度报告显示,QFII在2010年2季度市场最低迷时,大举增仓非周期的消费品股,由此,成为本轮反弹的大赢家之一。部分大型QFII在日前公布的月报纷纷表示,将继续低配周期类股,同时持续增持大消费领域的股票。(上海证券报)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