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大盘大幅上涨后,在周四一度冲高2701.93点,尽管周五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跌,但结合8月份以来的整体走势看,多方对2700点基本形成围而不攻的态势。而空方虽然在8月3日、8月10日用两根长阴线进行了反击,但似乎并没有持续打压的意图,也乐于接受近期的震荡格局,与多方形成了某种默契。为什么多空双方在2700点下方能够相安无事呢?
首先,我们看到的默契是针对大盘的,尤其是对沪综指而言,其他指数方面,多方还是占据一定优势。沪综指8月份以来一直徘徊于2700点下方时,中小板综指却从5900点爬升到6400点附近。正是由于投资者习惯性地将沪综指作为大盘运行的重要衡量指标,所以给人一种市场踯躅不前的感觉。
其次,不少资金恰恰乐于看到上述的默契局面,借此辗转腾挪于不同股票之间,赚取超额收益。沪综指的徘徊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银行股为首的金融股低迷:农行还在进行“268”保卫战,光大银行依旧在表演“独唱”,尽管中期业绩相当靓丽,但银行业下半年面对的不确定性因素不减反增。依靠现在的基本面和资金面,金融股起身向上的难度非同小可,这一点不少资金心知肚明。既然银行股涨不上去,那么沪综指就飞不上天,躲在平稳的指数后面炒个股,何乐而不为?
第三,空方不愿过于发力的原因恐怕是怕力度不够。现在我们都知道市场上涨的多为中小盘股票,但这个股票的概念过于宽泛。空方如果在这些股票上发力,优势在于涨幅大,自然会让人想到回调幅度大;劣势在于这些股票的个体色彩相对浓厚,打下去一个不代表能打下去一片。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位于涨幅榜和跌幅榜前列的股票基本都是中小盘股,颇有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味道。如果将“大象”作为打压对象,由于其没有显著涨幅,且一旦下行就将显现估值优势,可能被抄底资金看中,结果或许就是费力不讨好。所以对于空方来讲,适当的发发力就可以了,目前不具备全面发力的基础,更不要说将指数压回到2319点甚至更低的可能。
在笔者看来,后市出现系统性风险,或者说阶段下跌的时点或许在2750点上方,其市场表现可能将是在“大象群舞”过后。后期一旦指数普涨,尤其是“大象”的上涨所带动,形成对2700点的突破后,投资者倒是需要提高警惕,谨防假突破的出现。如果市场还是按照目前的震荡格局运行,多空依旧默契的话,投资者还是可以继续寻找可操作品种,寻求阶段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