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级投资者为通缩作好准备_股票_证券_财经

重量级投资者为通缩作好准备

加入日期:2010-8-2 19:40:19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曹仁超:牛市二期炒股不炒市 优质股千万别减仓

  香港投资评论家曹仁超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08年11月到2009年8月是牛市第一期,表现特征是快上快落。如果说从2010年7月2日开始牛市二期的话,那么其特征将是慢上而不落。他认为,未来全球资金将流向新兴市场股市,而非金市等低风险领域。
  持有的是优质股千万不可逢高减仓,小心卖掉后买不回来。
  牛市二期炒股不炒市
  曹仁超指出,根据波浪理论,牛市一期调整阶段最大下调幅度应是前期升幅的61.8%。依此推算,上证指数应在2300点左右获得支持,此乃今年7月初他本人力排众议认为短期见底信号已出现的理由。今天看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牛市一期的调整阶段已经结束,这也是近日A股市场持续上升的理由。
  牛市一期的时候,A股指数在投资者的恐慌中上升,因为当时经济情况仍在转坏中,只是股市抛售力量在减弱。例如2008年11月至2009年8月间,只有资深投资者在吸纳。到一般人因经济情况日渐好转而改为看好股市,并入市吸纳股票时,资深投资者便开始获利回吐,令股市出现下调,幅度达到前期升幅的三分之一、二分之一甚至61.8%。具体下调幅度大小要视客观形势而定,事前并不能知道。股市出现下调,小投资者再次出现恐慌并加入抛售行列,例如2009年8月到2010年6月。但是到今年7月,资深投资者发现抛售力量再次减弱,便入市吸纳。牛市一期快上快落,假设从7月2日开始牛市二期,其特征则是慢上而不落,或下调幅度很少。
  牛市二期的投资策略是选择性投资,即个别股份上涨或下跌,但整个大市是反复上升的。如吸纳的是优质股,应该持货不卖;如吸纳的是跑输大市的股票,便应该及时出售。牛市二期是炒股不炒市,如持有的是优质股千万不可逢高减仓,小心卖掉后买不回来。
  资金将流入新兴市场股市
  对于中国上调工人工资会否影响中国的竞争力的问题,曹仁超表示,中国劳动市场相信已进入刘易斯拐点(即来自农村的廉价劳动力供应在减少中,30年改革开放政策令教育晋级,人口素质大幅提升),未来15年工资升幅应是中国经济增长率(GDP)升幅另加5%到7%。假设今年中国GDP上升8%,工资升幅应在13%到15%。工资升幅大于GDP增长率,令低附加值工厂必须向低工资地区迁移,让出空间给高附加值工厂占据,为高素质人口提供就业。未来大学生将加入制造业,令中国制造业由目前代工为主,转型到拥有自己品牌、市场及核心技术,情况如同1975年-1990年的日本或1998年至今的韩国。与此同时,持中学文凭者大量加入服务业,为消费市场提供优质劳动力,情况有如1982年-1997年的香港。估计这段时间有15年,应可支持两个牛市至熊市周期。
  至于近期美元回落、全球资金风险偏好开始加强是否会成为支撑新兴市场股市上扬的动力,曹仁超认为,美元近期回落只是暂时下调,恐怕8月起美元将重拾上升;他本人认为金价在1256美元不应追高,未来资金将流向新兴市场股市,而非金市。

  
谢国忠:二次探底之忧仍存 A股无大反弹

  上半年跌势汹涌的沪深股市,终在7月迎来了转机。但出于对宏观经济形势,以及未来货币政策实施的担忧,弥漫在市场前方的迷雾,似乎依旧令投资者看不清前方道路、踟躇不前。
  本周二(7月27日),央行发布了《2010年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央行在报告中指出,经济增幅放缓是正常调控的结果,经济二次探底不可能;通胀不会很严重;货币政策将适度微调……对于央行的这份报告,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会给出怎样的评价?面对沪深股市近两周的反弹,他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谢国忠。
  经济二次探底之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央行的二季度宏观经济分析报告指出,经济增速放缓是正常调控的结果,中国经济二次探底不可能。您对此怎么看待呢?
  谢国忠:经济二次探底要与世界经济连在一起看,这不光是中国的情况。
  世界经济二次探底,是因为原来的问题没有解决,而是被刺激政策掩盖了。现在美国的老毛病又回来了,美国房地产市场又出现下滑,政府原来给补贴,让一部分居民不要抛售房子或者去买房子,但现在发现,受政府补贴的这部分人群,在补贴过了之后又回到原点,房子该放弃的还是放弃。财政刺激已占到10%这么大(指财政赤字占GDP10%,通常而言超过3%的占比算大),结果1年之后又回到原样,失业率还是这么高。这些问题都是没有解决的。
  与此同时,欧洲国家又采取了另外一种政策--财政紧缩。今年日本也增加消费税,降低财政赤字。可以看到,现在欧洲国家、日本等已渐渐放弃了刺激政策,反而倒过来紧缩,这个是负面的。
  所以,从2008年下半年经济崩溃到现在,目前的经济复苏是不可持续的。目前的复苏是由刺激政策以及相对较低的基数造成的。考虑到刺激政策的海量,经济复苏其实并不能说十分强劲。更重要的是,金融危机所暴露的结构性问题,并没有通过刺激政策彻底解决,只是暂时被掩盖起来而已。
  NBD:按照您刚刚所讲,世界经济有二次探底之忧,那么中国也很难独善其身了?
  谢国忠:中国经济的二次探底将会因为在原来的大量放贷之后,货币总量增速放缓。中国现在是泡沫经济,虽然不可持续的力量短期可以制造神话,但国内的核心问题是泡沫问题,泡沫的力量把经济悬空。我们现在看到的波动是在空中的波动,可以理解为当前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缺少强有力的经济支柱,而由于过分追求经济增长数据,导致整体经济泡沫成份很大。
  所以大事情还是在泡沫上的事情,就是要挤压泡沫。
  负利率引发投机泛滥
  NBD:关于下半年国内通胀形势,官方给出的预测是 不会很严重。您认为呢?
  谢国忠:国内喜欢谈心态,通胀率不高让人看着容易接受。
  在我看来,中国的通胀其实已经很严重。实际通胀率是很高的,表现为食品价格都在上涨。
  举一个身边的例子,中国的肯德基比美国还贵。而公共服务也是一直靠国家补贴压着,这难道不是通胀吗?中国不少的电厂在亏钱,这亏损的钱就是通胀,只不过是通过亏损来掩盖。我们实际感受到的通胀率可能已经超过5%。负利率长期存在,使得投机泛滥,泡沫就是这么引起来的。
  股市不会有大反弹
  NBD:现在唱多A股的声音又在增多,您如何看待这两周股市的反弹呢?
  谢国忠:已经波动很多次了,A股不会有大的反弹,过段时间又不行了。
  中国的核心问题是房地产泡沫吸引了所有的钱,股市能好到哪里去?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就说过,有钱人都转去玩楼市了,绝大多数人相信中国的楼价只涨不跌,而股市却一直在挣扎。要等楼市回落才会好转。所以股市真的反弹要等到地方政府财政问题全部暴露,决策者改变房地产调控政策。
  扩展阅读
  谢国忠近期观点精要
  宏观经济:
  ◎中国现在应该加息,是因为目前中国的利率过低,利率低于通胀率是很危险的,实际上的负利率会引起投机泛滥,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出现,经济结构会出现很大的不平衡,从而引起中国经济硬着陆。
  ◎中国亟需连贯的房产战略,而非对投机行为不时发起不可持续的打击。
  ◎中国已进入通胀时代。劳工市场收紧,工资快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通货膨胀已不可避免。
  A股市场:
  ◎银行在平时是一部赚钱机器,但说不定哪天,他们会突然把以前赚的钱全亏光。银行业危机之后,其实是购买银行股的好时机。但银行为应对楼市调整而筹集这么多资金时,可能不是买进银行股的好时机。
  ◎有钱人已经不在股市玩了,他们转去了楼市。绝大多数人相信楼价只涨不跌。今天玩楼市的人并没有经历过1997年的楼市暴跌。
  ◎只要楼市不暴跌,普通投资者最好不要奢望从A股里赚到免费午餐和新汽车。

  
格林斯潘:房市下跌或使美国经济再陷衰退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1日说,如果房地产市场出现恶化,美国经济可能再次陷入衰退。
  格林斯潘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一档访谈节目中说,去年美国房价没有明显涨跌,但如果未来房价下跌,美国经济存在二次衰退的可能。他指出,目前美国存在大量所谓负资产房屋,即购房贷款额超过房屋本身价值,这可能导致未来房屋止赎率大幅增加,对房价产生进一步下行压力。
  格林斯潘说,目前美国经济复苏出现停滞,考虑到复苏步伐本身相对缓慢,这一停滞感觉就像是准衰退状态。
  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房价暴跌,导致大量通过抵押贷款购买的住房陷入负资产。截至今年3月底,全美超过1120万套住房处于负资产状态。
  金融危机的爆发始于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裂。在美国政府出重拳拯救经济的情况下,受助的金融、汽车等行业都有所好转,而房地产市场却只是企稳,迟迟走不出低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报告中认为,尽管美国经济出现双底衰退的可能性不大,房地产市场却存在二次探底风险。
  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增长2.4%,增速连续第二个季度下滑。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仅有3%,在历次经济复苏周期中属较低水平。

  
央行: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召开的分支行行长座谈会提出,要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密切跟踪分析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市场变化,重点关注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动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国际金融市场变化以及国内主要经济金融指标走势、房地产市场变化、银行体系流动性等问题,及早研究和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一步增强宏观形势分析判断的前瞻性。
  会议要求,下半年要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坚持把处理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按照年初确定的全年货币信贷预期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流动性管理,合理搭配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合理水平;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贷款投放总量、投向和节奏。
  会议指出,应该加强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落实好有扶有控的信贷政策,进一步加大对三农、自主创新、社会事业等薄弱环节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持力度,支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严格控制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严格执行差别房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中央西藏工作会议等会议精神和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制定金融支持的具体政策措施,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会议还要求,继续做好跨境贸易和投资中人民币运用有关工作。密切关注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进展,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交流与合作。继续做好中国金融稳定评估。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完善基础实施,加快债券市场业务品种创新。积极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继续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管。要切实履行金融稳定职责,防范好金融风险特别是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

  
巴曙松:楼市调控不会引发经济二次探底

  从国内经济环境看,2010年上半年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经济增速达11.1%。预计三、四季度经济增速将放缓,呈现前高后稳的格局。从国际环境看,全球经济可持续复苏的基础并不稳固,对于陷入债务危机旋涡的欧盟而言,危机似乎刚刚开始。欧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一旦主权债务危机影响实体经济,同时人民币在美元带动下升值,就可能对中国的出口产生一定的冲击。基于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市场担心楼市调控会引发中国经济的二次探底。
  什么是二次探底,许多讨论的口径存在较大差异。一般而言,从经济由衰退到复苏的过程看,所谓的W形复苏即代表着我们所认为的二次探底,即经济从衰退出现复苏,然后经过短暂的增长之后,又迅速再次陷入衰退的过程。那么楼市调控会使中国经济从V形复苏转变为W形复苏,从而陷入二次探底的困境吗?不会。原因在于,一方面,中国房地产市场并不存在全国性的泡沫;另一方面2010年保障性住房的大规模开工将冲销商品房投资的减少,总体上房地产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会减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至少和2009年持平。
  新一轮调控不会改变地产行业的上行趋势,相反,挤出部分城市的局部泡沫对整个行业来讲是一次良性的调整,而且未来地产行业的结构布局也将更为优化。首先,根据我们的分析,由于不存在全国性泡沫,新一轮地产调控的指向应该是房价上涨过快的一线城市,而不是一刀切地打压整个行业,经济周期本身决定了这次的调控将以不影响经济增长为底线。从2009年的数据上看,一线城市房价对整个楼市走势影响较大,一线城市的地产调整必然会对全国的调控产生影响。
  其次,城市化是地产行业上行发展的长期驱动力。城市化方向不变,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会伴随整个城市化进程。截至2009年我国城市化为46.6%,这一数字不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
  随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地方政府签订保障性住房建设责任状,保障性住房问责机制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地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会大幅提高,并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扭转过去地方政府没有激励、建设进度低于计划的情形。
  从2010年的建设计划看,全国拟新增保障性住房300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280万套,农村危房改造120万套,游牧民定居6万套,共计706万套。考虑到严格的地方政府问责机制以及住建部与各地方政府签订的2010年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责任书,2010年保障性住房的开工目标将被严格执行。同时,按照以往的住房开工进度,预计保障性住房的开工量不会在全年均匀分布,而是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向,因此,2010年三、四季度的开工量将占有更多的比重。如果按平均每套60平方米匡算,那么2010年706万套的保障性住房所形成的新开工面积将达到4.2亿平方米。
  截至2010年4月份,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长64%,共计完成4.57亿平方米。从数据上观察,2010年前四个月的新增房屋新开工面积是1998年房改以来的最大值。在房地产新政的影响下,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剩下几个月的开工量将出现下滑趋势。下滑的幅度以及对全年新增开工面积的总体影响,可以参照2009年的下限进行估算。2009年前9个月新开工面积一直负增长,直到10月份才由负转正,这是历史上新开工增速最低的一年,如果以此为参照,2010年全年纯粹的商品房开工面积将为4亿平方米(前4个月)+6.7亿平方米(后8个月)=10.7亿平方米。2010年全年的新开工面积总量将为4.2亿平方米(保障性住房)+10.7亿平方米(纯粹商品房开工面积)=14.9亿平方米。
  依此计算,2009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为11.5亿平方米,房地产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为1.8万亿元,按照同样的比例,2010年房地产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将为2.3万亿元。如果考虑农村危改房建设的变数较大,即使把这一部分扣除,2010年的保障性建设目标也为580万套,由此形成的新增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也将为2.2万亿,如果这一计划得到很好实施,则可保证2010年的GDP增长不会因为房地产新政而受到冲击。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