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一对多成为基金业的照妖镜
8月18日,是一对多专户理财产品正式获准发行一周年的日子。据有关资料显示,一年共发行一对多专户理财产品229只,预计募集资金300亿元到400亿元。
一年前一对多产品推出之时,甚至还出现了一日完成发行指标的盛况,但从一年后的情况看,一对多成了一些基金公司的烫手山芋,基金业的种种弊端在一对多产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中国基金业来说,一对多产品的推出,不仅是基金公司向券商理财发起的挑战,更是向私募基金发起的挑战。而且一对多理财产品固定管理费加收益提成的管理费收取方式,可以让基金公司的利益与客户的利益保持一致。
但从一对多产品一年来的投资收益来看,基金公司按收益提取管理费部分基本上化为泡影了,而百万富翁们的发财梦也破灭了。据媒体报道,一对多产品亏损的达到了八成。
一对多产品出现这种不利的局面固然与股市行情的跌势有关,但它更是基金公司投资水平低下的真实反映。而在此同时,一些基金公司仍接二连三地推出一对多产品,这实际上也是基金公司跑马圈地做法的延续。因为公募基金的发行拼的就是规模,只要规模上去了,管理费也就上去了,理财能力始终得不到重视。一对多产品就此沉没,也就在所难免了。
花荣:抓涨停板的绝招
股市的奇怪现象要注意?
有一个股友,最近失恋了,但他持有的股票粤传媒很猛,连续三个涨停!另外一个球友,也是爱情不顺利,别人告诉他的联环药业更猛,连续四个涨停!
由此,老花总结出了一个新的炒股技巧:情场失意,赌场得意!
以后,哪位股友如果遇到情场失意时,千万要把你看好的股票告诉老花,老花想帮你抬轿。但不能是为抓黑马股票故意的情场失意!
炒股,功夫在诗外,一点都不假!
周三光大银行上市,上市的价格定位与认购新股的收益超预期了,尽管没有卖到最高点,但自己还是满意的。
原来,自己针对光大银行上市的实战计划就是:如果光大银行定位在发行价附近就参与护盘保卫战,如果原始股有10%左右的收益就卖出。这个实战计划的理论依据是绿鞋制度。
其实,根据大盘重要股票的绿鞋制度可以适当的分析出无形之手的主力动向:1、在有效期内,保证不破发;2、在有效期内,尽全力实施超额配售(这需要目标股有机会出现高于原始股发行价7%以上的股价波动机会。)
也可用这个原理分析大盘,在重要股票绿鞋的超额配售没有完成之前,无形之手会尽力做多的。一旦绿鞋的目标完成,市场将回归自由市场波动状态。
用这个原理,考虑到光大银行的股价定位,再考虑到市场的综合技术指标,本周后两个交易日可能是窄幅波动相对平稳的格局。
在实战策略上,用少量的资金打短线游击战。
最近发现一个特别适合股民看的电影,《赌博默示录》,绝对好看,还可以提高炒股内功的,电影里的主人公的经历与中国优秀职业的个人经历很相似。
持股盘面与信息备忘录:
CDGJ:8月20日公布业绩,业绩同比增长31%。K线图有点螺旋桨的样子,只要大盘别太坏,明后两天应该有糖吃的。
SYHG:刚买完,17号就出了购买资产之重大重组暨关联交易方案的公告,高开也没卖,再等一等吧,反正仓位轻。
CCRQ:周三公布振兴东北的消息,表现的一般,从盘面交易与波动上,看得出它里面有人,把它当作一只赌注。
YGTZ:最近一些受到非实质利空打击的股票,其反击力量还是比较强的,比如佛山照明周三还涨停了。23日是它的大非上市日,说不定这预示着玄机,如果市场继续强势,把这个坏小子当作首选的观察目标。
最近运气还比较好,太上老君把火烧的再旺一点吧!
注意:这只是笔者自己的持股和短线操作计划,不是个股推荐,别人不能买的。每个人的操作风格和能力是不一样的,再说笔者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也存在根据大盘变化改变计划的可能。
外媒:中国货币刺激代价未显 通胀火山爆发为时不远
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包括居民消费价格(CPI)、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投资和消费等在内的多项最新的中国经济数据。
7月数据现身,先是引来国内股市一片跳水声,随后全球各大媒体纷纷聚焦中国,中国CPI创新高成了它们异口同声的话。
通胀大幅攀升,是中国未来数月面临的一大风险。英国《金融时报》第一时间刊文称,CPI涨至3.3%,再破政府制定的3%的警戒线。
不过,美国《旧金山纪事报》认为,这种上涨趋势很有可能是暂时性的。而澳大利亚最具影响力的《澳大利亚人报》也说,中国今年的CPI上涨将在政府的可控范围之内。
风险
警惕通胀火山爆发
《金融时报》以《中国经济7月继续减速,但通胀抬头》为题报道称,随着为房地产市场降温以及降低能耗的措施开始见效,中国7月经济继续放缓。同时,CPI进一步上涨,今年第二次突破政府制定的3%的警戒线。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中国CPI的增长只是一个短期现象,部分原因是近期的洪涝灾害扰乱了食品供应。
但是,该报道指出,中国在未来数月将面临通胀大幅攀升,如果经济减速的步伐逐渐加快,那么将压缩政府扶持经济的空间。
美国研究机构Stone & McCarthy分析师奥尔利克表示,CPI创下2008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提醒着人们,中国货币刺激政策的代价尚未完全显现,通胀火山距离爆发为时不远了。
但是,英国路透社则认为,中国主要增长指标放缓、CPI反弹,这些市场都已有预期,金融市场对中国数据的反应总体上偏向乐观。
报道称,中国刚刚公布的7月经济数据显然没有给市场太多意外。去年前低后高的基数以及宏观调控的持续,使得工业和消费增速继续下滑,而CPI继续上涨更多地源于统计滞后性。
CPI上涨不是长久之势
7月中国CPI创新高,成了各大媒体的热门话题。
当不少专家认为中国通胀攀升的风险大增时,英国媒体对CPI的未来走势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部分地区持续的灾害天气、国际市场粮价及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是否会助推中国CPI的涨势?
《旧金山纪事报》在今晨的报道中指出,尽管中国CPI飙升至年内最高水平,但是由于大部分原因是受洪灾、农作物涨价等影响,这种上涨趋势将很有可能是暂时性的。
报道援引奥尔利克的话称,7月的CPI高点所标志的物价压力将会消退,政府将会更加关注提振经济。此外,7月房价与6月持平也标志着政府对房价的控制正在起作用。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未来抑制CPI上涨的因素将大于推动因素,预计全年物价维持基本稳定,7月CPI上涨属于季节性反弹。
而华融证券策略分析师肖波也指出,CPI上涨的关键因素是灾害天气导致猪肉和以小麦为主的粮食价格上涨。从中国控制粮食的情况来看,外部因素只是短期的心理影响,而中国的粮食供给也并未出现问题。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则认为,CPI涨幅符合预期,很多导致CPI上涨的因素是不可持续的,伴随着这些因素的消退,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通胀将得到控制。
全年CPI将控制在3%的范围内
《澳大利亚人报》援引苏格兰皇家银行经济学家蒂芬多夫的话称,通货膨胀一直是各国政府担忧的话题之一,但是没有迹象表明中国的CPI在短期内将上升到4%的高位。
报道称,由于此次CPI数据只是由于自然因素引起的,所以未来数月内通胀的压力将逐步减小。今年的CPI上涨将在政府的可控范围3%的水平之内。
美国媒体《市场观察》也认为,尽管CPI上涨至21个月来的新高,但在严重的洪灾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后,中国政府将致力于消除物价上涨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对于中国现在面临通胀高压的说法,《市场观察》认为言过其实了。
苏格兰皇家银行经济学家贝哲民表示,通胀总会引起一些忧虑,但没什么信号暗示短期内中国的CPI会大幅飙升。
预计年底前,CPI增幅将接近中国政府设定的3%目标。他说。
但是,美国媒体也指出,中国政府不得不谨防物价在未来几个月内的上涨压力。
报道认为,有众多因素将拉动中国CPI在未来几个月内持续上涨,其中包括今年早些时候政府的基本工资上涨政策等。
对CPI的担忧同时也有可能引发利率的变化,导致今年内初次银行加息将在第四季度发生。报道说。
不过,西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剑辉认为,中国的宏观政策应继续保持稳定,现在没有调整的必要,因为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