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利润增幅翻番 光大银行明上市对大盘影响几何_股票_证券_财经

上半年利润增幅翻番 光大银行明上市对大盘影响几何

加入日期:2010-8-17 7:56:32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唐双宁:光大银行这艘五月花号刚刚靠岸
  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光大银行(601818.SH)8月16日晚间发布上市公告书,同时披露了2010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数据显示,光大银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8.34亿元,为去年全年76.43亿元净利润的约89%。
  光大集团、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在当日下午的记者见面会上表示,光大银行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盈利水平大幅增长、息差水平显著提升、中间业务快速发展、资产质量不断改善。但光大银行这艘五月花号只是刚刚靠岸,未来仍然面临挑战。
  光大银行主管上市工作的首席审计官林立当日再次重申近期没有发行H股的计划,但他表示未来一定会发H股。本报另从接近光大集团的权威人士处获悉,光大银行目前正在测算、研究发行H股、次级债等融资方式,但没有定出具体的时间表。
  接近光大银行的人士透露,根据测算,此次IPO后,光大银行拥有30亿元次级债的发行空间。次级债和H股发行的先后顺序将视市场情况而定。
  净息差回升17基点
  光大银行路演过程中饱受市场质疑的是其净息差水平处于股份制行平均水平之下,2009年末仅为1.95%,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2.34%。但上半年业绩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光大银行的净息差已经达到2.12%,较2009年底的1.95%回升17个基点。
  净息差回升首先源于光大银行大幅压降低收益的同业资产。上半年业绩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光大银行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540亿元,比年初下降46.3%;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及拆出资金2594亿元,比年初增长99%。
  光大银行净息差较低的另一个原因是票据贴现占比较高。半年业绩数据没有披露票据贴现余额,但接近光大银行董事办的人士称,净息差回升也与压缩票据贴现、置换为收益更高的贷款有关。
  除贷款收益提升,成本压降也拉高了净利水平。今年上半年的成本收入比由2009年的39.30%下降到34.07%,年化信贷成本由2009年的0.39%下降到0.25%。
  前述因素下,光大银行资产规模的膨胀拉动净利润大幅增长。截至6月末,光大银行资产总额14262亿元,比年初增长19.1%,其中:贷款总额7259亿元,比年初增长11.8%;投资1581亿元,比年初增长14.9%。
  净利润大幅增长,提升了光大银行的若干经营指标,其中今年上半年年化平均资产回报率(ROAA)1.04%,高于2009年的0.75%;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6.44%,高于2009年的19.43%。
  但上半年业绩数据显示,光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经从2009年末的10.39%滑落到9.36%,低于银监会10%的最低要求。这可以解释光大银行上市为何如此急迫。
  资产质量方面,上半年业绩数据显示,光大银行不良贷款比率从2009年末的1.25%下降到了今年6月末的0.95%,拨备覆盖率同期则从194.08%上升到238.14%。
  接近光大银行的分析师称,光大银行业务结构上缺乏明显的特色,其最大的卖点在于成长性,上半年业绩数据反映了这一点。但今年上半年股份制银行业绩普遍大增,且光大银行3.1元的发行价已经包含了对今年上半年业绩大增的预期。光大银行的增长空间在于贷款客户结构调整,发展收益较高的中小企业贷款,以及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正研究H股融资计划
  光大银行原本设计的上市方案为A+H,最终改成A股单独上市,且发行规模从原先的100亿股缩减到70亿股。光大银行在路演中称,此次IPO能满足未来两年发展所需净资本。但分析师普遍预计,光大银行没吃饱,将很快考虑再融资问题。
  光大银行主管上市工作的首席审计官林立8月16日晚间再次重申近期没有H股融资的计划,但同时表示,一定会发H股。林立称,H股是光大银行资本经营的一个方向。作为窗口公司,光大集团很早就进入香港,目前光大集团在港企业平稳发展,香港市场对光大系企业的认可度较高;且光大银行在香港上市可以获得国际化的视野,与国际标准接轨。
  接近光大集团的权威消息人士也表示:光大银行正在测算包括H股融资、发行次级债的再融资计划,但目前没有具体的计划。因为随着业务的扩张,光大银行未来将面临资本金缺口。
  另一位接近光大银行的人士则对本报称,经测算,光大银行在IPO之后有发行30亿元次级债的空间。截至2009年末,光大银行长期次级债务余额已超过银监会规定的占核心资本25%的红线,通过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已无空间。但此轮IPO后,次级债发行空间被打开。


  光大银行A股明日挂牌 对大盘的影响力不大
  农业银行上市才刚满月,光大银行本周三正式登陆A股。与农业银行相比,此次光大银行上市的市场环境相对较好、盘子也相对较小,加上光大银行也穿着绿鞋机制(超额配售选择权)轻装上阵,业内人士预计光大银行首日应该会有5%至15%的涨幅
  从近期的IPO情况来看,一只新股的首日表现并不一定能反映企业本身的质量,更多的是与市场环境挂钩的。北京一位券商业内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指出,光大银行本身与其他上市银行相比并没有特别多的亮点,甚至它在存款吸收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方面都有些偏弱,但幸运的是目前市场整体环境不错,光大银行的上市应该可以享受不错的溢价。
  多家券商在报告中也指出,光大银行整体资质处于股份制银行的中间梯队,但考虑到光大上市后流通股本较小,估值可能产生一定溢价。就连光大银行承销团队中的人都对光大上市首日的股价表现相当自信。据悉,一位来自光大银行承销团队的消息人士表示,光大破发可能性很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光大银行流通股只有24亿股,其中还包括9亿股超额配售资金。该人士指出,从这个比例来看,光大银行相对农行在后市操作上的空间还是要更大一些的。
  目前,安信证券给予农行上市首日价格区间在3.24元至3.46元;民族证券认为光大银行上市后的合理价格区间(不是上市首日定价)为3.13元至3.51元:浙商证券认为光大银行相对估值区间为3.17 元至3.36元。而上述光大银行承销人士预计,光大银行首日价格会开在3.4元/股至3.5元/股之间。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光大银行上市的盘子较小,如果光大银行首日开盘表现稳定,那么就可能有资金跟踪炒作。按此预计,光大银行上市首日可能会有5%至15%的涨幅。
  亮点较少
  即使光大银行首日表现会有一定的亮点,但银行板块整体的表现却不容乐观。业内人士预计,银行板块今年下半年的机会比较少,主要机会来自于对估值的修复。
  上述券商人士对记者表示,事实上,银行业本身目前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市场总是向前看的,出于对宏观经济的担忧,市场认为上市银行也存在一定的隐忧。加上近期出炉的银行中报并没有特别明显的亮点,因此市场便认为银行板块的机会较少。但从长期来看,目前银行板块的估值不算高,现在这个价位对应今年银行业整体盈利增速为15%至20%。如果今年上市银行有较好的表现,增速超过30%,那么目前银行股的价位就肯定是低估了。
  从短期来看,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认为,本周银行板块整体表现可能先抑后扬,银行板块筑底是大盘在本周筑底的关键,本周银行板块将有相对收益的概率较大。
  影响不大
  农行刚脱下绿鞋机制,光大银行又立马穿鞋上市,银行股的频繁融资对大盘是否会有一定影响呢?
  对此,分析师认为,光大银行的上市对大盘的影响力不大,相比而言,市场更会关注农行脱鞋后的表现。昨日是农行脱鞋的第一天,股价运行震荡向上。
  不少分析师认为,光大银行在启动绿鞋机制后,股价的走势也基本会复制农行,整体呈现震荡平稳的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光大银行此次挂牌上市合计融资规模达到217亿元,为A股年内第二大IPO。如果这样的资金压力早在市场预期之内,那么这200多亿元资金外加本周两市29只限售股解禁,便需要让投资者提高警惕了。
  分析人士指出,本周限售股解禁的合计市值超过800亿元,再加上光大融资的217亿元,短期市场资金面还是承受了一定压力。(国际金融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