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善文:新牛市 李晶:完美风暴_股票_证券_财经

高善文:新牛市 李晶:完美风暴

加入日期:2010-8-16 19:21:13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私募不惧市场调整继续加仓

  在强势的市场中,利空也会转变为利好。
  8月10日,两市股指均跌逾2.5%,11日,大盘继续缩量整理。面对7月份以来最激烈的调整,一些很多机构人士不似7月中旬的犹豫,勇敢积极地做多。
  大盘还会继续上涨,创新高的可能性很大。这成为《投资者报》记者采访的私募人士的共识。对于此次调整,他们认为这只是大盘上涨途中的正常性调整,股指能突破5月份的2686点高点。
  我现在更看好这个市场了。8月11日,海富投资公司总经理赵哲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乐观地说道,7月19日那时我还在博客里认为这只是一个小反弹,但现在看法变了,市场情绪正在朝积极的方向发展。
  目前仓位已经提到七八成,很快就会加到满仓。赵哲对短期市场行情充满期待,目前的判断是大盘会达到2800点~3000点。
  北京弘酬投资管理公司投资总监孙燕军自7月19日以来也一直积极看多。11日下午4时30分,《投资者报》记者致电给他时,他正在忙着开会。两个小时后告诉记者,他的判断是行情将持续到10月份。
  私募排排网日前对40家全国顶尖私募管理人做了问卷调查,其中35家作了回复。对于8月股市,45.71%的私募管理人保持乐观态度;仅有17.15%持相反意见,看跌后市。
  四大看多原因
  私募为什么会对市场充满信心?综合上述两位受访者的意见,《投资者报》记者得出了四大看多原因。
  赵哲看好市场的依据很简单--市场情绪在转好。从盘面上看,每天市场都有新的热点,从农业、新能源到西部概念,再到地产股领涨,说明多方一直在寻求新的上涨动力。
  孙燕军则给出了三点理由。一是,尽管农行绿鞋机制到期,但是光大银行即将上市,某些市场资金仍会护盘,短期市场难以大跌。
  二是,市场资金面将会比较充裕,如今影响A股最重要的变量是资金量。地产调控方面,由于政府为了保障民生,下定决心打压高房价,调控力度只严不会松;近期各种农产品价格被爆炒,也正在受到相关部门的严格监控。游资无处可去,只能回到股票市场。
  从近期的政策导向上看,包括央行的二季度执行报告,都体现了未来一段时间的企业融资将更多地从股票市场融资,同时减少银行信贷、债券平台的筹资活动。对于房地产调控,也趋向于将大量流动性挤压出楼市,回归推动实体经济投资和经济增长的轨道上来。
  尽管对资金认识还没有达成共识,但我想大家迟早会接受这个现实。孙说。
  三是,经济增速放缓和见底回升,大约会在年底之前表现出来,但是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会提前3个月反映,前期大盘见底已经体现了经济下滑,目前应该是股市继续反弹的时间。
  仍存不确定性
  尽管市场兴致高昂,但月满则亏,市场仍将面临众多不确定性。
  政策放松预期是前一阶段A股市场出现反弹的主要推动因素。不过,从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地产政策以及信贷政策的新动向来看,下一阶段国内政策放松的预期将面临修正。
  平安证券自营部门一位投资经理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如今市场有可能继续创新高,但是风险也在逐渐加大,目前A股有可能是走在鼎盛时期的末端。
  原因在于三季度的经济数据仍令市场担心。从7月份国内经济数据来看,CPI同比增速达到3.3%,创下年内新高,市场通胀预期不减。
  从地产政策来看,北京、上海、深圳均停放三套房贷,与之相伴的是,房价下跌50%~60%情况下的银行压力测试正在进行,由此可见管理层调控楼市的决心并没有发生变化。
  此外,银信产品被要求从表外转入表内,并按150%的拨备覆盖率计提拨备,有可能影响市场资金面的供求关系。如果下半年信贷额度维持不变,银监会此次要求银行将银信理财资产转入表内,将压缩未来新增信贷增长空间。
  选择超跌股票
  对于投资者来说,一般有两种投资方式,一种是顺势而为,跟随市场热点而动。一种是选择超跌板块个股,尽管短期股价有波动,但是长期下来收益可观。
  面对当前市场,上述几位私募均认为目前采用顺势而为的方式不可取。赵哲认为,目前市场热点层出不穷,凌乱,很难把握,说不定来一个大跌,让投资者很是难受,目前最好采取第二种方式。
  譬如前期热炒的农业板块,赵哲认为,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多一点,难以形成长期的投资机会,更多的是偶然性,不能像一些股票能够持续上涨。
  孙燕军也认同选择超跌板块、个股介入,当然这需要投资者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尽管热点不容易把握,孙认为仍然可以关注,例如即将召开的广州亚运会带来的投资机会,航空、消费板块、交通运输也将有不错的表现。

  
蒙代尔:美元贬值 人民币升值良机

  如果一定要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话,应该选择在美元对其他国家货币贬值的时候,那时升值有利于中国控制通货膨胀,如果现在就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那就大错特错了
  《董事会》:您认为到目前为止,金融危机已经结束了吗?
  蒙代尔:我认为危机已经结束了,但经济还没有复苏。现在经济似乎有复苏了的迹象,但我不确定这种复苏是不是足够强劲,美国的失业率在9.5%左右,情况还很糟糕。
  《董事会》:请您评价一下奥巴马政府在本轮危机中的经济政策。
  蒙代尔:这是个很宽泛的问题。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和增长需要投资,但增税预期会抑制投资。奥巴马政府正计划增税,让税收回到小布什减税之前的水平或者更多,这将有可能是美国历史上幅度最大的增税政策。这是个巨大的错误,将会对美国经济复苏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董事会》:是为了改善财政赤字?
  蒙代尔:我要说的是,如此一来,经济复苏就不会很强劲,失业率会上升到很高水平,可能会达到两位数。小布什上任的时候面对严重的经济衰退,但通过减税使经济很快回到了正轨,而这一次,奥巴马做出了相反的政策决定。
  《董事会》:让我们转向中国,现在金融市场对人民币升值有着比较强的预期,你对这个人民币汇率问题怎么看?如果要升值,什么时候是比较好的时机?
  蒙代尔:我对人民币汇率政策提出建议始于1995年,那就是固定汇率。直到2005年,中国都保持着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政策,此后的三年,人民币持续升值了大概20%,到2008年夏天,人民币汇率趋于稳定。我认为在未来10年,人民币汇率都应该保持在现有水平,除非美国经济变得不稳定了,比如美国通胀率到达两位数,就像20世纪70年代末那样,如果是这种情况,人民币汇率才需要调整。但我估计美国的通胀率将会稳定在正常水平,所以中国应该保持汇率不变。树立这样一个汇率锚能使得中国的外汇储备继续增加,保持中国在全球的竞争力,这是最好的汇率政策。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固定汇率政策能够消除不确定性,使得市场对于政策的预期十分确定。当人们对于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产生不确定性时,就倾向于制造泡沫。如果中国的政策制定者要让人民币回到对美元升值的轨道上,千万不要现在做!不要在美元对其他货币升值的时期做这件事,由于美元近期的升值,中国的出口已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到了伤害。当然我也能理解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如果一定要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话,应该选择在美元对其他国家货币贬值的时候,那时升值有利于中国控制通货膨胀,如果现在就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那就大错特错了。
  《董事会》: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中美两国关系在气候问题上趋于紧张,您对此有何看法?
  蒙代尔:我认为目前的紧张关系会逐渐消失,而不是愈演愈烈。气候问题是全球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它不应该表现为中美两国的关系紧张。从碳排放的角度讲,未来中美两国可能会是全球最大的污染者,所以只要涉及碳排放的问题,中美两国就都需要担当责任。
  《董事会》:您认为美国会向中国征收碳关税吗?
  蒙代尔:征收碳关税是非常糟糕的想法,我甚至从未见过这么糟糕的想法。
  《董事会》:据说一想到中国抛售美国国债的情景,美国的议员们就会寝食难安,您认为在当前这种全球环境下,如果中国抛售美国国债,会出现什么结果?中国该适当减持美国国债吗?
  蒙代尔:如果中国抛售美国国债,那么美国国债的价格将会下跌。美国国债和票据的总量是11万亿美元,而中国大概持有1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也就是10%左右。如果中国把它们全部卖掉,那将会有巨大的影响,美国国债利率将大幅升高,中国的形象会变成一个不稳定的债券持有者,以后若要再次投资美国国债,美国也不会信任中国。所以我不认为中国会成为这场交易的赢家。中国的经济规模还远没有美国大,而且中国对美国有着巨额的盈余,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不应该与美国发生任何贸易战、金融战,否则就会毁掉现在盈余的局面。
  《董事会》:最后,请您评价一下中国在应对本次危机中的表现。
  蒙代尔:我认为中国针对本次金融危机所制定的政策,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好。
  7月份的经济数据近期相继揭晓,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风向将由此渐渐确立。而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对18个工业行业,2087家过剩产能企业的行政治理,意味着中国经济在加速推进结构调整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行政治理在先,刺激政策退出一时难以确定,成为本轮宏观调控的典型特征。这与过往并无二致。
  严格地说,从去年5月份之后,随着对房地产政策的极其宽松,货币供应量暴涨,中国经济就进入了趋于过热的时期,但宏观政策的退出步伐却极其缓慢,至今我们尚未看到很明显的刺激政策退出,这与2004年到2008年这一轮经济过热的周期极其类似。当时也是退出的步伐缓慢。
  往前倒数,我们能发现,过去十年中国经济从未放弃过宏观调控,与GDP增长形影相随的就是中央政府强有力的调控政策。不过,宏观调控对待经济冷热的态度,却是大相径庭。总体来说,对刺激经济积极性很高,而对紧缩政策则是极其慎重,以致屡屡错失收紧货币和财政的良机。
  在经济偏冷的时候,比如2002年通货紧缩根深蒂固,和2008年金融危机深不见底的时候,4万亿的投资增量,9.6万亿的新增贷款,经济刺激计划史无前例,财政货币政策呈现极其宽松的状态,这一过程完成的速度非常的超出想象。
  而当经济过热之际,紧缩政策的退出则往往都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无论是市场化的加息政策、还是财政政策的退出,都需要在无数次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之后才能出台。之前,则是不断通过行政手段进行打压和协调。银行监管、产能过剩治理、土地政策、房地产部门调控等是常用的行政介入政策,而未能在力度上对导致经济过热的本源性问题进行治理。
  如在2004年,中央对江苏铁本进行了重拳治理,当时宏观经济偏热已经形成共识,但是2004年整个下半年关于这一议题,都是在不断地专家学者开会讨论、常务会议不断召开的时间中消磨掉的,直到2005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才正式提出刺激性政策退出,并在当年7月份启动汇率机制改革。不过可惜的是,本应该早点推出的加息政策,直到两年后的2007年3月才真正提上日程,而当时通胀形势已经完成形成,货币泛滥早已成覆水难收之势。
  中国宏观调控对待冷热的态度,如此鲜明很明显与保证GDP的稳固增长密切相关,更确切的则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政绩的基本要求。但正是刺激时兴奋无比,而经济发烧的时候,却不能及时下药,往往导致的后果就是一放就死、一收就乱的悲惨境地。
  从本质上说,具有极强政府行政色彩的宏观调控,一定程度上是借用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论支撑,人为地控制住市场的货币供给,不断地制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而由于对冷却经济的懈怠,就使得长期趋势是中国经济只存在通胀周期,物价下行只是短暂的小浪花。尤其是金融海啸之后的天量信贷刺激,造成了中国货币流动性的几近失控,M2保持着年均25%以上的增速,这从学理上早就严重破坏了中国正常的货币创造逻辑,只会使得本已长期扭曲的各种价格信号,在货币洪水的泛滥之下,扭曲的价格脱缰奔跑,产生令人难以想象的恶性真实通胀。虽然目前统计局公布的CPI依然处于3%附近,但这早已经不能反映真实的物价上升水平。
  由于市场本身存在着先天的缺陷,宏观调控本是纠正市场失灵的必须。但在保八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的宏观调控则渐渐失去了本来的面目,逐渐成为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强力启动经济、货币快速超发的有力工具。否则,短短十年间,GDP规模膨胀4倍、广义货币增长5倍、房价动辄十倍的高速增长何以完成?欧美等发达经济体虽然也有定期的宏观调控,但他们更多的是在使用中央银行的货币调控工具,一旦启动利率工具,则会义无反顾的快速完成这一过程。这才有了格林斯潘的3年17次升息和伯南克的15个月10次降息的雷厉风行。而中国宏观调控,则一直不敢采用货币政策,而更多的偏好行政手段的治理,而且降温的魄力明显不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的形成,宏观调控政策的总需求管理势必还是需要回归到依赖市场化手段进行,理顺过于扭曲的价格体系是必然要做的事情。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以利率市场化为目标,同时让能源、资源、土地和房地产等价格,逐渐地回归到市场调节的状态,更多用市场兼容手段来进行总需求管理,使宏观政策与改革和发展目标更好地兼容一致,而不是继续在行政干预、冷热快速转换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否则,中国经济真的是会在两难层出不穷的道路上,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任志强:中国房地产不是暴利行业

  针对中国公众长期以来对房地产暴利的认知,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上周在面对媒体时再次语出惊人。当记者问及,其是否认为中国房地产此时此刻已经不是暴利行业了,任志强给出了曾经也不是的回答。应该说有一些项目是暴利,比如说早期获得的土地长期没有开发,没有连续作业,而是捞一把就走的。
  至于为什么老百姓总把矛头指向地产商,任志强表示,这很容易说明白,其实政府拿了最大的这一部分利润。不过他不忘强调说:我不认为政府拿最大利润是错,只要没糟蹋了,用在了道路市政、公交、学校、医院各种福利上,还原老百姓就行了。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