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岩石:反弹了 许小年:纵火者_股票_证券_财经

金岩石:反弹了 许小年:纵火者

加入日期:2010-7-9 19:20:17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 读:
  叶 檀:中国万亿美元资金都会成为国际巨鳄盘中餐
  高善文:中国经济面临十年之痒 股市难有机会
  金岩石:楼市休战 股市反弹
  许小年:美国是金融危机的纵火者
  时寒冰:物业税被复杂了
  李迅雷:政策不会因股市下跌而改变
  皮海洲:中行又到A股市场提款了

 
  叶檀:中国持有美债都会成为国际巨鳄盘中餐
  两房退市,外管局压力大增,这从外管局不断分辨投资方向可见一斑。
  没有必要苛求外管局,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投资部门,手持上万亿美元的资金,都会成为国际巨鳄的盘中餐。
  潘英丽教授的研究数据显示,对中美双方投资的收益率计算的结果是,中国对美投资1.6万多亿美元,85%是持有美国国债,3.3%是股票;而美国对华投资的2000多亿美元,29%是股票,20%是直接投资,50%是其他债权。美国在华投资实际收益率18%,中国对美投资实际收益率是2.3%;美国投资中国股票是收益率13%,中国是1.77%。也就是说,中国的投资收益小于全部投资于美国长期国债的收益。尤其在2006到2008年间,我国外储购买黑石等股权被套在高山之巅,想抄底又遭腰斩。
  外管局无法为自己的投资收益辩护,他们的辩解苍白无力。
  在两房债券风险上,外管局表示,我国外汇储备没有投资 两房股票。两房的债券目前还本付息是正常的,价格稳定。我们会继续密切关注两房相关进展,保障外汇储备资产安全。
  谁也没有说外管局投资了 两房股票,外管局投资的是两房债券,因此,大众关心的是,我们到底持有多少两房债?在两房退市后,是否会影响两房债券价格?中国是根据什么购买的两房债?
  恰恰在这几个关键点上,外管局学习美国政府,打起了太极拳。两房债的数据是标普与其他研究机构透露的。有研究机构认为是3700亿美元,标准普尔曾经在报告中指出,中国金融机构持有两房债券总额达到3400亿美元。两房债券5.2万亿美元,但其资产才700亿美元左右,其总市值下降、房屋止赎率上升,资产缩水是大势所趋。
  外管局暗示两房对美国经济的重要性。表示两房是经美国国会立法批准成立的政府支助机构,其承保和购买的房地产贷款约占美国居民房地产市场的50%,对美国房地产市场和美国经济至关重要。目前,美国政府拥有两房约80%的股份,是最大股东,此次两房根据交易所相关规定退市,对两房的债券未造成负面影响。这一逻辑套用任志强的说法,要死,也是美国政府与美国国内债券投资者先死,他们不敢死,所以,两房债券不会有事。
  这是哪一门子的道理?美国政府的承诺没有法律背书,两房是企业法人。出于经济稳定的考虑,美国是不会让两房破产,但两房赔光了股本金,美国政府却不再出手相救。就是因为考虑到两房是美国金融的出血口,与其长痛,不如短痛,一点点排除这一毒瘤。
  并且,美国债权人有CDS等衍生工具作为担保,中国投资者在购买两房的同时购买了CDS了吗?恐怕要买也买不到,如此大的买家,如此可怕的风险,CDS的价格得高到天上去。
  事实上,美国的债务泡沫一点不比欧洲少,只不过仗着美元的铸币税特权,有恃无恐。美国的债务泡沫非常可怕。根据7月7日的数据,美国指标10年期公债US10YT=RR升12/32至104-24/32,收益率由上周五尾盘的2.97%跌至2.94%。两年期和10年期公债收益率之差收窄至231基点,7月1日该收益率差为227基点,录得2009年9月底以来的最窄水准。长债收益率急剧下降,是债券泡沫的典型,在格林斯潘时代,甚至长债收益率还不如短债收益率,4年后金融就开始崩盘。
  美国人公开示警。6月30日,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发布长期展望报告称,2035年美国公共债务将达到GDP的185%,升至历史最高水平。美国没有可能靠变卖资产、发展经济还清如大山般沉重的债务。唯一的办法是赖账。虽然这两年经济会紧缩,但从长期来看,还会陷入通胀。
  有人指责我在欧美汇率问题、债券问题上炮制欧美阴谋论,这不是阴谋是阳谋。资本金融市场围殴菜鸟屡见不鲜。更名复出的陈九霖最近撰文指出,造成当年中国航油巨额亏损的期权交易,就是高盛下属企业杰瑞公司推销给中国航油一名外籍交易员的。当初出现账面亏损时,他曾要求立即斩仓,高盛却建议挪盘。这就是中航油被撕裂吞噬的过程,业内早有论述。
  笔者不想过多地指责外管局,只想指出,官僚体系与日夕万变的金融资本市场格格不入,外管局如此勉为其难,为什么不藏汇于民?发挥民间的智慧参与世界市场竞争,才有一线生机。从这个角度说,去年5月和今年6月,资本项目审批权下放,是万里长征的一小步。

 

  高善文:中国经济面临十年之痒 股市难有机会
  有最新的研究指出,中国经济正在接近第二轮十年周期的尾声。若这一判断属实,则意味着未来中国资本市场估值中枢将承受压力,而市场趋势性上涨的机会和概率将会比较小。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媒体上撰文称,回顾过去20年中国经济波动的历史,从产能余缺的角度来看,大致可以十年为跨度划分成两个周期:第一轮周期大约是从1992年开始,一直持续到2001年;第二轮周期从2002年开始,目前可能正在接近尾声。
  如果这一判断大体正确,那可能暗示以估值中枢普遍和持续上升为特征的资产重估过程,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很难看到。高善文在文章中指出。
  他认为,目前阶段,经济产生贸易盈余的能力基本上已经消失,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也很难大幅上升,新产业群的出现还需要一定时间,非常激进的货币刺激目前也不太现实。即使新一轮经济周期在未来一两年时间里能够启动,但在周期的初期,因为产能的短缺和经济过热,资本市场的估值中枢也会承受很大的压力。因此,在目前的背景下,资本市场趋势性上涨的机会和概率应该是比较小的。
  高善文还提到,两轮周期遗留的一个重要且相似的遗产是资产价格泡沫。2001至2002年股票市场上存在非常大的估值泡沫。估值泡沫在新一轮经济周期启动过程中要逐步吸收。2001至2005年股市连续5年下跌,很大程度上在消化2001年市场的泡沫。目前股票市场的泡沫似乎不明显,但中小板和创业板的高估无疑非常严重。
  更重要的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是很明显的。他认为,目前北京、上海等城市住房租金回报率大概在2.5%附近,住房价格在绝对水平意义上也许高估1倍左右。

 

  金岩石:楼市休战 股市反弹
  对当下的股市、楼市乱象,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却从货币学角度,进行了全新模式的解读。他从吸收流动性的角度去理解房价上涨,整体性的看待股市、楼市两个市场的联动。金岩石将房地产调控解读为:楼市调控,股市遭殃。倒过来说,也得出第二个结论:楼市休战,股市反弹。
  股市、楼市的联动效应,正因当下这场接连而至的楼市调控搅成了一池浑水。无论是目送股指跌破2400点的股民,还是尚处于与开发商降价僵持战中的购房者,都在观望这场政策性地震的筑底时间。
  对当下的股市、楼市乱象,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却从货币学角度,进行了全新模式的解读。他从吸收流动性的角度去理解房价上涨,整体性的看待股市、楼市两个市场的联动。
  日前,金岩石接受了《中国企业家》的专访,金岩石将房地产调控解读为:楼市调控,股市遭殃。倒过来说,也得出第二个结论:楼市休战,股市反弹。
  金岩石认为,目前甚嚣尘上的房价下跌预期是对地产调控的政策误读,房地产政策的调控目标是遏制少数城市房价过快上涨,那么房价是否下跌并不重要。但由于解读政策的官员和解读新闻的媒体,创造了房价下跌的预期目标,而这个被误读的政策目标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开发商就必须顺势而为,主动降价。
  《中国企业家》:作为经济学家,您如何看待当下这场楼市地震?
  金岩石:在中国经济当前的历史阶段,房地产业实际上承担着双重社会责任,第一是化解通货膨胀,第二是缓解社会动荡。
  2009年中国经济领先世界复苏,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超额货币发行,与2008年相比,广义货币即M2的总额增长了27.59%。虽然从理论上说,超额货币可以在完成驱动政府投资的使命之后退出流通,但是货币如水,覆水难收,不管流到谁手里,都会被当做财富,结果就是超额货币很难退出流通,而不能退出流通的超额货币就只有两个流向:其一是流向消费品的一篮子商品,可以比喻为浮在水池中的水桶,另一个流向就是进入水池,也就是投资品市场。超额货币流向水桶,就会导致恶性通胀,并可能引发社会动荡,超额货币流向水池,就会推高资产泡沫,放大金融风险,扩大两极分化。
  这就出现了一个两难选择,而在两难相权取其一的情况下,政府必然会把超额货币主要分流到水池之中,这就是房地产市场中的资产泡沫。
  因此,当前中国房地产中的资产泡沫,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并酝酿着两大风险:一个是金融市场风险,一个是社会动荡的风险。房价上涨作为资产泡沫的生成,其源头是超额货币,而超额货币又是化解失业危机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高房价就变成了化解高失业的社会成本,同时,房地产就必须承担缓解社会动荡的社会责任。所以,在我看来,本轮楼市调控,必须遏制少数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但潜台词是,要追求多数城市房价平稳上涨,这就是我理解的政策调控目标。
  《中国企业家》:目前楼市成交量所下降,但房价并没明显下跌,您对市场的下一步走势有何判断?
  金岩石:既然房地产政策的调控目标是遏制少数城市房价过快上涨,那么房价是否下跌并不重要。但由于解读政策的官员和解读新闻的媒体,创造了房价下跌的预期目标,而这个被误读的政策目标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开发商就必须顺势而为,主动降价。
  这并不是开发商由于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而撑不住,我可以明确的讲,开发商的资金链状态大部分都很好,到年底都不存在断裂的风险,市场也并不会因为价格下降而解决问题--如果降价就能够导致成交量上升,这个问题就很好解决--但我们现在楼市成交量下降的同时,部分城市的房租在上升,说明有一个群体正在以租待购,这就是潜在的购房需求。因此房价即使下跌,也会在未来的刚性需求驱动之下继续上涨。
  现在我担心的是,房地产成交低迷会导致经济增长的速度过度回落,如果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的速度跌破8%,楼市的调控就会立刻终结。因为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2009年大约是2%,如果成交额减半,经济增长的速度就会因此下降1%。
  《中国企业家》:我们再来谈谈股市,您对股市的近期走势有何看法?
  金岩石:股市近期的破位下跌,有许多人说是因为农行的上市,我不这样看,我认为是受了楼市调控的池鱼之殃。
  楼市调控,股市遭殃,现在已经得到印证,但我还曾讲过楼市休战,股市反弹。所以当主流开发商已经达成主动降价共识的时候,楼市调控的政策可能在近期终止。我就由此判断,股市的破位下跌已经终止,这就是目前的股市底部,等待着楼市调整后的平稳上升。
  所以在股市和楼市的互动中,我们会看到三个平稳,第一是经济增长在冲高回落后平稳上升,第二是股市在破位筑底后平稳上升,第三是楼市在政策调控后平稳上升。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