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年:美国是金融危机的纵火者
29年之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包括银行法、证券法、分业经营都是针对华尔街的。可是若干年之后弗里德曼用他非常翔实的数据和非常深入的研究说明,大箫条的产生也许和华尔街有关,但是根本的原因是美联储错误的货币政策。在货币量非常紧缺的情况下,美联储非但没有注资,反而紧缩了货币政策。造成了银行大面积的倒闭。本来是市场的一个改正,演变成一场大萧条。现在是国际上公认的。
美联储错误的货币政策起码是大萧条产生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今天我们同样在这个问题暴出来了以后,大家千夫所指华尔街,你的金融创新过度了,华尔街的人自己赚钱赚的不计其数,用金融创新坑害了投资者、坑害了公众。但是我们有没有想到,过了若干年之后,我们会不会又出来一位弗里德曼,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这样的影子,这也是我对美国学术界非常失望的地方。美联储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的角色到底是什么?我个人很粗浅的研究就可以看到,美联储在货币政策的执行上犯了重大的错误。这是大家公认的。从2001年开始货币政策过于松宽,偏离了泰勒法则,使基准利率长期保持在低位,造成社会上的流动性过剩。这种流动性过剩制造了美国战后最大的资产泡沫。泡沫破灭了,把整个金融体系拖垮。美联储难逃其责。板子全打在华尔街身上是不公平的。美联储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必须要认真的进行学术上的探讨。不能因为在危机期间美联储救火,大家就不追究他的责任。有没有想到救火者本身就是纵火者。并不因为他救火,纵火的罪责就可以洗刷掉。华尔街当然有问题,这次美国推出的金融改革法案主要目标指向华尔街。我觉得又像34年的金融法案一样,到最后又要回头再看美联储到底应该怎么样去监管他。所以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去监管监管者。
从这个问题下来,如果我们能够确立这样一个看法,这次的金融危机和华尔街有关,跟华盛顿也有关,和美联储也有关。我们在危机后的对策就会和现在看到的很不一样。现在我们是依靠继续放大美联储的监管角色,把他变成一个超级监管机构来监管这些金融创新。我认为解决不了问题。华尔街的问题是什么?他的金融创新确实过度,这我们必须承认。过度的原因是什么?过度的原因不是华尔街的银行家贪婪。这个世界上谁不贪婪?你贪婪、我贪婪、大家全贪婪,你不要指责人类的贪婪本性。奥巴马贪的是权,华尔街贪的是钱。华尔街的问题是他的激励机制出了事。他的创新,对于投资银行的创新人员来说,创新的金融产品是低风险、高收益。他一项创新产品成功之后,他的投行的创新团队到年底分奖金的时候可以数亿美元的奖金发掉。如果这项创新失败了呢?他老板跟他说,你们就不大走运,所以你们失败了,今年的奖金少拿一点。仅仅是今年的奖金少拿一点。所以对于这些创新人员来说,它的激励机制是风险和收益的不对称。高收益、低风险。因此他创新一定过度。
我们现在把创新交给政府去监管。我们想一想政府的激励机制是什么?政府的激励机制是这项创新如果成功了,监管者批准的这个创新产品发到市场上来了。如果成功了,他什么好处也没有。如果这项创新出了问题,监管者要负全责,他要丢掉他的工作。如果你让政府管金融创新,他是低收益、高风险。他的激励机制决定了他会把所有的创新全掐掉。这样的现象我们看到了,中国哪有金融创新?推出了一项股指期货还说是金融创新,那是什么创新?那是成熟产品。那根本不是创新。只要政府去管,不可能有创新。因为他自己的激励机制决定的,他不可能承担这么高的风险。把自己的乌纱帽压上去为了公众利益来推进创新。不可能。所以我们现在必须要选择的是,华尔街创新过度,政府去管没有创新。你在这两个中间选择,你不是在魔鬼和天使之间进行选择,你是在两个魔鬼之间进行选择。我们现在的思维有问题,出了事都是华尔街的问题,谁来解决?政府来管。想没有想到政府管成本是什么?华尔街来做创新,成本收益是什么。政府来管,成本收益是什么,所以我们要对不同的方案,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防止金融危机再次产生。华尔街的激励机制有问题,我就想到我们以后这样做行不行,你的摩根斯坦利的创新团队推出一项新的创新产品,可以,年底不发你们奖金,年底就让你们买这个金融创新产品。
时寒冰:物业税被复杂了
某外资大企业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这条生产线有个缺陷:常常会有盒子里没装入香皂。这家企业聘请了20多名著名教授和一大群博士、博士后,耗费数百万元,通过复杂的计算和先进的技术,解决了这个难题:每当生产线上有空香皂盒通过,两旁的扫描探测器会检测到,驱动一只机械手把空皂盒推开,准确率超过95%。后来,一家小企业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两个农民思索片刻,花几十块钱买一台风扇放一边猛吹,空皂盒会自动被吹开,准确率100%,一举攻破难题。
物业税的问题同样在被复杂化,复杂得不仅税基、税率难以确定,连它到底是什么也在激烈的争论中,变得云山雾罩、面目全非。物业税的征收自然也变得遥远起来。
物业税陷入困局的原因,归根结底,是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没有搞清楚。那就是,征收物业税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这个目的明确了,物业税的很多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而眼下,恰恰是这至关重要的核心问题没有明确。现在比较主流的说法是,出台物业税的目的意在调控房价,遏制房价的过快上涨。既然如此,那么多遏制房价上涨的手段没有用,物业税就能显出神效吗?争论由此鹊起。
笔者查阅了二十多个国家的资料,发现没有一个国家出台物业税是为了调控房价,而是为了弥补地方税收缺口,为地方政府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公共产品提供财力支持的,有点专款专用的味道。以美国为例,物业税主要被用于辖区内的小学、中学、图书馆、社区公园、住宅区的垃圾回收和处理、社区公共设施的维护等等。
目的明确了,一切都变得简单了。税基、税率根据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的需要确定,不费多少周折就把完整的制度体系建立起来了。至于房价,由于政府建造了大量保障性住房,鼓励自建房与合作建房,建立起了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政府不用理会房价也不会涨得像中国这样离谱。
我们到现在都还没有把物业税的开征目的搞清楚,换句话说,物业税开征后用税收做什么都还不知道。于是,各种各样的利益集团通过专家为自身的利益营造声势,以引导物业税向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发展。由此,全国性的大讨论早已热火朝天,以至于有关部门被各种声音灌得头昏脑胀。
解决当下物业税困局的方法非常明确:开征物业税的目的是什么?这部分税收用到什么地方?这些简单问题明确了,一切都不再是大难题了。
李迅雷:政策不会因股市下跌而改变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0年第二季度例会指出,下半年,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我国现阶段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央行的这次表态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对今年下半年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的走势又会产生哪些影响?为此,网连线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
李迅雷认为央行做出这样的决定主要是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首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提出的保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基调的延续。其次,由于目前经济增长速度出现小幅回落,因此似乎没有必要收紧货币政策。最后,从目前来看,房地产的调控力度在逐步减缓,房地产新政在减小,在房地产下滑的阶段,有可能会对出现投资萎缩的可能,所以也需要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来维持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发展。
李迅雷指出,目前政府主要的目的依然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因此政府的一系列举措都是围绕着这个目标来实施的,现在的西部开发,实际上也是在弥补房地产投资力度的不足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的负面效果。对市场来说,目前政策的基调不会变,因此对股市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可以说,政策不会因为股市的下跌而产生影响,政策是稳定的,股事的上涨和下跌都不是受到政策的影响。
皮海洲:中行又到A股市场提款了
距离6月7日中行400亿元可转债发行过月,7月2日市场上又传来了中行配股融资600亿元人民币的消息。当晚中行发布董事会公告确认了该消息的真实性:中行拟A+H股配股融资不超过600亿元人民币,配股比例为向全体股东每10股配售不超过1.1股,共计配股不超过279亿股,其中,A股配股不超过196亿股,H股配股不超过84亿股。
刚刚融资了400亿元,又来个600亿元的狮子大开口(其中A股融资约420亿元),中行的配股方案确实吓了投资者一大跳。不过,鉴于汇金承诺全额认购中行配股,而汇金持有中行股权的比例达到67.6%(全部是A股),因此需出资约405亿元,而A股其他股东只需出资15亿元左右,因此,很快就有舆论认为,中行配股对A股市场影响不大,甚至还是股市利好,因为汇金全额认购中行配股,表明了汇金对目前中行股价的认同,是一种抄底行为。
笔者很是佩服一些人颠倒是非的能力,他们可以把稻草讲成黄金,把黑说成白,以此来忽悠投资者。而从这些人的能力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中国股市的凶险所在。
其实,中行配股到底是利好还是利空,相信投资者的心中都有一本账。而撇开利好、利空的争论不谈,中行配股带给市场的是是非非却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中行向A股股东配股反映了中行的诚信缺失。今年年初,中行推出的再融资方案是在A股市场发行400亿可转债,同时在H股市场增发20%的股份。为此,今年两会期间,中行董事长肖钢在列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间隙时信誓旦旦地表示,如中行成功在A股市场发行不超过400亿的可转债,短期内在A股市场上不会再有新的融资计划,起码今年和明年是不会有融资计划了。然而,中行400亿元可转债的发行还不满1个月的时间,中行又出尔反尔地抛出了A+H配股计划,中行的诚信何在?
其次,中行向A股股东配股表明中行把A股市场当成了提款机。6月7日,中行通过发行可转债向A股市场融资了400亿元;7月2日,中行又公布A+H股配股方案,拟向A股再融资420亿元。虽然420亿元的融资中,大股东汇金将出资405亿元左右,但从长远来看,汇金的配股最终连本带利都要向A股投资者讨回去,最终还是要由A股投资者来买单。而尤其重要的是,中行这次向A股市场配股,实际上是将H股市场再融资的压力转移到A股市场头上。可见,在中行高层的眼里,A股市场才是最合适的提款机。
此外,中行配股有向汇金进行利益输送之嫌疑。有人认为汇金认购中行配股是一种抄底行为,此观点实为大谬,这其中更有利益输送之嫌。作为抄底,汇金完全可以按市场价来认购中行的股份,比如采取定向增发的方式。但中行选择的是配股。这其中的奥妙在于配股价格可以较市场价有较大幅度的折让。根据中行配股方案,其融资不超过600亿元,配股不超过279亿股,以此计算中行的配股价约为2.15元,相当于方案出台前中行收盘价3.40元的6.3折。将这样的廉价筹码大量配售给汇金,其司马昭之心不言自明。
正是基于中行A+H配股所存在的种种是非,因此,中行应该叫停A+H配股,并按原计划向H股市场实施20%增发方案,以维护中行企业形象,保护A股市场广大投资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