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板块高估值在大跌后已渐趋合理。我们在2010年医药行业中期策略中提到,医药板块估值相对大盘溢价处于高位,个股将出现分化。上半年优异表现来源于较好的业绩表现以及大势不好所带来的医药板块避险效应。高估值、高超额收益率、高仓位配置成为医药股的特征。
在市场整体悲观的情绪下,估值重心下移,享受高溢价的医药板块也不能幸免,《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卫生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的通知》直接引发了医药股大跌。
2010年6月11日至7月2日期间,医药生物指数已回落20%,超额收益已明显回落,6月份一个月相对上证综指超额收益率已转为负。
一系列行业利空以来,经过一轮短期杀跌,医药上市公司的估值已经明显下降,可以说是一个相对安全的估值,而之前的政策利空执行上有一定难度,虽然后续可能还有包括细则在内的一些政策推出,但是我们认为短期之内发改委出台细则可能性较小,因此目前政策层面上不明朗。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大幅释放业绩的动力下降,行业回归前期估值高点的可能性也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