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荣添:去跳楼 谢国忠:赢家LV_股票_证券_财经

叶荣添:去跳楼 谢国忠:赢家LV

加入日期:2010-7-5 18:31:38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董革新:投资不能太猛
  2010年,可能是湖北省的负面大新闻被媒体曝光最多的一年。今年上半年,先有大量媒体报道并质疑:湖北省大胆推出12万亿天量投资计划;后有大量媒体报道并批评:武汉打算将东湖部分水面填卖给深圳华侨城开发娱乐项目及房地产项目;今又有媒体最新报道:老百姓在为湖北的基建项目买单!
  华夏时报近日以《12万亿计划遇阻 湖北曲线变卖国企筹钱》为题,采访报道了湖北财政目前面临的穷极的尴尬与无奈:武汉市已通过了六桥一隧一路的收费听证,收费年限为30年,每部机动车年费标准为数千元到1万多元不等。据说19名听证代表,只有1人反对。
  更可怕的是,像这样的基建项目,湖北省有1780个,占12万亿投资项目的30.6%,涉及资金3.17万亿元,正是银监会重点收紧放贷的投资领域,有迹象显示,部分国有银行开始停贷或回收已发贷款。
  目前还有些项目一直在延迟,比如机场的2号线,就一直找不到钱,暂时搁浅了。湖北省发改委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表示,现在一年的投资是过去五六年的投资总和,政府在过度透支未来几年的资源。
  就在今年3月,湖北省公布了12万亿投资计划,规模接近全省GDP的10倍。当时,众多媒体纷纷质疑并嘲笑:12万亿?钱从何来?据称,在2012年前开工的6万亿元投资计划中,湖北省政府财政只能拿出4300亿元,其余的基本上要通过举债方式解决,项目的资产负债率高达90%以上。
  湖北省的领导还是比较习惯利用银行贷款,缺钱了马上想到的是国开行信贷,思想观念上还是不够开放,融资渠道太单一,12万亿中会有不少项目的贷款遇阻。湖北省银监局相关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据华夏时报记者披露,湖北省按照行业划分,分别成立了圈投、城投、煤投、农投、交投、能源投资等多家实体投资公司,其思路都比较一致,就是将省内的国有企业分门别类地摁入这些投资公司里,将其辅业进行变卖,回笼资金,同时将国企的优质资产替政府做担保,继续为12万亿项目融资。换句话说,这相当于在曲线变卖国企资产。
  据统计,湖北285户政府融资平台中,大部分被委以12万亿投资计划重任。而《武汉市加快金融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中也提到,2015年前,武汉市决心培育发展一个资产过2000亿元的金融控股集团,并将壮大4个综合性投融资平台、建立5~6家专业性的投融资平台。
  笔者认为,筹钱方式(融资渠道)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另一方面,则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严重滞后,直接影响了蛋糕做大,并导致财政缺钱。
  俗话说:为官一方,造福一方。从县长到省长,作为父母官大人,他们绝对应该有责任发展本地经济,改善本地民生。一个省只要搞几个大工程,GDP就能跃上几个新台阶?地方财政就能够吃饱饭?如果说当官仅仅如此简单就够了,那么,这样的官也实在是太便宜、太好做了!
  说来也怪,湖北省素有九省通衢美誉,地处华中腹地,位居中部枢纽。改革开放前,湖北省与沿海的江浙两省经济实力几乎相当,然而,改革开放30年来,江浙地区发展越来越快,湖北省经济却越来越落后。2008年,全国人均GDP为22698元,其中,浙江与江苏两省的人均GDP分别为42214元和39622元,而湖北省的人均GDP仅仅只有19860元。也就是说,目前,湖北人均GDP尚不及江浙两省人均GDP的一半,甚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差一大截!
  尤其是近十年来,湖北经济节节下滑。仅从人均GDP在全国各省的排名来看,湖北省人均GDP在1999年列全国第12位;2000年第13位;2002年第14位;2004第15位;2005年第16名,直到今天,湖北人均GDP仍处全国第16位。
  在这十年间,先是具有强大农业特色和自然资源优势的新疆赶超了湖北,然后又是具有超强矿产资源的内蒙古自治区和山西省赶超了湖北,后来又有人口大省、号称中国的厨房和餐桌的河南省一度超越湖北,两者现在几乎不分上下。
  实际上,早在2003年8月,经济日报披露了中国新经济实力排行榜排序,由北京大学借鉴美国进步政策研究所关于新经济的测度方法,采用知识职业、全球化、经济动态和竞争、数字化、创新能力五大类共计15个指标,对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新经济品质和发展潜力进行了打分排序。中国省域新经济实力排序结果显示:广东、浙江、江苏三省分别位居第3、6、7位,而湖北则退居第21位,竟然落在陕西、宁夏、四川、广西、青海、山西等省之后。与目前人均GDP排第16位相比,还要倒退5名。湖北经济实力在全国31个省域名次的排行榜中如此醒目的变化,令人震惊,发人深省。北京大学的这一排序,在某种程度上,正好验证了近年来湖北经济实力不断趋弱的另一个理由,即湖北经济现有的活力与新经济前景令人堪忧。
  目前,湖北省的经济发展趋势似乎正在验证这一预测性排序。照此下去,湖北省的行政长官们肯定会有些坐立不安,有些着急,这不?今年3月人大会过后,湖北省终于鼓起勇气,在国人面前拿出了气势恢宏的12万亿的全省投资计划,而2009年刚刚核实的湖北省GDP仅为1.3万亿元,两者相差近10倍!钱从何来?是征税、收费,还是借钱?
  不过,湖北省12万亿投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或许它是中国省域经济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中国,投资大跃进已具有某种特定的滋长土壤和环境。30年改革开放,我们首先以GDP总量的快速扩张解决了经济短缺难题,随后我们又以GDP总量的快速扩张极大地支撑了产值工业化的需要,现如今我们又要以GDP总量的快速扩张来保增长、保就业。因此,从宏观层面上讲,保GDP就是保就业;从政绩考核上讲,保GDP就是保官位。那么,如何做到GDP保八,或是如何做到本地GDP增速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上几个大项目,通过扩大投资来做大GDP或税收。
  然而,勿用置疑,湖北省的12万亿投资计划显然属投资大跃进的典范,但他们或许会辩称这是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又或许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的必要对策,因此,只要能做大GDP,卖地、卖矿、卖湖、卖桥、卖路、卖国企,他们也在所不惜,或者干脆直接找银行借钱,只有筹到钱,也就可以大张旗鼓上项目、搞投资、做大GDP了!如此竭泽而渔的政策思路,如此简单直白的为官之道,实在是令人后怕。
  最后提示:发展经济是一项长远而重大的民生工程,它绝不等同于投资大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好坏,考验并检验着为官者的集体智慧与社会责任。


  韩志国:经济完成转型前股市没行情
  受去年强力刺激经济措施的滞后影响,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的GDP增长仍然会达到10%左右,但这个10%将是中国经济的 最后盛宴,也是在未来若干年内能够见到的最后的两位数增长。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中国经济的拐点就会全面出现。无论是从国内因素还是国际因素来看,中国经济都已经开始进入下行周期,长达30多年的高增长时代将结束,中国经济将从此进入中速甚至低速增长时代。
  首先,以房价暴涨且大大超过居民可承受能力、产能严重过剩与结构扭曲、新经济增长点与新兴产业群不能有效形成为主要标志,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全面的调整期。其一,房地产行业是过去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力,去年北京的GDP增长中有62%来源于房地产行业。房地产市场的前后关联多达60多个产业和行业,房地产市场的支柱地位动摇,也将撼动中国经济的增长潜能,调控高房价至少会减少2~3个百分点的GDP。其二,压缩产能过剩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在矫正4万亿救市的政策偏差,并且是在压去年的保8成果。现在大家都已经认识到,结构性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与发展的主要矛盾,并开始放弃GDP崇拜,从追求经济速度转向追求经济效率。由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只能解决总量问题而不能解决结构问题,结构问题必须通过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来解决,而中国的市场发育又严重滞后,市场竞争既不充分又不合理,因而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必然要求进行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否则调结构的目标就很难达到。其三,在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新兴产业群的发展轨道上,地方的政绩GDP就只能靠重复建设来维持,这就会形成周而复始的产能过剩与结构扭曲。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GDP增长中就会有相当大的部分属于无效增长。30多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掩盖了中国经济中纷繁复杂的内在矛盾。如果再不注意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经济与环境的有效协同、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率的有机统一,中国经济就会带病运转,前景很难令人乐观。
  第二,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都已经不同程度地出了问题。从投资、消费与外贸对经济的拉动来看,消费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薄弱环节。30多年来,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中,始终未能培育起消费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而市场经济的核心与关键,恰恰是要建立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运行机制。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22年大幅低于GDP的增长速度,财政收入连续多年大幅高于GDP的增长速度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表明整个社会的资源与资金正大幅度地向行政权力集中。高房价与通胀已经使人民币的实际购买能力大幅下降,指望中国经济在未来的若干年内从投资拉动型转向消费拉动型,既无可能也不现实。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的相继爆发,人民币对欧元已经实际升值了10%以上,对美元的升值也在进行中,而欧美这两个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的贸易保护主义都出现明显的抬头趋势,中国出口的下滑也不过是时间问题。现在看来,中国因加入世贸组织而带来的外贸红利已经开始消失,未来的对外出口将面临日益严峻的形势。可以说,驱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有两驾已经深陷泥潭,剩下的投资拉动也没有多大的施展空间。房地产市场的冷却使得地方的土地财政面临挑战,驱动中国经济的土地红利将被极大削弱。在新技术、新产业、新方向都严重缺失的情况下,投资拉动或者是重复建设,或者是没有效率。有人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都还没有完成,因此有13亿人口的中国经济还具有无限的增长潜力。问题是,在房价如此之高的大背景下,城市化进程能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推进呢?经营成本与营运成本的大幅提升,已经使外商和外资出现了向外转移的苗头,这对中国经济来说是个明显的不祥之兆。
  第三,大规模的流动性泛滥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重大隐患,如果应对不当,中国经济爆发危机的可能性就很可能变成现实。到2010年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将达到2.8万亿美元,这些外汇储备都需要央行发行人民币来对冲,这本身就是人民币流动性泛滥的一个重要因素;加上去年以来商业银行释放的17.1万亿流动性、4万亿救市资金和大规模的地方融资平台,流动性泛滥已严重威胁中国经济和银行业的资产安全,而且还为通货膨胀的加速到来埋下了重大伏笔。因此,无论经济是否出现二次探底,快速回收流动性都已经势在必行。在我看来,第三季度将面临54个基点的加息空间,一旦月度CPI与平均CPI都超过了3%,加息的时点就会到来。在货币政策上再继续举棋不定,将给中国经济带来重大隐患,并且会给中国经济带来 滞涨的威胁与危险。
  如果把中国经济发展比作一个巨大的变量,那么现在这个变量中的变数与不测前景就已经大幅提升。没有三五年时间,中国经济是很难重入正轨的,这一点,不仅市场与投资者要清楚,政府与决策者也要明白。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股市究竟会沿着怎样的趋势发展,可以说已经不言自明。像去年那样实体经济处于零下20度、虚拟经济被人为调高到零上20度的情况不会再有了,市场已经开始了其自身的漫漫寻底过程。在整个经济转型没有完成之前,中国股市将很难再有牛市。


  基金:2245点有强支撑,不可盲目抄底
  在百点长阴面前,任何支撑都显得不堪一击。
  经历了一个多月的震荡整理后,大盘终于选择了方向。6月29日,上证综指骤跌108点,击穿前期2481点低点;30日,继续下探至2382点。这是今年4月以来上演的第4次百点长阴,已经造成千股杯具。
  让市场担心的是,经常扮演护盘角色的金融、地产、石化等蓝筹板块当天也加入了杀跌阵营;因大小非解禁潮来临,创业板成为急跌先锋;股指期货做空力量仍在继续增加……
  多种空方力量一同压向脆弱的市场,让机构投资者不敢掉以轻心。从《投资者报》记者采访的情况来看,机构对后市非常谨慎,认为股市进入新的下跌通道,未来一两个月仍将继续向下寻底,下一个支撑位在2245~2300点区间。
  农行惹的祸
  本以为大盘会在2400~2500点左右形成底部区域,有机构更是宣称跌破2500点就大胆买入。没想到好不容易搭建的支撑平台突然在6月29日土崩瓦解,投资者再次被打入冷宫。
  令人不解的是,政策面、上市公司业绩都没有什么新的变化,为什么大盘会再次急跌?
  横盘久了,大盘必然要选择方向。农行公布定价区间恰恰成了下跌的导火索。北京弘酬投资管理公司投资总监孙燕军在接受《投资者报》采访时认为,农行定价区间基本确立,石头落地,银行已经没有护盘的价值,因此带头杀跌,呈现出非理性状态。
  他还表示,市场本身存在着继续调整的压力。近期大盘持续缩量整理,一些投资者对可能的下跌早有思想准备,只不过没有想到那么强烈。
  私募人士吴国平也认为,大盘暴跌和农行IPO离不开。周一晚农行的发行价区间确定为2.52~2.68元,从价格看明显低于承销商的报价,较工行、建行的PB有10%左右的折让,这样一比,农行的低股价对银行股形成了反压。吴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孙燕军还提到,农行上市除了对银行股形成反压外,还会吸引一些资金去申购,这也间接导致了大量资金撤离二级市场。
  2245点有较强支撑
  此次急跌将是新一轮下跌的开始吗?
  破2400点,是在大家预料之中的,意料之外的是百点大阴线,具体跌到哪里很难说。我认为,大盘会在一两个月内呈现低迷的状态,之后才会重新起来。上海精熙投资公司总经理夏宁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他管理的产品上半年实现13%的收益,在阳光私募产品中业绩排名第10.
  不过,每一波破位之后,大盘都可能出现技术性反弹。但即使有短线的超跌反弹,也仅仅是一种挣扎而已。夏宁补充道。
  国元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康洪涛也对后市充满疑虑。5月份中旬开始,大盘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反弹周期,有向上的欲望,但最终没能有效站稳,反而在外力的刺激下,再次急跌。
  这是股市的内在因素出现了问题。康对《投资者报》记者说,从业绩来看,今年一季报就显露出上市公司利润增速出现拐点的迹象,在对上市公司调研、走访的过程中,我们看不到业绩持续向上的动力。业绩增速不能有效维持,相应的动态市盈率自然居高不下,这就使得当前的股价和内在价值产生了背离,因此股价会往下寻找支撑。
  从货币供应量来看,近几周央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但银行同业市场拆借利率仍然高居不下,从1月的1.2%上升到了5月的5%,这反映出市场资金的紧张。
  市场底部在哪?康按照沪深300历史上的最低和最高数据来计算,得出沪深300指数最低估值在12~15倍。15倍市盈率对应的是上证指数2350~2400点,目前已经告破,那么市场有可能在12倍对应的沪指2245~2300点附近形成支撑,后市将长期在底部区域震荡。
  申万巴黎更是旗帜鲜明地判断,这将是市场的最后一跌,不过同时也承认这次下跌可能会延续一段时间而非一蹴而就。
  申万巴黎认为,在市场已经大幅下跌的背景下,政策面没有消息就是坏消息,维稳政策迟迟未现,对市场来说就是负面影响。目前地方融资平台清理力度加大、资金面紧张、房地产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等风险因素始终制约着市场趋势性走强。
  尽管大部分受访者都对近期市场走势比较悲观,但吴国平并不认同。此次大跌,极有可能是机构资金以退为进,不一定是下降通道的开端。
  吴说,从日均交易量也能看出,大跌前一天,沪指日均交易量仅有400亿元,大跌这一天放大到700亿元。在空方大量抛售的时候,还有资金在买入,这部分资金有可能在抢反弹。
  权重股方面,大盘资金在布局,像近期的中国联通、长江电力等权重股都有企稳迹象。反而是前期的题材股如今跌势比较凶。大盘股不跌反涨,就有机会来临的味道。
  当然,吴也认为市场并不会简单地筑底。他判断下一重要支撑位有两处:一是原始上升趋势线位置,目前大致在2300点附近;二是2245点均线支撑位置。因此大盘下一个重要支撑区域将下移到2245~2300点区域。一旦大盘回落到该区域,就有望引发较有力反弹行情。
  目前不可盲目抄底
  当市场最后的堡垒--消费、医药、新兴产业类个股开始大幅补跌时,投资者该怎么参与市场?
  夏宁给出的建议很简单,在这一两个月大盘未稳定下来之前,清仓离场就行,不用每天担惊受怕。
  他认为,前期的强势股、题材股会有一波很大的调整,待调整到位后,可以再关注。毕竟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新兴产业还会有很大前景。至于医药股,近期大跌的主要原因是发改委调价,政府的想法是压制医药企业的盈利空间,所以医药行业未来发展挑战比较大。
  对于金融、地产等权重股来说,尽管已经到达了一个很低的位置,但是没有大机会。或许有些交易型机会,但是不容易把握。夏宁说。
  不过,在乐观者吴国平看来,可以适度关注一些权重股,尤其是和H股形成倒挂的股票。例如,招行目前和港股已经有了15%的折价。退一步讲,如果真的看走眼,损失不会很大。每年这些国企会有大量的分红,一旦有行情,收益会超预期。
  康洪涛建议投资者不妨关注中报业绩好的股票。在整体业绩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业绩好的股票自然会受到追捧,中报行情是可以期待的。现在满仓被套的投资者,还是要充分利用每次反弹的机会,把仓位降低。在目前阶段,手中有现金的投资者在趋势刚走坏之时切不可盲目抄底,以防再次被套。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