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或下月出炉 4000亿险资等待入市_股票_证券_财经

新政或下月出炉 4000亿险资等待入市

加入日期:2010-7-30 7:51:51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导读:
  险资投资新政或下月出炉 投资A股上限最高可达20%
  投资上限有望放宽 4000亿险资等待入市
  险资投资不动产和未上市公司股权上限首次明确
  险资基础设施投资上限拟升至10%
  看好短期反弹 险资两周来持续加仓
  保险资金大举入场抢购基金
  险资面临配置压力 投连策略国寿平安主张各不同
  险资把握两大主线 分享逼空行情成果?
  121份中报显示:险资鸡蛋放进了9只新篮子

  险资投资新政或下月出炉 投资A股上限最高可达20%
  记者近日获悉,保监会可能在8月份发布《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的通知》、《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投资比例的通知》,对保险资金运用进行系统性规范。
  即将出炉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是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纲领性文件,其中将首次明确险资投资不动产和非上市公司股权和产业基金的比例。
  据了解,办法拟定险资可以投资不动产的上限为上年末总资产的5%;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上限和产业基金的上限,合计不得超过上年末总资产的5%,也可以二选一。
  《关于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的通知》 ,不仅将降低险资投资基础设施债权计划的门槛,还提高了投资比例,即将原有的人寿保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投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的占比6%和4%,统一调整为不超过保险公司总资产的10%。
  《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投资比例的通知》其中一点就是放宽险企投资A股的比例。
  据了解,通知将明确,险资投资股票和股票型基金各自最高10%的比例可以打通使用,共计20%的比例可自主投资股票或者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基金也没有被险资放弃,这部分投资占比可以达到5%。
  这意味着险资权益类投资占比将从20%上升至25%,保险资金运用空间有望得到释放。(.上.证)


  投资上限有望放宽 4000亿险资等待入市
  资本市场将迎来新鲜血液。记者获悉,《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投资比例的通知》即将于8月份发布。其中将明确,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基金分别占比从10%,提高到股票和股票型基金占比上限为20%,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占比5%。这样,权益类投资占比总量将从20%提高到25%。
   今年上半年,保险资金投资基金、股票、股权等权益类投资占比大约为15%,离上限还有10%的空间。按照去年末总资产4万亿元计算,险资权益类投资的空间尚有4000亿元。
  这项改革,对大公司和小公司都有利。各家公司可以根据各自情况,选择投资组合,实行差别化投资。一家京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有关人士表示。
  实际上,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经历了渠道不断放开的过程。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之后,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一直较为狭窄,在1995年以前,只能存银行。1999年10月,保险公司被允许以购买证券投资基金的方式间接进入资本市场,但比例不得超过总资产的10%;2004年10月,保险资金直接获准入市,险资可以投资股票上限为5%。随着2007年大牛市的到来,险资投资股票比例上限达到10%。
  25%的权益类投资上限,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一旦大行情来了,险资肯定会加大投资力度。如2007年大牛市,险资权益类投资占比一度达到22%左右,超越了当时的警戒线。一位保险投资专家告诉记者。
  目前,一般保险公司在进行配置时,基本是股票和基金对半。相信随着政策闸门的松动,将出现保险公司调仓热。
  保险资金的权益类投资对于保险公司业绩提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目前险资权益类投资占比较小,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保险公司的盈利空间。
  记者获得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人寿权益类投资占比最高,为15%左右,而平安和太保相对谨慎,权益类投资占比只有10%-20%。
  在放宽权益类投资上限的同时,保监会也要求加强风险防范。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最近强调,要坚持守住底线,把防范风险作为当前保险监管的首要任务。要把资金运用监管作为防范风险的关键环节。要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监管,调整债券、股票和基础设施投资政策,稳步开放未上市企业股权投资和不动产投资,增加资产配置的弹性和空间,为优化保险资产结构、改善资产负债匹配状况创造条件。(.上.证)

 


  险资投资不动产和未上市公司股权上限首次明确
  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有大约2万亿保险资金面临嫁不出去的问题。即将出台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将有助于解决这一难题。
  在《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中,险资投资不动产以及非上市公司股权和产业基金的比例将首次得到明确:可以投资不动产上限为上年末总资产的5%;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和产业基金上限为上年末总资产的5%。但后两者合计不得超过5%,即可以二选一。不过,不动产投资的具体操作尚需要等待相关细则出台。
  值得关注的是,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领域有三不原则,即:不投资居民住房、不直接投资商业房地产、不参与房地产开发。
  有分析师指出,投资不动产,可以优化保险资金的资产负债久期匹配,平滑收益率波动,降低保险公司投资营运风险,增加长期投资收益。
  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方面,目前只有一些大公司进行了试点。如中国人寿投资的南方电网、广发行等,都属于成功案例;而中再集团去年8月花费33亿元,投资光大银行15亿股,也属于经典案例。一旦全行业放开,将有约2000亿元保险资金,可以在国家战略结构调整中,寻找合适机遇,提高投资收益。
  目前投资收益对于保险资金而言更为重要。由于今年股市疲弱,债市上涨有限,使得保险资金在权益类资产上的配置占比降至15.1%,比年初有所减少。投资收益也出现缩水,尽管险资在2季度加仓不少,但收益却减少344.7亿元。
  因此,规模庞大的险资要想在市场中获得稳定收益,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目前包括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保等保险巨头,都已着手布局。中国太保高层日前对媒体透露,今年将努力探索非上市金融企业股权投资和不动产投资的机会,逐步增加具有中长期增值潜力的战略性项目资产储备。
  最值得期待的是保险资金还吹响了进入私募股权投资(PE)领域的号角。从市场反馈的信息看,各家公司都配备了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并已经广泛进行调研。
  目前保险资金只是在预备阶段,PE投资不仅需要项目储备,更需要时间进行变现。一位保险专家告诉记者。(.上.证)

 

  险资基础设施投资上限拟升至10%
  根据即将发布的《关于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的通知》,险资投资基础设施债权计划的进入门槛将降低,同时,上限将提高。
  目前,人寿保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投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的占比分别为不超过6%和4%,调整后为不超过保险公司总资产的10%。
  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明确表示,要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监管,调整债券、股票和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增加资产配置的弹性和空间,为优化保险资产结构、改善资产负债匹配状况创造条件。
  目前,各家公司都积极上报了相关项目,有的公司已经先行试点,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
  中国人寿董事会日前审议通过《关于投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及授权的议案》;太保高层也曾明确表示,今年要抓住政策机遇,拓展另类投资业务,利用信贷收缩的大环境开拓债权计划投资业务。目前太保已经参与到了世博债权投资和上海崇明隧道债权项目中;中国人保投资天津滨海新区的100亿元交通项目债权已经启动。
  另外,通知明确中央大型企业(集团)直接控股的企业为偿债主体,而此前只有在中国境内、境外主板上市的公司或是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中央大型企业(集团)为偿债主体。
  不过,为了防范风险,保监会要求,保险公司应当制定分散投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风险的控制措施,防范投资资产过度集中于某一单一计划、单一地区或单一行业。
  截至6月底,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4.1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3%。其中,银行存款占比30.5%,债券占比51.8%,投资基金、股票、股权等权益类投资占比15.1%,其他投资占比2.6%。可以看出,其投资占比只有2.6%,未来险资可以配置的空间很大。(.上.证)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